從蘇英的手中接過了兩張CD,也喚起了過去一幕幕幾乎已隨著時間褪色的記憶。
2001年間,我第一次來到了風潮位於新店的辦公室,試著和工作人員溝通在海中收音的可行性。熟悉自然音樂的人,應該都熟悉在音樂鋪子的CD架上,揀選許多在不同區域收錄,取自於不同生命的聲音。對於自然音樂愛好者眾,收音錄製技術逐漸成熟的國家來說,他們或許早已蓄積了多年的工作經驗,也已經累積了足夠多可供編排的素材。於是,對他們而言,讓這些來自大自然的天籟,經過細心整理而能成為受到喜愛的音樂成品,似乎並不是極端困難的工作。
但是,對於自然音樂的喜好者較少,編曲創作發展較晚的台灣來說,每一張新的自然音樂專輯,卻都是在書寫一頁新的歷史。「森林狂想曲」的出現,就是這樣的一個里程碑,不止讓台灣喜愛自然的同好為之興奮,也使得臺灣的自然音韻歌唱讓全世界聽聞。
然而,這回風潮想要進行的,可能是一次更大的挑戰,試圖實地收錄台灣海洋的鯨豚之音,向海洋跨進一步。當然,我就是代表位在東海岸花蓮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前來的,企圖為這個夢想開啟一些可能性。在風潮詳細的說明他們的想法,而我們也表明可以提供的協助與配合之後,風潮竟然也真的將昂貴的錄音設備,與寶貴的參與機會,交給了我們─一個渺小的非營利組織。
從此,黑潮的義工總是趁著早上的第一個航次,海上沒有太多賞鯨船,也免除了雜音干擾的清晨,悄悄的來到海上錄音。當時,海上賞鯨的遊客在海上觀賞鯨豚之餘,還能在停掉引擎的狀況下,去真實的感受海洋,聆聽來自深海的鯨豚之音。而水底收音其實並不如大家想像的容易,必得要在沒有船隻引擎聲的狀況下收音,又要在海豚尚未遠離船隻的時刻取得較佳的聲音品質。但是,由於多羅滿號船長阿斗伯體貼的配合錄音,我們常常能夠較精準的抓住珍貴的片刻,就這麼30秒、一分鐘、三分鐘的去累積這些可能成為音樂片段的素材。
記得一回在海上遭遇弗氏海豚,500到1000隻的海豚害羞的以緊密的隊形狂奔過去。我向來喜歡牠們害羞、含蓄的氣質,鮮少像飛旋海豚般近船的跳躍、展示,但是透過風潮的水底麥克風,牠們的聒噪形象無所遁形,「唧、唧、唧」的一路叫囂。麥克風如一隻延伸入海中的探針,讓我們了解海洋生命的另外一面。
而風潮的努力似乎也挣得了難得的運氣,工作人員在海上陸陸續續遭遇不同的鯨類,也包括那年夏季成群的抹香鯨。平時,我們總是在看到這18公尺大傢伙的同時手舞足蹈,興奮的喊叫,這年,我們卻格外的安靜。先是安撫了船上遊客亢奮的情緒,我們能夠在美麗的寂靜大洋上傾聽牠的呼吸;再是央求鄰近的船隻熄火,花蓮港喧鬧的賞鯨船隊中,就這麼一次的寧靜了起來,為了風潮與黑潮的合作,也為了這臺灣音樂創作史上的第一遭。
當然,這些年的收音工作中也有些許的遺憾,一群混群的花紋海豚與瓶鼻海豚,讓那段收錄的聲音至今身分不明,哪一段是瓶鼻的鳴唱?哪一曲是花紋的合聲?這只能等待日後海洋的回答了!而與虎鯨擦身而過,可能就不只是「音樂小精靈」金黛的遺憾了!但卻將無數個第一次,留給了未來。
因為個人最近忙碌異常,再加上主編邀稿的急迫,這篇短文將以其最原始的面貌出現在讀者的眼前。但或許未經修飾,甚至還可能藏有錯字,才能夠真實顯現在海上收音那種不可期待的心情。而這樣的文字,也正符合黑潮在「海洋嬉游記」中扮演的角色,提供最原始的素材。
而經過風潮的仔細整理,「海洋嬉游記」從素材化為成品,除了鯨豚音樂以外,其他的聲音也都必然有其獨特的趣味與故事。過去總在七星潭上,向賞鯨的朋友推薦「七星海」這張專輯,而今天,也很榮幸,能夠參與這張專輯的催生工作,並與所有黑潮曾參與收音的夥伴,被這張音樂CD牽聯在一起。
感謝黑潮,環抱著這東亞的海島,並滋潤了這塊土地;感謝風潮,在流行音樂環繞的年代,給予自然喜好者最真誠的禮物。願黑潮隨著風,走向遙遠的未來。(作者為本會前執行長、現任顧問)
★鯨豚鳴唱。燕鷗高歌。黑面琵鷺來去~台灣史上第一張記錄海洋生命氣息的音樂專輯~
★海洋嬉游記˙自然生態音樂講座→請按此報名
★海洋嬉游記˙專輯內容介紹→請看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