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
::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九十三期 / 2005年08月31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別以為是在賣弄肚子裡的墨水,在愚石小編面前素的鹹蛋超人可差得遠了。是因為聖嚴師父在今天的文章裡提到了孔夫子的這句話,師父說到「自信,來自於對自己的瞭解。對自己瞭解得愈清楚,自信心就愈堅定。」(不知為何?突然在心底浮現「找自己」這首幾年前的流行歌曲><)。

很多時候素的鹹蛋超人都在思考自己的長處(不過每次都只有想得出肚子的寬度^^),也持續在補足自己的短處,希望有一天也能到達自信而不自負的境界。

想起來真是令人開心啊!可以和愚石小編、好康阿今、果然是大師和路人乙這些善知識一起共事,日常工作相處下來真的可以培養出自知的自信,記得到這裡工作前,素的鹹蛋超人的我執非常的深,現在回想起來,那似乎就是一種自負和驕傲。

最後用聖嚴師父在《是非要溫柔》裡的一段話和大家分享,「充分瞭解自己,多一點自知之明,然後找一個方向來全力以赴。」

 
 

心是不容易讓你自己來指揮的,
不容易使它安靜下來的。
沒有修行,沒有觀照自心活動能力者,
會認為自己的「心」沒有問題,
這是愚癡的人。

禪門

 
自知之明的自信

■ 聖嚴法師

自信心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原動力,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來勇往直前,而且能夠貫徹到底;缺乏自信心的人,做事容易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可是一般人卻因此誤以為自負和驕傲就是自信,只要大聲講話、動作誇張就是有自信心。殊不知人往往是因為沒有自信心,所以才會大聲講話;因為膽怯,才會誇大動作。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解,都是因為不瞭解自信的真意。

自信,來自於對自己的瞭解。對自己瞭解得愈清楚,自信心就愈堅定。這就如孔夫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清楚自己的智慧、體能,明白自己的觀念、學問和能力,包括財力、腦力和技術,連自己的缺點、限制也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此徹底瞭解自己的能力,自信心才得以建立起來。

為什麼要知道自己的缺點呢?譬如說,我今天喉嚨有一點沙啞,我就應該要調整說話的聲音和速度,講小聲一點,或是講慢一點。知道自己的缺點所在,只要留心注意,適應調整,一樣能把任務完成。所以有缺點沒有關係,但是要清楚知道,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得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又例如:我雖然知道電腦很好用,但對電腦一竅不通,如果問我電腦方面的問題,我不會講;我也不懂政治,如果問我政治方面的問題,我不會回答,即使逼我講,我也不敢講、不會講,也講不出來,因為我知道我會講錯。這就是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也是一種自信心,這樣的自信心來自於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所以認識自己的缺點,也是自信心的來源。

那麼,所有不懂的東西都要去學會嗎?倒不一定。只要將自己所會的部分奉獻給他人,如果在自己的領域和工作範圍之中還有不會的、不懂的,才要盡量學習、練習,以強化自己的根基,成長自己的能力。至於周邊其他學問,只要略知常識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別把自己的本行放下來,轉而摸索周邊的學問,否則就像俗話說的「撈過界」;這就像是,如果我以出家人的身分來談電腦或政治,不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且貽笑大方嗎?

「自知之明」也包括清楚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少,能夠如實瞭解自我,就能適時調整身心與環境的互動狀態,充分發揮潛能,避免過多的擔憂。由於擔憂、害怕、得失心減少了,因此也就有了自信心。

以我為例,我演講或是教人修行,我一定很有自信心,因為這是我的本行,也是我所熟悉的,我只要將我所知的、所信的,以及所瞭解的,如實表達出來就可以了。即使對方不接受,或是取笑我,那也沒有關係,因為每個人各有其立場和想法。但如果有機會,我會請教他無法接受的部分,或是笑我的原因,如果他說得很有道理,我也會欣然接受。

自信心的建立,一定是在於自知。因為自知,所以能夠自我成長;因為對自我認識清楚,所以能夠自我努力、自我奉獻。能奉獻多少,就奉獻多少,沒有過多的憂慮煩惱,生活也得以自在。由此可見得,建立正確的自信心,對我們的人生十分重要。(大法鼓第694集)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51期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32&ClassType=1&CommId=662禪門
/聖嚴法師

禪修的觀念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為禪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禪修方法是是︰放鬆身心,集中…<more>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7&ClassType=1&CommId=1377找回自己
/聖嚴法師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忙於汲汲營營的追求滿足物質上的欲望,卻忘記生而為人的真正意義;我們常常忙著左顧右盼的評斷別人,卻忘了應先審識自己、認識自己。許多人… <more>

智慧掌中書電子報第十四期
放的下自在  

能夠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脫的人。

放得下的人,應該先放下自己,其次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所謂「放下」並不是沒有自己,而是指沒有對抗心,沒有捨不得的心。

例如有人蓄意破壞、毀謗你,目的是令你名譽破損,這是最難忍受的事。

如果你能在名譽被損害時,還保持心境坦然,毫無罣礙,那麼,名譽的損失,對你而言,絲毫不會構成任何威脅和壓力。

我們是雙手空空地降臨人間,死時又能帶走些什麼?又有什麼東西「放不下」?隨時隨處對任何事物無一絲毫牽掛或不捨,真能如此,才談得上是自在、是解脫。

 

 
 
友善列印 我要轉寄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    >>法鼓文化文摘報           >>智慧掌中書電子報        >>素食聰明吃電子報
   >>佛法詢問台電子報       >>法鼓文化修行電子報     >>經典學院電子報           >>人生雜誌電子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05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