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5-09-01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9-01》

本期內容
  ◎形上的流亡:我的天國已經崩落──史蒂芬‧茨威格的悲劇人生之五 
  ◎教授爸爸週記:柯老師的身影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形上的流亡:我的天國已經崩落──史蒂芬‧茨威格的悲劇人生之五
  宋國誠
《危險的憐憫》(Ungeduld des Herzens [Beware of Pity],另有中譯《心靈的焦燥》、《愛與同情》)是茨威格生前完成並出版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部從愛情悲劇背後透析變態的戰爭心理的曲折故事。小說以20世紀初期的奧匈帝國為背景,一個出身平凡卻靠著虛榮的姑母花錢進入騎兵隊服役的少尉,在參加部隊駐地一位富裕地主的晚宴時,因不知晚宴主人的女兒下肢癱瘓,竟魯莽地邀請她跳舞,尷尬的場面使少尉落荒而逃。

出於愧咎,也因害怕同儕的恥笑和為了排解這場無心過失引起的心理焦慮,第二天,少尉手捧鮮花登門向少女道歉。少女對少尉無心的羞辱給予寬容和諒解,這般的寬厚和貼心使少尉深受感動,激起他善良和同情的本性。在這首次的接觸中,少尉目睹了少女肢體的殘缺和無助的狀態,從少女憂鬱深重的眼神中感受到她心靈的痛楚與絕望,少尉一時之間被憐憫的魔力所攫住,被一種同情的神秘熱力所趨使,他決定從此要像照顧病人一樣的疼惜、呵護和照料這位少女。

同情與憐憫,使少尉獲得一種靈魂淨化的舒暢之感,也激起少女因為墜入情網而萌生求生與求愛的意志。少尉在無意間獲知少女的父親並不是什麼貴族,而是一個出身貧困後來突發橫財的猶太人,但少尉還是出於善意的欺騙,謊稱醫生一定可以治好少女的病,少女決定求醫診治她的痼疾,並在幾經苦思折磨之後,向少尉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然而少尉對少女突如其來的示愛感到驚慌失措,他一方面不忍傷害少女,勉強與少女訂婚,一方面又無法承認自己對少女的愛只是同情不是愛情,無法接受娶一個底子裏根本是貧民背景之少女的事實,更在部隊軍官面前否認與少女的婚約,表面高傲內心卻懦弱的少尉一度想舉槍自殺,最後竟充當逃兵而離開了軍營。此時奧國王儲剛好遭到謀殺,大戰一觸即發,各國騷動不安,所有的電話和電報輸送都被阻斷,少女在無法求證少尉是否承認婚約,少尉也無法把悔悟之意傳達給少女之下,少女最後在絕望中跳窗自殺。

少尉在知道少女的悲劇之後,像一個失魂落魄的罪犯逃回了戰場,試圖以挑戰死神和殘酷的殺戮,來掩飾他的自責與愧咎。少尉雖然曾經懦弱地不告而別,但人性的醒悟使他在最後一刻試圖挽回少女的生命,但是因為戰爭,而且只是因為戰爭,使他無法即時向少女表達他的之真情與懺悔。

失去愛人的少尉變得異常的殘酷,甚至以幾近變態的心情,來欣賞戰爭的驚駭和死亡的痛苦。他喜歡觀看一排排子彈射出之後敵人臨空彈起、煙霧四散、血肉橫飛的景象,他喜歡拿起望遠鏡觀看被他打死的敵人掛在鐵絲網上掙扎3天之後才死去的慘狀,這是一種以觀看他人死亡的痛苦來掩飾自己良心之不安的心理症狀,戰爭奪去了他原先那種同情憐憫的本性,他無畏死神的降臨,瘋狂地殺敵,最後竟獲頒高階勳章,成了一名總督。

《危險的憐憫》表面是一則愛情故事,但茨威格卻深入挖掘處於奧匈帝國分裂敗亡前夕,一次大戰爆發之前的人心焦慮和社會浮動。茨威格也不是簡單地透過少尉表達了他反戰的思想,而是在諷刺當時的歐洲如何輕信甜蜜的口號而糊里糊塗地走向戰爭,批判了當時貴族階層自以為高尚的沙文主義,把戰爭當作一種英雄主義的浪漫冒險。在貌似英勇的騎兵隊的背後,隱藏的卻是虛偽和膽怯,而少尉出於一種廉價的同情,出於一種輕率付出但卻無法負責的愛情承諾,間接地殺害了一個信守婚約的少女,她的犧牲是因為天真和輕信,一如歐洲數百萬天真的人民輕信諸如帝國榮耀、皇家尊嚴、愛國情操等等空洞的口號,進而導致無法收拾的災難。少尉為了逃避自責而走向戰爭,實際是以製造更大的罪孽來掩飾個人良心的不安,這種以戰爭作為贖罪工具的作法,反映了當時歐洲人的集體自大與迷失。

兩部偉大的小說

《看不見的珍藏》(Die Unsichtbare Sammlung)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反戰小說,他表現了茨威格一生文學創作最高的藝術成就。故事描寫一戰之後德國社會面臨通貨膨脹和經濟蕭條,許多富商寧可收集古董古畫也不願保留一日數貶的現金。經營古畫買賣的R先生苦於沒有古畫可以收購和出賣,於是想到幾十年前一位名為赫爾瓦特的收藏家。

赫爾瓦特是一位狂熱的收藏家,他對藝術的熱愛勝過自己的生命,他可以散盡所有家財也不願放棄將喜愛的古畫藏為己有,R先生想從這位收藏家那裏回收一些古畫,以重建他空蕩無物的古董店,於是出門開始尋找這位已失聯30多年、想必也已年屆八旬的赫爾瓦特先生。

終於被尋獲的赫爾瓦特先生雙目已經失明,他聽說內行的古畫商來訪,如獲天上佳音,他興高采烈想要向R先生展示他一生的收藏,然而在展開鑑賞和收購之前,赫爾瓦特先生的妻子和女兒搶先一步向R先生透露,原來,由於戰後經濟衰敗、生活拮據,為了使赫爾瓦特一家人能生存下來,妻女早已把赫爾瓦特先生所有的古畫低價變賣出去,換取現金以維持全家的生計,如今留在畫上的只是一堆用來矇蔽失明老人的廢紙。但妻女們不敢將這件事告知老先生,深怕這位寧可餓死也不願失去一幅愛畫的老先生無法承受這一沉重的打擊。

收購行動失敗而備感失望的R先生本來可以就此打道回府,但他作了一個很不尋常的決定,在妻女們懇求嚴守古畫散失秘密的要求下,他決定和老先生的妻女們一起繼續編造這樁謊言。他來到老人的面前,一一端詳老人為他展示的每一幅畫,「啊,這真是一幅曠世絕倫的畫呀」!老人感到心滿意足,因為他苦等了30年才遇到如此內行的知音。儘管當老人在觸摸倫勃朗的名畫「安提俄普」時,因摸不到畫上一處他所熟悉的大凹痕,驚問難道這不是倫勃朗的畫時, R先生一手將畫搶過來,為老先先解釋由於長久的收藏已使凹痕模糊,並細心描述畫上其他的細節以轉移老先生的焦點,直到老先生確信這幅名畫還保留在自己手中為止。

在R先生結束他的「尋畫之旅」時,老先生以淚相送,他以自己的太太為證,要在自己的遺囑中載明由R先生來拍賣他的收藏,「您應該得到管理這批不為人所知的寶藏的榮譽」。老先生要求R先生要印個漂亮的藏畫目錄,並以這個藏畫目錄作為他的墓碑。在離開老人之家的路上,R先生感動的思索著:

我像童話裏的天使似地降臨到一個窮人的家裏,使一個瞎子在一小時之內重見光明,我用的辦法是幫人進行了一次虔誠的欺騙,極為放肆地大撒其謊,而我自己實際上是作為一個卑鄙的商人跑來,想狡滑地從別人手裏騙走幾件珍貴的東西,可是我得到的,遠遠不止這些:在這個陰暗遲鈍、鬱鬱寡歡的時代,我又一次生動地感覺到純粹的熱情,一種純粹是對藝術而發的精神上的快感,這種感情我們這些人似乎早已忘懷了。(註17)

一場有計劃的欺騙行為帶給人們的卻是真情流露的溫馨之感,這就是《不可見的收藏》藝術魅力之所在。然而小說本身又不只是一部感人的悲劇而已,在赫爾瓦特先生身上,我們感受到藝術巨大的生命力,這些古畫在維持老先生的生活價值和生存意志上具有何等崇高的意義,但是,戰爭又何其殘酷地奪走了老先生的所有生命,摧毀了成千上萬珍貴的文明遺產。失明的老先生不知他一生的心血早已流失,在他盲眼的背後,在他老邁的心中,他依然珍惜熱愛著他的收藏,他依靠著這一「看不見的信念」而堅強的活下去。

R先生本是一個「低買高賣」的務實商人,但他也有高貴的人性,他和老先生的妻女們共同營造的騙局,不只是安慰而已,而是一種悲憫的道德,一種幫助老先生求取生存意志的偉大情操。騙局本身不是騙局,假畫未必都是假畫,眼睛的失明並不代表心靈的盲目。這場騙局說明了,殘酷的戰爭儘管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儘管毀損了價值連城的古畫,但戰爭奪不走人類心中的文明和理念,奪不走一個失明老人對藝術與生命的熱愛!

(下週續)

註17:張意(選編),德語國家文學名著叢書,《象棋的故事‧看不見的珍藏》,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83。
(回目錄)



教授爸爸週記:柯老師的身影
  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太極拳社的外國人Steven,最近不知從何處拷了兩片柯老師的VC-D,我藉機借了回來,進行了拷貝。日昨,得便打開這兩片柯老師當年錄下來的太極拳,幾十年的記憶紛至沓來。

我學東西,從沒有像太極拳一樣,一學20年還在學的。中間斷斷續續,但愈到晚近,對它的著迷卻愈來愈深。也慢慢體會,為什麼年輕人學得好的不多,通常都必須中年以後,才會比較有收穫。箇中原因,當然是愈到晚年,心情愈是沉靜,愈能掌握太極拳不與人爭的精神。

回想當年,出國前的開刀,接下來休養,有一天清晨在台大閒逛時,看見台大文學院前的太極拳團體。當天,我在旁觀察了許久。其後,由一個旁觀者,慢慢變成一個參與者,在20年的浸淫後,現在我才真的有那種剛入門的感覺。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善哉斯言。

太極拳易學而難工,其中的訣竅,如果沒有自己經歷過,無法與人言說。20年的經驗中,師兄弟來來去去,但功夫好者屈指可數。以我自己來說,每次都在似乎已有所穫,但卻又覺仍然對完滿的境界愈來愈遙不可及的感受中、不斷地受挫與進展中渡過。

柯老師已經去逝多年,但近一年我對他的思念卻愈來愈深。尤其,最近對太極拳比較有深刻的體會,逐漸了解「鬆腰坐胯、沉肩垂肘」這種基本功的本質性。

現在,每次練習時,我都會不斷思索當年柯老師打拳的姿勢,企圖一點一滴,模仿及掌握柯老師太極拳的神韻。

經過這幾年,對柯老師的記憶其實已慢慢在衰退,但記憶中比較深的,還有柯老師去世前打掤履擠按、左右分腳、倒攆猴及彎弓射虎等招式的點點低低,每次打到這些招式時,我一定會邊回想柯老師當年的拳架,邊打自己認為神似的姿勢。

這兩天重看李雅軒的太極拳論,我才知道,學東西就要這樣的精神。要將自己與學習的對象合而為一,才能真正學到技藝的精髓。這也是知識管理所說的「師徒制」中「做中學」的意旨所在:技藝的學習不在多言,而是在於耳濡目染的日常接觸中,透過不斷地操作與練習,將師父的技巧內化在全身的細胞中。

這種學習的細緻過程,不是文字所能充份表達,也難怪Michael Polanyi會以默會知識來稱呼。不靠長久而默默的體會,是無法掌握這種細緻的知識的。

從小學開始讀書到美國攻讀博士,其後回國教書,近40年都與文字離不開關係。文字的吸收與掌握,靠的是一個腦袋。但學太極拳,卻讓我了解到,必須發揮的是身體親自觸擊的學問。就是把拳論背得滾瓜爛熟,一樣無法學會太極拳。靠著身體力行,每天一點一滴地練習,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姿勢,才能走入太極拳的堂奧。

透過柯老師,我看到知識吸收的另一扇窗。以前,我常帶著知識的傲慢,喜歡以書讀多少來衡量高下。但到了中年,這樣的貢高我慢之心,已經逐漸地磨滅。柯老師遺留下來的太極拳體會歷程,是讓我轉變的主要原因之一。

去掉二元對立,原來人生的學習可以如此生活化及單純化,但我很懷疑,有多少學術界中人,真能體會這一點?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