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如何認識一個城市?透過她的罪惡,還是她的美麗?《東京‧接軌》和《池袋西口公園》系列給你東京生存指南。
本期開始,張躍升開講,就先從開始熱起來的偵探小說聊起…… |
|||||||||||||
|
|||||||||||||
如果你生活在一個陌生、巨大、熱鬧的城市裡,你敢在這裡玩什麼遊戲? 我屈指可數的出國旅遊經驗中,唯一去過不只一次的地方就是日本。早年的日本旅行團不論如何,最後總要在東京購物一天。有一回的東京購物日,早上我看見路上都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不知為什麼突然覺得非常寂寥,而且起了一種莫名的恐懼。或許是因為我突然警覺到我雖然在度假,但是「那個城市」本身可不是個度假之地,有許多人在那裡過日子、拼生計。那時候的我,總覺得日常生活與戲耍無論如何是截然二分的事情。 那時候我還小。然後十年以上過去,漸漸地機加酒、半自助旅行的方式越來越普及,開始有許多人覺得,去一個地方「玩」個五天一禮拜,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根本不算是真正的旅行。真正厲害的玩法應該是到那個地方住下來,晃個十天半月,或者更厲害一點——像曾志成一樣,申請個學校,然而意不在讀書,在於製造藉口停留在一個令自己著迷的城市裡,在那個城市裡過上幾年,跟當地人交朋友談戀愛並生活著,或許能跟當地人分享某些共同的感受,但並不真正生根,因而這始終是個旅行。 他在東京生活時的兩個小遊戲,看得我羨慕不已。〈夜間飛行〉裡的跟蹤:在電車上選定自己相中的對象,小心地跟著對方,看看他往哪去。這樣的跟蹤不見得有什麼結果,也不求一定有什麼結果,「跟蹤路線跟心態有關,在沒有預設的情況,往往能見到意外的風景。」吃到好吃的可麗餅,唉,這實在也滿幸福的。 另一個玩法出現在〈U apple me〉:把一張上面寫著偶像劇經典台詞、個人大頭貼和手機電郵信箱的紙片,偷偷夾進美麗連鎖書店裡待售的書中,等著看什麼時候會有誰傳來心有靈犀的訊息。雖然最後玩成了驚悚片(這裡就賣個關子吧),但是那種與陌生人邂逅的刺激,就像是旅行一樣振奮人的心魂。 我,我當然不會如法炮製啦。因為這樣實在太沒創意了。我窗外也有個大城市,我得來想想有什麼新玩法才行。 by 櫻桃馬 |
|||||||||||||
本書為曾志成留學東京的「日本文化觀察筆記」,書中並介紹東京的「交通方式」、「地理位置」、「書店地圖」等實用資訊,兼具了「旅遊書」的功能。 看曾志成如何從全然陌生的「台灣人」搖身變為熟稔東京生存之道的「東京臉」!留學生如何用極少金錢在東京大都會討生活?哈日族想像中的日本和真實日本有何不同?《東京.接軌》是曾志成的「日本在地觀察」,同時記錄他的「東京生存之道」。
小墮落
/曾志成 來到涉谷八千公口,我頭暈的毛病會發作。人潮一如遷徙蟻群,儘管拿著機關槍瘋狂掃射,大概也無法完全撲滅吧。對涉谷的人潮懷著懼怕,從一下電車的瞬間開始發作,老搞不清哪個方向是八千公出口,即使來到涉谷已非頭一遭。 涉谷對我的密友葛瑞絲來說,卻是冒險天堂,一如新宿之於我的意義。移民到加拿大蒙特婁的葛瑞絲,好不容易適應地廣人稀的美麗城市景緻,這回來涉谷一遊,又要令她眼壓過高了。 涉谷對年輕人總有奇特魅力,魅力猶如魔咒,源自任何事物的瞬息萬變。社會趨勢觀察家直搖頭說涉谷不可解的街頭流行文化不同於東京其他地區,向來以弔詭面貌出現,學術只能追在後頭跑,無法領導。 還有人說,要在涉谷引人注目比考上東大還難,必須做出極大犧牲。我不明白葛瑞斯的犧牲是什麼,她並沒有對我坦白。密友之間也存在著不可說的秘密,因此葛瑞絲一到東京,第一個想見的人並不是我,而是涉谷的陌生人。葛瑞絲外型並非混涉谷109百貨的「顏黑」辣妹,這點她早有自知之明。 涉谷不過是週末假日抒發工作壓力的場所,不必穿制式套裝,妝可以隨便亂化,如果兩腳穿不同的細根涼鞋也不會有人大驚小怪的自由場域。涉谷無時無刻充滿令人暈眩的人潮,遇見熟人機率比華航飛機失事機率還渺小。 我非常乖巧地按照葛瑞絲的指示,在她即將回國的前一天下午,在涉谷公會堂附近的星巴克等她電話。這一等不知要等多久呢,心中自有心理準備。幸好這家星巴克位於涉谷商圈邊緣,寧靜氣氛與下雨天氣,倒適合我邊喝咖啡邊閱讀《東電OL殺人事件》。 書中女主角遇害的說法被解釋成「大墮落」,比一般墮落更黑暗的墮落,白天是能源公司高級OL,夜晚搖身一變成了阻街女郎。這本書爆出了東電OL因自發性獻身,最後惹來殺身之禍的驚人內幕。 社會事件經過改寫,書中附有法院審判事件的戲劇化內容,讓我不免深深意識到,荒謬劇情也許正在涉谷某條路,某家百貨公司櫥窗前,甚至某家造型獨特前衛的情人旅館房間內,繼續上演。 昨天晚上曾與葛瑞絲討論這本書,她說能理解,並且同情遇害的OL複雜性格。但葛瑞絲還是犬儒地以為,女主角如果出現在涉谷,必能榮登當地小報八卦天后寶座,但能被消費多久,就要看造化,這點連社會趨勢觀察家也不敢打包票呢。 要在涉谷得到快樂,必須逆向操作。 葛瑞絲將起床後像稻草的蓬頭亂髮維持原狀,衣著與化妝以打破正常化秩序為原則,站在八千公口附近Q-FRONT門口,頹喪地抽菸,馬上就能勾引衣著端莊的正常男人。 體制內與體制外的人本就能互相吸引,並惺惺相惜。互補的正是人的內心當中某個缺憾黑洞。「大墮落」應該是缺憾黑洞無限延伸造成的一種複雜人格吧。只是,葛瑞絲的體制外邊緣化造型根本是裝出來的。 當男人過來攀談時,葛瑞絲覺得自己以後有當一名前衛涉谷系社會趨勢觀察家的潛力。 「假日太無聊到涉谷捉住青春尾巴。」男人是擁有美滿家庭的大學教授。男人的需求葛瑞絲能理解,像理解《東電OL殺人事件》一樣。 |
池袋寧靜的夏日夜晚,西口公園裡隱隱有不安的氣氛在空氣中騷動。高工畢業後在家當米蟲的真島誠因為絞殺魔事件成為公園裡的金田一。他為了找出絞殺魔同時解開好友理香的死謎,以及受託尋找同學猴子愛慕的黑幫公主,而化身多種角色出入黑白兩道「辦案」。 石田衣良具實呈現出經濟高度發展又遭逢泡沫化的日本,那些邊緣青少年的世界──頹廢、墮落、濫交、嗑藥、追求極限刺激,狂飆在犯罪界線卻是最不虛偽的一群 。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感官推理小說! |
||||||||||||
《池袋西口公園3骨音》 近來,池袋發生了一連串遊民被襲事件,被下藥的遊民醒來後,身上總發現某部位的骨頭斷裂,而共同的特徵,就是傷口處皆殘留著透明凝膠。真島誠憑著憨膽與滿腔正義感,穿梭一個一個故事查探,帶領我們進入人情味四溢的未知推理世界,感受池袋街頭銳利的、危險的青澀年少!石田衣良用筆簡練細膩、文字輕盈,充滿了新鮮和躍動感,結局一波三折,出人意料!書中人物雖然狂飆在脫序邊緣,卻是最不虛偽的一群,他們在這裡交織出彼此共通的生命樣貌,用人生難得一次的猖狂歲月,合奏出一首首牽動人心的青春變奏曲! |
|||||||||||||
|
|||||||||||||
每月第一、三週刊出。 本月推出
張耀升——類型小說聊天室 |
|||||||||||||
類型小說聊天室—偵探小說
喜歡讀偵探小說的讀者很多,但是說到公認的第一篇偵探小說是誰寫的,是哪一篇?答錯的人可能也不少。有許多人會說是福爾摩斯這一系列的小說,不過這是標準的錯誤答案,今天雖然跟大家聊聊偵探小說,但是咱們不花時間推理,直接公布正確答案,偵探小說的始祖是美國作家愛倫波(Edgar
Allan Poe),他在1841、1842、1844年各寫下三篇短篇小說《莫格街謀殺案》、《馬利·羅蓋特的祕密》和《被竊的信件》,裡面出現了第一個偵探形象,這個偵探形象與推理解謎過程大大影響了後來的偵探小說作者,一直到現在,當初愛倫波所發明的偵探形象塑造方法與偵探小說的推理解謎公式還是常在現今的偵探小說中出現。
為了顯露出偵探的推理能力,在故事一開始,作者會安排一段小推理,讓偵探猜出某人從哪來,身份背景職業生活習慣為何,這個推理通常與案件沒有很大的關連,只是為了顯露出偵探高人一等的推理能力,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偵探的形象。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犯罪有很多種,那一種才是偵探小說的主菜?那還用說,當然是殺人,而且最好是連續殺人,在故事進行中不斷有關係人死亡,殺人手法也可藉此不斷翻新,挑戰讀者的推理能力。相關的文章很多,在此我們不再重複。
這次主要想跟各位談談跟小說本質比較相關的一個重點,一般來說,有兩種疑問能挑起讀者的閱讀慾望,第一種是製造懸疑,讓讀者不斷自問:「接下來會怎樣?」另一種是字面上與字面下意義的反差,讀者在此遇到的困惑是:「為什麼會這樣?」在小說的敘事特質中,懸疑可增加閱讀的樂趣,反差可掘出小說的深度。最注重懸疑的小說文類非偵探小說莫屬,然而,太強調懸疑的作品,通常經不起第二次閱讀,畢竟,在讀者得知兇手身份,理解犯罪過程後,懸疑感已經消失。
許多偵探小說作者將「為什麼會這樣」與兇手的殺人動機連接起來,想從人性與精神層面給一個較深入的解釋,可是這樣一來也有問題,當引發讀者思考的「為什麼會這樣」成了附帶標準答案的問題的時候,讀者一旦得到解答恐怕就停止思考了,這樣子的「為什麼會這樣」反而成了另一種「接下來會怎樣」,一樣在真相大白後失去懸疑性。
由於偵探小說屬於大眾通俗小說,市場大,也因此讀者壓力也大,為了暢銷,往往不太願意丟給讀者難以解答的人生問題,在偵探小說中思考人生雖然不討好,但也不是沒有人這個做,不論是勞倫斯卜洛克的《八百萬種死法》或是最近很受歡迎的英國作家馬克海登的《深夜小狗神秘習題》,再到日本暢銷推理作家宮部美幸的《模仿犯》都是既好看又深入的偵探小說,雖然說近幾年,在日本的偵探小說中很流行「快樂殺人魔」的概念,這種兇手殺人沒有理由,單純的只是因為他可以在殺人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只是想滿足殺人的慾望才連續殺人,這種安排等於是連理由都不用了,直接回到懸疑與推理的本質,反正就是殺人跟推理,偵探與兇手來比賽吧!看是殺人快還是破案快,其餘都不重要。不過相較之下,還是前面那三本賣得好且賣得久,偵探小說作者如果真的很在意銷售量,也得想想,給讀者一時的爽快,書本的銷售量也可能只有一時的爽快喔。如果不能讓讀者多想一下「為什麼會這樣」,讀者看多了「接下來會怎樣」之後,其實會慢慢熟悉偵探小說的公式,恐怕也會回問作者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讀你的書?」 到時候,回答不出來的作者,可能就得先想想「接下來該怎麼辦」了。 |
|||||||||||||
張耀升
|
|||||||||||||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