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小鋪電子報

媒體小鋪電子報
2005.9.16/報主.媒體小鋪

本期內容:
《手拉著手兒來看片》2005台灣地方志影展
《來監督媒體》各新聞台新聞檢討、回應觀眾節目一覽表
《線上收聽》我們需要什麼樣的NCC-座談會現場錄音及後記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地方志影展推翻台北觀點
《流行開講》門面政策造就不了文化發展
《Watch Media》歡迎來聽
《寫在後頭》

《手拉著手兒來看片》2005台灣地方志影展


由文建會指導、台北縣文史學會主辦的「台灣地方志影展」,是台灣諸多影展中唯一以「地方文化傳播」為主題的影展,目的在於鼓勵各地民眾與紀錄片愛好者拿起攝影機,為地方或社區發展留下影音記錄。自2003年開始舉辦以來,「台灣地方志影展」即吸引許多優秀導演及作品參予,例如近期因《無米樂》、《翻滾吧!男孩》而大放異彩的導演莊益增和林育賢,都曾參加過地方志影展。 

今年的「台灣地方志影展」,依然秉持「在地文史,當下紀錄」的精神,徵選關注地方文化特質、歷史演進、文化資產、城鄉發展、社區營造及地方發展變遷等主題有關的紀錄片。並由主辦單位邀集專家、紀錄片編導組織評審團,經過二階段的初選、決選,選出優秀的地方紀錄作品。 

 此外,「台灣地方志影展」自去年開始以巡迴影展的方式,安排導演及作品與各地民眾做面對面的交流,期望將地方文史傳播的理念散播至各地,使不斷消逝、流動的歷史記憶與地方經驗得以長存。本屆影展更首次將首映地點拉至新店的國賓戲院,除貼近在地民眾的觀影經驗外,也提供觀眾更舒適的觀賞與互動空間。 

 本屆地方志影展自94年7月開始徵件以來,一共有32部作品進入決選。決選會主席由世新大學廣電系李泳泉老師擔任,評審委員計有政大廣電系陳清河老師、世新大學廣電系管中祥老師、紀錄片導演郭笑芸小姐及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特助洪維健先生等,在經過一個月的看片與討論之後,不分名次產生五部優選作品,計有潘朝成的「凱達格蘭」、吳平海的「飄洋過海的家」、洪淳修的「城市農民曆」、李仁達的「鄉音」及崔愫欣的「貢寮,你好嗎?」。此外,評審團也通過二部作品列為特別獎,各為李立劭的「茉莉亞的小島」及邵易謹的「船長要抓狂」。在邀請放映的部份,一致推薦陳亮丰的「三叉坑」及李靖惠的「森林之夢」等兩部作品參展。 

  舉凡優選的作品均可獲二萬元獎金、獎座及優選證明書,特別獎的作品可獲得獎牌及入選證明書。地方志影展頒獎及首映將於9月30日起至10月5日在新店市國賓戲院舉行,並自10月7日起於新竹、高雄、沙鹿、台中、台東等地舉行巡迴影展。本屆影展票券單場100元,學生票8折優惠,套票4張一組只要300元(不限場次)。目前套票已於兩廳院售票系統開始發售,限量一百套。有關首映及巡迴放映場次表及作品內容介紹亦將於9月5日公佈,歡迎隨時至台北縣文史學會網站(http://twlocalvoice.org.tw/)查詢。 

2005台灣地方志影展入選作品簡介 
一、凱達格蘭(59分鐘) 
導演:潘朝成 
1993年,核四興建與否的討論過程中,凱達格蘭族「意外」的出現在媒體上,幾位族群精英跳上北台灣舞台,為著民族權益與文化復振努力。 
二、鄉音(34分鐘) 
導演:李仁達, 
本片是以家鄉基隆為場景,透過現實生活中的音像紀錄,用聲音來呈現家鄉的自然景觀、人文風貌、歷史遺跡,還有對於家鄉的深深情感! 
三、飄洋過海的家(49分鐘) 
導演:吳平海 
一群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新台灣媳婦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全國性的外籍新娘組織─南洋台灣姊妹會。她們深刻地了解到,除了原生的家庭以及夫家之外,在參與「南洋台灣姊妹會」之後,將重寫她們的「家」的意義。 
四、城市農民曆(60分鐘) 
導演:洪淳修 
關渡平原~台北市最大的農業區,廣大的農地加上與城市距離,並未給農夫阿郎帶來絲毫的利益,反倒讓開發所帶來的災難,阿郎除了要應付天災地變,還要面對這些農民曆上沒寫的事,並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耕地,慢慢地被這個城市給吞蝕。 
五、貢寮,你好嗎?(89分鐘) 
導演:崔愫欣 
一個年輕船員在等候出海的空檔來到了小漁村,誰知一場意外將原本爭取公義的吼聲吞沒,26歲的他失去自由,小小漁村經歷前所未有的政治監控…。 

貳、特別獎作品 
一、船長要抓狂(33分鐘) 
導演:邵易謹 
現今的基隆河,河裡早就沒魚可抓,十幾歲就在河裡抓魚的輝伯,現在只能靠著抓紅蟲,這種河川重度污染多指標生物維生,面對基隆河的巨大變貌,難怪船長也要抓狂。 
二、茉莉亞的小島(33分鐘) 
導演:李立劭 
14歲的茉莉亞在一個華人家庭中幫佣,小島漁村出身的她,雖然獲得了主人的喜愛,似乎也喜歡上了這大城市,但…在她午夜夢迴時,仍望不了她那座心靈小島,於是有天她矛盾的回到了那座小島,一路行船之中,她似乎有了另一番體悟。 

參、推薦放映作品 
一、三叉坑(144分鐘) 
導演:陳亮丰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那天晚上,三叉坑部落幾乎全毀。部落被鄉公所宣佈禁建,而且即將被遷村,遷村的傳言如雲霧般竉罩著寧靜的山谷,影響族人的心。三叉坑將何去何從?從地震的那一刻起,回鄉的建治,展開了一趟重新認識部落的歷程….。 
二、森林之夢(94分鐘) 
導演:李靖惠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百年大地震,南投縣鹿谷鄉內湖國小拆除半數毀損教室之後,卻面臨無法原地重建校的困境,遷校到森林裡蓋一所生態小學的夢想逐漸浮現… 
。 
演出時間表: 
9/30 19:00【船長要抓狂】 
9/30 21:00【鄉音】 
10/1 11:00【貢寮,你好嗎?】 
10/1 13:00【凱達格蘭】 
10/1 15:00【鄉音】、【船長要抓狂】 
10/1 17:00【漂洋過海的家】、【茉莉亞的小島】 
10/1 19:00【貢寮,你好嗎?】 
10/1 21:00【城市農民曆】 
10/2 11:00【鄉音】、【船長要抓狂】 
10/2 13:00【城市農民曆】 
10/2 15:00【漂洋過海的家】、【茉莉亞的小島】 
10/2 17:00【貢寮,你好嗎?】 
10/2 19:00【森林之夢】 
10/2 21:00【凱達格蘭】 
10/3 19:00【漂洋過海的家】 
10/3 21:00【鄉音】、【茉莉亞的小島】 
10/4 19:00【城市農民曆】10/4 21:00【凱達格蘭】 
10/5 19:00【三叉坑】


《來監督媒體》各新聞台新聞檢討、回應觀眾節目一覽表


歡迎各位朋友轉寄
 
由於衛星電視換照時,審議委員作出附帶決議要求所有通過換照之電視台,應建立外部公評人公共參與及監督制度,並予透明化,並建議電視台每週固定時段製作新聞檢論節目後,各家新聞台陸續開播相關節目,這是一個觀眾直接向媒體反應、監督媒體的機會,本會特將各台開設節目時段及相關資料整理如何,方便各位朋友落實權益,發揮監督力量,讓台灣的媒體能更好!(若有資料不足或變更,本會將隨時補上、更正)。

新聞頻道 50 年代新聞
節目名稱 新聞大家評
播出時間 9/11首播 週日1600-1700
互動方式
網站/email

新聞頻道 51 東森新聞
節目名稱 面對觀眾
播出時間 8/5首播 週五 1600-1700
互動方式
網站/emai lhttp://bloguide.ettoday.com/ettvnews/msg_show.php

新聞頻道 52 中天新聞
節目名稱 n/a
播出時間 n/a
互動方式 n/a
網站/email n/a

新聞頻道 53民視新聞

節目名稱 新聞觀測站
播出時間 9/11首播 每週日1630-1730
互動方式
網站/email
http://bbs.ftv.com.tw/viewforum.php?f=46&sid=5a0d5883ac73475257cd5eccaf2dd4f4

新聞頻道 三立新聞台
節目名稱 新聞最前線
播出時間 9/9首播 每週五1700-1745
互動方式 live
網站/email http://www.settv.com.tw/setn/s031/

新聞頻道 TVBS-N
節目名稱 新聞檢驗室
播出時間 7/31首播 週日1400-1500
互動方式 live
網站/email 電話02-66307168 http://www.tvbs.com.tw/tvshow/news_watch
newswatch@tvbs.com.tw

資料整理: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www.mediawatch.org.tw/


《線上收聽》我們需要什麼樣的NCC-座談會現場錄音及後記


由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公民媒改聯盟等團體共同舉辦的NCC與台灣廣電政策發展座談會,九月九日在台北市NGO會館舉辦。雖然座談時間在禮拜五上午的上班時分,但參與的朋友非常踴躍,座無虛席。而這個議題雖然生硬,但是與台灣媒體產業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現場也出現不少媒體記者、立委助理、NCC籌備處的代表、媒體工作者(非記者)、公民團體,以及向來最關心此類議題的缺少族群--學生。

雖然這個議題重要,但是畢竟是座談會,沒有什麼激烈的對立或火花,因此一如往常,全程參與的媒體記者不多,媒體的報導也相當少。不過,還好有網路,我們也全程錄音,沒有辦法在媒體上看到座談全貌的朋友,可以聽聽以下的內容。依發言人次序分成七個段落,請點選聆聽。

收聽網址: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5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地方志影展推翻台北觀點


文/管中祥

由「台北縣文史學會」(http://twlocalvoice.org.tw/)主辦的「地方志影展」已經邁入第3年了!對一個經費、人力有限的地方文史團體而言,絕對是件艱難的任務,這不僅是考驗一個地方文史團體的誠意與執行力,透過這樣的影展,也讓我們有更多認識自己的機會。

地方志影展是台灣唯一以「地方」為主題的紀錄片影展,長期關注在地文化特質、歷史演進、文化資產、城鄉發展、社區營造及地方發展變遷等在地經驗的影音紀錄,不僅鼓勵創作者投入對在地文史的記錄行動,也讓觀影者對在地文化有更多的連結。

事實上,台灣的媒體雖然很多,但媒體裡的台灣卻是十分有限,我們很難在主流媒體的報導及影像中進一步的認識自己的環境,也不易在媒體看到台灣的其它鄉鎮。當然,這種「從台北看台灣」,或者「以台北為尊」的現象並不是最近才有,然而,令人感嘆的是,傳媒的發達並沒有給我們太多認識「地方」的機會。

有一次到花蓮演講,坐在計程往東華大學的路上,收音機裡傳來「花蓮太魯閣之音」的台呼,心想:真好!從來沒有過花蓮的廣播,這下可以聽聽在花蓮地區電台節目是怎麼作的,說不定還能在短短30分鐘的車程裡,透過廣播還能稍稍了解花蓮的風土民情。

但事情的發展並沒有想像的樂觀,就在「花蓮太魯閣之音」台呼結束的剎那,繼之而起的是「飛碟FM……空中的夢想家……」,咦?!我人不是在花蓮,怎麼聽到的是台北飛碟電台的台呼?在這裡聽地方電台的廣播,原來和在台北沒有什麼不同。

也許這只是一個短暫過客的奢求,住在花蓮的人或許也很想知道來自台北的娛樂資訊。但無論如何這卻突顯了一個事實,不僅是位於台北的媒體「從台北看台灣」,地方媒體也成了台北媒體的轉播站,台灣各地的民眾可以輕易的從不同媒體了解台北發生的大小事,但卻難以從地方媒體知道在地的消息,更遑論是其它地區的資訊。顯然的,這種資訊不對等情形,並沒有因為媒體發達而有太多的改善。

還好,有「地方志影展」在內的各種紀錄片稍稍補充了主流媒體的不足,也讓我們有機會透過主流媒體以外的空間認識成長的環境,以及鄰近城鎮的事物,否則,我們對台灣的視野,除了生活經驗,就只剩主流媒體佔領的視界。


《流行開講》門面政策造就不了文化發展


文/魏玓

李安又得獎了。這次他導演的新片《斷背山》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各界掌聲不斷。不過,反思之聲立即響起:李安雖是台灣人,但是近年來他的榮耀與成績,基本上都建立在好萊塢電影帝國之中,與台灣無涉。台灣政府官員想要錦上添花,大聲喝采,不免有些尷尬。也有媒體問道,這幾年我們政府喊著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振興影視產業的口號,到底喊出了什麼具體成果?

這讓我們想起前一陣子行政院所提出的振興影視方案,其中最「大手筆」的一項,就是將台灣電影獲得國際四大影展首獎的獎金,提高到一億元。這種「樂透式」的獎勵,顯然只重門面,不顧基礎。要知道,台灣電影產業基礎凋零、人才流失,大部分電影工作者借債拍片,自我剝削。一億元對國際名導來說,或許可以一搏,但是對更資淺的他們來說,一億元有如天邊彩虹,一點都不實際;能夠有穩定的創作機會,才是要項。這其間或許有某些人的創作偶然受到國際矚目(例如這次另外獲獎的林見坪),但這主要是他們自我剝削的收穫,並不是在政府所協助建立的一個健康產業基礎上生長出來的。

另外一個例子是所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計劃,無論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的規劃,或是2008計劃的推動,基本上都還是在灑錢,或是簡化模仿國外案例的政策推動。其實,不管是政府取經最多的英國,或是各界最津津樂道的韓國,他們都是在具有堅實、豐富文化生產和活動的基礎上,利用政策的統整和規劃,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台灣的基層文化生產、流通與展演的環境貧困,實力薄弱,沒有「文化」和「創意」,哪有「產業」可言?

最新的例子則是兩年92億的擴大公共電視投資特別預算。這92億的計劃內容,洋洋灑灑,但是公共廣電集團建立的制度性規劃,卻消失無蹤;對台、華視公共化轉型的既定政策,也未置一詞。政府所最關心,也是預算分配最多的,是讓公視去做一個境外外語頻道,成為「亞洲的BBC」,政治宣傳的考量,顯而易見。然而,所謂英國BBC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是以其在國內的獨立專業表現為基礎。我們公視的規模尚小,在國內電視環境的影響力不足,對國內民主政治的貢獻,也有待加強擴大。這些工作不做,談什麼BBC?

政府官員只重門面,只要短期成效,而這正是文化發展的致命傷。


《Watch Media》歡迎來聽


如果你想體會同步即時的快感,享受有廣告,與吃螺絲專業表現,就
請妳到:http://www.fm973.net/

如果妳想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隨時收聽,就請你,
先到媒體小鋪(http://www.benla.idv.tw),再從首頁點選線上
收聽《Watch Media》,就可以一邊參觀小鋪總部,一邊聽聽線上廣
播。

當然,如果覺得有點麻煩,或者太囉嗦,那就直接按下頭的網址囉!
http://utenti.lycos.it/deerwen/ptb/list.php?forumid=17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價與共享的。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

媒體小鋪電子報: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

「Watch Media」每週日上午8:00—9:00於「綠色和平」(FM97.3)現場直播



報主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