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5-09-2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跳脫個案式思維
德國國會大選結果出爐



【社論】
跳脫個案式思維
 
 

國立路竹中學發生出納組長對於遲繳註冊費的學生家長罰寫悔過書的事件一傳出,立即便得到輿論幾乎一面倒的抨擊,這樣一個「黑白立分」的結果,主要因素是在於遭到罰寫悔過書侮辱的學生家長屬於「清寒家庭」,因此社會上一種素樸的正義感遂油然而生所致。當然,對於較為缺乏某種能力者──清寒,亦即缺乏購買商品的能力──而給予某種歧視與懲罰,是必須力阻其發生的,但是,此一事件斷不能僅停留在「個案」的認知層次上,也不宜僅以「欺負窮人」的角度來度之,我們應該從此一事件看到更多潛藏的問題。

首先,這起事件之所以會爆發開來,是因為「遲繳」加上「罰寫」所構成的,如果這兩個條件缺少一個,可能就不會引發如此受到注目的事件,換言之,到底還存在著多少因貧窮因素而致學費成為重擔的家庭,但因為「來得及」籌錢,或是雖遲繳但獲得校方寬容接受,因此就不為人知?從近幾年來的一些線索,例如失業率上升、因失業而導致的自殺行為、繳不起營養午餐費學童的增加等等,應該便可窺見一些端倪:受學費重擔所苦的家庭應不在少數。那麼,我們可能就要繼續追問,類似這樣的家庭,他們是如何應付此一難關的?同時,另一方面來說,我們的社會對於這類家庭在面臨開學時的窘境時──不僅是學費,還要繳交服裝費、書籍費,甚至電腦上機費等──存在著何種的訊息通報機制?何種的協助機制?同時,這些可能存在的可利用的社會資源,是否又為需求者所知?況且,近幾年來有不少家庭是屬於「新」貧家庭,那麼,他們對於這樣一種可能存在的機制是缺乏瞭解的。

再者,我們社會對此事件的義憤也不能僅是因為受到侮辱的是貧窮者,所以才予以「全力支持」;亦即,如果反過來說,如果並非清寒者卻因遲繳而受辱,那就是「罪有應得」嗎?我們看到這事件後即有民眾「爆料」指稱受辱的母女並非清寒家庭,這樣一種惡意「爆料」,所顯示的正是上述那種心態。按理說,禁止任何人的人身、人格受到侮辱與侵害,基本上是一種普遍性權利,不應該因為對象的身份不同而有差異。台灣這些年來在民主、現代性等相關素質上雖有進展,但是對於「普遍性權利」這一點認知卻幾乎是原地踏步,我們在此一事件中所看到的各種「以牙還牙」的主張與行動──主張出納組長也須罰寫、對該校噴漆洩憤,其實也正是這一認知缺乏下的必然結果。

這樣一起令人遺憾的事件雖已近落幕,但是若要防範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們便不能以「個案」的方式來對待,我們社會上民眾所常見的「間發性」的群眾性憤怒與愛心,其實也就是這種「個案」心態下所衍生的行為──未能思以制度防範、解決之,因此採取了個人式的情感行動。人是應該存在情感,但解決問題、預防問題,靠的還是情感與制度間的均衡才是正道。

(回目錄)



【左右看】德國國會大選結果出爐

【左看】
社會運動的新契機
朱政騏/雜誌編輯

由於社民黨與基民黨在大選中皆無法獲得過半席次,所以選後各政黨之間如何合縱連橫,遂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然而,此次大選中,打著社會公平正義旗幟,維持社會福利路線的「左翼黨」(核心為「民主社會主義黨」,SPD)卻表現亮眼,擁有8.7%的得票率,贏過綠黨而略遜於自民黨。稅制方面,左翼黨主張回覆所得稅最高稅率為50%,並要求重新引入財產稅與提高遺產繼承稅;此外,訴求提高長期失業者津貼,並終止強迫失業者接受工作的要求。

近來歐洲幾個老字號的社會民主黨,其政見及政策幾乎與右翼政黨只有修辭上的差別,都是服膺於解除管制、削減社會福利、加速各領域的私有化與商品化這幾個新自由主義的原則。因此,本次德國大選中不論是赤裸坦言的基民黨,抑或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社民黨都無法取得絕對多數,可說是半斤八兩。此時逐漸有一群民眾開始對新自由主義的經濟藥方感到麻木,識破兩大黨骨子裡根本是一丘之貉,轉而支持左翼政黨,這種情形不僅出現在德國,歐洲各國亦復如是,未嘗不能視為社會運動的一種新契機。

在資本主義長期衰退和蕭條之下,經濟議題必然是各國選舉時的重要關鍵。德國民眾對於社民黨7年的執政失去信心,但是對保守的基民黨也不太放心,這時左翼政黨若能更積極介入,在下一次選舉中,必然更有斬獲。




【右看】
經濟改革勢在必行
吳三少/公務員

這次德國大選,基督教民主黨(基民黨)領袖,有德國「鐵娘子」之稱的梅克爾,以35.2%的得票率略勝社會民主黨(社民黨)的施洛德(34.3%),雙方可說是勢均力敵,誰也無法單獨組閣,貫徹其政見。

不過此次選舉兩大黨提出的政見原本就大同小異,除了在是否同意土耳其加入歐盟,以及親美程度上有所差異之外,最重要、同時也是民眾最關心的經濟問題,雙方的看法幾乎一致。例如:修改勞工法例,放鬆解僱工人的規定;削減社會福利,以求壓低勞動力成本,激勵企業投資,重振德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大選後無論組閣的聯盟是什麼組合,這些經濟改革的政策都是不可避免的。

許多歐洲國家爭論不休的焦點,都在於是否要放棄長期以來推行的社會福利政策,以適應日趨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德國雖然是歐盟裡最大的國家,卻也是經濟發展最遲緩的國家。今年初,德國有500萬人失業,是「二戰」結束後的新高點,再加上退休金制度的危機、中學與大學亟需改革與投資,並且德國的企業一直由於經營成本太高,而轉移海外經營。德國的大選結果,是凸顯了歐洲國家共同的問題,而其政策的轉向,同樣也預示了歐洲未來的走向。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