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9-21》 |
本期內容 | |
◎2005台灣地方志影展特別報導 關注在地文化 推翻台北觀點 決選會議記錄(摘要版)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2005台灣地方志影展特別報導 關注在地文化 推翻台北觀點 決選會議記錄(摘要版) | |
決選會議記錄(摘要版) 時間:2005年9月1日 下午13:30~15:30 地點:中華電視公司新聞部B1會議室 評審兼評審團主席:李泳泉(以下簡稱:李) 評審:陳清河(以下簡稱:陳) 洪維健(以下簡稱:洪) 郭笑芸(以下簡稱:郭) 管中祥(以下簡稱:管) 列席:台北縣文史學會理事長夏聖禮、活動召集人陳嬿靜 紀錄:趙欣怡、吳瓊月、郭麗君 (以下楷) 決選會議討論前,5位評審委員先就看片過後提出32部作品入圍的名單,經統計獲得一票者,計有編號1號《大正男》、3號《綠色鑲金》、13號《台灣玉:聽見山脈心跳的寶石》、19號《南庄‧詩‧人》、29號《被遺忘的煙縷》等;獲得兩票者,計有5號《二甲‧李》、24號《鄉音》、27號《校長夢工場》等;獲得三票者,計有8號《飄揚過海的家》、14號《屋簷下》、16號《屋庄過家》、31號《貢寮,你好嗎?》等;獲得四票者,計有21號《船長要抓狂》;獲得五票者,計有7號《凱達格蘭》及22號《城市農民曆》等。(以上楷) (以上楷) 李:先保留是留下來討論,不是說保留就一定入圍,一輪從一票、二票、三票、四票、五票,那四票、五票大概就是直接入圍討論,不然就是直接得獎,大致是這樣。可以開始了嗎? 郭:好 李:那……我們現在就是先就一票的來討論一下。 第一個是《大正男》。《大正男》是我挑的,我是覺得說在這些片子裡面,同樣作為某個聚落的人的紀錄裡面,它算是在調性的掌握上面,能夠在作者跟當事人之間的關係,然後那個時代,那個地方的人的掌握,包括他的客家的族群,就這個部分來講,我認為這個階段還是可以保留。 那麼接下來是3號(《綠色鑲金》),3號也是只有我一個人投,3號的話我倒是不怎麼堅持。 郭:13號(《台灣玉:聽見山脈心跳的寶石》)是我投的,我覺得就技術層面來講的話,它還算成熟。它的主題,就是從一個玉來談到花蓮豐田村的一個發展,而且它的時間軸,不只是說現在的豐田,而是從日本時代……從過去一直到現在,人的一些使用,就是有很多關於地方發展的脈絡,我覺得它做的還滿好的,而且資料收集豐富,所以我就選了它。 李:好,那接下來是19號《南庄‧詩‧人》。 陳:19號是我選的。我在選擇的時候考量到我到過這個地方,因為這裡很特別,它是三種不同族群的組合,客家、閩南跟原住民,地方整個景觀,社區的感覺是不錯的。當時我在看片時,非常不喜歡它的風格,但從人的本位來看這整個空間發展的時候,我感覺它抓對了幾個東西,能夠感動我,所以我勾了它。它對這個空間有某種程度的情感之外,就說它把四種不同的人,從詩、畫、攝影,甚至還有紀錄片工作者,共同呈現這個空間裡的幾個大家不注意的面向,事實上這情愫是存在的,一直存在於南庄,所以在我看到它用這四位工作者來代表的時候,我感覺是能感動我。 李:然後第29號,《被遺忘的煙縷》。 洪:我選它的原因,當然它是一部沒有問題的片子,我也覺得它有點像電視專題,我對紀錄片的要求是希望它不要像電視節目。不過它是符合地方志紀錄的精神,地方志就是希望談地方上的事情。它有提出一些疑問,也有一些批判,也有對土地的感傷。雖然它是個農業題材,但我認為紀錄片本身,不能純粹的紀錄報導,我個人認為它應該提出問題與批判,這是我的想法。 李:好,一票的部分,除了3號(《綠色鑲金》),我不堅持外,其他的我們至少要有一位附議,就可留下來繼續討論,如果沒有附議的話,還是要刷掉。 1號《大正男》。有沒有人要附議。沒有,好。 13號《台灣玉》。有人要附議嗎?沒有。 19號《南庄‧詩‧人》。有沒有人附議?沒有。 29號《被遺忘的煙縷》? 管:這個我附議。 (文轉8、9版) 李:所以先將29號《被遺忘的煙縷》保留,然後其它這幾個先刷掉,接下來就是來討論兩票的。兩票的第一個是5號《二甲‧李》。 陳:《二甲‧李》,它所呈現的是一個在水里的果農,我感覺片子處理得蠻誠懇的去表現當地人的思考,很多地方都有生產水果的農家,但是這裡牽涉到這個人物所帶出來的一顆果農的誠心,它其實跟《綠色鑲金》是有些類似,不一樣的就是片子裡呈現出社區的空間,再加上最近熱門的外籍新娘議題,我感覺它已經在談一些台灣社會裡地方人的一種變化,地方人口結構上的變化,所以我就勾了它。 李:其實這一部跟2號《我的雙胞胎日記》及3號《綠色鑲金》這一系列,都讓我覺得是比較迷你的《無米樂》,也就是說,介紹些可愛的農人等等,我覺得作者好像有一些感動,可是之所以會有那種感動,也許他心裡在想,如果要我過這種活,我不要,所以他感動,其實那種感動,事實上是作者某種程度上站在某種位置上在俯瞰,基本上還算做得誠懇,可是就在那個窠臼裡面,所以我是蠻勉強的投了這一部。那麼兩票的除了這一部之外,24號《鄉音》。 管:24號是我選的,我覺得這部片子很好玩,它的敘事方式很有趣,就是影像和聲音嘛,其實它會讓我們無法把基隆看清楚,它是可以讓我們看到基隆一些有趣的或是特別的地方,例如說雨啊、港啊,或是市集等等,我特別喜歡的是它的敘事手法,它裡頭有很多的對比,像什麼白鷺鷥和插秧啊,或是它會玩那個線上遊戲跟裡頭有人在步行啊,我覺得它在技巧及風格上,我給它是比較高的分數。 李:這一部我也給它滿高的評價,除了這個題材符合了地方志精神之外呢,我覺得它也脫出了台灣紀錄片的窠臼。事實上它不是原創的,這個題材它跟紀錄片剛開始沒多久的時候的德國、法國等城市交響曲那個系列是遙相呼應的,是在默片的時代就已經有的東西,然後靠影像創造出一種節奏來,還加上聲音,用大家共同的記憶的東西,它整理出一套敘事,雖然節奏到後來是有點垮掉了,可是總體來講,這樣的風格,這樣的做法,在這次所有片子中,我覺得是非常難得的。它企圖走出台灣紀錄片的窠臼,它走到另外一個地方,然後它可以讓人感動,讓人用另外一種態度去面對一個地方,而不是要去找到可愛的人,好像你拍紀錄片,找到可愛的人那就成功一半了,不是這樣子的東西,所以我也支持這一部。接下來是27號,《校長夢工廠》,有兩位。 洪:《校長夢工廠》是一個客家的題材,我對這次來參展的客家題材,覺得有點量大到我不太能消化,但是我試著去接觸客家的紀錄片工作者,為什麼這麼熱心來做這些紀錄,而這部,我覺得是最突出的,這部片子紀錄花蓮鳳林這個地方的退休校長們,雖然它是用客家電視台這種製作角度來拍攝,基本上還是一種電視專題,可是我認為它真的是有地方志的主題,它講的是這個地方的事情,而且是別的地方沒有的,有特殊性的,否則你放在任何的地方都有的話,那就不叫地方志了,就沒有特殊意義了,我的報告到此。 陳:我最近正在在做一個瑪家、山地門跟霧台鄉的一個研究,所以我就有機會經常會去這三個鄉走走,其實我做這個研究跟這個廢棄學校是沒有關係的,可是我去了以後啊,一些當地的協會啊、家長啊,他們很關心這件事情,就帶我去幾個非常偏僻的、廢棄掉的學校,就去看啊,他們就很痛心,因為他的小孩必須送到一個十幾公里外的地方,有時就是靠父親載過去,那些情境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在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就看到一個不同空間卻發生相同的事情,然後它的人物是從校長所引發出,我就很強烈的去投射到這種的心情啊,感覺有兩件事情可以報告一下,一個是說,其實我們做地方志,所關心的是地方的人,還有一些物產、人口、種族等等的,但是有沒有去思考到一件事情就是說,國家的政策往往會改變地方的人物志、空間志、社區志,當然我不認為它拍得很好,但是我覺得片子的議題是值得提出來探討,因為政策啊,整個思考的改變,有了很多廢棄的學校,那廢棄的學校就跟地方或社區沒有關係了,那這個地方倒還不錯,它還有一些重建等等的。我去看了很多地方,台灣大概有幾百個這種學校就廢建在那邊,然後沒有人管,所以我就希望透過這個片子來提出省思。 李:目前24號至少有兩位幫它說話,那個5號,算原來有兩票,可是我不堅持,所以需要再一位附議,如果沒有,我們就刷掉,如果有的話,就可以進來行討論。 郭:我附議24號。 李:24號……好。27號有兩位已經支持了,所以我們就讓它進來。5號有沒有人附議,雖然有兩票,可是我事實上不堅持,這個沒有的話,那我們就刷掉一部。那麼,三票的有四部,除非他覺得他其實寧可不要,他當時是湊數湊上來的,要不然三票就已經進入我們討論的範圍。 郭:因為已經十部了。 李:所以三票的話,8號《飄洋過海的家》,有沒有人要放棄?或是有人再支持那也可以。14號,《屋簷下》,有人要放棄嗎?沒有。16號,《屋庄過家》,沒有人要放棄? 管:16號我要放棄。 李:16號的話,我也是可以放棄的。所以現在剩下一票,所以16號就需要有人再支持才能夠留著。沒有,所以16號就放棄了。31號《貢寮,你好嗎?》。(無人反對)好,這部保留。那麼我們第一輪到目前為止,有九部,那麼我們開始就要來投票了。 評審團討論出九部作品,進入第二階段評選,此九部作品分別為7號《凱達格蘭》、8號《飄洋過海的家》、14號《屋簷下》、21號《船長要抓狂》、22號《城市農民曆》、24號《鄉音》、27號《校長夢工廠》、29號《被遺忘的煙縷》及31號《貢寮,你好嗎?》。 採記名投票,每位評審再選出四部片子。工作人員唱票結果:22號《城市農民曆》四票;7號《凱達格蘭》三票、21號《船長要抓狂》三票、31號《貢寮,你好嗎?》三票;24號《鄉音》兩票、29號《被遺忘的煙縷》兩票;8號《飄洋過海的家》一票、27號《校長夢工廠》一票;14號《屋簷下》零票。 李:我們就開始從零票跟一票的先刷,零票就是《屋簷下》,有沒有人支持它?就是那個銅鑼,朱天文他外公的那個房子。好,沒有人要支持它,14號就刷掉了。然後接下來是一票的,8號跟27號,8號是《飄洋過海的家》,27號是《校長夢工廠》。 陳:我一直滿關心最近這幾年所產生的這個外籍新娘這個議題,我感覺這部片子整個風格表現成熟度滿高的,所以我想我支持它。 郭:我在掙扎,是不是讓外籍新娘的議題可以被看見,就是片子出來的多樣性。 管:我為什麼沒有選外籍新娘這部片子,是在一個比較下的結果,因為我覺得影片的成熟度或者說技術的部分,它處理得並不好,但是片子其實是有趣的,談到新移民,它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可以看到新移民在這個地方的互動以及他們在這個區域的努力,就是怎樣跟社會融合,很多人對新移民的印象過去都是一種比較負面或是一種簡單的思維,另方面因為我本身跟南洋姊妹會也有滿多的接觸,所以我覺得這是個有意義的題材,就是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在新移民的社會裡頭,他的努力以及一些困境。 李:好,我們在這一輪,大家認為需要有幾位支持者?讓它留下來,有人支持的我們就先留下來。那現在是27號《校長夢工廠》。 洪:我放棄。 李:27號放棄了。兩票的也需要再次確認一下,因為一票的有人在支持,兩票的是不是有人要放棄,所以如果沒有的話,我們這一輪其實是刷了兩部,剩下七部。這七部是不是大家要討論了,還是大家要接著再一次投票。 郭:29號要討論嗎?你說兩票的要…… 管:有沒有人要放棄? 郭:喔! 李:對,兩票如果沒有人要放棄的話,我們就跟前面那個一票的標準一樣,必須在這個階段留下來。 郭:再討論。 李:對於這個接下來的有沒有什麼意見和看法? 郭:就開始討論兩票的。 李:開始討論兩票的。24號《鄉音》。在這次所有的片子裡面,也就是說在我們這個地方志定義界定底下,我覺得很少人,很少作品在形式上,像《鄉音》這部片這麼樣仔細的去斟酌,雖然它有一些自溺,可是他的確是用比較不同的視角在看一個東西,對於非基隆人來看,也可從裡面得到一些新的體會,總比去找幾個可愛的伯伯來談好,其實是有另外一種不同取向的感動。聲音的部分是過去幾乎所有台灣的片子,從來是最弱的,而這部片子聲音的處理是蠻細緻的,包括車流、水的聲音、廟裡鐘聲等等,整個的狀態讓人感覺到作者投入很多情感,讓我們對這個地方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個人主張這部留下來。接下來,29號《被遺忘的煙縷》。 陳:菸草在台灣的確有一段非常風光的時期,有很多村落、社區也都以此為一個產業基礎,而建構社區文化跟人文出來,我隱約看到這麼一個圖像,空間在改變,慢慢吸引我注意它,雖然我第一輪並沒有投它,但我又看看我手邊的紀錄,感覺這部片子也在談一些地方人文的東西,我想我也能夠跟大家分享一些,能夠來支持它。 洪:我的想法跟前面一樣,再敘述也是這樣,蠻符合地方志的精神。 李:我們現在可以再討論一下,就說也可以有負面的意見,不管是對哪一部片,都可以討論。 郭:我拿掉22號《城市農民曆》,轉投24號《鄉音》。 李:29號《被遺忘的煙縷》,我表示意見,有個負面的意見。我覺得這片子的主題沒有問題,但是表現方式呢,它跟傳統的簡介片非常接近,就是在裡面看到了很多訊息,而這訊息並沒有成為一套動人的敘事,讓我覺得他可惜了一個好題材。那同樣好的題材也出現在《校長夢工廠》,但是呈現方式也是靠非常多的訪談,然後有一部份資料片,可是沒能有效的整合出來。還有《屋簷下》,它其實是一個好題目,可是它整個敘事亂七八糟。 郭:因為太親近。 李:作者沒有消化,發現說沒有一套中心思想,以至於這個片子有很多很精采的小片段,整合起來是不通的。就像他捕捉了光影啦,很多東西都不錯,可是一下跳到朱天文,一下跳到……整個看起來是一團亂。我們現在目前就是,7號《凱達格蘭》、8號《飄洋過海的家》,另外幾部還沒有人談,7號,有沒有人要表示一下意見。 郭:《凱達格蘭》我覺得是潘老師在拍很多平埔族或一些族群的片子裡面,這部是他滿成熟的一部作品,就是尋找的過程做的滿完整的,而且他的節奏也比較緊湊,具有可看性。 李:我個人是覺得說,就潘老師過去拍的片子跟這個比較之下,過去的比較生猛,比較有個人的趣味。 郭:那這次是…… 李:那這次四平八穩。 郭:這次敘事上面是非常完整。 李:資料上很完整的,可是話說回來就比較無趣,也是說他的敘述就是不踰矩,在那框框裡面不敢出去,所以少掉潘老師他個人性格的表現。 郭:可是他在講整個凱達格蘭族的過程是很清楚的,要把一些事情的細節交待很清楚,讓觀者看到說,喔,原來這個地方發生什麼事情,這個部分對於地方上的人來講是很重要的。 李:沒有錯,而且這也牽涉到一個很重要的族群的議題,這個族群在台灣幾乎被完全被遺忘,除了凱達格蘭大道以外,還有一個凱達格蘭學校,除此很少人知道。我的挑剔是,它形式上顯得侷促,以個人可以掌控的技術條件來講,也實在太簡陋了,那個錄音上有些雜音,最後還有很多細節沒有修理好,有粗糙的感覺,這是稍微不足的地方。當然,一部片子能做到這麼完整,然後整個不急不徐,事實上是不錯的。 管:潘老師有他一貫的所謂的流動、族群、還有權力,這三個東西一直是他片子裡面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像去年的《為土地而戰》,衝突性很強,我覺得他是一種冷靜的批判,有一種平穩批判的力道,就是對於所謂的權力者的一種嘲諷或是批評,在這部片裡是感受的到的,不是那種激烈的撞擊,那種批判的能量和力道一直是存在他的片子裡面。 李:好,那接下來談21號《船長要抓狂》。 郭:21號,片子的空間的影像感很強,他雖然順著河流這樣下來,可是他看的視角是有空間的,像眼睛看的那個觸角是放大的,所以我一直覺得這部片子有野性的部分。我喜歡看那種比較直接的,然後有點小小的粗糙,又可以看到非常直覺性的影像,《船長要抓狂》讓我看到這個部分,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拍到船長要發狂的感覺,你看從上而下那個基隆河的感覺,我自己看了都要抓狂,看到死魚啊,就覺得渾身不自在,所以他有拍到那個基隆河是整個城市的臭水溝的感覺,我還滿喜歡這部片子的。 李:管老師是唯一沒有投這部片子,表示一下意見。 管:我很肯定他的影像構圖能力,還有攝影的技術,甚至前面的配樂,都是吸引人的地方,而且有趣的是他帶我們走基隆河,可是我在看的時候是有一點不太舒服,相對來講,這部片子是較有創造性,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討論方式,跟現在一般新聞在處裡一些議題或專題是很類似,厚度是不夠的,一條河流的討論,應該還有更多的面向,更深厚的的東西可以呈現,我覺得那種對河流環境的批判是有些廉價。 郭:其實地方志紀錄很少從環境的角度切入,像《船長要抓狂》就是比較少見的,它能從環境生態的角度去看一個地方的發展,這是個蠻需要被鼓勵的一個面向,尤其是現代的都市,很少人能去看到這些東西。(文轉10版)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