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九歌電子報
 
 

↘台灣四公子之一的沈君山的新書《浮生再記》,連同《浮生三記》(增訂重排大開本)一起推出啦!沈君山二度中風,和死神搏鬥勝利後的超級「獨家」宏文〈二進宮〉,收錄 《浮生再記》中,諸位讀友,搶先試閱啦!!

↘「九歌新人培植計畫」圓滿截稿,感謝四方大力支持,來不及來稿的作家們,還可以繼續參與明年度的喔~~:)

 

 

聯合報‧94.9.18‧副刊

二進宮/沈君山  ◎文

《二進宮》是一齣平劇的劇名,講明朝一位大臣二度進宮,幫助皇后、太子奪回皇權。此處我借來敘述二度中風的經過,與病中感想。世上二度中風能活下來的本就不多,還能寫文章的就更少了,所以本文有些「獨家」的味道,彌足珍貴的。


在生死相關的重大問題上,還自作清高不去找關係是十分愚昧的……

我第一次中風是六年多前一個星期六下午,下著毛毛雨的一個傍晚,自己拄了雨傘走進急診室報到。因為是週末,只有一個值班的見習醫生在,他看了一下,拿不定主意,說分不清是溢血還是栓塞,要觀察一下,讓我到一個小房間的病床上去休息,卻不知這一休息就休息了近二十個小時。當然不久家人也來了,但因為沒有經驗,既然醫生說觀察就只有觀察,到了第二天中午,手指腳趾漸漸全不能動了,才緊張起來,打電話給原本相識的副院長。他馬上來了,但他是腸胃科醫師,只有再去找真正的腦科專家,下午四時才開始緊急處理。後來回想這段經歷,當然十分怨氣,但再想想,自己也不是沒有過失,那個小醫生犧牲了週末來值班,他的知識經驗或許只能作這樣不做不錯的處理。事已至此,只有調整自己,去適應未來。但汲取了一個教訓:在生死相關的重大問題上,還自作清高不去找關係是十分愚昧的。不過這教訓代價太大了。

中風後兩、三週,是最難熬的時刻,病情穩定了,也知道以後大概的生活限制,覺得像忽然掉進一個泥沼,而且以後一輩子都要陷在這個泥沼中,心裡非常恐慌不安,總想理出個頭緒來,就問主治的醫師,以後可能的變化。

醫師經歷多了,了解我這型凡事不弄清楚就不甘心的人,就老實地對我說,復健有空間,但也有極限,而且二次中風的或然率,要比一般人高,五年內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再發機會,主要看你自己。這些冰冷的話,他用非常誠懇的態度說出來,使我覺得他沒有騙我,沒有把我當傻瓜。那我也得面對現實。生死的問題,我過去想過,也參加過一些安樂死之類的討論會,有一定的哲理認識,但那是「學術性」的,談的是別人的事,現在臨到自己身上,得落實的規畫一下,先想「死」,想了三條,寫成生命遺囑的法律形式,大意是:

「我確信如何處理個人之生命乃個人之基本權利,因此在因病或其他原因使本人身體受到傷害:
一, 此傷害使本人陷入長期痛苦而無法正常生活之狀態
二, 此狀態將無法復原
三, 維持延續生命對家人及社會造成沉重之負擔

在上述情形皆確定時,本人希以積極方式有尊嚴地走完人生,屆時或將尋求相關人士直接或間接的協助,以尋求生命之終止,為避免上述人士負擔道義上或法律上之責任,特此立遺囑。」

構想此遺囑時,我是以二度嚴重中風病人的情況做參考,在復健病房,每天都可見到這樣毫無尊嚴也沒有意義拖延著生命的病人。遺囑寫完後,分送給律師和有關親友,也寫在《浮生後記》第一章裡。這樣,把如何死規畫好了,心裡落實很多,就來處理如何生。那可複雜得多,單求生並不難,但要生得有生趣有生機卻不容易,著實過了兩、三年才調適過來。


第二次中風忽然降臨,伸手去拿電話,手指卻不聽使喚,電話機在面前,就差那麼一點兒……

最近兩年生活非常單純,大部分時間在清華,每天早上一、兩個鐘頭寫文章,或在電腦上打打橋牌、下棋,下午就做復健,散步,每星期來台北兩、三次,處理三個基金會的事,一年出國兩、三次,像我一個月前就剛到美國看孫女兒,生活調適得很好。但不知道,突然,第二次中風忽然降臨到我頭上。

第一次中風之後,妻帶著兒子曉津在台北讀國小,跟建構式數學奮戰,我獨居在新竹,請個管家照顧我三餐。八月五號禮拜五晚上上床時,已經覺得腳很重,但不知已是二度中風的開始,半夜兩點多想起來如廁時卻爬不起來,才知事態嚴重:「我再次中風了。」

當時第一個反應是打電話找人,但也知道只有力氣打一兩個電話,所以找的人一要可信賴二要能幹,會安排,不會亂。我直覺的想到紀政,她和我二十五年前有過一段熾烈的感情,現在還是最堪信賴的朋友,曾在我第一次中風時全力幫助我復健,而且她各方關係也好。

我伸手去拿電話,手指卻不聽使喚,電話機在面前,就差那麼一點兒。我嘆口氣對自己說,這也許是我此生最後一個電話,現在不打,力氣只會越來越小,就再也打不成了。我深吸一口氣,沉思默念一番,猛的手伸出去,這一伸,似乎長了半個手臂,居然觸到了電話。但卻無法打,只好用力將電話勾過來,茶几上東西乒乒砰砰打翻,也顧不著了,一寸一寸把電話勾到眼前。屋內暗暗的,開燈是無力的了,只好閉著眼,按著方位,一個個把號碼按下去,頭兩次都撥錯了,而且錯到同一個號碼,一個半夜被吵醒的倒楣人,第一次他還耐性解釋說打錯了,第二次火大了,就直接開罵,用閩南話罵,我沒聽懂,咕嚕咕嚕的回答,他大概也沒懂,只好在此補個抱歉。


等待送醫急救的二十分鐘內,作了三個重要的決定……

第三次重複默想一番,確定了號碼和方位再按。這次響了,可沒人接。我耐心等它一直響下去,終於有人接了,有點睡意的聲音,我一聽就知道是紀政,鬆了一口氣。她說請問是誰,我說我是沈君山,我中風了,這下她清楚了,馬上醒過來:「你中風了?」我說「是」,心裡一塊石頭放下,知道打通了。

不到二十分鐘,管家、一一九都被紀政找來了,這段時間中我想了一想,接下來該怎麼做。決定了三點,一是先送新竹馬偕急救,再送台大,馬偕離我家只有三、五分鐘的路,但接下來一定要送台大。二是到了馬偕,我請他們用最強的藥打點滴,醫生卻只願打點滴,值班的都是實習醫生,但第一時間處理幫助很大。三是等紀政從台北趕下來再上路,因為我知道沒她,即使早點到台北,也一定找不到病床。果然不久後台大打給馬偕,說病人別來了,沒病床。紀政馬上打電話給葉金川,他是台大畢業的校友,人緣又好,一調就調到病床。我這三個決定都很重要,一是去台大,因為在醫院的倫理,一個醫生開始處理了,別的醫生都不願意再碰,而我知道我的病歷都在台大;二是馬上打抗栓塞的點滴,我有經驗了,中風重要在頭幾分鐘,雖是慘痛的經驗,總是識途老馬;三是在馬偕等紀政,沒有她,隨便找一個人不行,紀政從陳水扁到工友,大家都認得她。

到台大,照了核磁共震、超音波等等。從前主治我的醫師在美國,還沒回來,別的醫生不願碰,但葉金川有個朋友黃教授替我看了,說很嚴重,中風的地方在腦幹,就給我先做處理。


我用茫然的眼光看著他:三加二啊?喔,等於四!

有個小插曲滿有意思,我這一路上過來,一直碰到實習醫生,每個人都用一枝鉛筆在眼前晃來晃去,左晃到右,右又晃到左,讓我的眼珠跟著動,然後問我兩個問題:「你叫什麼名字?三加二等於多少?」大概是試我的神智清不清楚。但他們每個問題都一模一樣,到了第五個人,我厭煩了,這次是個大概七年級的實習醫生,又問我三加二等於多少,我看了他一眼,決定跟他開個玩笑,就說三加二等於四。他吃了一驚,問我:「三加二耶,等於多少?」我故意扳著已經漸漸不能動的手指,用茫然的眼光看著他:「三加二啊?喔,等於四。」

他好緊張跑了出去:「沈教授不得了了,他說三加二等於四!」這時來了個年紀大一點的醫生,我向他神祕笑了一下,他才知道我在搗蛋。

另外一件趣事,是後來發生的,到了台大醫院,護士們告訴我,林志玲就住在樓上,我開玩笑說,能不能看她一下,這當然不可能,說過也就算了。但次日,管家從新竹趕來,卻弄到一張林志玲的海報,把它貼在牆上。妻看見了,十分不以為然,說:「滿身掛了瓶瓶罐罐,牆上還貼林志玲,太不相稱了,也顯得輕浮。」我那時還能模糊不清的說些話,就辯稱:「現在整天都看些醜陋古怪的形象,包括鏡子裡的我,晚上瞄一眼林志玲,才不會做惡夢。」主治醫師是十分通達的人,聽了我的辯解,嘻嘻的笑出來,接著說:「也對,對心理健康有益,我們就讓林志玲做中風小天使,掛在牆上無妨的。」病房裡面醫生最大,有了他的御批,就萬事合法了。消息傳出去,送花的朋友們少了些,送林志玲海報的卻一大堆,現在(中風後兩週)我有十三張林志玲的海報,看來可以開特展了。

全文詳看【聯合新聞網│閱讀藝文│聯副‧創作│二進宮
本文節錄自沈君山新書《浮生再記》(九歌出版)


延伸閱讀

浮生三記(增訂重排大開本)/沈君山

本書是沈君山先生「浮生系列」的第一本散文集,親人、師友,音容笑貌栩栩如生,真摯感人,科普散文則是深入淺出。沈君山,拿的是理工博士,愛的是博弈,全書展現人文與科學對弈,情采斐然,並在談笑間看圍棋、橋牌交鋒,正如作者所說的:「做我所能,愛我所做」。書內有珍貴圖片,記載作者半生交遊,包括吳大猷、金庸、林義雄等多位重量級人士,有沈君山自書精彩小傳長文。出版後,暢銷四方,海內外傳誦,增訂新版,有新素材,還有兩岸三地名作家張作錦、董橋、何懷宏三人精采書評。


中時編輯部落格彭蕙仙~能飲一杯無?

 

情欲的力量--談虹影的上海系列/彭蕙仙(中國時報主任記者)

 

註:這篇訪問原刊於一個深圳的出版周刊,其中一小部分刊於《中時晚報》,經過修改整理後貼此。虹影是旅英中國女作家,我個人認為她的自傳小說《飢餓的女兒》是近十年來不能錯過的重要華人小說之一,這篇作家作品小評則主要是針對她的上海系列。

 

這些年來寫上海的人非常多,虹影是個會說故事的小說家,她的小說節情總是匪夷所思、引人入勝,讀者要產生閱讀的樂趣並不困難;她對情欲的見解尤其特別。
 

最近一次在台北與虹影碰面,她剪了個奇特髮型,一邊很長,長得可以挽上一個髻,另一邊卻很短,垂在耳梢上;不對稱卻總顯得很平衡。
 

虹影有辦法讓一切不對變得言之成理,例如,她讓一個么二出身的人有席捲中國的魅力,她讓這個不會蘇詞評彈的川沙農家女成了申曲的光復者…這是《上海王》,一個女人扛下一個黑社會;在新作《上海之死》裡,虹影更讓一個女人扭轉了整個二次大戰。

書寫上海:紀念父親的方式

虹影寫上海,為的是紀念待她如同己出、讓她在炎涼世態裡體會溫暖的養父。祖籍浙江的的養父在抗戰時被抓丁來到了重慶,之後一輩子生活在重慶這個異鄉,但始終沒有學會重慶話,一張口還是天台寧波口音,跟上海話很類似。

養父至死未能回到魂牽萝縈的故鄉,在重慶,他是個底層人物,在川江開拖輪,又有6個小孩,生活貧窮,對未來大概沒有辦法有任何念頭,但虹影記住了養父的願望,「他雖然不是我的親生父親,卻是我最愛的人…」,虹影養父生前有一個願望,希望死後骨灰能夠回鄉,不過,虹影其他家人都不讚同,因為不想讓父親的魂回了老家就不再回重慶,虹影知道養父的心,改了一個辦法,讓他的墳朝著江水,「這樣,父親的魂可以順江而下,回到,然後,再沿江返回…」

然而,作為一個作家,虹影還有別的本事──她寫上海,寫20年代、抗戰時期的上海,代替父親重臨失落的年少歲月;為他重新拼圖,拼一個想像中的,父親和虹影的共同的上海。

當然,作為一個女性作家,虹影的本事不只要寫上海,還要把女人寫成上海的王者,讓一個女人的死等同於上海的覆滅;上海是她養父的故鄉,也是虹影寫作上的原鄉,百年上海是多少寫作者不能不一再親臨的寫作制高點,虹影站在這裡,從養父的故土看起,一直往前看下去,她看到了一個女人,如何一步一步改變自己、上海、中國與世界。

這個企圖,當然已經大大超越了為父回鄉的初衷,但是如果虹影的養父地下有知,大概亦不會反對,「我代他還願,在上海冒險,上海,成了也敗了」。
 

全文詳看【中時部落格‧彭蕙仙~能飲一杯無?


延伸閱讀

上海王/虹影

「中央日報副刊每日一書」推薦

★ ETFM聯播網「GO GO大人物」推薦

博客來每週編輯推薦書

這部長篇小說是重寫《海上花》三部曲的第一部,虹影說:「這是目前爲止我寫得最好、寫得最過癮的一部作品。」

《上海王》的故事是從上海小西門一家名叫「一品樓書寓」的妓院開始的,講的是一個名叫筱月桂的鄉下女孩,不幸落入舊上海黑幫控制的妓院,令人眼花撩亂的生活讓她成爲黑幫老大的意中人,好景不長,她陷入地獄般的困境。幾經掙扎,她成了耀眼的明星,開創了新個劇種,卻不得不再次投入另一黑幫老大的懷裡,她在江湖爭鬥中巧妙周旋,也在情欲與權力的漩渦裡掙扎。她先後做了三個黑幫幫主的情婦,兼具美貌、身材、智慧、手腕,終於使她成了真正君臨十里洋場的幕後上海王……

 

上海之死/虹影

博客來每週編輯推薦書

十二天內,一個女人如何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虹影再創舊上海繁華頹廢傳奇,一部少見的國際間諜小說。一個女間諜的愛恨情仇,層層進逼的真相,挑戰讀者的頭腦與心臟。

珍珠港事件前夕,上海租界。這個孤島世外桃源,卻是各國各種勢力的諜報角力中心。著名演員于堇當時風靡上海,她卻是情報人員,借演出《狐步上海》之機,努力探尋日軍偷襲的確切地點。在她身邊的人,誰可信任?誰是真情誰是假意?情報與反情報,跨一步與退一步,圍繞著這些祕密,繁華上海的男男女女,各色扮相,鬥智鬥狠……

 

 

★「九歌/健行/天培/全書系書展~以文學之名」即日起至10/19 在金石堂書店展開啦~~!!

               

 

 
九歌文學網 話:(02)2577-6564  傳真:(02)2579-3056
地址:105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57弄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