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blue light
 
Fresh Air電子報  
恬靜角落 2005-09-22  
你有能力與壓力共舞嗎 ?   
 

要解決壓力,你必須面對它;但儲備面對壓力的能力與勇氣,卻往往要先暫時拋開它。

生活中面臨壓力,在所難免,在壓力中學習如何自處可能要比一味的想要摒除壓力來得更實際些。 對個人承受範圍內的壓力,多半我們都有自己的排遣方式,但是當壓力以強

勢的姿態迎面而來,讓我們一時無法招架的時候,已不是蒔花弄草或是聽聽音樂就可打發的,那種被強佔及另人窒息的感覺相信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這種經驗。 但在初期就會運用方法先來緩和自己情緒的人並不是那麼多,大部份都是在被壓抑或頹喪到受不了的地步,才不得不去想辦法。如果我們不去覺察它,這個模式就可能一再重複,而這個過程中,壓力已在我們身體裡留下印記,為日後的健康埋下未知的隱憂。 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平日就培養可以協助自己轉換心境的習慣已經是現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了。

也許你會問真有那麼多壓力嗎? 最近與幾位朋友談起職場現況,其中一位朋友談起她前陣子的一個經驗,一家人力資源顧問公司幫她安排了一個中階主管職位的面談機會,因為要去面談的這家公司頗具知名度,而且這二年業務擴增快速,因此她事先為這次面談做了些準備,將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自己的優勢在心理做了一番整理,希望有個好的表現。 但是當她到達那家公司,在會議室中等了些時間後,見到未來該職位的主管匆匆來到,坐下後瞄了一眼履歷表,開口就問:「妳可以加班嗎?我們這的工作都是很忙碌的。」,我的朋友當然對這樣的開場白有點錯愕,但也認真的回覆,表示如果工作需要,當然以完成工作為優先,但想了解這是否是一個常態性的情況。 對方若有所思的默默點了點頭,之後便問:「妳先生是從事什麼工作的?」,朋友回答後,對方卻喃喃的說:「要是先生工作不穩定,這個人會比較有可能做得下來。」,不管對方公司內實際問題到底是什麼,朋友立即心理就已決定這不會是她要的工作,當然,最後雙方客套一番後就結束了面談。 這個例子就赤裸裸的告訴我們「忙碌、壓力」早已是職場上一種常態現象了。

隨著激烈的生存競爭和環境中愈來愈普遍的不確定性,人們的不安定感和不安全感也更增加了我們的壓力來源。 而持續性的壓力除了對心理精神上負面的影響外,也早已被證實會為身體帶來諸多的傷害,例如:胃潰瘍、關節炎、心臟疾病、免疫力相關之疾病、甚或癌症等等。 不幸的是我們週遭就有不少人可親身做見證。

而另我們疏忽的是壓力對身體的迫害往往不會即時顯現,而是有潛伏期的,待這個迫害悄悄地醞釀到一個程度,才會爆發出來。 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經驗,壓力一旦上身,就有如吸磁般地如影隨形,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我們很難擺脫它,也很容易就任它層層綑綁,另人窒息難耐。 當你處於一種壓迫窒息的狀態時,身體也就正遭受負面力量的侵襲,而此時思考能力也多半會受阻礙,想要找出適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當然難上加難。

想要解決引起壓力的問題,最好先暫時跳脫壓力的陰影,讓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情緒指數回到正常狀態。 但想要暫時擺脫壓力,除非你有很強的意志力或平日就有很好的練習可靠自己的力量來超越,否則藉助外來的力量轉換情境與心境是暫時讓你自壓力中抽離較容易的方式。

雖然轉換心境的方法眾多,不論是在室內或是走向戶外,運動及肢體的活動被認為是宣洩沉重壓力和轉換心境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加速的血液循環與呼吸會同時帶給身心紓解與輕鬆感。平日就培養一些運動或活動的習慣,在壓力逼臨時,有能力做情境和心境轉換的成功機率就愈高。 團體的動態活動一般更被認為具有較強的拉力,因為不論是團體的運動項目、健身活動或是舞蹈課程,在其他成員的影響下,由不得你的遲疑,只有盡速跟上,快速的伸展活動你的肢體,在揮汗淋漓的當兒,你可能突然發現你剛才已暫時的擺脫了壓力的綑綁。 也許你更喜愛獨自的運動,跑步、健走、爬山、騎腳踏車、舞蹈、打拳、瑜珈等等都可以,將之培養成一種習慣,在持之以恆的練習中,不但增強了自己的體力,也練就了毅力,更在壓力來臨時,提供了一個轉換心境的捷徑。 總之,不要讓自己癱在煩躁與恐懼中,走出屋外,換個場景,找朋友看場表演、電影、或聊聊也都是可嘗試的選擇。

在暫時的心境轉換後,雖然回過頭來問題和壓力依然在那等著你,但在較輕鬆與平和的情緒下,你往往對事情會有不一樣的解讀,也比較能看清事情的本質,當然你的思路也可能比較活絡,想法與點子也常常就在這當兒出來了呢! 更重要的是這個轉換的過程使得壓力暫時停止對健康的啃蝕,也使你恢復思考力和正常的判斷力及體力。 儲備這些能量才能去面對壓力源,再接再厲去解決它。 而所謂的耐力,應該也就是一個一個心境轉換過程的累積與接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