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5-09-2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教師節不快樂
北愛爾蘭共和軍解除武裝



【社論】
教師節不快樂
 
 

今天是教師節,雖然在平日我們便足可瞭解教師們的辛勞,並心懷尊重,但是在這個屬於教師的節日裡,我們還是要特別地向全國教師們,誠摯的道一聲「教師節快樂」。

教師節到了,而這些年來最能表現這個節日、應應景的是什麼呢?祭孔嗎?當然不是──況且在我們的新歷史教材中,孔子還差點變成了外國人呢!教師節禮物?姑不論教師們對於那份儀式般的「薄禮」是否能感受到一絲「敬師」的真情實意,這些年來隨著教育預算拮据、教師地位低落,教師們能否再像過去一般,收到這份「佳節賀禮」,恐怕還是個大問題。這些年來,在教師節最為應景的,其實是那一份又一份的問卷調查,而這些問卷調查所揭示出來的回答,也幾乎每年都大同小異,也就是,教師們越來越快樂不起來、對教育環境越來越失望、成就感越來越低、壓力也越來越大。

事實上,我們相信,許多這類問卷調查在進行之前,調查的主辦單位也好、問卷的設計者也好,其實心裡頭對於調查結果都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預期,而且事後也都可以證明,這個預期和統計分析後的結果也都相去不遠。何以如此?如果我們能先排除掉誘導式問卷設計的可能,那麼,造成這種狀況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對於自己所身處的環境都會產生一種具有洞察力的直觀感受,問卷調查在許多時候──特別是所謂的態度量表──其實也只是在證實一個大多數人都已經知道的結果罷了。

因此,這些一份又一份的問卷調查,對於瞭解現實而言,其實並無多大的作用,頂多只是應景式的攻佔教師節當天報紙的一些版面而已。教改改出了更多問題、教師所承受的非專業壓力日趨沈重、政治心機主導著教材內容、討好式的政策取向,這些,有哪一項不為大眾所知?有哪一項不曾經歷過熱烈、甚至激烈的討論?但是,也一次又一次的,教育行政當局依然好官自為,而所謂「教改團體」若不是反唇相譏、吃老師豆腐──不做就請辭,後頭還多的是流浪教師在排隊──就是和教師們視如寇讎的對立。「文」的不起作用,「武」的十萬人遊行也走過了,卻猶如船過水無痕;那麼,老師們除了心情低盪,還能如何應對呢?

這些問題,可能一下子找不到答案;但是,是不是,明年的教師節問卷調查該換換新問題、新口味了?問問教師的「心情」是問不出新把式的,恐怕還只會越問心情越灰暗。大家也許該多一點想像力,問問老師們,在「文攻武嚇」都不起作用的情況下,他們還能怎麼辦?

(回目錄)



【左右看】北愛爾蘭共和軍解除武裝

【左看】
世界和平進程的里程碑
吳三少/公務員

監督北愛爾蘭解除武裝的獨立委員會於9月26日宣布,愛爾蘭共和軍(IRA)已經完全解除武裝。此舉受到英國、美國以及愛爾蘭政府的讚揚,肯定愛爾蘭共和軍解除武裝,加入為和平努力的行列,是北愛爾蘭邁向和平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是世界和平進程的里程碑。

北愛爾蘭共和軍結束了35年來的武裝鬥爭,放棄暴力、支持選舉,北愛共和軍的政治領袖、新芬黨的亞當斯認為這是共和軍勇敢的一步,使北愛爾蘭免於暴力,邁入和平的進程。確實,北愛的選擇是明智的,也是具有真正勇氣的決定。恐怖主義以暴力的方式,對不特定的多數人造成威脅,使社會人心惶惶,動蕩不安,即便他們的訴求再怎麼「正義」、如何有「正當性」,其手段的殘酷與暴力早已為世人所唾棄。以此方式只不過是逞匹夫之勇,所造成的結果往往勢得其反,不但不會令人同情、贊成其訴求,反倒會因為手段的錯誤,讓多數人選擇站在其對立面。

「和平」是普世的價值,任何一個文明地區的人民都知道,無論什麼特殊的原因,都不能作為破壞和平的理由。北愛爾蘭的人民終究做出正確的決定,放棄武裝不但為自己未來的談判增加籌碼,也為世界的和平有很大的貢獻,但願如此能起帶頭作用,使其他的恐怖主義也解除武裝吧!




【右看】
恐怖主義的末日?
朱政騏/雜誌編輯

老牌的「恐怖主義」北愛爾蘭共和軍解除武裝,走向議會路線,英美紛紛表示歡迎,並樂觀的宣稱,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恐怖主義」必會逐漸走向末日,終將滅亡。然而,多數的「恐怖主義」其實都與英美有關,甚至可以說「恐怖主義」、「流氓國家」的標籤,都是英美製造出來的,所以英美的帝國主義一日不消失,恐怖主義必也如影隨形。

愛爾蘭從17世紀被英國佔領開始,武裝反抗就未曾間斷,南愛爾蘭(西、南方26個郡)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1921年)獨立自治,成立「愛爾蘭自由邦」(Irish Free State),而北方的6個郡則仍屬於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不過北愛爾蘭的人口當中,有一半是天主教徒,多數自認為是愛爾蘭人,不承認自己是英國人;另一半新教徒當中,則大多認為自己是英國人。這種身份認同上的差異,當然與英國侵略愛爾蘭的歷史有關,但是尚不至於形成「恐怖主義」,讓北愛共和軍成為「恐怖主義」的關鍵,在於1972年英國政府直接的「接管」,由倫敦任命「北愛國務卿」,否認北愛人民的民族自決權,完全剝奪其自治的權利。

北愛人民歷經數十年的抗爭,英國政府在1998年終於願意在「尊重住民自決、被統治者的同意,以及保障兩個族群的權利及認同」等原則下,與北愛簽訂「和平協訂」,才有今天所謂「和平的成就」。反觀英美目前在伊拉克的所做所為,以帝國主義的方式進行侵略,無怪乎舊的「恐怖主義」已解除武裝,新的「恐怖主義」卻方興未艾。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