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設計/Design

<--按此進入網站首頁

     
 

第三十二期:【雜記隨想13與設計師溝通、踏出室內裝修的第一步

by 報主Geoffrey建築師/on 2005/10/03

 
     
 

本報從一般讀者須知的設計風格、工程常識、不動產法令等等一路介紹以來,嘗試建立起一位對於室內設計與裝修工程有所需求者的資訊庫,但在這些說明資訊以前,其實還有一個關鍵的流程需要心得分享,也就是「如何踏出與設計師溝通的第一步?」這看似平凡無奇的開端,其實卻隱含許多需要細心投入精神的前置準備。

有些客戶會跟報主Geoffrey抱怨說,好不容易選擇到了心目中理想的設計師時,其實已經花了很多時間、也耗盡精力暫時無以後繼了。的確,委託者通常習慣「貨比三家」,從設計、施工、預算等各方面竭盡腦汁來企圖搜尋「最佳方案」,以便做出一個不會令自己後悔的抉擇,畢竟室內設計與裝修工程動輒就是數十或上百萬元的消費、不可不慎為之。但殊不知,其實消費者如果可以先行作足功課,許多無謂心力浪費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

每一位具有室內設計與裝修工程需求的人,踏出第一步之前都應該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1.「我想要什麼樣風格的設計?」

2.「我準備了多少預算做這件事?」

對於1個問題,當然很多人會覺得這件事讓設計師決定就好,因為自己對於風格、美學這些東西可能一竅不通。其實放棄這個表達觀念的時刻,等於也放棄了在未來設計裡體現自己主人特質、量身訂製的契機,畢竟將來住在裡頭的是自己而不是設計師本人,消費者有義務、也有責任好好表達自己的「美學期待」究竟是什麼?正因為很主觀、很抽象、很難訴諸文字理解,所以更需要三寸不爛之舌詳細不厭其煩地溝通才行。

沒有對於美學、風格的主觀期待?沒關係,可以用其他問題的答案來代替。比方說「我最喜歡、印象深刻的旅遊地點?」「我的特殊嗜好、或有哪方面的蒐藏?」這些答案有助於讓設計師瞭解主人的特質,以及設計出合適的空間風格,不致於在所有設計流程開始的第一步時,就因為缺乏共識而迷失了後續的方向。

至於2個問題,那就更不可以等閒視之,或許客戶與設計師在溝通之處常囿於某些原因而沒有將具體的預算講清楚、說明白,最後在設計師圖面進展了一陣子以後才發現,實際預算與圖面呈現是有相當差距的,最後隨之而來必然是時間精神的雙重浪費,以及製造雙方之間的矛盾及不信任,可見「現實因素」歸現實因素,該溝通的還是不能逃避才能免生事端。

如果說風格是「質」的問題,那麼預算就是「量」的問題,好的設計兩者兼顧、缺一不可。設計師多半對於創作皆有其揮灑空間與熱忱,缺乏現實預算的箝制雖然讓設計思維沒有界限、但卻容易如野馬脫韁,業主實際準備的預算額度才能先行定位設計內容的「精度」「數量」,不會創作出偏離預期太多而不可執行的概念與作品。

「風格」「預算」兩者也是選擇設計師的重要關鍵,心中偏好的設計師或許不適合某類風格、也可能預算無法對應某設計師的品質要求而無法接案,這都是在接觸設計師過程可能出現的狀況與挫折,但總還是比談了半天之後才發現「風格」「預算」缺乏共識而一拍兩散來得愉快一些。

設計與一般的制式商品不同,這種抽象的形式對於消費者可能感受較不深刻,但是每一張圖、每一筆預算卻是經過了許多人的創意與專業投入才得到。也因此,初步與設計師溝通之前,應該詢問清楚該設計師對於收費的流程為何?才不會造成雙方認知不同的落差。

比方說,某些設計師可能從現場丈量、初步草圖開始就會收取部分費用(成案納入簽約金內、不成案則不退還),但部分如報主Geoffrey者則是簽約前皆不收取費用(但設計公司的背負風險提高),對於習慣或想要「貨比三家」的委託者而言,必須好好地瞭解研究每一位不同設計師的收費方式,才不會在決定設計師之前就先付出一堆無謂的成本。

綜合而言,室內設計與裝修工程對於委託者與設計師雙方而言,都絕非一蹴可幾的過程(不像一般商品談好價格買了就走),在完工的當天以前,委託者實際上並無法完全得知花了數十或上百萬費用的消費內容究竟「長成什麼樣子?」只能依賴對於設計師的信任與共識,也因此這前期的溝通過程說有多重要就有多重要,而非到後期才因為一些誤解或溝通差異來大費周章地亡羊補牢。

選擇設計師前作足功課、設計初期多費心力溝通、清楚表達準備動用預算、並且全心信賴所選委託,有了以上幾點,相信您將能夠成為快樂輕鬆而非焦頭爛額的準住戶囉!

「人與空間的對話」網站&討論區:http://www.gfrlee.com/design/

 

 

 

           

 
   
訂閱人與空間的對話--漫談設計電子報
請輸入您的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