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尊孔崇儒
大龍國小學生表演六佾舞。 |
祭孔大典是我國重要的一種民族禮儀,所以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做到審慎篤敬。由此正可看出孔子在炎黃子孫心中無比崇高的地位,與儒家精神是我中華文化中延續不斷的道統。
萬仞宮牆,高不可測
臺北市的孔廟在大龍峒,位於酒泉街和大龍街的交口處。走過酒泉街,你會看見一堵紅牆掩映在綠柳中,牆上高書「萬仞宮牆」四個大字。這堵牆比一般的高,行人望不見裡面,只有隱隱約約浮現在牆頭的綠葉、黃瓦、紅簷,透露出聖地般的莊嚴、寧靜與深邃。
一般廟宇的正門都朝向正殿,而孔廟的正門卻隔以萬仞宮牆。人們須從西邊的黌門或東邊的泮宮入廟,經過禮門或義路,才能到達正殿(大成殿)
有人說,正門不開,是因為當年的臺北州(包括現在的臺北市、基隆市、臺北縣、宜蘭縣)沒有出過狀元。根據舊俗,必須有狀元及第者,當地的孔廟才能建造正門--狀元門。狀元可由正門,過泮橋,經中門(孔廟的櫺門及儀門各有五個門)入廟祭孔。
也有人說,「萬仞宮牆」語出論語,論語中記載有人讚美子貢學問好,可以和老師比美,子貢回答說:「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萬仞宮牆,是表示孔子的學問道德高深而又豐富,想要得其真傳,絕無捷徑,唯有進黌門(古時學校)或泮宮(古代學宮名)修習禮儀,才能窺其堂奧。
※摘自【光華雜誌中英對照知識庫】1978年10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