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蒂亞的斷簡殘編 |
2005.10.12/報主.紙莎草
|
|
瑪格麗特‧馮‧卓塔(Margarethe von Trotta)的二三事 |
瑪格麗特‧馮‧卓塔(Margarethe von Trotta)這個名字在台灣,或許大家還很陌生。她是德國新電影以降,一位相當重要的女導演。
一九四二年生於柏林,父親是德國畫家,母親是波蘭裔蘇聯移民,來自莫斯科。她曾在慕尼黑、巴黎攻讀日爾曼與羅馬語言學,後來進入慕尼黑戲劇學校學習表演,一九六四年首次參與戲劇演出,一九六八年進入電影與電視圈當演員。馮‧卓塔一直與新電影導演合作,包括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沃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等,成為德國新電影重要的女演員之一。德國新電影肇始於一九六二年的奧伯豪森(Oberhausen)宣言,當時的導演多為男性,他們站出來揚棄傳統守舊、了無新意的「阿公電影」(Opas Kino),宣佈「阿公電影已死」(Opas Kino ist tot!),走向前衛議題的新電影由此誕生。與六八年學生運動平行發展,電影也呈現出反抗傳統,亟欲解放的一面。一九六○年代的瑪格麗特‧馮‧卓塔當時正值雙十年華,在巴黎唸書,遇見了電影,回國後便投入電影與戲劇演出。
一九七一年,馮‧卓塔與前夫離婚,改嫁沃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這段二十年的婚姻(兩人於一九九一年離婚)對她而言,無疑是電影生涯中重要的一段過去。施隆多夫是德國新電影時期重要導演之一,於一九七九年改編君特‧葛拉軾(Günter Grass)恰於二十年前寫成的同名小說《鐵皮鼓》(又譯:《錫鼓》)(Die Blechtrommel),這部描繪德波邊界上政治文化認同的文學電影,為德國拿下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恰恰二十年後,葛拉軾也以《鐵皮鼓》在內的「但澤三部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馮‧卓塔與施隆多夫合著多部電影劇本,一九七五年並共同執導《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布魯姆》,將海因利希‧伯爾(Heinrich Böll)的同名小說搬上銀幕,引起轟動。自此馮‧卓塔開始從事電影導演工作,至今共執導了十幾部影片,參與過的電影超過三十餘部。一向自編自導,落實作者導演的她,在一九七八年,以三十六歲的年紀拍下她的第一部劇情片《克莉絲塔‧克拉格的第二個覺醒》(Das Zweite Erwachen der Christa Klages,又譯:《搶劫無罪》)。一九八一年完成《德國姊妹》(Die Bleierne Zeit),將一九七○年代極左派德國恐怖主義者Gudrun Ensslin(1940-1977)與她的妹妹Christine的故事搬上螢幕,納粹浩劫之後政治社會的變遷帶給女性的生活陰影,與她們所面臨的困境,在此片一覽無遺。這部影片在德國電影圈獲得極大成功與肯定,確立了她在德國新電影女導演的地位。
一九七○至一九八○年代,電影的政治傾向強烈,瑪格麗特‧馮‧卓塔的作品不同於法國的艾格妮‧華達(Agnès Varda)的實驗性,或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少言、緩慢的影像筆觸,她以淺顯易懂、質樸誠懇的敘事語言,道出了德國歷史巨變下的女性生活與情感。馮‧卓塔早期的作品呈現出女性脫離家庭角色,成為醜聞纏身的公眾人物,晚期的作品則專注於描繪女性工作、家庭與性關係,例如二○○二年的《玫瑰大街》(又譯:《玫瑰圍牆》)以一九四三年的柏林為場景,演繹出母親、女兒與姐妹在一個家庭的歷史中從和睦相處到反目成仇的過程,以及身為猶太人的歷史創傷。一九九五年中期,馮‧卓塔的作品趨向溫和,她開始與電視台合作,並拍攝多部電視電影。
瑪格麗特‧馮‧卓塔的電影經常安排一位具有強烈自我意識的女性,企圖在重要的政治背景下作反抗。創作的主題包括政治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女性角色間的關係,特別是姐妹之間的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對政治關注的她,曾在一九八六年拍了《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為波蘭猶太裔馬克思主義者羅莎‧盧森堡(1870-1919)傳奇的一生留下了影像紀錄。
馮‧卓塔曾這麼說:「如果電影中真的存在一種女性美學的形成,對我而言,它只能存在於主題的選擇,乃至於我們以誠懇、尊嚴、敏感、體諒的態度,對待我們電影中呈現的人們和我們所選擇的演員。」這番話表現出一九七○至八○年代間,女性電影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原因在於女導演對於女性電影的理念和美學形式理解不同。一種傾向抽象難懂的形式實驗,另一種則是單純質樸的主題表達。這兩個極端也涵蓋了當時女性電影的範疇,並且引領了之後女性電影的發展。
德國政治歷史與時代巨變,豐富了許多創作者的題材,瑪格麗特‧馮‧卓塔的作品反映了一九七○年代的德國社會與政治,在二次大戰、希特勒的餘蔭下,帶給德國女性的影響,其中包含了女性與政治、姐妹情誼,愛情與恐怖主義等議題。
德國女導演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於其他國家女性導演的「特異功能」,由於政治與歷史的脈絡,使得她們多了一項使命與能力去面對這樣的議題。一九三○年代的萊妮‧雷芬史坦(Leni Riefenstahl),為希特勒拍攝紀錄片,卻有宣傳片的功能,她的影片反映一位極權主義之下,一位具有才華的女性藝術家的作為;一九七○年代的瑪格麗特‧馮‧卓塔,拍攝劇情片,卻像極了記錄片,精準地刻畫出德國大歷史下的女性內心。今年是戰後六十年,世界各國都為二次大戰做出了相當的反省與回顧,今年女性影展的瑪格麗特‧馮‧卓塔導演專題,或許可以帶給我們一些關於那一段德國歷史的思考。
(本文載於《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年10月號)
《玫瑰圍牆》,2002年。
Filmography(摘選)
1975《喪失名譽的卡塔琳娜‧布魯姆》(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與施隆多夫合導
1978 《克莉絲塔‧克拉格的第二個覺醒》(Das Zweite Erwachen der Christa Klages,又譯:《搶劫無罪》)獲1978德國電影獎銀帶獎
1979《姐妹或幸福的平衡》(Schwestern Oder Die Balnce des Glucks)
1981《德國姐妹》(Die Bleierne Zeit,又譯:《沉重的年代》)獲1981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82德國電影金帶獎
1983《完全瘋狂》(Heller Wahn)獲1983柏林影展金熊獎提名
1986《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獲1986德國電影金帶獎
1987《菲利克絲》(Felix)
1988《三姐妹》(Paura e Amore)(aka Three Sisters / Fürchten und Lieben)定居義大利所攝,獲1989德國電影獎提名
1990《非洲女人》(L’AFRICANA)
1993《憤怒的年代》(Zeit des Zorns)
1995《諾言》(Das Versprechen)獲1995德國巴伐利亞電影導演獎
1997《冬天的孩子》(Winterkind)
2002《玫瑰大街》(Rosenstrasse,又譯:《玫瑰圍牆》)獲2004年巴伐利亞電影獎
|
報主的話:
Eifersüchtig ist das, daß der Eifer sucht, was die Leiden schafft.
嫉妒就是,熱切尋找苦痛所致的一種無盡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