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兩性戰國電子報


162 - 2005.10.21深林 、莫齋網址:http://www.genderwars.org/

愛情 EQ 情人連怎麼吵架,都拜父母所賜 ~莫齋
  你相信嗎?連你和你的他怎麼吵架,都拜父母所賜當然,研究多半反映一般的潮流,例外的情況還是會有的。但下面的研究與相關文獻,請大家還是多多參考:

 文章來源: Topham, G. L., Larson, J. H. & Holman, T. B. (2005). Family-of-origin predictors of hostile conflict in early marriage.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7. (1) 101-121. (中文譯名:原生家庭導致早期惡性婚姻衝突之指標)

 研究簡介這個研究的參加人員是那些主動向諮商師、心理師或牧師做婚前諮商輔導的夫妻(諮商時未婚)。由於他們在做輔導時都做了份專門探討婚姻組合優缺點的 PREP 問卷,所以研究者在4-7年後把他們找出來,做追踪研究,看他們的互動和衝突方式是否有所改變,和原生家庭有多大的關聯。

 相關文獻節錄

  惡意衝突是導致婚姻不幸的最重要因素,由目前婚姻中的衝突方式,可以預言夫妻將來是否會分手,準確率可以高達 80%。
  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是由原生家庭中學習而來的。 除此之外,人對關係的處理,也經由社會學習(觀察)與早年的依附經驗得來。
  當然,孩提時期或經歷父母負面的婚姻關係或互動,就不會有機會學習比較健康的人際互動,如有效溝通、化解衝突,或妥協。與父母有良好親近的互動關係(依附)的孩子,長大後比較有社會自信,可以接受親近的人際關係,能仰賴別人,自信也較高。對這世界的看法是:可以信賴的、依靠,友善利他的。相反地,與父母關係不佳的孩子,長大後會向他人強行索求支持或注意力,情緒起伏劇烈並且極端地敏感。他們同時會自我傷害,過度依賴別人肯定,或是一昧想要控制人際關係。因而導致傾向引發惡意衝突。
  某些研究顯示父母離異會導致子女長大後產生較多因為嫉妒、缺乏信賴或承諾而引發的衝突和問題。
  父母離婚,只要父母其中一方與子女持續穩定的親子關係,這些孩子長大後則可能有足夠的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所謂穩定的親子關係,最主要的是父母溫和接納與用心呵護的態度;除此之外,即為這位父親或母親容許子女發展親密關係和獨立自主的能力。
  家庭過嚴的家庭(處罰不說明原因,也不與孩子溝通),子女自信低,也缺乏社交技巧。子女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子女比較衝動,無法自給自足,缺乏社交與認知的能力。
  離婚或婚姻不幸福的女性,原生家庭多半情感疏離,情緒處理方式不健全(無法自主或親密),衝突多,不擅溝通。離婚或婚姻不幸福的男性,則為原生家庭中壓力過大,情緒處理方式不健全(此項的影響較不如女性嚴重),家庭生活環境品質不良,與家庭過度控制他們。
  夫妻也受彼此原生家庭在配偶身上造成的影響。先生原生家庭注重溝通的程度,與家庭生活環境的品質,對妻子的影響最大。妻子家庭的衝突模式,對先生的影響最大。

 研究結果節錄

  家庭中的惡意衝突程度,緊緊維繫於女性的原生家庭。研究再此證明,女性是家庭快樂的基石--因為妻子是建立家庭結構與氣氛的核心人物。(研究者猜測可能是因為,婚後男性多半會遠離原生家庭,但女性會與原生家庭保持密切聯繫--這和中國人將女性嫁入男方家的傳統不同,很好奇如果同樣的研究在台灣執行的話,結果會有什麼異同。)
  妻子對目前婚姻惡意衝突的觀感受原生家庭影響較大。再者,可能也由於女性對於關係的敏感,婚姻的負面氣氛很容易直接影響到她們,連同她們和先生原生家庭的經驗都會一併帶給她們較大的衝擊。
  然而,婚姻專家 John Gottman (1994)認為,儘管原生家庭會對夫妻不合有所影響,只要夫妻謹守一比五的原則(一個批評,配上五個讚美),婚姻要幸福長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這份研究報告的結果,真的印證很多深林和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很多長大後無法與人順利發展人際關係的朋友,提到父母和成長環境時,確實都有較為不幸的過去。很可惜的是家庭的影響即便不是長遠的,也是長期累積的。很多人來詢問我們解方時都希望能有個迅速解套,一了百了的方法。我們只能很誠實地說,一個人的人格、思考模式與社交方式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深林和我在心理學領域學習了七、八年,總是有更多的事可以學習,總是發現自己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這裡,想鼓勵那些還在掙扎的朋友們:我們相信你們一定走得出來。認識自己,看清自己在做哪些事造成關係的不穩定而導致長期的不快樂,就是改變的第一步。
  坊間有非常多自我成長的書,多多參考,多和不同的朋友討論。也多從那些你所嚮往的朋友身上去尋找解答。慢慢地,一定會有所改進。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大家加油唷!

 討論:情人連怎麼吵架,都拜父母所賜

本期談心 「我們到底算不算戀人?」莫齋

  很多人會問:「他對比對其他的異性都好,我算是戀人,對不對?」「她邀我一起去看電影,這算是一個約會,對不對?」
  感情生澀的尷尬期,有的人喜歡那種曖昧矇矓感,有人巴不得馬上敲下定案。偏偏對方可能因為怕受傷害、不好意思、不確定自己的感覺,或是還沒準備好定下來等種種因素,就是遲遲不明確表示--這時,你該怎麼辦?
  建議你:當作你們之間什麼也沒有。
  當然如果你很喜歡對方,堅持你們之間一定有什麼,沒人拿你有辦法,你當然有權相信你想相信的事,只是這不代表你會從對方得到你期待的回應。
  在對方明確表示心意之前,表示對方還有為自己預留空間,不管你相信什麼,只要對方忽然抽身,你滿懷的溫暖就會變成一廂情願的空想。
  當作你們之間什麼也沒有,所以當對方沒有明確的「定」下你之前,你不會和他發生超友誼的關係。
  當作你們之間什麼也沒有,所以當對方的邀請看起來不像一般朋友會做的事時,你會提醒自己先不要冀望太多。
  當作你們之間什麼也沒有,所以當對方想親近你時,你提起勇氣問清楚:「我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你,因為我不知道我們之間算什麼。」
  並不是因為小心眼所以一定要等到這句話:「我很喜歡你,想和你成為男女朋友。」(或是「我很喜歡你,願意和你成為男女朋友。」)而是你和對方都需要有個小小的愛情儀式,宣告你們承諾走向下一步。所以將來意見分歧時,沒有任何一方可以拿兩人之間的曖昧來當作武器或盾牌:「當初我又沒說喜歡你!」「我們又沒有什麼承諾。」「我們之間什麼都不是,為什麼我需要你做什麼?」「是你自己要對我那麼好,付出那麼多的,我又沒有強迫你?」
  耐心地等到對方願意說那句話,會節省你將來很多的力氣。你可能不相信,但人其實都需要聽到自己的承諾,才會更明確地感受到自己的決心。承諾,對方有一半是為你說的,有一半是為自己說的。唯有如此,才更有理由全心投入這個關係。
  也許你情願保持曖昧,因為你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和對方一起走下去。若是這樣的話,就別對這關係放太多的期望,因為愛情是需要用心經營的。如果你不敢投入心血,它的結果多半也不會太好。

  所以,如果你問我:「我和這個人到底算不算戀人?」我只能說:「如果你懷疑,不必再找什麼可疑的蛛絲馬跡,十之九九你們就不是。」
  當然你不必因此正襟危坐或拒人於千里之外,你偶爾確實需要游走在曖昧範圍裡,但要點到為此,讓對方了解你對他有意思。
  把曖昧當作調味,不要拿來當正餐,因為曖昧讓關係有風味,卻不會有營養。真正的營養和生活,還是得從承諾開始,才會穩定成長。共勉!

對於這個主題,您有什麼看法?觀看他人評論我有話要說

莫齋◎個人電子報:看到幸福的瞬間天才爸媽換我當站地手札

《你還在當野豬嗎?》

筆名:褚柏森(深林)
出版社:方智

  音樂巨人貝多芬在耳疾發作的困境中,創作出永垂不朽的交響曲;海倫凱勒的失明、失聰沒有讓她束手就縛,反而突破萬難學會說話、考上全美最頂尖的大學……這些成功者都頑強地鎖定目標、保持希望,擁有越挫越勇的自信心。立刻網上訂購

《掙脫生活的框框》

筆名:陳雯琪(莫齋)
出版社:九歌

  你是否想過,自己脖子上有多少條無形的細繩綁著你?很多人太在意自己在人前的表現、有人不敢作夢而自我設限、有人過度依賴、有人容易被負面情緒掌控、有人以能吃苦為傲,卻不知道吃的是不必要的苦……
  獻給所有想掙脫生活框框的朋友~上網
訂購

寫信給報主

※ 備註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