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連你和你的他怎麼吵架,都拜父母所賜。當然,研究多半都反映一般的潮流,例外的情況還是會有的。但下面的研究與相關文獻,請大家還是多多參考:
◤ 文章來源:
Topham, G. L., Larson, J. H. & Holman, T. B. (2005).
Family-of-origin predictors of hostile conflict in early
marriage.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7. (1) 101-121. (中文譯名:原生家庭導致早期惡性婚姻衝突之指標)
◤ 研究簡介:這個研究的參加人員是那些主動向諮商師、心理師或牧師做婚前諮商輔導的夫妻(諮商時未婚)。由於他們在做輔導時都做了份專門探討婚姻組合優缺點的
PREP 問卷,所以研究者在4-7年後把他們找出來,做追踪研究,看他們的互動和衝突方式是否有所改變,和原生家庭有多大的關聯。
◤ 相關文獻節錄:
惡意衝突是導致婚姻不幸的最重要因素,由目前婚姻中的衝突方式,可以預言夫妻將來是否會分手,準確率可以高達 80%。
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是由原生家庭中學習而來的。 除此之外,人對關係的處理,也經由社會學習(觀察)與早年的依附經驗得來。
當然,孩提時期或經歷父母負面的婚姻關係或互動,就不會有機會學習比較健康的人際互動,如有效溝通、化解衝突,或妥協。與父母有良好親近的互動關係(依附)的孩子,長大後比較有社會自信,可以接受親近的人際關係,能仰賴別人,自信也較高。對這世界的看法是:可以信賴的、依靠,友善利他的。相反地,與父母關係不佳的孩子,長大後會向他人強行索求支持或注意力,情緒起伏劇烈並且極端地敏感。他們同時會自我傷害,過度依賴別人肯定,或是一昧想要控制人際關係。因而導致傾向引發惡意衝突。
某些研究顯示父母離異會導致子女長大後產生較多因為嫉妒、缺乏信賴或承諾而引發的衝突和問題。
父母離婚,只要父母其中一方與子女持續穩定的親子關係,這些孩子長大後則可能有足夠的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所謂穩定的親子關係,最主要的是父母溫和接納與用心呵護的態度;除此之外,即為這位父親或母親容許子女發展親密關係和獨立自主的能力。
家庭過嚴的家庭(處罰不說明原因,也不與孩子溝通),子女自信低,也缺乏社交技巧。子女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子女比較衝動,無法自給自足,缺乏社交與認知的能力。
離婚或婚姻不幸福的女性,原生家庭多半情感疏離,情緒處理方式不健全(無法自主或親密),衝突多,不擅溝通。離婚或婚姻不幸福的男性,則為原生家庭中壓力過大,情緒處理方式不健全(此項的影響較不如女性嚴重),家庭生活環境品質不良,與家庭過度控制他們。
夫妻也受彼此原生家庭在配偶身上造成的影響。先生原生家庭注重溝通的程度,與家庭生活環境的品質,對妻子的影響最大。妻子家庭的衝突模式,對先生的影響最大。
◤ 研究結果節錄:
家庭中的惡意衝突程度,緊緊維繫於女性的原生家庭。研究再此證明,女性是家庭快樂的基石--因為妻子是建立家庭結構與氣氛的核心人物。(研究者猜測可能是因為,婚後男性多半會遠離原生家庭,但女性會與原生家庭保持密切聯繫--這和中國人將女性嫁入男方家的傳統不同,很好奇如果同樣的研究在台灣執行的話,結果會有什麼異同。)
妻子對目前婚姻惡意衝突的觀感受原生家庭影響較大。再者,可能也由於女性對於關係的敏感,婚姻的負面氣氛很容易直接影響到她們,連同她們和先生原生家庭的經驗都會一併帶給她們較大的衝擊。
然而,婚姻專家 John Gottman
(1994)認為,儘管原生家庭會對夫妻不合有所影響,只要夫妻謹守一比五的原則(一個批評,配上五個讚美),婚姻要幸福長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 結語:這份研究報告的結果,真的印證很多深林和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很多長大後無法與人順利發展人際關係的朋友,提到父母和成長環境時,確實都有較為不幸的過去。很可惜的是家庭的影響即便不是長遠的,也是長期累積的。很多人來詢問我們解方時都希望能有個迅速解套,一了百了的方法。我們只能很誠實地說,一個人的人格、思考模式與社交方式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深林和我在心理學領域學習了七、八年,總是有更多的事可以學習,總是發現自己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這裡,想鼓勵那些還在掙扎的朋友們:我們相信你們一定走得出來。認識自己,看清自己在做哪些事造成關係的不穩定而導致長期的不快樂,就是改變的第一步。
坊間有非常多自我成長的書,多多參考,多和不同的朋友討論。也多從那些你所嚮往的朋友身上去尋找解答。慢慢地,一定會有所改進。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大家加油唷!
◤ 討論:情人連怎麼吵架,都拜父母所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