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5-11-2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11-22》

本期內容
  ◎來去紫禁城:有了蔡元培 北大無愧世界一流 
  ◎傳播線上:資訊社會是什麼?傳播學門的觀點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來去紫禁城:有了蔡元培 北大無愧世界一流
  魏宏晉
去年「震驚」中國高校的英國泰晤士報大學排行榜今年又公佈排名了,結果更為驚人,北京大學由去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15位,日本東京大學則由去年的第12位下降至第16位。北大於是超越東大,成為亞洲第一。

相較於去年的「喜形於色」,北大對於今年更上層樓的表現,卻顯得十分低調。校長許智宏就泰晤士報大學排行榜一事對媒體做出表示,北大離世界最好的大學還有距離。對於北大排為亞洲第一、世界第15的結果,似乎應感到「驕傲」的校長讓學校低調處理,他說:「作為學校自己必須清楚自己真正是個什麼位置,北大作為世界上最好的大學還有很大距離。」

記得去年泰晤士報排行榜甫公佈,北大首頁就迫不及待地把這「喜訊」公佈,結果在師生間不僅沒有引起「歡呼」,反而招來一片訕笑之聲。冷嘲熱諷者有之;更過分的就用中國習慣推想,認為這是北大去「買」來的,讓校方著實難堪。北大有了去年的經驗後,今年應對就比較得體了,不主動找罵,所以就不成為人們嘲笑的箭靶核心了。最毒的相關笑話於是指向傳統的對手──隔壁的清華大學,「清華距離世界一流大學有多遠?」「不遠。隔壁而已!」成了近日比較流行的北大用語。

今年泰晤士報世界兩百所最佳大學排行榜上,美國哈佛大學名列第一,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名列第二;英國的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分別名列第三和第四;美國史丹佛大學名列第五。而北京大學則擠下東京大學,成為亞洲第一。歐洲的英國除劍橋、牛津外,倫敦政經學院排名第11位,倫敦帝國學院第13位;法國巴黎理工學校名列第10位,成為歐洲另一所進入前20名的學校。

根據這個排行榜,世界兩百所最佳大學分屬31個國家,位於歐洲、亞洲和美洲。其中,美國、英國和澳洲的院校分別占54所、24所和17所,總數位居前三名。荷蘭院校占10所,法國和德國院校各占9所,俄羅斯有兩所入選。墨西哥的國家自治大學和巴西的聖保羅大學也列入這份世界兩百大的名單中。

大學排行榜由來已久,確實讓人愛又讓人恨。過分關注不行,不關注也難。北大排名亞洲第一,很多人不以為然,可是這確實也反應了一部分的事實。北大作為「世界名校」,不能一定就說是「名實不符」。泰晤士報排行榜是該報對全球2,375名學者進行調查後得出的,調查內容包括對學院同事引用科研論文的次數、職員和學生比例、海外學生和職員的數量以及國際雇主希望聘用哪些大學畢業生的看法等。

泰晤士報排行榜評比的標準也許並不「客觀」,許多根據的是學者的「主觀印象」。就是因為如此,因此北大脫穎而出,一舉擠入世界一流大學之列。這樣的結果也無法完全說是「不客觀」,誰說「一流大學」一定就是要「學術一流」?北大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所起過的作用,在世界上很難找到另外一個相匹配的例子。中國的革命和現代化歷史少寫了北大的一章,絕對是殘缺不全的。從這角度上來說,北大就是世界一流。

不是開始於今天,要說「世界一流」,北大早就曾經「世界一流」了!北大前校長胡適的老師、美國哲學家杜威就評價過把北大帶進一流大學之林的蔡元培校長:「拿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來比較,牛津、劍橋、巴黎……等等,這些校長中,在某些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個校長身份,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毫無疑問,以一所大學而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所起到的轉折作用而論,民國初年當時的世界各國大學,都非蔡元培先生主持下的北大所能匹比的,就這點上來看,當時的北大當之無愧是「世界一流」﹗

北大在共產黨革命建國後﹐經歷一段長時間對於知識和學問的鄙視和摧殘﹐雖然時至今日在學術本業上的表現乏善可陳﹐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塊招牌還是很響亮﹐它吸引了的中國一流的人才加入行列﹐在有限的空間中發展茁壯﹐腳步緩慢卻很堅定。我儘管認為北大現在實在很爛﹐但從來不認為它會一直這樣爛下去。在燕園裡孜孜不倦努力的知識份子也許不是大多數﹐但是這些少數的成果累積﹐終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進步的關鍵所在。

在兩岸學術的競爭上﹐真正瞭解狀況的﹐大概只有很少數會認為把現在的北大放進台灣大學間的競爭行列裡﹐它會理所當然的成為第一。北大也許名次會進入前茅﹐可是獨占鰲頭的可能性卻大有可疑。可是當今整個中國在發展﹐中國吸引了世界的眼光和腳步﹐北大除了「沾光」﹐也靠自己的歷史底蘊得到肯定﹐一加兩加﹐它在台灣不會一流﹐但在世界上就是會超過台灣成為一流。而且終究有一天﹐它總要名實俱符成為真正的世界一流。就這個「必然」的將來﹐我們不該有所警惕和省思嗎﹖

北大在向前行﹐它牽動著中國的命運﹔中國也在向前走﹐它牽動著世界的命運。而台灣的命運呢﹖我們對內則忙著內鬥﹐以為幹掉對手就天下太平﹔對外跟著美國屁股後邊跑﹐以為天塌下來有美日大人扛著。我們沒有成為世界一流國家的企圖和覺醒﹐放著隔壁中國一塊大餅不知道去咬﹐天天口頭意淫自己是「東方瑞士」﹑「海洋國家」﹐幻想天上會總會掉下來給台灣長治久安和金銀財寶的禮物。這樣下去﹐大家就等著同歸於盡吧﹗

中國因為自己掌握著自己的命運﹐所以它在奔向一流﹐也即將出現名實一致的世界一流大學。台灣沒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所以在倒退萎縮﹐所以大學的實力僅止於此﹐要想名氣和實力同時都趨世界一流﹖難喔﹗
(回目錄)



傳播線上:資訊社會是什麼?傳播學門的觀點
  傳播學生鬥陣
近年政府推動許多政策宣示,不論是「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或是「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似乎都在告訴人民:一個嶄新的資訊社會時代已經到來,而台灣必須提升競爭力以趕上世界潮流。但是,究竟何謂「資訊社會」呢?它有什麼特質?又與我們知悉的農業社會、工業社會有什麼差別呢?針對上述問題,傳學鬥預計在未來幾次讀書會中,以「資訊社會」為主題,深入簡出地討論在資訊社會中,公民社會可能面對哪些新的或既有的傳播問題。並以傳播學門的視野,提出我們對資訊社會下傳播權的想像。

在正式展開「資訊社會」的討論前,我們要先釐清一個概念:什麼是「資訊社會」?每個人都在說:「今日的資訊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言下意指,資訊流通的量與速度,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並對我們造成巨大的衝擊。故而,資訊社會全然有別於先前社會,是一種嶄新的生產活動模式。持此種理論觀點的學者,包括了貝爾(Bell),以「後工業主義」(post-industrial society)來形容資訊社會;後現代主義論者布希亞,認為現在到處都是符號,任何時間都在製造符號,數量之多已致使符號的意義產生「內爆」(imploded),因此也就不再能夠表意;以及提出「發展的資訊模式」的柯司特(Castells)。

但是只以量的觀點來定義資訊社會,會不會太過簡化呢?如果我們仔細思索,資訊的本質其實有著優劣高下之別。而掌握住最佳資訊的那群人,同時也掌控了管制別人的方式。舉例而言,國家的行政者、企業的管理階層,往往掌握住最關鍵的know-how,也就比我們更能預測情勢發展,進而決定施政的方向;則,資訊量的多寡,並不是形構資訊社會的關鍵因素,資訊質的好壞才是。誰比一般社會大眾更能獲得關鍵的know-how呢?若說在今日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就是力量,我們會發現,「知識」依舊為權力精英階層所壟斷,整個「資訊社會」不過就是過去的延續(continuities)。站在此「延伸說」的理論家有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m)學者史勒(Schiller)、空間地理學者(David Harvey)、檢視國家如何經由資訊蒐集,進行對人民監控的紀登斯(Giddens),以及消極地認為公共領域將式微的哈伯瑪斯。

不論讀者你偏好哪種觀點,我們都必須確認一件事:從早期山農與韋佛(Shannon & Weaver)的傳播數學理論,將傳播僅僅視為資訊傳遞的通道,到後來向語言學轉(The Linguistic Turn)。關於傳播,我們已從通道研究,更進一步去探尋文本的意義。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方才不致於沈浸於傳播大效果論,而比較傾向Hall的製碼/解碼,認為傳播是眾聲喧嘩、多重意義解讀。

由此觀點來推導,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收或交換資訊時,想知道的其實是資訊的意義與價值。而回到原初的問題,究竟什麼是資訊社會?顯然那種認為「資訊就在那裡,它之存在,無需被認可。它之存在,無需被了解。知其存在,無需智力。它之存在,無需有任何意義。它就是存在」的觀點,充滿了邏輯上的謬誤。

Our Questions

1.你認為什麼是「資訊社會」?你會怎麼替這個名詞下定義?

2.你覺得資訊社會中是否存在資訊落差?或說知溝?這個問題是現在才有?還是過去便已存在?

媒大事

美情色產業 搶攻可攜式小螢幕

隨著行動電話、「Video iPod」與其他新型可攜式影音裝置市場的欣欣向榮,美國的情色產業已經全面動員,爭奪龐大商機,要讓小小螢幕也大有看頭。老字號的《花花公子》與《閣樓》兩大情色雜誌集團,最近都宣布營業計畫,要為可攜式裝置提供影片下載。

小編媒批:蘋果新推出的「Video iPod」令消費者欣喜若狂,除了高畫質的影像呈現之餘,蘋果亦提供付費影音下載的服務。美國情色產業看準了這樣的商機提供加值情色內容。近來為保護兒童與青少年之網路分級喊得震天響,盼情色產業的行動影像服務別有漏洞才是。

媒體應該標榜顏色嗎?

由媒體人、文化界以及獨派人士組成「台灣群俠助選團」,其中還包括華視總經理江霞,儘管她的身分敏感,江霞卻大聲嗆聲:有一個綠色媒體也不算不正常吧!媒體人難得齊聚一堂,在選前倒數的這個時刻,他們打破應該維持中立的原則,大方承認自己就是綠。華視總經理江霞:「我想如果大家認為藍色媒體才算正常的話,有一個綠色媒體也不算不正常。」

小編媒批:媒體應該標榜顏色嗎? 許多規範與管制正是為了消弭媒體的政治色彩,尤其是進行公共服務的電視頻道。選舉投票日將近,全台上上下下,無論是佔據媒體版面還是基層的角力,連媒體人都選邊站,小編覺得這是最不正常的了。

黨政軍退不退出MOD?

過去以電信為本業的中華電在數位匯流後,以MOD提供消費者影音內容服務,由於其業務與傳統線電視系統業者高度重疊,多次被批為不公平競爭。於此同時,政府尚持有中華電信41%的股權,而年底行將執行的黨政軍不得直接、間接投資媒體經營之法令,無疑將使中華電信經營MOD的合法性,面臨挑戰。

小編媒批:新聞局以往對傳播媒體的管制都是著重在內容上的管制,自T台爆出中資風波,中華電信跨足有線電視服務的產權問題浮出了檯面,這時我們才更意識到,未來NCC所以面臨的是更為全面的媒體產業管理,未來更要重視媒體的產權問題,日後將有更多的媒體產權問題受到檢驗。

網站自我分級 3個月宣導期

網路分級自10月25日正式上路後,開始實施3個月的勸導期。往後,網際網路內容提供者、平台提供者、接取提供者、服務提供者,如果未按規定進行分級,可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勒令停業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

小編媒批﹕對於網路分級的責任最後又復歸家長下載安裝過濾軟體的身上了﹐不過﹐日後將有3個月的時間要網際網路的內容﹑平台以及服務提供者作出自我分級宣導。問題是許多網站對於內容是否適合兒童及青少年充滿疑問﹐除了流血暴力﹑裸露色情等之外﹐尚有許多爭議的內容是否適於顯露在兒童及青少年面前﹐想必是分級規範的根源問題。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