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心靈電子報
::心靈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105期 / 2005年11月23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本周素的鹹蛋超人為大家挑選了李豐菩薩的文章【轉念,自癒能力的一把鑰匙】,李豐菩薩寫道:「細胞自有其自癒能力,便可以讓身體恢復健康。 ....只是”心態”的不同。」 素的鹹蛋超人多年來秉持著偶爾游游泳,三不五時爬山、郊遊加散步的輕鬆養生法,雖沒有苗條的好身材,倒也算是沒有太走樣,而且總是神清氣爽的(吃飯的時候更是戰鬥力十足:P),或許這也是跟心態有關喔!所以沒有特別節食的素的鹹蛋超人,可以維持始終如一的健康狀況。

「學習著與『癌細胞』和平相處,也重建自己的生活習慣,還給細胞自主權」看到這一段話的時候素的鹹蛋超人突然想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這句話,是不是可以這麼說,看到好的細胞就要保持他的健康,甚至想辦法讓其他細胞也好起來;看到不好的細胞就要檢討自己的生活習慣,趕快調整過來。各位菩薩覺得呢?

最近陸陸續續有菩薩訂了上百雙的雙節環保筷去分送同仁和親友,素的鹹蛋超人相信已經有愈來愈多的菩薩跟自己「好好相處」了,還沒有開始的讀者菩薩我們就從這個當下開始。

 
 

是人,就有人的業報和習氣,就不會沒有缺點,每個人都是滿心的創傷、滿身的瘡疤,要捨得忍得,把瘡疤一個一個揭開來,否則不知道自己有多醜陋。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轉念,自癒能力的一把鑰匙

■ 李豐(李豐病理中心負責人)

細胞的自癒能力,猶如人人本具的佛性,不用向外汲汲營營求取,只要配合醫師的建議,再加上足夠的休息,細胞自有其自癒能力,便可以讓身體恢復健康。

儘管細胞的這種自癒能力人人皆有,但為何不同的病患,在相同的醫療方式下,卻會有不同的復原效果﹖尤其是治癌醫師可能常有此經驗,同樣的兩位癌症病患,經過同樣的診斷、同樣的治療,結果一位治癒了,另一位卻很快死亡。究其原因,除了一些既有的體質問題之外,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心態」的不同。

 此一發現,緣起於對一個特殊現象的疑惑。約二十年前,以當時的醫學技術及科學儀器設備而言,癌症要獲得診斷並不困難,也有較多治療方式可選擇,並不都是「絕症」,但卻出現有些病患可以治好,有些卻無法治癒的效果和現象?

 此一差異,激發了醫學研究人員的興趣,經過研究後,竟然發現「信心」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如果病人接受治療的態度是積極的,對自己充滿希望,自然會產生「我也一定會好」的信心,大腦便把這個訊息傳遞給身體,身體接收訊息後,即願意接受治療,進而喚醒細胞的自癒能力,使細胞又活躍起來。
臨床上,曾有一個例證。一位身體很強健的退休教師,在妻子死後一年,發現罹患了鼻咽癌,當時,醫師告訴他病況尚屬早期,如能好好地接受治療,治癒的希望很大。但是這位教師在心態上卻認為自己沒有希望,很快便會隨著妻子而去,儘管仍接受治療,但一年後,他真的因鼻咽癌蔓延全身而死去。
另一個例證,則是一位身體並不強健的先生,當他罹患肝癌時,醫師診斷大約只能活半年,他聽後卻對醫師說,妻兒還需要他照顧,他不能這麼快就死去。結果,他選擇出院,並斷斷續續地工作,結果三年後他依然健在,讓醫師十分驚訝。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轉念後,信心可以影響身體、改變病情。所以,轉念是打開自癒能力大門的一把鑰匙。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在被診斷出癌症時,被突如其來的「無常」打亂了以往的生活秩序,卻也是病人改變人生的好時機,積極地改變過往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戒煙、戒酒、不熬夜等等,脫胎換骨般的重建生活習慣。當再回到醫院檢查時,發現病人身上的癌細胞不見了,這讓醫師覺得不可思議。

但這並不是「奇蹟」,而是因為「轉念」,讓人從心改變,情緒安定下來,連細胞也感受到主人的「善意」,不再變形、扭曲,接著影響到全身,身體也就慢慢地恢復健康。

《維摩經》也提到:「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說如果人的心念清淨,就好比身處淨土。我將此句話套到細胞學上,「隨其心淨,則細胞淨」,一個人如果念頭清淨,沒有什麼雜念,細胞也會感染到,在顯微鏡觀察下,細胞呈現出正常形狀,而且乾乾淨淨的,不會扭曲變形,疾病也不上身。

我自己也是罹患癌症超過三十年,當初也是因為「轉念」,才又恢復了健康。罹癌之初,一心抱著消滅「癌細胞」的念頭,想將它們趕盡殺絕,結果是兩敗俱傷,讓正常的細胞也受到損傷,健康每下愈況。後來體認到「癌細胞」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因此轉變態度,學著與「癌細胞」和平相處,也重建自己的生活習慣,還給細胞自主權,也逐漸還給身體健康,結果自己是最大的獲益者,所以我常說自己多賺了三十年。

我自己還發明「撒嬌法門」,就是睡前在心中向阿彌陀佛撒嬌般發願說:「阿彌陀佛,即使我在睡夢中走了,您也一定要來把我抱到極樂世界去。」這種方法,無形中加強了自己的信心,也更不懼怕死亡。

「信心」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內心狀態,堅決不拔的信心會釋放出無比的力量,運用在治療上,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佛法上也講求「信、願、行」,一個人對佛法有信心,就能產生願力,進而以行動去成就佛法。看看歷史上的高僧大德,他們對佛法的信心,讓他們面對再惡劣的環境,道心也不退轉,反而產生更大的願力,除了不斷地精進,還展開積極弘法的行動,讓佛法長久住世,這就是心的力量的展現。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51期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32&ClassType=1&CommId=662 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
聖嚴法師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經》是大乘經典中非常殊勝的一部,它包含基本佛法,卻又超越於基本佛法…<more>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7&ClassType=1&CommId=1377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聖嚴法師

《維摩經.佛國品》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佛法教人改造環境,首先在於改造自心。 秉持建設「人間淨土」的初衷,聖嚴法師在本書中,透過與各領域專家以及企業家的對話… <more>

法鼓文化文摘報第二十二期

主編的話

禪,是現代的流行趨勢,我們時常會看到禪被運用在設計、包裝等日常生活上,但這些其實都只是一些表象上的呈現。但究竟什麼是禪?一般人可能也懵懂模糊。

在《禪的體驗.禪的開示》這本書中,聖嚴法師以多年的禪修經驗,將禪的精神及修行方法,用層次化及合理化的方式,讓現代人更易於接受與學習。這些方法不分性別、不分年齡,均一體適用。或許你正在享受禪的生活,但如果你能更深層瞭解禪的意義與修行方式,你將更能體會到禪生活的樂趣。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作者:聖嚴法師
禪是什麼

首先我想告訴你的,禪不即是知識,知識並不離開禪;禪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從禪而獲得;禪不是哲學,哲學卻無法超越禪的領域;禪不是科學,科學重實際、重經驗的精神,亦正是禪的要求。所以請你不要以好奇的心理來探索禪的內容,因為禪不是東方人帶來的一椿新事物,自從有了空間和時間以來,禪就普遍地存在於無窮大的空間,與無限長的時間之中。

不過,在東方的佛教,未傳到西方社會之前,西方人不知道禪的存在,東方人來到西方所教的禪,事實上不是禪這個東西,只是由於二千五百年前,有一位出生在印度的王子名叫Gautama Sakyamuni的人,最初發現了禪,而開了悟,稱為Buddha之後,告訴了我們認識禪的方法,這方法由印度傳到中國,再傳到日本。印度稱它為dhyana,中國的發音為Chan,日本的發音為Zen,其實是一個東西。總之,禪是普遍而永恆的存在,它用不著任何人來傳授,需要傳授的,乃是如何親自體驗這個禪的方法而已。

有人把禪,誤解為一神祕經驗,或以為可以透過禪的經驗而獲得超自然的能力。當然,從坐禪的修習過程中,可能使你在生理及心理的感覺上,產生種種奇異的現象,也能夠從身心統一的練習之中,達到以心力來控制或轉變外在事物的目的。這些被視為宗教奇蹟的現象,不是學習坐禪的目的。因為這些現象,僅能給人一種好奇心和誇大狂的滿足,不能解決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禪是從問題的根本著眼,不先從外在的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的征服著手,而是先從對於自我的徹底認識做起,當你認識了你的自我是什麼的時候,也同時消失了你現在所以為的這個自我。這個自我觀念的重新認識,我們稱它為開悟,或者稱為見性,這是為你徹底解決現實問題的開端。結果你會發現,你的個人與全體的現實,是一個整體,不應分割也不可分割的。你自己有缺陷,才看到環境有缺陷,好像一面凹凸不平的鏡子,裡面反映的影像,也都是扭曲了的;又像波浪起伏的水面上,反映出來的月亮,也是不完整、不寧靜的一樣。假如鏡面是光滑平整的,水面是風平浪靜的話,鏡中的影像、水中的月亮,就會使你產生如詩如畫的美感了。所以,從禪的立場看人類所感受的苦痛與不幸,主因不在我們所處這個地球環境的惡劣,不在人類社會的可怕,乃在於未能認識自我的本性。

所以,禪的方法不是指導我們逃避現實,更不是教我們學著澳洲的鴕鳥那樣,把向敵人作警戒的視線,收回來,藏到泥土裡去,就以為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因為禪不是自我催眠式的唯心論者。用禪的工夫可以消除自我,不但自私的小我可以消除,並且把哲學上被稱為真理及本體的大我也要消除掉,那方是絕對的自由。因此,一個成功的禪者,不會覺得各種的責任是負擔,也不會覺得生活的條件是對人們的壓力。他只覺得永無止境地發揮生命的活力,是絕對自由的表徵,所以禪的生活,必然是正常的並且是積極的,它是愉快的並且是開朗的。原因是,禪的修行,是給你源源不絕地提供方法,開發你智慧的寶藏,開發越深,得到的智慧越高,到最後,全宇宙的智慧都為你所有,那時在你看來,包羅一切空間及時間,無一不在你的智慧觀察範圍之內,這時的智慧即成為絕對,既是絕對,便連智慧這個名詞也用不著了。到這地步,使你追求名利權勢的自我,或者逃避困苦艱險的自我,固然不見了,縱然是能使這自我消失的智慧,對你來說,也是不必要的觀念了。

當然,一個修學坐禪的人,要想到達這個程度,從頓悟的觀點上說,雖然極容易,在走向頓悟之門的歷程之中,則必須先有一番努力。否則,修習的方法,豈不成了無用之物。

友善列印
我要轉寄
除心靈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    >>素食聰明吃電子報    >>人生雜誌電子報    >>智慧掌中書電 子報   >>修行電子報
   >>法鼓文化文摘報      >>佛法詢問台電子報      >>經典學院電子報      >>心靈網路書店好康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05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