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豐(李豐病理中心負責人)
細胞的自癒能力,猶如人人本具的佛性,不用向外汲汲營營求取,只要配合醫師的建議,再加上足夠的休息,細胞自有其自癒能力,便可以讓身體恢復健康。
儘管細胞的這種自癒能力人人皆有,但為何不同的病患,在相同的醫療方式下,卻會有不同的復原效果﹖尤其是治癌醫師可能常有此經驗,同樣的兩位癌症病患,經過同樣的診斷、同樣的治療,結果一位治癒了,另一位卻很快死亡。究其原因,除了一些既有的體質問題之外,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心態」的不同。
此一發現,緣起於對一個特殊現象的疑惑。約二十年前,以當時的醫學技術及科學儀器設備而言,癌症要獲得診斷並不困難,也有較多治療方式可選擇,並不都是「絕症」,但卻出現有些病患可以治好,有些卻無法治癒的效果和現象?
此一差異,激發了醫學研究人員的興趣,經過研究後,竟然發現「信心」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如果病人接受治療的態度是積極的,對自己充滿希望,自然會產生「我也一定會好」的信心,大腦便把這個訊息傳遞給身體,身體接收訊息後,即願意接受治療,進而喚醒細胞的自癒能力,使細胞又活躍起來。
臨床上,曾有一個例證。一位身體很強健的退休教師,在妻子死後一年,發現罹患了鼻咽癌,當時,醫師告訴他病況尚屬早期,如能好好地接受治療,治癒的希望很大。但是這位教師在心態上卻認為自己沒有希望,很快便會隨著妻子而去,儘管仍接受治療,但一年後,他真的因鼻咽癌蔓延全身而死去。
另一個例證,則是一位身體並不強健的先生,當他罹患肝癌時,醫師診斷大約只能活半年,他聽後卻對醫師說,妻兒還需要他照顧,他不能這麼快就死去。結果,他選擇出院,並斷斷續續地工作,結果三年後他依然健在,讓醫師十分驚訝。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轉念後,信心可以影響身體、改變病情。所以,轉念是打開自癒能力大門的一把鑰匙。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在被診斷出癌症時,被突如其來的「無常」打亂了以往的生活秩序,卻也是病人改變人生的好時機,積極地改變過往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戒煙、戒酒、不熬夜等等,脫胎換骨般的重建生活習慣。當再回到醫院檢查時,發現病人身上的癌細胞不見了,這讓醫師覺得不可思議。
但這並不是「奇蹟」,而是因為「轉念」,讓人從心改變,情緒安定下來,連細胞也感受到主人的「善意」,不再變形、扭曲,接著影響到全身,身體也就慢慢地恢復健康。
《維摩經》也提到:「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說如果人的心念清淨,就好比身處淨土。我將此句話套到細胞學上,「隨其心淨,則細胞淨」,一個人如果念頭清淨,沒有什麼雜念,細胞也會感染到,在顯微鏡觀察下,細胞呈現出正常形狀,而且乾乾淨淨的,不會扭曲變形,疾病也不上身。
我自己也是罹患癌症超過三十年,當初也是因為「轉念」,才又恢復了健康。罹癌之初,一心抱著消滅「癌細胞」的念頭,想將它們趕盡殺絕,結果是兩敗俱傷,讓正常的細胞也受到損傷,健康每下愈況。後來體認到「癌細胞」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因此轉變態度,學著與「癌細胞」和平相處,也重建自己的生活習慣,還給細胞自主權,也逐漸還給身體健康,結果自己是最大的獲益者,所以我常說自己多賺了三十年。
我自己還發明「撒嬌法門」,就是睡前在心中向阿彌陀佛撒嬌般發願說:「阿彌陀佛,即使我在睡夢中走了,您也一定要來把我抱到極樂世界去。」這種方法,無形中加強了自己的信心,也更不懼怕死亡。
「信心」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內心狀態,堅決不拔的信心會釋放出無比的力量,運用在治療上,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佛法上也講求「信、願、行」,一個人對佛法有信心,就能產生願力,進而以行動去成就佛法。看看歷史上的高僧大德,他們對佛法的信心,讓他們面對再惡劣的環境,道心也不退轉,反而產生更大的願力,除了不斷地精進,還展開積極弘法的行動,讓佛法長久住世,這就是心的力量的展現。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5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