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11-23》 |
本期內容 | |
◎軍公教不是社會的敵人 | |
◎英語充電站:化解大學生的英語焦慮症 | |
◎到底是誰受到了「社會剝奪」?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軍公教不是社會的敵人 | |
羅德水(教師) | |
為完成阿扁總統的「改革」宣示,考試院院會於11月10日以表決方式通過所謂「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方案」,緊接著,幾個民間團體也發起「公平課稅公投」連署,社會上似乎正瀰漫著一股仇視軍公教人員的氛圍,一時之間,台灣的公部門受僱者彷彿成為罪不可赦的全民公敵一樣。 一點不誇張,正當部分退休軍公教人員醞釀於選後發動抗爭的同時,也有不少退休人員在這樣的壓力下刻意隱藏他們的真實身份,更有許多年資10年內的資淺員工大聲抗議,「我們將來的退休金沒有一毛錢享有18%優存,為何要被形容成貪得無厭的既得利益者?」 這樣的寫照除反映公部門退撫制度複雜的背景外,其實也正是有關18%改革最為弔詭之處。理論上,推動一件具有如此高度正當性的所謂改革,還怕說清楚講明白嗎?然而,觀諸媒體報導、輿論風向,呈現的大致與政府宣傳的方向一樣,多數人迄今大概只看到「不公不義」的18%,對於公部門退休制度複雜的歷史背景與沿革卻全然沒有理解的興趣。 或許這也正是政府的策略吧?如果不是如此模糊的資訊行銷,如何阻擋人民接受正確資訊?原來早在十年前,所謂的18%即已做過一次斷源性改革,退撫新制實施後的新進員工,不僅要按月撥繳儲金費用,在他們退休後也不會再享有「不公不義」的18%,甚至於這些按月提撥費用的資淺教師,隨著基金的財務危機日益嚴峻,可否於退休時領取退休金都在未定之天。 執政黨的邏輯其實再簡單不過。因為唯有模糊18%早已經過改革的事實,才可能醞積再一次改革的社會能量與正當性,也唯有避而不談新進人員沒有18%的事實,才可能加深人民腦海中「軍公教=既得利益」的刻板印象,而也只有如此,執政黨才可能在接連的弊案中讓人民相信,繼續票投民進黨總比讓「腐敗的國民黨舊政權」復辟要好。 然而,可嘆的一點也不是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因此得以勝選,或是在野的國民黨有可能落敗,而是,幾十萬軍公教人員在所謂的「改革」過程中,竟被刻意塑造成反改革的既得利益階級,甚至成為台灣社會的敵人。 我們不禁想問:軍公教人員當真是社會的敵人?或是真如執政黨所宣傳的是泛藍的鐵票?無可諱言,為鞏固政權,國民黨統治時期確實透過各種便宜行事的行政措施籠絡軍公教人員,這也是民進黨長期可以操作「軍公教=外省族群=泛藍=統派=不愛台灣」的根本原因。問題是,早在白色恐怖時期,就多的是因宣傳左派思想被國民黨迫害的教師先進,更別提解嚴後,特別是政黨輪替以來,公部門員工之政黨認同其實是五顏六色的,甚至有許多教師自身即是台獨堅定的支持者,教師族群內部民主多元之程度,豈是昔日威權統治可比?更何況公教人員之任用早就透過國家考試與公開甄試辦理,也絕無可能有特定族群還可壟斷出任公職的機會。 此外,就階級屬性而言,基層軍公教人員也是尋常百姓人家,多數人來自平凡家庭,他們的父兄或許恰好也服公職,但絕對有更多人是來自以工農為主的勞動家庭,弱勢的老農、漁民、勞工家庭,多的是從事公職的子女。在台灣,有多少人完全沒有任公職的朋友?又真有幾個家庭完全沒有跨族群跨黨派的親人?將公部門員工打成特殊階級或特定政黨的支持者,既傷害了人民間的情感,也完全背離台灣的社會現實。民進黨政府取得中央執政權已歷5年,難不成到現在還要靠攻訐已經在野又「腐敗的國民黨」以贏得選舉?或者還要靠將公教人員打成泛藍鐵票以鞏固基本盤? 猶記民進黨在野時,每每批判國民黨政府以特別權力關係宰制台灣教師,使教師成為複製統治者意識型態的工具,然而,觀諸此次所謂18%優存的變革,其過程之粗暴,其實反映的不正是民進黨政府如同他所批判的國民黨舊政權一樣,仍然以特別權力關係的思維定位教師與國家間的關係? 18%優存問題,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國民黨執政時期無力改善軍公教人員待遇的一種變相補貼,怎麼到了民進黨執政卻反而成為公部門受僱者揮之不去如影隨形的原罪?如果18%是如此的不公不義,為何民進黨不先砍高階官員,卻專拿基層人員祭旗?不去批判國民黨執政時期不以「加薪」而以給予退休優惠的方式改善軍公教待遇?不去批判舊政權太晚建立公部門退撫新制?卻反過頭來大肆宣傳軍公教的「不公不義」? 筆者以為,無論是過去藉籠絡以鞏固黨國體制,或是現在靠鬥爭轉移弊案焦點,基本上,藍綠政權都將公部門員工視為禁臠與工具,這似乎是在推動「改革」的同時,更值得台灣社會與所有教師同仁深思的課題。 最後,或許有人會質疑,筆者的說法不過只是為反對而反對的托詞,個人不表示意見。不過,可以稍加說明的是,我的18%優惠年資只有一年。 |
|
(回目錄) |
英語充電站:化解大學生的英語焦慮症 | |
編按:本報自今日起,將開設「英語充電站」星期專欄,藉大學生英語寫作的實際範例,由專教英語寫作的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李振清,深入分析英語文「聽、說、讀、寫、譯」諸語言能力的提昇訣竅。敬請讀者們參考。 根據今(2005)年2月5日的中國時報報導,本年度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英文作文中,有位考生寫不出題型指定的「看圖作文」題目,乾脆就寫一百次的「I am sorry.」(對不起),並用中文補寫了「不是不想寫,但真的不會寫」。這位資質不差,但英文程度欠佳的高中生,能以富有創意的純真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歉意與無奈,著實令人同情。 然而,在十幾萬名考生中,類似這位有後天性英文學習障礙與焦慮的高中生,必不在少數。事實上,根據大考中心統計,這次學測國文、英文非選擇題平均得分都創下新低;英文作文竟有高達2萬1千多人抱鴨蛋。有閱卷老師感嘆,學生一年不如一年。令人擔憂的是:一旦進入大學之後,為了應付原文讀本、文章而產生的焦慮,自不在話下。 如何有效地規劃以英語文聽、讀能力的基礎培養,進而藉廣泛聆聽、深入閱讀所得的語文素材,提供並落實口說和寫作的能力,乃是政府當局提昇高中與大學生英語能力應有的的積極治標作為。 在這一篇大二學生的英文作文中(見上圖,圖/李振清提供),同學們因受到中文的影響而忽略了主詞與動詞的「單複數必須一致」之語法規範。同時,將連接副詞because置於句首,並非佳構。至於becomes,由於係前述動作的發展,「已經」演變成現今的實際結果,因此,在邏輯與語義上,宜用現在完成式的動詞型態。因此,第一句應改寫成: (1)As technology and transportation are more and more progressive,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world trend. 在第二句中,同學寫出了台灣學生與國人最常見的語法錯誤,也就是在 let, make 之後的動詞,多加了不定詞to;同時,國人也常將hard(努力)與hardly(幾乎不……)混淆誤用。其他較累贅的字,也可靠平時的廣泛閱讀,或老師的悉心指導,加以調整。本人在修改作文時,很明確地告訴學生如何熟悉正確、精緻的詞句,並在測底瞭解後加以套用。因此,第二句需改寫成: (2)Globalization lets us think hard about interna-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同時,第二句與第一句亦可合併改寫成: (3)Glocalization lets us think seriously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given society as well as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under certain social contexts. 在第二段中,學生根據本人提供的紐約時報專文,「The Great Indian Dream」(March 11, 2004),取其精華理念與新詞如glocalization(全球在地化),試寫而成。glocalization一字係由global-ization(全球化)中的 global(全球的),與local(在地的)二字各取前後的字首、字尾而合成的新構詞:glocalization。在本人的英文寫作課與批改過程中,類似此嶄新的現代英語詞彙,會不斷藉廣泛閱讀而呈現於學生習作中。其中,學生根據本人提供的修正文字,配合文章的啟、承、轉、合觀念,與英語文字的語法與特性,再在電腦上重新修正後,e-mail給本人,繼續在線上修改、討論。修改與討論的次數,可達3至5次。所幸靠科技之賜,rewriting and revising已成為學生們的專利與樂趣。逐漸地,學生們的英語焦慮可因為實質學習成就感的獲得,而快速地得到化解。 在寫作過程中,學生不斷的閱讀與口語表達訓練,是本人施行英文寫作的基礎工作。只有透過務實的語料吸收,才能在經過內化(internalization)後,轉化成寫作的充分基本素材。本人所附的英文作文批改方式,亦請參考。 |
|
(回目錄) |
到底是誰受到了「社會剝奪」? | |
謝瓊玉(教師) | |
民國50年,我上小學一年級,爸爸滿懷希望的告訴我:妳長大後一定要當老師,千萬別留在鄉下種田,種田太沒前途了。 民國65年,我師專畢業,如願當了老師。可是很不幸的,台灣的經濟環境大為改善,農作物雖不值錢,土地卻增值數千萬倍,唯獨老師的薪水永遠是杯水車薪。我母親曾經很不諒解的問我:「妳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一個月的待遇,比不上泥水工做5天的工錢?」我記得孩子出生時候,我領9千塊薪水,奶媽費用是6千塊。當我薪水升到2萬4的時候,付給兩個孩子的奶媽薪水是1萬8。這期間還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和通貨膨脹,房子價錢20年間脹了3、40倍以上。 孩子小時候,經過麥當勞門口,孩子們只有流口水的份,因為我們吃不起。同樣層級的郵局和電信局員工,領的是單一薪俸,薪水是我的兩倍。我的學生家長在銀行當經理,一個月薪水十幾萬。許多郊區學校3分之1以上是代課老師,有些同事耐不住這菲薄的待遇,棄職他就,改行去賣股票或做生意。我的一個學生老是曠課不來上學,我去家訪,學生家長憐惜的問我薪水多少,我據實以告,他告訴我,孩子不讀書沒關係,他切檳榔一天可以賺6千塊以上。我只能苦笑以對。 什麼樣的情況才稱得上是「社會剝奪」呢?我想整個社會都享受到經濟成長的好處時,而妳卻是貧窮的,那種深切的無力感,就是所謂的「社會剝奪」吧! 今天為了18%的改革,軍公教頓成眾矢之的,受到衝擊最大的也就是我們這群當年受到嚴重「剝奪」的四年級生。憑良心說,現在退休了,以我儉樸的生活習慣,每天用不到一百塊錢,少拿一點退休金也不算什麼,令人不平的是,當年受到的嚴重剝奪,誰替我們說句公道話?我寧願當年薪水多一點,養孩子多麼需要錢啊!退休金少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