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本】
     

  | |出刊日期2005/11/25(五)

 

1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
報,歡迎至智邦生活館「過期
電子報
」處點閱或下載,可點
覽已發刊電子報。不便之處請
見諒。

活動訊息

NEW!公平課稅 公民行動

連署書下載

詳細資訊→more

-------------------------

要如何行動

詳細資訊→more

-------------------------

「公平課稅公投」的更多資訊

請到http://gontou.tw/

-------------------------

HOT!人本教育駐站諮詢
服務開鑼囉!

時間:10/22-12/25
每週六、日下午4:00-6:00
地點:誠品天母忠誠店童書區
本週主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詳細資訊→more

  ---------------------------

NEW!森林小學師資培訓
招生中!

歡迎選修單堂課程

詳細資訊→more

  ---------------------------

 教改時代
您最可以信賴的媒體

人本教育札記

創刊16年,
領導教育新思潮、
完整記錄台灣教育的轉變
《人本教育札記》
不僅是父母的百寶箱、
老師的好幫手
更是您參與教育、掌握教改、
與世界同步的最佳媒介

訂購專線:02-23642955

Email訂購:
publish@hef.org.tw

< Top>----------------------------
 來聽
【台灣教育向前行】
系列廣播節目
 
給你向前邁步的知識與力量
→詳見下方

<
Top>----------------------------

友報連結:

八卦山教育電子報

訂閱請按
more

< Top>---------------------------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史英老師主持)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電子報發報中心====

| 訂閱或取消 |

| 客服信箱 |

| 電子報發報中心 |

| 申請免費電子信箱 |

˙您想要登廣告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
 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
 ,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小啟:人本教育電子報為每週二、五發刊,歡迎讀者支持。
------------------------------------------------------------------------

恢復課稅不可以「課多少、補多少」

頭家,咱來提案公投

提案主文:

國家恢復教職員課稅(刪除所得稅法第四條
第一項第二款)時,不應附帶指定稅收用途、
補償個人稅款或其他破壞租稅公平之條件,
增加之稅收應歸國庫統籌運用。

因為:

一、租稅優惠原因消失,恢復課稅勢在必行
二、政府不惜以「課多少,補多少」之配套,作
為交換教師課稅之條件
三、「課多少,補多少」破壞租稅公平,惡例不可開
四、創制立法原則,保障租稅公平,健全公民社會

         只要您:

      1. 貼上身份證正面影本
      2. 寫上戶籍地址
      3. 簽上您的大名


     您就成為8萬2千個提案人之一
       每年為下一代賺98億
       您的1票=每年賺10萬

公民來投票,國家不亂來

公平課稅公投行動聯盟 邀請您


------------------------------------------------------------------------

本日精選文章

「課多少、補多少」的協商

德國政府送給孩子的禮物—立法禁止體罰

------------------------------------------------------------------------

教育新聞


玄奘大學公布就學貸款隱私 學生難堪

進明星高中 壓力大到想自殺

 

1
-------------------------------------------------------------------

【本日精選文章之一】


[從教師課稅說起之三]

「課多少、補多少」的協商

◎人本教育基金會


 上一次我們說到,朝野一致的共識是,在修訂所得稅法、恢復教師課稅之前,必須先和全國教師會協商出一個「補回」的配套;現在我們就接著說協商的過程和結果。

  一開始的時候,比較多的主張是,這筆恢復教師課稅所得的稅款約98億,應該全數用於教育; 但所謂用於教育,其實有兩種可能:回饋給之前從未繳稅的教師個人,或者用於改善教育環境 (納了稅的教師也可間接受益)。對此,當時就有人(包括各黨的一些立委和家長團體)表示反對,認為任何稅款的應用,都屬國家預算,應由行政和立法部門依照國家法制提出和審議,
而不宜針對任一筆稅款指定用途;同時,如果教師課稅還要附加條件,那麼勞工是否也可以要求先談好條件之後才繳稅?

 這時,行政院試圖對「課多少、補多少」做解釋,說游錫?前院長所說的,是指補回給教育部門,是要用於改善教育環境,而不一定要全數還給教師個人;教師會則極力反對此說,說改善教育環境是政府本來就該做的事(94.3.19中央日報),
怎麼可以依靠教師的稅款?

 依照這個邏輯,當教育部提出七項改善教育環境的配套方案時,全教會就表示「無法認同接受」(94.5.24全教會新聞稿),因為那些恰恰都是政府本來該做而沒有做到的,包括增加輔導人力、照顧弱勢學童等等;正如台南縣教師會副理事長說的「我們不禁要問:為何要拿教師的待遇來開刀,補貼到國教經費的不足?」。但這麼一來,就難免招致某些批評,例如:為什麼女工的稅款可以用做教師的「子女教育補助」(每年約需25億),而教師的稅款卻不能用於改善他自己的工作環境?

  在這些折衝之中,當然還有許多曲折,一時之間也是一言難盡;我們就先跳到最近的發展:由於行政院急於得到「稅制改革」的成績單,而全教會又極力主張協商是「資方和勞方的事,外人不得介入;只要有外人,就退出會場」,所以教育部和全教會「關門密謀」,一天之內,就做出甲乙兩案,送行政院裁決。這兩案的差異不大, 表面上好像都是將教師稅款「一半還給教師個人,另一半用於改善教育環境」,似乎是一種折衷;但實質上,讓人非常驚訝的,居然是將98億全數由教師領回。

  至於這表面和實質的細節,就等下一次再跟您說。

 

-------------------------------------------------------------------


【本日精選文章之二


德國政府送給孩子的禮物—
立法禁止體罰

◎王劭文


傾聽孩子的聲音‧世紀末政府的禮物


 2000年,來自德國各地的兒童與總理許洛德有一場高峰會議,他們的工作坊草擬了兒童權利暨責任章程。七項中便有三項是要求政府採取行動保護兒童不受到任何形式的肢體傷害或懲罰,顯示出擁有免於被毆打的自由是兒童的優先關懷。德國政府當年送給兒童的禮物是通過民法修正案,增修第1631條第2項規範兒童的權利:「兒童有權接受非強制力(gewaltfreie;without the use of force)的撫育。禁止肢體懲罰、心理傷害及其他羞辱行為。」該法於當年十一月生效,德國步入全面禁止體罰國家之林。

 常有人自認愛護孩子,但是要如何避免以大人姿態壓迫孩子呢?德國專業人士長期的見解是:兒童參與利害相關事務的程度越高,其身體安全就越受保障。如果你夠尊重人,並給予他表達的空間,在衝突時還打對方的話就很說不過去了。1980年的民法修正就給予父母一項義務:與孩子討論有關照護和撫育他們的問題,並且努力達成共識。這項義務的重點在於,在法律上肯定兒童有權利使其聲音被聽到。

 德國民法第1631條第2項的修正還有其他的立法動機。青年犯罪率的攀升一直是德國社會的一大憂慮,近年來研究發現,個人童年的體罰經驗和他長為青年後的暴力傾向及反社會傾向,兩者間有明確的關連性,也就是說被體罰的孩子較容易有暴力或反社會的傾向,因此禁止毆打小孩被認為是長遠改善這個社會問題的要素。


取經鄰國‧自我要求

  德國很清楚意識到,他們的憲法同等適用於兒童和成人。憲法中不同的條文都提供保障每個人身為人的價值,也提供他們免於受到他人肢體侵犯的權利。這時讓兒童遭受體罰,而成人卻受法律保護,這是站不住腳的。其次,德國也承認自己身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簽約國,本應遵循公約規範,禁止所有兒虐行為。而歐洲有許多國家已經立法禁止打小孩,表示歐洲國家漸漸有共識,認為對孩子使用暴力是不能被接受的,於是德國積極學習這些國家立法和宣導的經驗,特別是實施狀況優良的瑞典、挪威、丹麥和奧地利。

 與瑞典等國一樣,德國也是先禁止校園體罰,再禁止家庭體罰。德國先是在學校法第53條第2項第7款明文規定:「制定校規特別需要注意事項:打攪課堂或其他學校活動或違反校規所採取之維護秩序方法,禁用體罰、傷害心靈或其他手段諸如集體處罰。」2000年,德國國會再於民法中增修上述的第1631條第2項,明白規範兒童的權利,並禁止家庭體罰。有趣的是,1998年德國民法已經明文禁止體罰和心理虐待了,但是後來發現有必要做更進一步的明文禁止,便迅速於2000年修法。此外,民法第1666條更規範了政府的介入,當父母濫用親權等因素或是第三人行為,使兒童的身、心或財產受到威脅時,家事法庭可直接介入,並調整父母的親權行使。兒童照護法中,也規定主管單位有義務倡導取代暴力來解決家庭衝突的方法。


改變輿論‧「幫助,而非懲處」

 德國政府走到立法這一步的目的,和1979年的瑞典政府很類似。禁止所有的體罰,旨在希望:
(1)給予兒童與成人相同的法律保障,而不被毆打。
(2)改變民眾的心態,使他們能拒絕所有加諸兒童的各式暴力,最終希望能破除暴力的循環複製。
(3)使專業人士能以較保密的方式指認出孩童處於危險的家庭,以減少兒虐事件,並於嚴重虐待情事發生前提供幫助。

 立法前,雖然民調顯示多數人反對這麼做,但國會半數和大眾都明確反對體罰,只是擔心父母會變成罪犯,後來將禁令定在民法中,克服了這層憂慮。修法之初,便有一個口號「幫助,而非懲處」,強調立法目的是在改變輿論,並提供家庭可以不再仰賴使用暴力來解決衝突的資源。

 德國的立法宣導也很成功。立法同時進行了一場名為「多尊重孩子一些」的公共教育運動,這場運動由中央政府出經費,但是由聯邦、地方當局和非政府組織來執行。這個宣導運動的性質因地域而異,採用了多種方法來傳達,包含電視廣告、傳單印製、父母教材、公共活動和工作坊、引進相關的成人課程等。效果正在評估中,初步的結果顯示輿論有改變了。


見賢思齊‧立法發展所彰顯的精神

 今年10月爆發的居仁國中體罰影帶案件,引發國際媒體的關注,德國官方成立的德國之聲廣播電台特地採訪了人本教育基金會,想了解台灣的現狀。我國法律繼受德日影響,這使得德國法具體規範特別值得參考。但是我們可以學習的不只是條文的擬定,從禁止學校體罰到禁止家庭體罰、從規範人民到要求政府、政策不足之處改採立法、立法後還精益求精,德國的反體罰進程顯示出他們有著高度的自我要求。

 再看看他們從國際法和憲法的層次思考被某些人歸為政策層次的管教問題、虛心採納國外的立法範例,期待能從這一代開始保障兒童並杜絕暴力複製,更反映出他們對兒童人權有著深刻的省思。這份不斷反思和行動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

教育新聞


玄奘大學公布就學貸款隱私 學生難堪

新竹市玄奘大學上周將約100多名就學貸款不合格學生名單及原因,全部公布在網站上,其中包含逾期未還款、家庭所得等資料,不少學生因此感到難堪與不滿,經一再和學校反映後,校方終於在昨天把名單刪除。......(2005/11/25聯合報)

進明星高中 壓力大到想自殺

儘管入學方式多元,但要擠入建國、高雄或台中一中等高知名度學校的壓力,卻有增無減,而且因能考進去的學生,國中時多數是班上前三名,這些考試的常勝軍到了明星高中,因為「第一名只有一個」,心理落差外人有時難以相像... ...(2005/11/25聯合報)

----------------------------------------------------------------------------------

HOT!與孩子們立約
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人本教育基金會,正發起「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活動,鼓勵大人們「與孩子們立約」,不體罰孩子、以更好的方式對待孩子。立約者將可獲得人本教育基金會出版之「愛的手冊」一本,以及活動門牌貼紙一份。「愛的手冊」中,收錄如何不體罰也能將孩子教得好的故事、方式、以及思想。歡迎所有關心孩子、關心教育的人,踴躍參與。
洽詢電話:02-23670151*230賴小姐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教育好伙伴」:(週一到週五08:10~09:00)由台北市
家長協會理事長蕭慧英主持,幫助家長參與教育。


■「教育新航線」:(週一到週四18:10~19:00)由森林小
學校長朱台翔主持,提供教師各種教學的新點子。


■「教改e 點靈」:(週一到週五22:10~23:00)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台主持人阿用主持,協助學生與家長認識教育政策、瞭解學習。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收聽頻率:台北、桃園及高屏地區:101.7/宜蘭、彰化、台中、
雲林:103.5/台東:102.9/基隆:100.1/花蓮:103.7/
玉里:100.3/竹苗:103.9/南投:98.1/嘉南:107.7/澎湖:99.1

<Top>---------------------------------------------------------------------------------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