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 :  第三十三 期 : :  2005-12-07

本期主筆:  紀大偉    

木馬新書搶先看:完美的房子   木馬文化作家專欄:李佳穎-比巧合更好  

      台灣的學校建築越蓋越大。各地中小學的新樓已然如此,各大學──既然是大學──就更大得理直氣壯。公共建築的尺寸已經讓人習以為常,台北一O一看久了之後也不覺得太刺眼了。

            在好「大」喜功的台灣和加州待久了之後,我在美國東部的大學城反而被「小」所震撼。記得我剛走進這所一八三O年代創立的大學時,經常迷路。一方面是因為校內道路以單行道為主,我只好一直繞圈子──校園道路都很窄小,恐怕從創校以來都沒有拓寬過。另一方面是校內建築都很迷你,一閃神就走過頭。從英文系管到人事處等等單位,聽起來都該富麗堂皇,然而這裡的這些單位竟然都「只是」小木屋而非大樓,外表和民房無異,裡頭固然是辦公室,面積卻和台灣常見的一套三房兩廳公寓差不多。

           為什麼這間大學就靠小路和小屋運作?缺錢嗎?不是。缺地嗎?也不是。恐怕是因為這裡的人以小巧為樂,以此滿足。既然小而美的行政「大」樓可以正常運作,又讓人覺得可親,不至於讓人心生敬畏,那麼何必向大看齊?

           這裡天候冷得早,天色暗得快。如果蓋幾棟巨型大廈(類似台灣各大型醫院),然後將各單位系所全部丟進這些大廈裡,豈不方便?然而這所大學並沒有這樣做。廣大的草坪上,稀疏的小木屋埋藏在秋葉落盡的林木之間。穿著黑色大衣的師生在各小屋之間穿梭,不以為苦。為何非要大樓不可?

           從我家往海的方向開車,可達耶魯大學。耶魯的財富僅次於哈佛,並無缺錢缺地的煩惱──事實上,它的煩惱可能就在於校園太廣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門面──耶魯大學遊客中心──竟然出奇地小。我在台灣看過許多風景區的遊客中心,每一間都比耶魯的遊客中心巨大豪華。難道耶魯拿不出錢蓋出風景區的那種導覽館嗎?恐怕是因為它只想要經營一間讓人記得的精巧小屋而已。

           耶魯大學的遊客中心給外人看熱鬧,而它的英式下午茶俱樂部給自己人享用。但是這間不開放給外人的茶館(只有俱樂部成員,以及其友人,才得以進入)也寧小勿濫。此茶館的內在外在,以及茶水茶點,都極簡樸,並不像台灣的「玫瑰園」等英式下午茶館那般華麗。然而它也沒有追求華麗的焦慮。

           大學要夠大,才會知道小的美麗。 

 

完美的房子/黎辛斯基

名卑微的石匠如何變成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文藝復興時代建築大師帕拉底歐在威尼斯共和國荒僻角落所蓋的幾棟房子,為何如此完美,被人爭相模仿,甚至數百年後,歐美重要首都的地標性建築,如白宮、白金漢宮等,都深受其建築風格的影響呢?知名建築評論者黎辛斯基,對帕拉底歐和他的作品懷抱不可思議的熱情,開始進行關於帕拉底歐別墅的研究與旅行,探索家居建築初現的時代以及帕拉底歐在建築與文化上恆久的魅力。在書中,黎辛斯基以高明說故事的方式,結合旅行見聞、傳記以及地方歷史、建築欣賞,帶領讀者認識帕拉底心目中完美的房子,也幫助我們重新檢視關於居家生活空間安排許多沿襲的觀念。  

         精選書摘

 文藝復興時代大師帕拉底歐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他在威尼斯共和國荒僻角落所蓋的幾棟別墅,被人爭相模仿,甚至數百年後,歐美重要首都的地標性建築,如白宮、白金漢宮等,都深受帕拉底歐建築風格的影響。

  帕拉底歐如何從一名卑微的石匠,變成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他所蓋的房子為何如此完美,風格流傳至今?知名建築評論者黎辛斯基,對這些「謎團」懷抱不可思議的熱情,他開始進行關於帕拉底歐別墅的研究與旅行,探索家居建築初現的時代以及帕拉底歐在建築與文化上恆久的魅力

  我已經造訪過帕拉底歐在威尼斯興建的教堂,還有他在威欽察(Vicenza,又稱帕拉底歐之城)蓋的府邸和公共建築——這回我要把心思集中在別墅上。這些別墅散落在威尼斯以北平坦的威尼托平原(Veneto Plain),主要聚集在威欽察市一帶。這些屋子分別矗立在鄉間的交叉道路、河流和運河邊以及三線車道的末端,很多是鄉村莊園的所在地,如今周圍仍舊是農場屋舍和農業設備,只不過馬車換成了牽引機而已。有時候農村的景致變成了公寓樓房、車庫和郊區花園的單調背景。即使夾在周圍這樣格格不入的環境裡,別墅仍然巍峨矗立,維持著始終如一的秩序感以及動人的美麗。

  大多數的別墅都有人居住,而且得到了貼心的維護,抹去了幾百年風雨侵蝕的痕跡,或至少將其隱藏於無形。其餘的,則一看就知道沒有好好保養——灰泥龜裂剝落、階梯破損、窗門下陷——但也同樣令人目眩神迷。有幾棟別墅已經年久失修,磚石傾塌,窗門大開。帕拉底歐設計興建的別墅大約有三十棟左右,其中十七座大致上仍舊完好如初。

  在英國和美國訪客的眼中,帕拉底歐設計的別墅讓他們頗有他鄉遇故知之感,很像是維吉尼亞州肯特(Kent)和潮水郡(Tidewater)的莊園府邸(plantation house)。著名的建築物,如英尼格‧瓊斯(Inigo Jones)在格林威治的皇后宅邸(Queen’s House)、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的故居蒙特傑婁(Monticello),以及白金漢宮和海牙的皇家莫瑞泰斯美術館(Mauritshuis)等國家象徵,都能找到帕拉底歐的痕跡。

  不管是華盛頓特區白宮宏偉的列柱門廊,還是許許多多美國小鎮的銀行與法院,多少都是以帕拉底歐設計的別墅為藍本。座落在威尼斯共和國荒僻角落的幾棟房子,數百年後竟然出現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眼前,確實叫人刮目相看,也使帕拉底歐成為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建築師。

  帕拉底歐設計的別墅也標示出家居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家居建築(domestic architecture)的興起——也就是說,建築師開始對私人住宅有了興趣。一種過去為神廟和宮殿所專用的建築語言,開始引進用在住宅建築上。許多和家居連結在一起的重要建築象徵,無論是股票經紀人在康乃狄克州豪宅的宏偉門廊,還是一棟美國殖民風格的平房在前門上方的樸素三角楣飾,都是來自這些十六世紀的建築物。它們都始於帕拉底歐。

  正如建築史學者詹姆斯‧艾克曼(James S. Ackerman)指出,帕拉底歐其實是兩個人。一位是《建築四書》(I quattro libri dell’architettura)的作者。這部建築學論文的名著,在1570年出版,影響了如瓊斯和傑佛遜等風格迥異的建築師。帕拉底歐的這部論文包括了許多古羅馬建築的資料,以簡潔、單調的散文書寫,不是什麼學術著作。「在本書各卷當中,我會避免長篇大論,只提供我認為很基本的建言。」他如此提醒讀者。[1]他在實務上的建議,直接了當地寫成一套製作方法,舉例來說,「房間不是蓋成拱頂,就是天花板;如果蓋的是天花板,從鋪地到托樑的高度‧要和房間的寬度相等,樓上的房間會比樓下矮六分之一。如果蓋成拱頂……在正方形的房間裡,拱頂的高度會超出房間的寬度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在一間18平方呎的房間裡,平頂天花板就是18呎高,而拱頂天花板就是24呎高。

  《建築四書》書中所附的木版畫,都是簡單的線條繪圖。附上各式各樣的尺寸,讓人以為這是一位理性主義者,篤信建築是由預定的製作方法和數學公式所產生的。照這種按部就班的設計手法看來,也難怪他能發揮如此廣泛的影響力,特別是對於紳士階級的業餘建築師。

  另一位帕拉底歐則是一位營造者,而非理論家。他或許會竄改一下自己的規則,打造出一間寬18呎、天花板則是1720呎高的房間。一位成功的建築師會估量情況——和業主——並從周圍的環境中尋找靈感,他很敏銳地在人文主義的關懷和每個建築案實際的要求之間取得平衡。「他帶給和他來往的王公貴族們莫大的樂趣。」一位和他同時代的人這麼寫道。

  他是一位百分之百的古羅馬研究者,同時也是創意十足的設計者和保守穩當的專業人員,這就是我希望找到的帕拉底歐。

延伸閱讀

《建築的表情》、《等待週末》、《金窩銀窩狗窩》

 

 

 

 

 

建築的表情:建築風格與流行時尚的演變

 本書是紐約公共圖書館與牛津大學出版社邀請作者黎辛斯基所做的系列演講,集結而成的書。內容豐富,卻少了許多晦澀難懂的行話、術語。黎辛斯基用愉悅、平易近人的語調,直指建築人一向避談「風格」的愛恨情結以及建築與室內裝飾和時尚之間不可逃避的關係。

風格是建築師表達觀念的方法。然而,大多數的現代建築師卻避談「風格」這個話題。柯比意甚至說:「風格就像是插在女人帽子上的一根羽毛,如此而已。」表達出大多數的現代建築師對這個話題的鄙視。本書作者魏滔.黎辛斯基則不以為然,在書中為風格對於建築的重要性,提出了強而有力的辯護。

    充滿了作者銳利的觀察──形式並非追隨機能;最卓越的建築物並非超越時代,而恰恰是時代的產物;細部不只是彌補建築的不足,細部就是建築。同時,也闡明了建築、室內裝飾和時尚之間無法逃避的關係,他認為風格是建築的語言,時尚則是塑造這種語言的文化潮流。  為了清晰地突顯出這些觀點,作者並以生動的案例,說明二十世紀建築大師──包括密斯凡德羅、貝聿銘、法蘭克‧蓋瑞、艾倫‧格林堡、羅伯‧范裘利、亨利‧諾頓等建築師,面對古典傳統和現代生活的需求時,所做的種種風格探索。

《屋頂上的石斛蘭:關於建築與文化的對話

鄒族的Kuba(即聚會所),屋頂上開了美麗幽靜的石斛蘭,就著傳統茅草屋頂,風來輕搖,雨來含潤,光照於是綻放,完全不用人工澆水不像溫室花朵需要特殊技術照料。屋簷下的空間亦因蘭花陰涼許多,並形塑一方地景美色。鄒人遇重要祭典時,才更換屋頂上時久失修的茅草與石斛蘭。植物和天然的地景、自然材質的房屋,遠山近水,當然還有生活於屋下的人們相取所需,構成一處奧妙的有機園地,「文化」、「儀式」相應「自然」而生。一切自然生成,取諸自然,用諸自然。協力造屋推動的綠建築,在地生產自給自足的用材,以及因應地方特色的呈現,就像屋頂上的石斛蘭和居民和大自然間的關係,故名之。

 

 

 

每月第一、三週刊出。

本周推出  李佳穎——比巧合更好

 
 
 

 比巧合更好/李佳穎  

中文的「他」「她」之分是晚近的產物,不到百年前開始有大量西方文學作品翻譯入中,翻譯者為免對應混淆,才對應印歐語系裡常見的女性第三人稱而創出同音異義的「她」字。 

  我以為這樣的創造,這些強加的細究分類,對一個以中文寫小說的人來說最直接的影響是:能玩的把戲少了幾個。若稱「他」不分男女,我們便容易在敘述裡埋下關於性別的伏筆,小說中的隱藏藝術讓語言設定替你概括承受了,多麼美妙。 

  性別語言學上對第三人稱「他」的討論持續到今日。在英語裡,he除了指第三人稱男性之外,也可作不定第三人總稱(generic he)。換言之,當你不清楚指涉對象的性別,或是欲談論一個不特定的人,也就是中文裡的「有人」、「某」時,習慣上一律用he。有論者謂此為該語言的特徵,是一條文法――雖然所謂文法比較類似某種我們對語言在時空中靜止的幻想,一方面語言則蠢蠢欲動。 

以英語為例,這個以男性「他­」表總類的情形帶來了一個現象:語言學家發現,母語為英語的幼童在學習語言與閱讀的過程裡,容易把這性別身份不定的總稱「他」圖像化成男性的「他」。也就是說,當小朋友唸到「我們的祖先從樹上下來了。他(he)開始直立行走,發現了火……」等等段落時,雖然內文意不在指定特定性別,小朋友腦中出現的形象總是男性。英語裡類似的情形還有一個可用來指涉「男人」同時指涉「全人類」的詞――men

          七○年代初,隨著女權運動浪潮,哈佛大學神學院的幾位女性曾在校園刊物《Harvard Crimson》上發表一篇文章,認為神與其語言的男性氣質實為一個文化上與語言上的意外,並提出英語應該停止這種拿hemen來指涉全人類、神與上帝的用法,因為這用法再次強調了男性優越。這篇文章甫出來當然驚世駭俗!隔週的《Newsweek》雜誌便刊了一篇名為〈代名詞欽羨(Pronoun Envy)〉的文章,拿佛洛伊德創的「陽具欽羨」一詞來暗指這些女性提出的論點,只是出於一種你有我沒有的羨慕情節。隨後哈佛語言學系裡十多位語言學者也聯合在校刊上做了評論,指英語裡以男性代全體的現象只是一個特定語言的文法特徵,與壓迫女性無關,無須感到焦慮大驚小怪等等。然而此評也引發了其他許多對此現象有異見的語言學家公開回應,表示在一個長久以來認為男性優於女性的社會與歷史傳統裡,對於其語言中「男性代名詞亦代表全體」之現象,應該要有比巧合更好一點的解釋。進一步說,對於此現象所暗示的壓迫與苦痛,應該要有比「無須大驚小怪」更深刻一點的思考。 

  無論如何,如果當時哈佛神學院幾位女性提出的論點算是一種運動的嘗試,也是個失敗的運動。因為沒有人起而奉行。但三十年間,語言移動,今日英文口語裡逐漸出現以they取代he來指涉不定第三人(儘管對象是單數也一樣)的用法。我們站在一個相較之下普遍多了一點性別平權意識的社會與時代中談及此事,對於一個語言靜靜地開始「捨棄以男性代名詞代表全體」之現象,應該也有比巧合更好一點的解釋。 

  後來我在中文寫作時的慣例是:對話框內一律只有「他」;對話框外則分「他」「她」「它」「牠」「祂」,創了什麼用什麼,想到時也可以自己創一個,比如說「」之心靈,「肔」之肉慾,有特別需要時也可完全不分。這方法可算是一種聲音的設定:對話框內忠於寫作語言的聲音,不多給,對話框外聽命寫作者的聲音,也無所謂多給。         

 

李佳穎

一九七七年夏天生於台北

交通大學外文系畢

小說作品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等獎項

現就讀科羅拉多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班

著有小說集《不吠》

 

2005年網路版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票選活動木馬文化入圍書單

2005年網路版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票選活動

中文創作類入圍
2.不吠;李佳穎;木馬文化公司
35.回家:顧城詩精選集;顧城著,林婉瑜、張梅芳編;木馬文化公司
36.建築桂冠;黃健敏等;木馬文化公司

翻譯類入圍
15.人性污點;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劉珠還;木馬文化公司
17.追風箏的孩子;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李靜宜;木馬文化公司
22.我嫁了一個共產黨;菲力普‧羅斯(Philip Roth);李維拉;木馬文化公司
46.Big and Green:邁向21世紀的永續建築;大衛‧吉森(David Gissen);呂奕欣;木馬文化公司

童書類入圍
41.童話國的郵便切手;文、圖:安野光雅;林平惠;木馬文化公司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