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由學界、新聞界與關懷媒體環境與發展人士共同組成,並以『維護新聞自由、落實媒體正義、促進媒體自律、保障人民知之權利』為成立宗旨。 --------------------------------------------------------------------- 電台節目-媒體觀察站 : 941209節目預告:本週主題:空中讀書會---『偷窺狂國家Voyeur nation : media, privacy, and peering in mod 作者: 克雷.卡佛特/著 譯者: 林惠琪,陳雅汝 出版社:商周出版 ---------------------------------------------------------------------------- 主持人:管中祥、洪貞玲、萱萱 還有媒體大小事單元,歡迎大家在節目中Call-in進來(02-23888985),與全國聽眾分享您的媒體使用經驗哦~ ※內容報報 本書『偷窺狂國家Voyeur nation : media, privacy, and peering in modern culture』是從全球通訊網路上二十四小時播放的「監視女孩」網站,到MTV台「真實的世界」,從福斯電視台的「想嫁百萬富翁」,到像「Jerry Springer」的垃圾談話節目,及像「條子」的寫實電視節目中,我們竟也成為偷窺狂國度的一員。我們喜歡監看別人隱私的時刻、私人情事、秘密,及骯髒的過去。「偷窺狂的國家」追蹤造成作者所謂「偷窺狂價值觀」的動力與進展。作者認為,雖然旁觀者與煽情文化和目前的新現象無直接關連,今日許多因素——法律、社會、政治及技術——的匯集,卻促使媒體偷窺成為影像為主世界的最前線。我們祈求第一修正案能保衛我們的權力,藉由新技術與與監聽器材窺看其他人最私密的生活細節,而不需要負起法律上的責任。但作者認為,偷窺價值觀犧牲了隱私,並否定民主與第一修正案的原則,即使偷窺最原先是意指觀看,而排除了介入或參與。偷窺事實上超越了民主中對於觀看時不介入或參與的原則。 *作者簡介 Clay Calvert,賓州州立大學通訊法律助理教授。過去四年來曾在超過二十本期刊雜誌上發表有關第一修正案對媒體、新聞、廣告影響的文章。目前居住在賓州。 觀看的尺度究竟能有多大?知的權利和隱私侵犯之間的界線又將何在?在今天的節目中,讓我們一起用放大的視鏡檢閱媒體、隱私權與現代文化中的偷窺現象。 --------------------------------------------------------------------- 媒觀的消息 : 歡迎下載「全民監看電視節目記錄表」! 面對惡劣或不當的電視節目,該怎麼辦?只能在望著電視生悶氣?還是換個頻道、轉頭離開?其實,面對讓您不舒服節目內容,你可以採取更積極的行動! 我們也許可以先作個假想,如果有一天,您到小吃店裡點了一碗牛肉麵,發現碗裡居有隻蒼蠅,面對這種讓您不舒服的場景,你會怎麼辦?! 摸著鼻子默默承受?還是,心想,反正牛肉麵店這麼多家,換個店吃,轉身離開?不!你通常會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你會請老闆出來,抱怨一番,接著請他換一碗讓你滿意的牛肉麵,如果,新端上來的餐點您仍不滿意,您可能請老闆再換一碗,或者,打定主意,下次再也不來光顧了。但無論如何,您通常不會一開始就只是生著悶氣,或者立刻換個店吃,轉身離開,您會有更積極的行動! 面對讓你不舒服的媒體,我們似乎應該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千萬不要只是生著悶氣,或者換個頻道、轉頭離開,因為這樣不但委曲自己每個月交六百元的收視費,媒體也永遠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裡!別忘了,我們是消費者、我們是媒體公民、我們是媒體的衣食父母,我們有權利向媒體表達我們的不滿,我們有權利要媒體到處聲稱「最重視觀眾權益」的媒體,提供我們滿意更好的內容,直到我們滿意為止! 您可以直接利用本會提供的【全民監看電視節目記錄表】 反應意見,將您對媒體的觀察,填好表格傳直至02-27034695,以電郵的方式寄到:media.watch@msa.hinet.net,或是打02-27034035電話向我們申訴。我們會將您的意見反應給媒體及相關單位,並彙整後對外公佈。 您除了向我們反應外,也建議您直接向媒體表達您的意見,讓媒體親自感受到您的心情!當然,我們更期待您能邀請更多朋友一起加入監督的行列,透過更大的、集體的、團結的力量,讓我們的媒體更好! 面對讓您不舒服的媒體,您可以到媒觀的網址下載【全民監看電視節目記錄表】、透過網路向本會申訴、直接向媒體表達不滿! 網址在: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41 --------------------------------------------------------------------- 媒觀的消息 : 落實專業、公民參與:我們對NCC委員審查的呼籲與提問聯合聲明稿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提名委員審查委員會將於本週五進行一連三天的委員審查,依照「NCC組織法」的規定,審查過程必須召開聽證會,廣納公民意見,不過,NCC籌備處卻決定,參與聽證民眾不得進入審查會場,只能透過視訊音訊即時轉播方式,將審查實況同步全程於緊鄰之大禮堂公開播放。 對於此種聽證方式,我們深表遺憾,不僅降低了公聽會的意義,審查過程未能聽取公民意見,有違公民參與的精神,公民團體也因此無法成為重要傳播機制審查過程的參與者,反倒淪為旁觀者。 即使如此,公民團體仍強烈表達對NCC委員審查的關切,我們嚴正呼籲: 1. NCC審查委員雖為政黨提名,審查委員應拋棄政黨色彩及提名壓力,嚴守專 業、廣納公民意見。 2. 審查過程除透過視訊、音訊在在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文康中心轉播外,也應同步進行網路轉播,方便公民了解審查過程。 3. 審查結束後,應將所有審查內容以視訊、音訊、文字方式立即於網路公開,主動寄交各地公共圖書館,並提供民眾索取。 此外,為能實踐公民參與傳播政策之精神,達成NCC公共與多元服務之目的,公民團體也針對NCC委員提出「五大三小」等公民團體所關切的傳播議題,就教於對NCC委員候選人,並期盼NCC審查委員能代為詢問,以補充公聽會設計的疏漏。 在衡諸我國獨特傳播通訊脈絡,並參酌國外傳播通訊政策和實務殷鑑之後,我們認為,我國當前重大的傳播通訊議題,主要有五大方面: 一、組織獨立: NCC組織首重獨立性,NCC委員是否能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對美國FCC委員及行政人員被財團「俘虜」的現象,有何高見?委員被提名人與現有各電信/廣電集團業者關係如何?如何利益迴避/抗拒財團壓力,維持獨立性? 二、結構管制:科技產業聚合態勢下,未來對於通訊傳播媒體產權的規範方向為何?如何防範所有權集中? 是否限制外資? 對中華電信私有化及其決策過程的看法?如何確保中華電信 與其他業者的公平競爭? 三、內容規範::NCC管制通訊傳播內容的原則為何?對於目前私營媒體追求收視率、新聞小報化的現象,委員有何看法? NCC是否能提出改善台灣媒體環境的積極政策? 四、數位政策:對目前媒體數位化政策有何看法? 對社會數位落差有何看法? NCC如何在政策上推動數位人權? 五、公民參與:NCC如何在決策過程中確保公民參與?是否支持在涉及執照、內容、消費者權益事項設立公民諮詢委員會,並尊重公民諮詢委員會之決定? 此外,我們也針對近來國內具體的管制爭議,請委員候選人表示看法。 一、衛星電視頻道的外資限制有無必要?現行限制是否適宜?有無修法必要?如何修法? 二、衛星電視頻道是否需要執照管制?是否透過執照制度維持通訊傳播內容之品質?發照與換照作業應該如何避免爭議? 三、新聞台接受政商委託而在新聞內容中進行置入性行銷,有無必要立法規範?應該如何規範? 發起團體: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連署團體: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簡稱「公民媒改聯盟」) ?? 成員:婦女新知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女學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關懷文教基金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勵馨基金會、彭婉如文教基金會、靖娟兒童安全基金會、智障者家長總會、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兒童人權協會、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白絲帶工作站、同志諮詢熱線、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開拓文教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女醫師協會、終止童妓協會、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成長協會、台灣原住民政策協會、屏東縣部落工作永續發展協會、台大婦女研究室、台灣人權促進會、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永和社區大學、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全國大專女生行動聯盟、傳播學生鬥陣、另類媒體發電機(AMG)、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中國家庭教育協進會、中華社區教育發展協會、台北市雙胞胎協會、中華婦女消費者協會、台北縣汐止市水噹噹成長協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南洋台灣姊妹會、台北市家長協會、友善校園推動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基金會、台北市教師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灣社區護理學會、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醫療改革基金會、台灣社工專業人員協會、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現代婦女基金會、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台灣文化產業學會、立心基金會、台灣同志人權協會、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以上共66個民間社團,開放連署中) -------------------------------------------------------------------- 媒體觀察佳文共賞: 你需要有人在螢幕上讀報嗎? 最近為了準備新聞所的考試,所以到圖書館借幾本書來看,其中一本由戴晨志老師所寫的「記者.主播.螢光幕」中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你需要有人在螢幕上讀報嗎? 電視新聞報導豈可成了其他媒體的傳聲機」。 戴老師說,最近某電視台的晨間節目中,播報員每天向觀眾報導:「今天聯合報報導...」、「中央日報報導...」...除了唸些簡短內容摘要,並無任何新聞畫面播出,這種「讀報型」的電視新聞,令人擔憂。 但最有趣的不是這個內容,而是這篇文章,是在民國79年10月寫的! 政大新聞系的彭芸老師曾說,她最受不了的,就是「抄新聞」-電視新聞部不培養記者跑新聞,只會抄平面媒體的新聞報導,再配一些有的沒的、毫不相關的畫面,或派出SNG車,日夜守候那被週刊、報紙盯上的倒楣鬼,號稱二十四小時的電視新聞台,就這樣日復一日、周復一週的活到現在(摘自中國時報 2005.06.26 政大新聞系彭芸 『用「抄」不用「跑」的電視新聞 』)。 我相當贊成彭老師的說法,我很常看新聞台沒錯,但我很少看新聞台早上的節目,為什麼?因為都是「早報重播」,還大剌剌地告訴你,它是從什麼報紙抄來的,除了將原本報紙的新聞稿改寫一遍外,背景就直接用報紙的圖片,甚至畫面一看就知道是把報紙擺在攝影機前拍成的,那我要新聞台做什麼呢?我難道不識字嗎?還是我需要「聲光效果」來讀報紙呢?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聯合報披露一則新聞,指出許多菜市場或夜市所販賣的廉價衣飾,很可能來自民眾所捐出的廢棄衣物,一時間所有的電視台都緊抓著這條新聞,而年代電視台的記者,跑到一家成衣場做訪問,就打上大大的「獨家」二字,但內容仔細一看,這只是一家很普通的成衣場,也不是所謂的「黑心工廠」,記者不過是訪問一下工人及老闆有沒有別的業者幹這種事,至於畫面內容,則是衣服的製作過程,試問,這是那門子的獨家?那如果今天三立或東森或TVBS去拍另一家成衣場,也可以算「獨家」囉? 我曾在Blog說過,當年蘋果日報進軍來台的時候,多少記者跟電視台的主管說「我們不會隨之起舞」,結果呢?這些記者不但跟著壹週刊和蘋果日報的屁股跑新聞,連畫面也一併用上,打個「翻拍自壹週刊(蘋果日報)」,真是笑話,攝影機是廢物是不是?我需要攝影機拍一張不會動的報紙或是雜誌給我看嗎? 或許戴老師早已忘記他在民國79年所寫的文章了,如果他還記得,只怕他會更痛心,現在的情況,早以比當年更為嚴重!根據戴老師的說法,當年只所以出現「讀報型新聞」,在於無法一時招考足夠的記者製播晨間新聞,同時SNG車及科技尚未發達,不得已採用「讀報型新聞」,但從今天看來,我們的SNG車不是不夠,而是「太多」!多到不用白不用,管它有沒有新聞價值,SNG車先衝再說!我看過太多畫面(尤其是選舉期間),整段新聞沒有主播講稿,只有SNG直播回來的畫面,跟台上發言者聲嘶立竭的喊話,整個畫面就定在那裡相當長一段時間,我真不懂,這算什麼新聞?又何需記者呢,只要有一個會操作攝影機的人就好啦,叫現場觀眾拍也可以嘛~顏清標娶媳婦有需要全程轉播嗎?某明星的簽唱會又需要 SNG嗎?新聞的最終價值在於全民利益,然而上述的新聞,到底是符合了誰的利益? 戴老師說,電視新聞不是報紙的「延長線」,電視新聞必須以更快、更真的「視覺優越性」,將報紙上看不到的新聞現場呈現給觀眾,成為權威消息的來源,而不應只以低廉的製作成本來播製「讀報型」電視新聞。 目前在檯面上的各家新聞台,都是剝削入門記者以節省成本,很多人只看到主播光鮮,卻不知道剛到電視台的記者有多「廉價」;只看到他們甜美英俊的笑容,卻不知道肚裡有多少墨水,電視台主管們,請不要只會用「觀眾有知的權利」這句話來搪塞,觀眾也有「不知的權利」!不要拿垃圾來餵我還告訴我非吃不可,我不吃你這一套! (本文作者為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蔡 育 慈 同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