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Career就業情報-學習情報(20051209-0069)
第 0069 期 發刊日期:2005年12月09日
職場Fashion 360行點將錄Career 首頁 訂閱雜誌

【職場Fashion】個人工作室的創業計畫書
【360行點將錄】生涯規劃的「開車哲學」

職場Fashion

個人工作室的創業計畫書
文◎張志誠

  在企業內工作,有業務部隊負責銷售、會計人員負責帳務、人事單位協助招募訓練、管理部門處理行政庶務,所有事情都似乎天經地義。然而,一旦脫離企業保護傘,自立門戶成立個人工作室後,一切就得靠自己解決。為了想清楚,是否已經準備好跨出獨立自主的第一步,撰寫創業計畫書是有必要的。

  個人工作室的資金門檻不高,因為主要是在販賣無形的腦力與技術;甚至只要有一台電腦和一支電話,臥室挪出一角擺張書桌,就可以開張營業。因此,個人工作室的創業計畫書,不是用來籌資,而是用來檢核自己的無形資產。

  記住!個人工作室的創業計畫書是為自己而寫,因此不必寫得洋洋灑灑。最重要的是,透過撰寫過程來釐清,若沒有業務部門協助,自己是否有能力開發客戶?沒有其他同仁的協助,自己是否有能力獨立完成案子?總之,就是自我檢驗是否已準備好脫離企業的羽翼保護。

  此外,個人工作室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同業削價競爭、接案量預估過於樂觀、以及客戶拖欠帳款,造成資金捉襟見肘。透過創業計畫書的撰寫,可以防範於未然。

個人工作室創業計畫書範本

 ‧個人工作室的宗旨及目標
  寫下個人工作室成立的目的(想創業或想有自由的工作時間與創意空間),以及未來發展的目標(成為專業工作室,或成長為一家公司)。

 ‧市場概況及機會
  審慎評估市場環境,分析市場中還有哪些發展空間,自己究竟有幾成的把握。

 ‧競爭優勢分析
  寫下自己與競爭對手的產品與服務,分析自己的優缺點,並找出自己的獨特性與差異性。

 ‧人力資源規劃
  確定工作室是個人獨立經營,或需要找人合夥。另外,是否已有合作密切的夥伴或上下游協力廠商,如果還沒有,該如何找到他們組成一支虛擬團隊?

 ‧核心能力
  分析這個行業的核心技術、以及進入障礙的高低,找出自己尚欠缺的技術能力,設法加以補強。

 ‧財務規劃及資金運用
  預估工作室所需設備及購置成本,另外還要編列半年的周轉金,確認自己的創業資金是否足夠,或還缺多少,如何補足資金缺口?

 

360行點將錄

生涯規劃的「開車哲學」
Career 就業情報網營運長梁偉文
最佳路徑,不見得是最快路徑;最快路徑,也不全然是最短路徑。開車如此,生涯規劃亦然!
文◎李佩芬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Career的意涵,與前三個字母,也就是CAR(車子)這個概念有關!」Career就業情報網營運長梁偉文,在談到「Career」這個字所蘊含的深層意義時,冷不防地道出這令人拍案叫絕的關聯性。

  可別以為他是順口胡謅。充滿書卷氣的梁偉文,拿出一張摘自字典的字義表,結結實實地證明了他的論點。這個詮釋,不但有趣,更發人深省。

  倘若當名詞解釋,Career除了有「終身的職業、生涯歷程」等意義外,也有「全速前進」的涵義;而若當動詞使用,還存在著「飛跑、疾馳」的意味。

  在人生路上前行,其實就如同開車駕駛般,有太多可相互對照的共同性。在職場打拚已超過10年以上的梁偉文,將Career與Car兩相比擬,不禁讓人對生涯規劃有更深切的體悟。

開車需要地圖,人生需要導師

  一項來自美國的統計指出,在18~32歲的工作者中,平均會換9.2份工作,「在轉換職涯跑道的過程中,是否能達成自己的既定目標,是工作者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梁偉文以過來人身分提醒,Career是條需要審慎規劃的長程之旅。當駕車上路時,我們通常都有初始起點,也有目的終點,而在起點與終點之間,駕駛者可以有不同的選擇路線。

  「最佳路徑,不見得是最快路徑;最快路徑,也不全然是最短路徑。是走最快?最短?還是最佳路徑?這些決定,影響著你要走哪一條路,」這個在行車上顯而易見的道理,梁偉文說,也同樣是規劃職涯路徑的寫照。當目前走的這條捷徑,無法順利到達目的地時,有時轉個彎,峰迴路轉之餘,目標往往又在柳暗花明處向你招手。

  在規劃路線的過程中,利用地圖、GPS衛星定位等工具,對車主而言可說司空慣見;而在人生路徑規劃,找到適當且有智慧的導師,為自己指引出一條最快、最短或最佳的人生職涯路徑,也是相同道理。即使中間有段路途有所偏差,但若有勇氣承認錯誤,退回至路口重新出發,依然可順利達到目標。

做好財務與充電規劃

  除了路徑規劃外,駕車時所需留意的行車速限、備胎準備,以及適時的暫停加油保養等,就如同職場上的風險管理與進修充電一般,都是不可忽略的環節。

  曾於30歲左右,走過一段創業路的梁偉文說,駕駛者在上路前,必須檢查是否將備胎、維修工具準備齊全,以備不時之需;對照職涯路,何嘗不是如此?唯有做好財務的準備與保障,讓自己在充電、轉職、創業過程中,能有充分的財務支援,職場道路才會走得平坦順遂。

選擇有意義的事,以工作為志業

  工作閒暇之餘的梁偉文,每週的宗教敬拜,兒女的童言童語,或來自古典大師的音樂,都是他跳脫緊繃工作的心情出口,更為每個瓶頸提供解決之道的能量來源。

  「管理,就是如何將問題轉化為機會,」他說,這句他先前老闆的名言,如今卻成為他學習管理、面對困難時,提供自省的最佳金玉良言。

  回首自身的職涯路,曾於資策會、天下趨勢,以及台灣固網等知名企業歷練的梁偉文,不諱言過去在職場中頗受老闆與同事肯定,因此也養成勇於嘗試不同工作與挑戰的個性。「年過40歲後,愈來愈重視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本身就是虔誠教徒的梁偉文,對於目前這份有著濃厚助人色彩的工作內容,有著極深的認同與期許。

  下班後常騎著鐵馬,在台大校園中散步思考,「看著身旁三三兩兩的年輕人,準備進入社會的起點,就會期許自己應該要具備更多能力,幫助他們找到人生方向,」梁偉文很認同把Career形容為「志業」,秉持這個信念不斷努力的他,審視當下,更因能做「有意義的事」,盡情揮灑自我專業而慶幸。


 


就業情報雜誌

Career No. 356

30歲坐大位
‧訂閱雜誌
‧前期雜誌
‧訂戶服務
訂閱 Career學習情報
請輸入您的 Email:

   
我對電子報的意見 登錄履歷
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Career 就業情報
就業情報網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1www.Career.com.tw
服務電話:0800-712-712 客服傳真:(02)2703-9828 E-mail:service@caree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