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光華電子報-姚仁喜:用基本功磨創意(2005/12/14)

姚仁喜:
用基本功磨創意
文‧李國盛採訪整理 圖‧姚仁喜提供

創意當紅的時代,從藝術界到科技開發,台灣人著了迷似地追求創意:美感發酵談創意,新科技應用與商品開發也要創意;創意,是這個年代的顯學。

然而,對於融合了科學與藝術的建築設計而言,創意是什麼?如何產生?當代台灣的代表性建築師姚仁喜,分享他的創意基本功。

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姚仁喜獲得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建築碩士學位後投入業界,十幾年來獲獎連連。他所主持的大元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更是台灣接案量最高的事務所之一,設計的各類建築,全台隨處可見。

然而,姚仁喜眼中的自己,除了是建築藝術創作者,更是一位佛教密宗修行者,建築與修行兩者合而為一,讓姚仁喜的作品,呈現一種自謙、寧靜、不矜誇的性格。

基本功是創意的源頭。前幾年我異想天開想畫油畫,覺得自己腦中有些圖像,想用畫布和油彩表現出來,就到美術社去買了材料。可是提起筆努力揣摩,結果卻完全不管用,我試了很久,挫折感很重,最後終於放棄。

我是個偏向視覺思考的人,在建築界久了,腦筋裡想像的和作品呈現出來的,比較接近。但跨到油畫就不行,對空間的敏銳度和色彩筆觸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我有沒有在這個領域鍛鍊過基本功。

很多人誤以為創作就是憑空燈泡一亮,天使般的音樂奏起,其實不是這個樣子。如果沒有那些basics(基礎),談創意就會變得不切實際。可是當你有很紮實的訓練,反而可以在不特意著墨的情況下創作,就像自然而然跨上腳踏車就騎了起來。

沒有基本功,都是花拳繡腿。以建築界來講,這幾年電腦繪圖軟體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很容易畫出漂亮的3D圖,很多年輕人很會畫那種很炫的東西,看起來很動人。

沒錯,很炫的外型是建築一個很重要的面向,可建築不只是外型。建築有內在的東西,功能、結構、空間等等,而不是表象。可是表象最容易被看到,這也是我們物質和功利社會的結果,大家很容易以為建築就是這樣。

外型,基本上像流行的東西,像馬賽克拼貼、玻璃帷幕大樓、花崗岩石牆……,一旦過期就被拋棄。如果學建築只學到這種表面技術,就會把建築藝術降低到一個流行的面向。

宋朝詞人陸游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們就是要去練妙手,就是基本功,不斷訓練你的手,然後還要在偶然的渾不著意的條件下,才能得到好創作;這樣的創作是本來天成的,只是你的條件俱足,它就順勢藉著你表現出來了,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創作。

內求活水源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前一陣子我讀到「老子」中的這句話,把它寫在自己的桌子旁邊。談創意基本功,這句話很有意思。

一般的學習是每天要求增加,唱歌、畫畫、建築、瑜珈,又或是科學……,我們從小唸書是「日益」,是知識或是技術上的累積,學士、碩士、博士,愈來愈高、愈來愈專精。可是修道是相反的,「為道日損」,而且是每天愈減愈少,以至於無為,終極的目標是「無為」。「無為」不代表什麼都不做,反倒因為你沒有刻意去追求什麼,也不會處處算計,更能順著心性和時勢,而無所不為。不管是個人的內在解放或是證悟,差不多都可以這樣解釋。

一個舞者、建築師或是畫家,當你在「日益」──每天都在向外追求,希望能有所增加──的時候,其實沒有辦法幫助你跟自己的整體結合,發揮出大家說的那種創意。所以如果把創意看成一個「道」,它會比較接近精神層次或是內在層次,而它的修煉是個減法。

減什麼?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少執著、少自我──少「我執」!然後,如果繼續從佛教的觀點來看,為什麼可以無所不為?因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

我們一些亂七八糟的思緒像雲一樣,把那個佛性蓋起來,一旦雲霧散盡,就會有一個本來的智慧出現,那你根本不花力氣就可以做創作。不管東方西方,修道有很多法門,每一種名字不同,但講的東西是類似的。

現代社會物質主義、功利主義瀰漫,比較注意外在的東西。我們習慣用外在的東西,名位、財富,或是影響力,去詮釋一個人有沒有成功。也許大家太注意那個「增加」的部份,比較忘記內在修為的「減少」,那就不容易有不同的、令人刮目相看的結果出來。

我幾乎不看電視、也不打高爾夫和應酬。有時間就讀點書,開始學佛後也試著常常打坐。打坐是基本功,說起來,這個基本功是人類所知最好的基本功,可以適用到所有事情,因為打坐基本上就是讓你的心可以「定」。

我們的心太忙,被太多資訊和事件刺激、騷擾,一直急著去反應,幾乎沒有一刻安定。被這些充斥之後,比較不容易把內在呈現出來。所以,只要你可以想辦法不要那麼忙碌、慌張,本來的智慧就會解答很多事情,理論上,你可以輕鬆解答所有問題。

另一方面,老是急著趕路,就會錯過路上很多風景。因為當我們掛慮事情,心就變得狹窄;把心開放,才發現有很多東西在對我們講話。這其實跟老子的「為道日損」、「絕學無憂」有關,當你愈少執著,心愈開放,接收的資源愈多,別人看來很不相干的東西,在你心中卻呈現某種意義而能彼此串連,就像深的隱喻一樣,可以當作創作的源頭。

我很幸運能從事建築,對我而言,這不只是工作,而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不可分的一部份。因此,建築作品常常反映了我每個階段的變化。回頭去看自己的作品,會看見錯誤,也可以看見自己不經意中留下的驚喜。人在成長過程,對於生命一些問題、一些追尋和答案,很容易就反映在自己的成品中,建築如此,我相信畫畫、寫小說也是。

這算不算是一種「道」?我不敢說。但至少它應該是一條道路。希望它通往的是明亮的somewhere,不是死巷。

(本文節錄自光華雜誌2005年12月號)

姚仁喜,大眾眼中的名建築師,也是虔誠的密宗佛教徒。建築和佛學,兩種學習,也兩相得益。
受的是西方科班教育,姚仁喜近年卻推出了許多深具東方特色的作品。位於台中的養慧學苑,參照中國佛寺的營造法則,是1999年國內建築界大獎「台灣建築獎」的得獎作品。

  1. In architecture, computer graphics programs have been making advances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They allow us to make beautiful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really easily.
    這幾年電腦繪圖軟體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很容易畫出漂亮的3D圖。
    *make advances 長進、進步
    Though making great advances in business and industries, our country still lacks culture.


  2. Exteriors are trendy things like mosaics, glass-panel high rise, and granite walls-as soon as they go out of fashion, they are abandoned.
    外型,像是流行的東西,像馬賽克拼貼、玻璃帷幕大樓、花崗岩石牆...,一旦過期就被拋棄。
    *out of fashion 退流行
    Mini-skirts are out of fashion now.


  3. Since you don't scheme after anything, you are more able to spontaneously follow your nature in everything you do.
    因為你沒有刻意去追求什麼,也不會處處算計,更能順著心性和時勢,而無所不為。
    *scheme after 計畫、設計、圖謀
    Don't vote for him, he's just another politician whose only mission is to scheme after power.

光華畫報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05 SINORAMA MAGAZINE
http://www.sinorama.com.tw/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