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敏法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94年度新春從2月14 日到2月19日期間,法鼓山體系在台北市北投農禪寺,一連舉辦二個梯次「在家菩薩戒」第十一屆傳戒活動,由聖嚴法師親自傳戒,希望佛門弟子透過受持菩薩戒,提起精進心,以四弘誓願及三聚淨戒為基礎,再以淨化身口意三業的十善法為準則,常常反省,遵循菩薩戒止惡、修善、利益眾生的原則實踐佛法。
「戒」,梵語cila(音譯︰尸羅),是行為、習慣、性格……等意義。廣義來說,善、惡習慣皆可稱為戒,好習慣稱「善戒」或「善律儀」,壞習慣稱「惡戒」或「惡律儀」。一般所說「受戒」是指藉由一定的儀式,受戒者由身業的動作─長跪、合掌,口業則是出聲隨念或回答,以表達出將建立起各種好習慣的信願心。表達儀式過後,雖然時過境遷,依此所產生之隨時隨地「防惡止非的力量」稱為「戒體」。
一般在受戒的過程中,大都是跟著得戒和尚念三遍受戒文,例如:得戒和尚念一句,受戒者跟一句「我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隨念三遍)。以功德成就的三寶為典範,作為學習的對象與標竿,建立起持戒的信心與願心。受菩薩戒時,此念三遍的過程,得戒和尚常會教導配合「三番觀想」的力量納受戒體,建立起菩提心、引發菩薩行。
所謂「三番觀想」,是當第一次念受戒文時,作第一番觀想︰萬法全部轉變成善法。對象是遍法界所有或親或冤的眾生與各類或順或逆的境界。當心境翻轉時,萬法都可震動、翻轉。過去和各種黑法、煩惱法相應;現在則轉變成白法、善法。好像滿天的黑雲轉變成白雲。當第二次念受戒文時,作第二番觀想︰所有翻轉的善法如祥雲、如傘蓋,集中在受戒者頭頂上。第三次念受戒文時,作第三番觀想︰無量無邊善法從頭頂灌進身心。如此虔誠、殷重的觀想歷程,雖然是短暫的受戒之表達儀式經驗,但可以建立起從煩惱凡夫蛻變為菩薩的「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也可說是「戒體」,隨時隨地開展自利利人的菩薩行。
從心理學來看,「長期記憶」是經過「重複」或「情感」因素而強化的資訊。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新合成的蛋白質被運送到新近啟動的腦神經突觸後,或學習引起突觸已有蛋白質的構型(shape)修飾,保存了長期記憶。
回顧我一生中,有一箇我自認為守的很精進的好習慣(善戒),似乎也合乎「自利利人」的條件。那就是在30多年前,所建立之勤快刷牙習慣。當時我還是醫學院的學生,有一年學校校慶的園遊會,我經過牙醫系的口腔保健社團的攤位,有位學生教我如何是正確的刷牙觀念與方法。沒想到,雖然當時只是短暫的教學經驗,我卻好像受了「刷牙戒」一樣,建立了精進的刷牙習慣。從此,逐漸養成隨身攜帶牙刷、牙線的習慣,不僅正餐之後,任何飲食後,即時刷牙,也隨緣勸導別人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並且精進於刷牙方法的學習,從早期「劃圈法」、「旋轉法」,到目前國際上最受推薦的「貝式刷牙法」(Bass Method;刷毛朝向牙肉與牙面成45度~60度,涵蓋一點牙齦,依序兩顆、兩顆來回的橫刷)都能利用。現在我使用的方法是「貝式法」配合「旋轉法」。在道場的法師似乎受到影響,大都養成刷牙習慣,變成道場中用齋後的「道風」。剛入道場的新人也無形中也會跟著學習,不知不覺也養成刷牙習慣了。這或許是我對道場的少數「政績」之一。
我也能體會不容易養成刷牙習慣的各種原因。有一次,當我在鼓勵良好的刷牙習慣時,有人向我回應說︰餐後刷牙,太可惜,無法讓食物的美味於齒頰留香。事隔一年,再見此人時,他已因牙周病而牙齒幾乎全壞,需要帶剪刀上飯桌,以便以剪刀代替牙齒,剪切菜餚,才能吞嚥,實在令人感傷噓嘆。此外,大多數人覺得隨身攜帶牙刷、牙線太麻煩,特別是又要帶牙膏,使人卻步。我的建議是︰不一定要每次都有牙膏才刷牙。因為只要用心刷牙,縱然不用牙膏,也是對牙齒有保健功效
反之,我之所以養成刷牙習慣的原因是︰由於從善知識(牙醫系學生)聽聞正法(正確的刷牙觀念與方法)時,猶如經過「三番觀想」的力量,很清晰、純真、調柔的納受戒體,而且從日後食後刷牙的清爽的感受,反覆的增強「持戒」之信願,再加上經常內正思惟、法次法向的思惟修習,因而建立起不退轉的「刷牙戒」。
我也借助此堅持「刷牙戒」的經驗,運用於其他好習慣的養成,特別是「身心刷牙戒」的養成,身心有煩惱時,即時刷洗乾淨,身心感受到清爽,逐漸遠離惡業(壞習慣),猶如《六祖壇經》中,神秀大師所提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心性偈」。如此,我們則可期待「牙淨則心淨」,「心淨則國土淨」。希望大家能作好牙齒保健,不要等到牙齒壞光、掉光了,變成像「牙齒本無樹,牙齦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地時,那是會後悔無及呢?或者是「無齒可修可證」呢?
精句
我也借助此堅持「刷牙戒」的經驗,
運用於其他好習慣的養成,特別是「身心刷牙戒」的養成,
身心有煩惱時,即時刷洗乾淨,
身心感受到清爽,逐漸遠離惡業(壞習慣),
猶如《六祖壇經》中,神秀大師所提出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心性偈」。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