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12-23》 |
本期內容 | |
◎維基面臨危機 唬弄文章來襲 | |
◎維基百科狂想曲 | |
◎約翰‧席根塔勒的維基經驗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維基面臨危機 唬弄文章來襲 | |
策劃、編譯■成怡夏、侯美如 | |
維基百科的創始人兼總裁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同意,維基網頁的開放性和人人都有修改權限的平等性,的確會給資料庫有被這些文章攻擊的危險,但在維基的席根塔勒醜聞之後,他也不得不放棄先前的開放思想,改以申請帳號取得修改權力的方式,希望可以避免那些誤導性的文章被持續發表。 無奈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份粗略的調查指出,就算採用要求志願編輯者們先豋入基本資料取得帳號來限制修文者的來源,這種方法也早就被那些惡意破壞者破解了,他們利用聊天室商討攻擊的方針,企圖要癱瘓終結維基百科。評論家開始質疑,失去了可信度的維基百科會不會步上洛杉磯時報的後塵。當時洛杉磯時報實驗毫不設限的網路評論平台,但就在一次被惡意張貼色情圖片的兩天後馬上宣告關閉。 危機開始籠罩維基百科,蓄意破壞者進入維基百科任意竄改資料,維基的公信力、可靠性受到挑戰,連威爾斯自己都在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表示:「不要引用我們的資料。」而雖然維基擁有6百多位志願編輯能負責審查、修改及更正的工作,由於過多的資料數,和因為不具名不需要負責所以行動大膽的破壞者,維基網頁的錯誤防不勝防。 在維基百科裡搜尋「維基百科」(Wikipedia),會顯示一筆資料:「裡頭淨是垃圾的百科。」進階搜尋更可以看到:「維基百科是一個充滿謊言錯誤的網站,再怎麼樣任何人都不該相信維基百科。不要使用維基的資料,那些全是廢物。」 在另一則更誇張的唬弄假文章裡,維基的創辦人吉米‧威爾斯甚至已在家中被席根塔勒的妻子槍殺身亡。 這條報導是這麼寫的:「12月12日下午6時54分,席根塔勒的妻子不滿維基使得自己丈夫被冠上暗殺甘乃迪的罪名,憤而闖入吉米‧威爾斯的住家。當時吉米正在吃晚餐,而戴著面罩的席根塔勒太太對他的頭部開了3槍後逃逸。」 6百位志願編輯者前來撲滅這場惡火,加速修改更新那些被胡鬧的資料連結,但那些持續不斷的攻擊一而再再而三地顯現出,這個人人喜愛又成功的網頁的確有安全漏洞。 無情的攻擊像在嘲笑維基一樣,完全無視《自然》週刊對於維基發表的調查。該調查指出,維基網頁裡的錯誤只是一些例外,而非它使用同儕檢視(peer-review)的必然結果,自然週刊甚至將維基比喻為大英百科。 專家學者檢視維基站上的42篇文章,發現維基的科學性資料平均出現4個錯誤或遺漏,而大英百科則有3個。自然週刊表示,維基百科在科學領域的文章錯誤量,基本上並不比黃金參考書大英百科全書的多。 目前還活著的威爾斯說:「我們對事情的結果相當滿意,並希望這能讓世界看看,我們的成果水準是相當高的。」他表示維基將在下個月測試新的文章正確性檢查系統。看來,維基已經準備好要好好迎戰危機了。 (資料來源/http://www.timesonline.co.uk/article/0,,3-1933568,00.html 12/20/2005 16:00) |
|
(回目錄) |
維基百科狂想曲 | |
策劃、編譯■成怡夏、侯美如 | |
摘要 使用者必須小心地閱讀,並且熱心修改。 有時候聽起來最笨的點子卻是最有用的方法。大約在5年前,現在大家所知的免費線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開始運作。對那些很熟悉同儕檢視(peer-review)程序的人來說,這套系統背後的設計前提看起來好像很瘋狂:任何使用者,無論他們的專業是什麼,都可以任意編輯所有連結入口。許多批評家指出,這聽起來簡直像是個創造亂七八糟又錯誤百出文章的方法。 什麼是Wiki維基百科? Wiki,源自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本意是「快點快點」。中文有翻作維基、圍紀、維客、快紀等等。5年前開始運作的維基百科網頁是一種超文本系統,支持社群間的協作式寫作,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更改、甚至發佈。與一般的HTML網頁文本相比,Wiki的使用簡便和開放性,使得它的使用者自成一個社群,讓同一個社群裡的人共享某個領域的知識。 時光快轉到2005年,從前那些對維基百科不苟同的評論,現在看起來似乎是擔心過度了。這套人人都可以修改的線上百科全書,現在可是個龐大的資料庫,光是英文版本就有多達近一百萬筆資料。 不過,裡頭確有許多筆資料連結充滿誤導性並且架構混亂;有些資料錯得離譜,有些錯誤根本就是有人蓄意留下的。在對田納西人報前編輯約翰‧席根塔勒(John Seigenthaler)的錯誤描述事件爆出後(約翰‧席根塔勒曾任羅伯.甘乃迪《Robert Kennedy》的行政助理,他在11月29日投書今日美國報,批評這部線上百科的一個詞條竟暗示他涉嫌參與暗殺羅伯和約翰甘乃迪),維基百科的發行人就決定改以使用註冊帳號才有修改權的方式,希望可以避免(雖然無法有效預防)那些「任意的文化公物破壞」。 雖然維基百科裡的資料裡的確有錯誤之虞,但就如同《自然》週刊先前的報導指出,維基百科裡科學領域資料的正確性意外地相當高:其科學文章的錯誤量基本上並不比被視為黃金標準的參考書大英百科全書多。看來維基這個瘋狂的點子開始顯得一點都不愚蠢了。 那麼,維基百科的品質能不能加速直追,和它的同業競爭對手並駕齊驅呢?試想那樣的光景:一個從曼哈頓到蒙古都能輕鬆免費使用,內容無所不包、準確而且即時的參考資料。為了要達到這個目標,維基的管理人們必須應付各種困難,從未來資金的來源問題(維基網頁是靠公眾捐款營運的),到能否找到足夠的志願編輯來提升如雨後春筍般急速增加資料的品質。其中後者較具關鍵性,而《自然》週刊表示,在這裡,科學家能帶來一些重要改變。 從《自然》週刊對維基百科正確的平行調查判斷,只有極小比例的科學家參與維基百科的修訂。雖然如此,但是只要有他們的加入,就能產生極大的改變。維基上面的業餘投稿人整體而言都很熱中於追求站上資料的準確度。但專業科學家才能以尖銳的眼光檢視他們專攻的主題,他們通常能發現其他人無意間帶入的錯誤和誤解。他們也能建立別人不想觸及的新資料。比如說,一筆關於「自旋密度波」(spin density wave)的資料是由一位物理學家建立的,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然而,編輯網頁的過程並不都是平順的,因為使用者們的意見往往不一致。在一些涉及政治敏感的話題上,比如說氣候變遷,科學家總是不免要和懷疑論者大鬥一番,因為那些對手的主張與主流科學思想分歧。而維基百科的使用者大多對那些文章修改背後的推理相當有興趣。在同儕檢視的資料中支持不同的主張,能讓世界充滿各種不同的可能。 提升維基百科的品質,需要大家的熱心出手幫忙。這倒不是說要試著取代大英百科這類現存資料的地位,只是希望能藉此推這樣一個了不起的維基百科實驗一把,讓大家一起拭目以待,看看維基能精良到什麼地步。何不現在就動手試試看呢?到維基百科站上選取一個和你所學相關的主題,如果資料裡面有錯誤或是重大的遺漏,那就勇敢跳進去改正它們吧!這不花太多時間的。想想它的報酬有多大:有那麼多人幫忙將一個蠢點子變成免費、高品質的全球資源,而你就是其中一個呢! Wikipedia維基網頁: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資料來源/http://www.nature.com/nature/ journal/v438/n7070/full/438890a.html, 擷取時間 12/19/2005 15:30) 原文 Researchers should read Wikipedia cautiously and amend it enthusiastically. Sometimes the stupid-sounding ideas turn out to be the ones that take off. Almost five years ago, a free on-line encyclopaedia known as Wikipedia was launched. To those familiar with the peer-review pro-cess, the premise behind the new publication seemed crazy: any user, regardless of expertise, can edit the entries. It sounded like a method for creating garbled and inaccurate articles, and many critics said so. Fast-forward to 2005, and some of that criticism is looking misplaced. Wikipedia is now a huge reference source, with something approaching a million article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alone. It's true that many of its entries are confusing and badly structured; some of them are badly wrong, and sometimes the errors are deliberate. After the discovery of an outrageously false description of John Seigenthaler, a former editor of The Tennessean newspaper, Wikipedia's publishers introduced registration in an attempt to discourage (though it cannot prevent) "impulsive vandalism". But as an investigation on page 900 of this issue shows, the accuracy of science in Wikipedia is surpris-ingly good: the number of errors in a typical Wikipedia science article is not substantially more than i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ften considered the gold-stan-dard entry-level reference work. That crazy idea is starting to look anything but stupid. So can Wikipedia move up a gear and match the quality of rival reference works? Imagine the result if it did: a comprehensive, accurate and up-to-date refer-ence work that can be accessed free from Manhattan to rural Mongolia. To achieve this, Wikipedia's adminis-trators will have to tackle everything from future fund-ing problems - the site is maintained by public dona-tions - to doubts about whether enough new contribu-tors can be found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the mush-rooming number of entries. That latter point is critical, and here scientists can make a difference. Judging by a survey of Nature authors, condu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accuracy investigation,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scientists currently contribute to Wikipedia. Yet when they do, they can mak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kipedia's non-expert contributors are, by and large, dedicated to getting things right on the site. But scientists can bring a critical eye to entries on subjects they study, often highlighting errors and misunderstandings that others have unintentionally introduced. They can also start entries on topics that other users may not want to tackle. It is no surprise, for example, that the entry on 'spin density wave' was o-riginated by a physicist. Editing pages is not always straightforward, as some users may disagree with changes. In politically sensitive area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researchers have had to do battle with sceptics pushing an editorial line that is out of kilter with mainstream scientific thinking. But this usually requires no more than a little patience. Wikipedia's users are generally interested in the reasoning behind proposed changes to articles. Backing up a claim with a peer-reviewed reference, for example, makes a world of difference. Nature would like to encourage its readers to help. The idea is not to seek a replacement for established sources such as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but to push forward the grand experiment that is Wikipedia, and to see how much it can improve. Select a topic close to your work and look it up on Wikipedia. If the entry contains errors or important omissions, dive in and help fix them. It need not take too long. And imag-ine the pay-off: you could be one of the people who helped turn an apparently stupid idea into a free, high-quality global resource. |
|
(回目錄) |
約翰‧席根塔勒的維基經驗 | |
策劃、編譯■成怡夏、侯美如 | |
原著■約翰‧席根塔勒 「約翰‧席根塔勒(John Seigenthaler)在1960年代早期擔任過美國首席檢察官羅伯‧甘乃迪(Robert Kennedy)的助理;曾短暫被懷疑在約翰‧甘迺迪和其弟羅伯‧甘迺迪暗殺事件中涉嫌重大,不過,並沒有證據可以證實其罪行。」──維基百科 這是個涉及網路毀謗名譽的高度個人化故事。當然,這也可能是你的故事。 不知是哪個病態的傢伙想出這種錯誤又惡意中傷他人的「傳記」,而且還是在極受歡迎且免費的線上維基百科上替我作傳,利用維基百科不需具名無法追查的特性,毀謗我的名譽整整132天。不只這樣,他們還說: 「約翰‧席根塔勒1971年搬到前蘇聯,在1984年回到美國,隨後就在美國創辦全美最大的公關公司之一。」 我已經78歲,原本以為不再會被任何負面的流言打擊或威嚇。但是我錯了,這些敘述中有一句話是對的,那就是我在1960年代早期擔任過羅伯‧甘迺迪的行政助理,我也是他的抬棺者,當我在NBC新聞網擔任記者一職的兒子小約翰‧席根塔勒打電話告訴我,他在Reference.com和An-swers.com也發現同樣下流的內容時,我內心有說不出的震驚。 幾週以來,我聽到許多教師、記者和歷史學者以「維基百科的精采世界」對維基百科讚譽有加,全世界每天有數百萬人上去快速瀏覽這個不仰賴專家學者、集眾人之力共同創作與刊登的網站──當然,有時候也有不懷好意別有目的者上去胡說八道。 應我的要求,這三個網站的執行編輯已經把關於的錯誤內容刪除,但是他們不知道,也無法查出來,到底是誰寫了這些惡毒的句子。 我打電話給維基百科的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問他:「你有方法可以找出是誰寫的嗎?」 「沒有辦法。」他回答。另外兩個網站的代表則說他們的電腦資料是逐字複製自維基百科,並沒有檢查資料正確性的功能。 很自然,我想要揪出我的「傳記寫作者」的真面目。我也要告訴人們,維基百科是個有瑕疵且不負責任的搜尋工具。 在數位空間中偵查這個刊登不實訊息者身分的過程讓我十分挫折。我發現,這位我的「傳記家」在維基百科註冊的代號是5-81-97-208。我查出他是BellSouth Internet的顧客,這家公司登出一支廣告電話歡迎投訴,我打電話去時電子語音告訴我所有的申訴案件要透過電子郵件投訴,之後我的兩個電子郵件信箱收到同一封複寫文件,告訴我說他們會展開調查,不過不會知會我結果,底下署名:「申訴案件處理小組。」 維基百科的創辦人威爾斯告訴我BellSouth幫不上忙。「我們也對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毀謗事件深感困擾。」他說:「我們封鎖他們的使用者代號,他們卻可以換個方法來去自如,我們和伺服器提供者接觸過,不過他們不是非常負責。」 在等了三週卻得不到申訴小組的進一步消息,我聯絡BellSouth在亞特蘭大的總部, BellSouth讓辯護人和我律師談判。我總算學到,我「傳記家」的名字是無名氏(編按:英文常用John Doe或Jane Doe代替中文的無名氏)。主要的網際網路公司受限於聯邦隱私權法,即使他們的顧客在網路上進行毀謗,也必須對其使用者真實身分進行保護。除非訴訟已進入到法院傳票階段,BellSouth才能放棄對顧客隱私的保護。 聯邦法也保護像BellSouth、 AOL、MCI或是維基百科等網路公司免於為誹謗訴訟擔負責任。在1996年通過的「通訊端正法案」(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款明確地指出:「任何伺服器提供者或是互動性網路服務得作為出版者或發言者。」這個高深的法律用語其實說的是,網路服務提供者與印刷出版或廣播公司不同,我們因為它散播刊登某人針對他人毀謗性攻擊言論而對它提出告訴。 最近國會做出排除數位空間中誹謗應擔負責任的決議,維基百科網路不需要為不正確的訊息負任何責任,不過其創辦人威爾斯最近在布萊恩‧藍博C-Span的訪談中堅持,他的網站是負責任的,有數千名志工編輯協助,可以在幾分鐘內就更正所有錯誤訊息。 不過我的經驗卻足以駁倒他的說詞。我的「傳記家」5月26日刊登這項訊息,5月29日,威爾斯旗下的志工唯一做的事是更正這段文字中「early」這個拼錯的錯字。接下來4個月,維基百科把我描述成一個嫌疑重大的暗殺者,直到威爾斯於10月5日從他的網站刪除這項訊息為止,整整4個多月的時間沒人發現。這項錯誤在Answers.com和Refer-ence.com還多保留了3週。 在C-Span的訪談中,威爾斯說維基百科每天有全球數百萬名訪客,是全球最繁忙的網站。他的志工群協助維基百科的運作,他透過非營利性的基金會提供這個網站資金,估計2006年預算大約為一百萬美元。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居住的新媒體宇宙,遭到蠻人志工和惡意匿名寫作的知識份子移民剝削,而美國國會卻賦予他們能力,並保護他們。 從孩提時代起,我母親就教導我謠言止於智者的道理,她拿著一個羽毛枕頭對我說:「假如我把它撕開,羽毛就會隨風吹散,我就再也不能把它們收集起來塞回枕頭內了。這就是中傷他人的方法。」 對我來說,那個枕頭就是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http://www.courant.com/news/opinion/ commentary/hc-commentwikipedia.artdec04,0,682315.story?coll=hc-headlines-commentary, last modified 2005-12-21 11:41:14.) 編按:約翰‧席勒根塔為已退休新聞工作者,在凡得彼特大學建立第一修正案自由論壇中心,也是今日美國報言論版前主編。本文英文版首刊於2005年11月29日今日美國報,原題「A false Wikipedia 'biography'」。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