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文化局「94年度公寓大廈社區藝文人才培訓」課程)
{側寫}
撰寫/洪予青(崔媽媽基金會)
源起~我們願與中寮的鄉親站在一起
猶記小非老師拿著發行初期的「中寮鄉親報」對我們說:「也不知道當時是哪裡來的勇氣,才進到中寮一個多月,我們竟會在鄉親報上說出:『我們願與中寮的鄉親站在一起』這種話。這樣的宣示是很關係重大的。」當時是以一個外來者身分進入的小非老師,自921後一直待在中寮,現在也可以說是那兒的一份子了,而且還因為不能認同果農似乎在市場機制中不得不使用農藥的做法,自己捲起袖子,開闢「溪底遙學習農園」種柳丁,藉由實作與觀察紀錄手冊告訴消費者柳丁不使用農藥的付出成本為多少,希望藉此扭轉已然根深蒂固的劣質風氣。教育農民,也重新教育消費者。
「中寮鄉親報」目前已經停刊,但我始終相信一份好又具有意義的刊物,生命期應當更長,它所曾經承載的情感和使命,一定還在紙本刊物外的中寮鄉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子。
辦報對於當時的小非老師來說,是她想到自己唯一能為中寮鄉做的事,許多鄉裡的婦女遇到天災後急速地凝聚,自發架起鍋灶擔任準備三餐的工作,小非老師思考著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於是就以自己大眾傳播本科的專長,為這塊土地那時的人們,扮演詳實紀錄者的角色。對於中寮人,這是一項挑戰。
中寮人不習慣討論、沒有影像、沒有紀錄,和小非老師及「果然工作室」所執的「紀錄+討論+互相看見」三大項辦報理念,是有著極大落差的,甚且鄉民們當時有閱報習慣者更在少數。報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對上了年紀的多數鄉民非常吃力,小非老師及夥伴考慮著什麼才是合適的語言時,「彩色」、「大片留白」、「大字」、「圖片篇幅大」等要素就躍然紙上了。
好報紙的功能
小非老師說,好的報紙應該具有"轉譯"的功能,因此編輯者必須非常清楚讀者是誰、屬性為何,再衡量其特性製作合適的內容和刊物。而對中寮鄉民來說,「中寮鄉親報」用字淺顯、口語化,即連建築相關法規都以簡單的方式傳達,因此能日漸擄獲當地人心。
在一個頁面的版面編排上,絕對會設計大小有別的欄位,不時穿插小欄位,置入小故事或小短波消息,能使視覺不因太過整齊而呆板,也使不同閱讀習慣的讀者有了選擇的權利。「我覺得辦報的人要有一種體貼的心,要有體貼別人閱讀習慣的心意。」小非老師還說,辦報者容易一廂情願,因為編輯所站的角度和讀者不同,如果沒有考慮到看報者的需求,是很容易讓自己的刊物抓不住讀者的。
「媒體可以傳達訊息,進而感染群眾,從而產生行動者。」因此,小非老師並非漫無目的地報導著中寮大小事,隨著時間和報紙內容的累積,開始著手「歷史行動的整理」,比如就曾報導過:地方上的模型師這個議題,也因此發現了全國碩果僅存的模型師原來就住在中寮,從老模型師身上,也挖得不少舊聞和有價值的古董。
「中寮鄉親報」創辦三個月後,跨入了另一個階段,原本是處於被動接受位置的中寮鄉親們,陸續跳了出來。果然工作室也意識到,如果希望辦報這件事能對地方有意義,就必須和地方上的人合作,否則最終仍然是平行的兩條線,無法交會,或是外來者一停手刊物就面臨夭折的命運。
派辦與辦報同等重要
小非老師提到在中寮鄉發送報紙,等於是重新適應鄉民的閱讀習慣,但如果不正視費時耗力的派報工作,那麼之前付出的心血就幾乎是功敗垂成,也等於失去效果。
首先,果然工作室想到,可以針對原本就有讀報習慣者採取夾報,於是在發報當天凌晨工作室就載著報紙到報紙分發處,天未全開時工作室的幾個人睜著惺忪睡眼,和其他夾送廣告的工讀生一起蹲在地上夾報......,這校長兼撞鐘的工作隨著報紙生存了很久。
訂報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果然工作室只好另外設立發報隊伍,規劃送報路線,儘可能將報紙挨家挨戶送到每一個家庭。後來,又發明了「讀報」的機制,原本社區內本來就有受過較高教育程度的鄉民為其他人代筆寫信、讀報紙的習慣,果然工作室搭上了此列便車,試圖讓鄉親報能夠灑到每一個鄉民的心坎裡。
原本以為自己什麼都沒有
地震前,中寮鄉民們以為自己什麼都沒有;地震後,因為中寮鄉親報地深度接觸和挖掘,他們開始知道要以不一樣的眼光重新審視自己,也越來越肯定自我的價值。
媒體的思考
「我覺得"在現場"就是媒體發揮的最大功效!」小非老師這麼說。因為有人看見,有人紀錄,就意味著「我和你是站在一起的,而我記下了」,所以中寮鄉親報總是大版面揮灑放圖片,在出席外頭的研討會時數度被質疑,但是果然工作室認為既然要紀錄,那寧可多花一些錢,讓「紀錄」的意義能夠彰顯不隱才是重要的事。
只是紀錄到了一個程度後,小非老師認為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意即看見災難時,不能只是一味施予同情,還必須要有公義的價值判斷,這就是另一個課題了。
一些編輯的小撇步
- 觀察日本刊物,大大小小除了量的驚人之外,還可注意到他們大量使用手寫體,小非老師說中文字直排與橫排效果有別,直排能夠展現中文字特有的美感,如還能適時在刊物中加入手寫字,必定更能突顯親和力,也使人留下深刻印象。
- 此外,「插畫」也是可以考慮採用的方式,一來使版面活潑,二來也能將訊息化繁為簡,一目了然。
- 版面編排部分,切割大小很重要,使之產生節奏感。
- 決定刊物的調性也很重要,那會影響到刊物的風格走向,而這就必須溯回源頭:究竟這份刊物是給誰看的?
還有關社區報的思考
雖然刊物製作的大原則是能夠相通的,但是小非老師還是提醒說:不要對社區刊物有既定的想像,這是因為往往這種想像會侷限更多的思考,而且如果社區報都長得同一種模子的樣子,那豈不是太過無趣了嗎?
課堂最後有人問起,當初小非老師是為什麼會到中寮鄉辦報紙,她說,因為遇到了大地震,有一些感覺被觸動,年屆三十的關卡,希望能為自己也為別人創造些什麼,而辦報的過程她一邊經歷一邊也在累積。小非老師說:「時候到了,否則也強迫不來。」關於一開場時她所說的當初發下豪語「我們願與中寮的鄉親站在一起」,後來似乎沒能夠持續兌現,究竟是好或不好她還不能給出個答案,不過我卻覺得這樣的態度很像在社區熱心推動一些事務的人,不見得有名有份,在環境惡劣時總會想到要做些什麼,而也的確嘗試去做些什麼,這一些,我相信不會完全被磨滅的。
{場記}
記錄整理/曾家鴻(崔媽媽基金會)
2005年11月19日09:30~12:30
講題:由社區刊物作為社區媒體及大樓組織工作
講師:馮小非老師
一、社區媒體的功能:
- 紀錄社區事務。
- 引起社區討論。
- 引起社區關心。
二、社區媒體的「語言」:
編輯地方媒體,須考慮當地語言,例如:鄉村或老年人多的社區,須考慮用大字或以圖像為主。
三、辦社區報紙的心態:
- 辦報使自己從另一個角度看社區,好像自己是外星人,從外面看社區事務。
- 最大成就感:在於讀者的閱讀和迴響。
- 不要一廂情願執著於自己的理想,也要考慮當地居民的需求和感受。
- 一份有影響力的媒體,讓從事的人都是行動者。
- 媒體應該在現場:讓遭受不公不義事情的受害者,知道他們的遭遇會被外界的人看見。
- 讚美人的堅毅同時 也要思考這樣值得嗎 這樣好嗎 不能失去原則
- 人就是會累的,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四、基本編輯注意事項:
- 在版面裡擺人物相片,特別能吸引讀者閱讀。
- 設計上:提供不同菜色,例如:照片、短文、論壇、新聞……要有一顆體貼的心,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
- 辦報和派報同等重要:把本期希望讀者知道的訊息讀給讀者聽,或發起孫子讀報給阿公阿媽聽的行動。
- 版面必須有適度留白。
- 主文和專欄的比例5:1。
November 22, 2005
{延伸閱讀}小非老師有關社區刊物編輯的資料
閱讀的編織術──平面編輯概論及美術編輯
作者/馮小非
整理/洪予青
一、什麼是編輯?
當單字組合成句子,構成了語言溝通的基礎,而眾多的句子組合起來成為文章,便可以用來說明更複雜的事情。但是如果光是一篇文章已經不足以說明整件事情,或者需要同時將很多篇文章甚至照片放在一起,就需要一種編織的方法,將這些複雜的訊息編織成可以閱讀的語言,並且透過文章擺放的位置、文章之間的比例、文章的圖片的比例……等方式,我們隱約的提供給讀者一種意義的邏輯,試圖暗示他們那些訊息是比較重要的,那些只是有趣的小花邊,凡此種種閱讀的編輯術,我們稱之為編輯。
二、編輯的語言
- 開本──平面編輯的基本舞臺。
- 標題──訊息海洋中的旗桿。
- 文章放置位置與比例──以一篇主文搭配一篇小文章,這和用一整篇大文章是不一樣的編輯手法,這是訊息呈現的豐富度之差別,而相同主題中的文章放在哪裡,又顯示文章的不同重要性。
三、美術編輯的內容
- 字級、行距、段距與每頁最多字數。
- 直排與橫排的差異。
- 色彩與圖案的運用──色塊、底色、襯底圖案、黑白與彩色。
- 照片、插畫的作用以及和文章的比例。
- 小方塊、專欄和正文的擺放方式。
- 如何掌握刊物的調性──復古的、清爽的、繁複的。
- 如何讓每一篇文章適合閱讀──切割或者不切割?
四、編輯流程
1.第一次編輯會議:企畫
決定本期要刊登那些文章,是否有特別企畫的主題,是需要一篇主文來作專題,還是要一篇主文搭配兩篇小文比較恰當?究竟需要寫幾篇文章,每篇文章字數多少,是否需要搭配照片,如果有的話需要幾張,文章寫作調性如何,照片的風格如何,都要在編輯會議中做出明確討論。
如果企畫的工作沒有做好,沒有明確的量化出要交多少篇文章以及每一篇文章的字數,就容易發生字數過多或過少的情況,都會影響美術編輯的編排。
2.第二次編輯會議:下標、落版
已經交稿完成之後,根據前次討論的結果來看是否有出入,文章的份量和調性是否有需要修改得地方,稿件的量是否太多太少,有沒有需要臨時更動之處,文章是否需要重新下標題。
當這些都確定之後,便可以進行平面的落版,決定文章所置放的頁數和大致位置,同一頁當中不同文章的比重如何,同一主題內的什麼文章為主,何者為方塊,都需要在進入美術編輯之前,做出確認,才能給美術編輯明確指令。
3.第三次編輯會議:校稿
當美術編輯完成初稿之後,編輯需要進行校稿的工作,除了看是否有錯字之外,也再確認標題的大小與文章的比重是否符合,排列的方式是否易於閱讀,風格和文章或刊物的調性是否符合,在印刷前和美術編輯做出最後的討論。
想想再開始
我們活在社區之中,覺得自己對這些事情熟悉不過,但是為何社區中會有河流經過?那是從哪裡來的?最早的時候為什麼會有人來這裡定居?認真想起來其實也不是那麼清楚。
假設從我們最熟悉的家開始吧。你知道自己的名字(是誰幫你取的呢?),也知道自己的父母親是誰(他們是從哪裡來的?),從小如何長大(隨著年紀增長恐怕也有點忘了吧),但是除此之外,我們還知道什麼呢?我們是否明白父母親是如何在這裡長大?他們上學走的路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在他們受的教育中,學會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他們會選擇這份工作而且繼續留在家鄉成家,在這裡撫養我們長大,這些是為了什麼?
世界上有那麼多地方,為什麼我們要住在這裡?我們的鄰居為什麼會住在這裡?他們喜歡這個社區嗎?而我,喜歡嗎?又為什麼我要知道這些?
什麼是我們共同的記憶
社區訪談並非去探問每個人的隱私,而是將我們的歷史匯聚成大家的記憶,在那些記憶當中,有不同年代走過的痕跡,有些已經消失,有些還在繼續,但是總加起來那就是歷史。有了社區的歷史,每一個人才感覺到「我們」是一個群體,是享有共同回憶的一群人,而不是表面上住的很近,其實一點共通點都沒有的人(想像你的隔壁住了外國人的感覺)。
可是每個人的工作不同,住的地方也多少不一樣,什麼會是我們共同的記
憶呢?
- 自然景物──山川、河流、植物、動物。
- 在重要的公共建築物發生的事情──例如學校、廟宇、公園、公共廁所。
- 地方上的大日子──廟會、學校運動會、交農作物的市集、夜市。
- 發生過的大事件──八七水災、九二一大地震、連續殺人狂事件。
- 大多數人的職業──種稻子、重香蕉、採收檳榔的回憶。
當我們以共同的記憶作出發點時,會容易和對方站在相同的基礎上,他會覺得回答這些問題並不試探問他的隱私,而是一起建立社區的歷史,當然每個人會有自己私人的角度來看待這些事情,但是記憶原本就不會是一致的,每個人因為自己不同的職業和年齡與身份,會對相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談就是互相瞭解的過程
常常我們會把訪談想得很複雜,覺得要具備很好的口才,或者很多的學問,才能去做訪談。其實訪談就是互相瞭解的過程,因為每個人所知道的有限,但是為了要讓共同記憶的內容更豐富,所以我們去找別人,跟他分享自己的所知,同時瞭解對方對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因為訪談,我們瞭解彼此的相同與差異,越多的人就有越豐富的內容,也可以有越多的認識。因為訪談是互相瞭解的過程,於是我們得學會幾件事情:
- 真誠且耐心的傾聽。
- 別忘了自己原本想瞭解的是什麼。
- 當別人所知道的內容和自己有出入時,如何避免產生爭執?
- 如何幫對方回憶起原本已經遺忘的事物?
- 如何適當的讓對方知道,你或者別人對同一樣事情的回憶?
訪談後的紀錄與整理
訪談的內容需要記錄下來,並且經過整理,才能成為有用的資料。以下是幾種常用的記錄方法:
- 用紙筆做重點式的紀錄。
- 以錄音帶做較為詳盡,甚至是逐字逐句的整理。
- 以錄影的方式留下訪問過程或發生事件之全景。
- 輔佐以攝影,將受訪者及現場畫面留影紀念。
不論是那一種方式所做的紀錄,都需經過再次的整理成為完整的故事,否則都只能算是「原始資料」,他是日後歷史學家或社會學家研究的重要素材,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要以此來說一個故事,就必需要經過整理。
整理的方式
- 建立分類目錄──確定該資料屬於何種類別。
- 建立總的索引查詢目錄──隨著資料增加,才不會忘記什麼資料放在什麼類別。
- 設計適當的資料建檔方式──同一個事件可能包含的資料性質不同,可能包含文件、原始訪問錄音帶、照片等,如何將這些資料分別保存,又能知道是屬於同一個事件?
- 針對資料屬性來做保存──照片與底片、錄音帶與影帶需要放在防潮箱、文件最好也能放在防潮箱,但若空間過大,通常會放在文件夾,是否需要裝訂成冊?電腦檔案需要定期備份,以防磁片壞軌或電腦當機。
- 列印,裝訂成訪問錄集,甚至考慮簡單的編排成書,都可以讓資料保存及閱讀起來更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