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本】
     

  | |出刊日期2005/12/30(五)

 

1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
報,歡迎至智邦生活館「過期
電子報
」處點閱或下載,可點
覽已發刊電子報。不便之處請
見諒。

活動訊息

NEW!出賣人民利益的立委
小心了!

公平課稅公投行動聯盟
給立委的公開信

詳細資訊→(more

假稅改不如不改

詳細資訊→(more

-------------------------

HOT公平課稅 公民行動

連署書下載

詳細資訊→more

-------------------------

要如何行動

詳細資訊→more

-------------------------

「公平課稅公投」的更多資訊

請到http://gontou.tw/

-------------------------

HOT!新書推薦


 書名:《誰說孩子沒壓力》
 作者:富田富士也
 出版社:新手父母
出版社

臺安醫院心智科主任
許正典醫師推薦文:

全方位剖析現代孩子壓力
源、壓力反應,和壓力處
理。《誰說孩子沒壓 力》
一書,告訴大人們應重視
孩子及學童的壓力問題,
進而找出自己和孩子之間
的壓力處方,並且加以身
體力行,重新壓出孩子的
生命力與創造力!

  ---------------------------

 教改時代
您最可以信賴的媒體

人本教育札記

創刊16年,
領導教育新思潮、
完整記錄台灣教育的轉變
《人本教育札記》
不僅是父母的百寶箱、
老師的好幫手
更是您參與教育、掌握教改、
與世界同步的最佳媒介

訂購專線:02-23642955

Email訂購:
mailto:publish@hef.org.tw

< Top>----------------------------
 來聽
【台灣教育向前行】
系列廣播節目
 
給你向前邁步的知識與力量
→詳見下方

<
Top>----------------------------

友報連結:

八卦山教育電子報

訂閱請按
more

< Top>---------------------------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史英老師主持)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電子報發報中心====

| 訂閱或取消 |

| 客服信箱 |

| 電子報發報中心 |

| 申請免費電子信箱 |

˙您想要登廣告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
 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
 ,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小啟:人本教育電子報為每週二、五發刊,歡迎讀者支持。
------------------------------------------------------------------------

恢復課稅不可以「課多少、補多少」

頭家,咱來提案公投

提案主文:

國家恢復教職員課稅(刪除所得稅法第四條
第一項第二款)時,不應附帶指定稅收用途、
補償個人稅款或其他破壞租稅公平之條件,
增加之稅收應歸國庫統籌運用。

因為:

一、租稅優惠原因消失,恢復課稅勢在必行
二、政府不惜以「課多少,補多少」之配套,作
為交換教師課稅之條件
三、「課多少,補多少」破壞租稅公平,惡例不可開
四、創制立法原則,保障租稅公平,健全公民社會

         只要您:

      1. 貼上身份證正面影本
      2. 寫上戶籍地址
      3. 簽上您的大名


     您就成為8萬2千個提案人之一
       每年為下一代賺98億
       您的1票=每年賺10萬

公民來投票,國家不亂來

公平課稅公投行動聯盟 邀請您


------------------------------------------------------------------------

本日精選文章

以身作則讓暴力循環中斷 -回應「別讓台灣成為不管教學生的國家」乙文

【從教師課稅說起之十一】—這其實就是綁架!

------------------------------------------------------------------------

教育新聞

立院初審通過 零體罰入法 教育新里程

零體罰入法》限制體罰 各國概念一致

教改團體:530萬學生最棒新年禮

1
-------------------------------------------------------------------

【本日精選文章之一】

以身作則讓暴力循環中斷
-回應「別讓台灣成為不管教學生的國家」乙文

◎ 蕭逸民/人本教育基金會代理執行秘書

 幾天前,在立報上看到一篇題名為「別讓台灣成為不管教學生的國家」的文章,內容主要是批評零體罰政策會造成教師不敢管教學生,並以此要求重新檢討零體罰政策。然而,該文卻讓我回想到前不久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則報導。新聞中,電視台記者很開心地介紹有一所小學今年沒有製作畢業紀念冊,而是由老師拍攝學生在校的生活,以影像光碟的方式紀錄留念。而就在電視台記者輕鬆活潑的旁白中,螢光幕同時播放著光碟內容《一個小學生很開心地表演老師上課的樣子,拿著藤條輕打著另外一個小學生的雙手,被打的學生還不時裝著鬼臉,引著旁觀的同學大笑》。的確,這就是現在國中小的校園生活,平凡地連電視台記者都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一部體罰影片。

 從影片看來,師生之間是非常親密地分享生活的點滴,包括體罰在內,這也說明為何該文的作者強調,零體罰政策只會影響校園和諧,衝擊師生關係,因為體罰在校園文化中,一直保持著施與受的平衡,老師不以「施」體罰為恥,學生不以「受」體罰為惡。體罰作為管教方式的一種,還是校園生活的常態。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老師撰文強調全面禁止體罰會使校園陷入管教危機,並不斷強調「體罰定義不清?」,以及「不體罰,怎麼管?」。回應這些問題,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要該說清楚為什體罰應該被禁止,只要能夠真正明白為何要禁止體罰,目前許多體罰爭議,自然就可以迎刃而解。

 禁止體罰,不單是某些教育家的理想,更是國際組織正在推動的重要政策,希望各國政府透過禁止體罰來建構和平、非暴力社會;因為唯有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禁絕暴力,並學習如何以和平、非暴力的方法解決爭議,人類社會才能超脫戰爭、暴力的惡性循環。戰爭、暴力的根源在使用它的人不願意相信另外有和平、非暴力的手段可以解決問題;就像有許多人不願意相信除了體罰之外,還有其他有效的教育方法一樣。

 除了放棄暴力,要建構和平、非暴力的社會還需要具備不屈從暴力的精神。當年甘地與馬丁路德‧金主張和平、非暴力抗爭運動的時候,大部份的人都認為他們不可能戰勝英國的槍桿子與美國的白人法律,但事實證明主張以暴制暴的人都失敗了,只有不屈從暴力的和平典範永久流傳。以體罰作管教學生的方式,就是要求學生屈從暴力的反教育。以居仁國中體罰影片為例,影片之中「施」與「受」以及「旁觀者」都視體罰為常態,特別是被打的學生,面對老師的暴力對待竟然是那麼地順從,毫不抗拒。人本教育基金會之所以公佈該影片,主要目的就是希望社會與老師能夠反省,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否還要繼續教育我們的下一代順從權威?接受暴力?

 誠然,禁止體罰就是剝奪老師使用暴力的權利,但比起英國軍隊或是美國三K黨,今天的學生不會更難應付。下列是1960年2月27日非裔美籍學生抗議用餐吧種族隔離措施的行為準則:

  禁止事項:
  一、 切勿出手反擊,遭到辱罵也不可還口。
  二、 不可嬉笑。
  三、 不可與顧客招待人員談話
  四、 除非組長下令,否則不可離開座位。
  五、 不可阻擋商場入口或走道。
  遵循事項:
  一、 隨時展現出和善有禮的態度。
  二、 坐姿端正,隨時面對吧台。
  三、 向組長回報所有重大事件。
  四、 如果有人要求告知任何訊息,應禮貌地將其引導去見組長。
  五、 謹記耶穌基督、聖雄甘地、以及金恩的教誨。
  愛與非暴力才是正途。
  願神祝福各位。

 2月27日的抗議活動,有多名非裔美籍學生被毆打,但無人還手,也因為他們堅持以和平回應暴力,該活動繼續到4月19日時,市長終於公開宣佈用餐吧實施種族融合政策,並成功維持至今。如果非裔美籍學生在面對白人暴力相向時,都能堅守和平守則,並成功改變種族歧視的政策。為何台灣的老師在面年幼無知的學生時,不能不依賴暴力,並有效地教育學生?

 如果真正了解禁止體罰意在放棄暴力,前面那些問題「體罰定義不清?」、「不體罰,怎麼管?」,甚至是「如果學生使用暴力霸凌其他學生,甚至攻擊老師,那該怎麼辦?」,就只會被一個問題挑戰,那就是「老師應該要如何教導學生用和平、非暴力的方法解決紛爭?」。而我們相信,要回應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老師應該率先放棄暴力,不再依賴體罰作為管教方法,以身作則地開始讓暴力循環在校園裏中斷。


-------------------------------------------------------------------

【本日精選文章之二

[從教師課稅說起之十三]

這其實就是綁架!


◎人本教育基金會


 
經過這麼多天的「說起」,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到底是為什麼,工作比我輕鬆,待遇比我優厚的人,不能像我一樣繳稅?不是少數逃漏稅的人噢,而是十幾萬人;不是鑽法律漏洞噢,而是完全合法的;不是那些唯利是圖、不知廉恥、枉顧公義、為富不仁的傢伙噢, 而是,而是我們孩子的老師!

 早從幾十年前開始,歷任的財經首長就已經倡議必須取消軍教免稅;直到今天,軍人和教師都已經同意恢復課稅,教師甚至還走上街頭喊出「還我納稅權」,朝野也並無歧見,奇怪的是,四五年又過去了,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事情還是不會改變!

 到底是誰剝奪了老師的「納稅權」、害老師一直背負著「逃稅」的惡名呢?91年9月,前行政院長游鍚?會見教師代表,做出了「課多少、補多少」的承諾;至此以後,這幾個字就變成一種咒語,一直含在「教師代表」的嘴裡,只要是討論恢復課稅的議題,總是會聽到,還多加了幾個字, 變成「課多少、補多少、實質所得不減少」!

 當受到外界的批評:「繳多少、還多少、這不等於沒有繳?」,教師代表又說,這是游錫?說的, 不是我們要的!但人們不能不懷疑,如果沒人要,怎會有人給?游固然糊塗,不該亂開支票;但拿著支票到處談條件的人,也不是那麼無辜吧?

 接下來,就是立法院的袞袞諸公了:在審議恢復教師課稅案的時候,他們(不分藍綠)竟然要求行政部門必須先和「全國教師會」談出「補多少」的配套條件!天下再也沒有比這更愚蠢的決議了,試想,拿著這個尚方寶劍之後,教師的談判代表怎麼還會做任何讓步?即使他們個人想妥協,只要任何人質問「既然必須你同意才行,那你幹嗎同意?」,他們也只好把條件開到最高!

 其結果就是,任何想把稅款用來改善教育環境,讓師生共同受益的配套,都遭到否決;而教育部和全教會最後的協商版本,正是把所有可能課到的稅,全數還給納稅的老師!這樣,國庫不但沒有任何實惠,還要付出高額的課稅成本;又因為還給老師的錢,必然出自教育預算,這就讓已經十分拮侷的教育經費大失血(預估每年將被吞蝕77億)!

 眼看著這個案子就要通過,我們不能不沉痛地指出,這根本不是什麼協商,這其實就是綁架!「先談條件」這把寶劍,讓少數所謂的教師代表, 違反全國教師的意願,把大家早有共識的「恢復軍教說稅案」,綁架到完全動彈不得!


----------------------------------------------------------------------------------

教育新聞

院初審通過 零體罰入法 教育新里程

拱橋、下跪、交互蹲跳等體罰可望從此在台灣絕跡!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教育基本法修正案,首度明文訂定禁止體罰,教師輔導管教方式也將走入新紀元。教育部次長周燦德盛讚此為進步立法時也強調,這絕非教師管教權的退出,而是要以更積極的方式達到輔導管教目的。......(2005/12/29中國時報)

零體罰入法》限制體罰 各國概念一致

教育部駐外單位調查先進國家是否有禁止體罰的立法規定,結果發現無論立法與否,各國基本概念一致,均禁止對學生造成身體疼痛、極度疲勞及言語暴力的行為。......(2005/12/29聯合報)

教改團體:530萬學生最棒新年禮

校園不體罰的時代來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昨天通過《教育基本法》「禁止體罰」相關條文,長期推動禁止體罰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及家長團體都表示肯定,並指這是給全國五百卅萬學生最棒的新年禮物、也是文明國家的表現。......(2005/12/29聯合報)

----------------------------------------------------------------------------------

HOT!與孩子們立約
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人本教育基金會,正發起「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活動,鼓勵大人們「與孩子們立約」,不體罰孩子、以更好的方式對待孩子。立約者將可獲得人本教育基金會出版之「愛的手冊」一本,以及活動門牌貼紙一份。「愛的手冊」中,收錄如何不體罰也能將孩子教得好的故事、方式、以及思想。歡迎所有關心孩子、關心教育的人,踴躍參與。
洽詢電話:02-23670151*230賴小姐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教育好伙伴」:(週一到週五08:10~09:00)由台北市
家長協會理事長蕭慧英主持,幫助家長參與教育。


■「教育新航線」:(週一到週四18:10~19:00)由森林小
學校長朱台翔主持,提供教師各種教學的新點子。


■「教改e 點靈」:(週一到週五22:10~23:00)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台主持人阿用主持,協助學生與家長認識教育政策、瞭解學習。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歡迎收聽「台灣教育向前行」!


收聽頻率:台北、桃園及高屏地區:101.7/宜蘭、彰化、台中、
雲林:103.5/台東:102.9/基隆:100.1/花蓮:103.7/
玉里:100.3/竹苗:103.9/南投:98.1/嘉南:107.7/澎湖:99.1

<Top>---------------------------------------------------------------------------------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