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魅力新故鄉0059
新故鄉
電子報 0059期   95/01/03發刊
Eye-Catching New Homeland


來到興仁社區,大家忍不住先拍大合照,留下共同學習的見證。

啟動生態社區見學列車

撰文/吳惠蓮

 十一月十二日 ,清晨五點鐘,天色微亮的屏東市新興社區,七十三歲的進財伯仔已經在田裏工作一個小時了。連忙回家換下工作服,前往集合處,和另外十三位社區居民會合,共同搭乘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社區見學列車」,要一路前往台北縣淡水鎮興仁社區及石門鄉臨海農場,進行生態社區間的參訪與交流。

大自然面前都會回到最童真

來自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的謝秀琴,興奮的脫下鞋子,親近海水

 「社區見學列車」一路由屏東、台南、台中、捷運淡水紅樹林站接駁各地生態社區的夥伴。在進入淡水鎮後,原本已經在車上飆歌的社區夥伴們,點唱了應景歌曲淡水暮色,在「日頭將要沈落西,水面染五彩,男女老幼在等待,漁船倒返來……」歌聲中,來到了今天見學列車的第一站:台北縣淡水鎮興仁社區。
 「哇,海水?~」來自全台惟一不臨海的縣市,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的謝秀琴、李麗純不畏微寒的海風,馬上脫掉鞋子,赤足碰觸海水;正在一旁尋找螃蟹蹤跡的聖約聖技術學院盧明智主任,不禁笑說:「在大自然面前,無論老少,都會回到最童真的心境。」盧明智主任在這片供養他讀書、成長的淡水海邊,為九十四年度入選為營建署生態社區示範計畫點的社區夥伴們說明,興仁社區居民們保衛家園的努力。
 淡水鎮興仁社區的潮間帶早期盛產珠螺、海瓜子,景色秀麗、生態物種豐富。其後因為沿岸工廠廢水的排放、不當的破懷,造成沙灘流失,物種消失,位於興仁社區的洲子灣海水浴場的關門,連帶讓興仁社區的風華日漸消失。

尋找曾祖父的智慧

這片海域滋養著盧明智主任的年少時間(前拿麥克風者),也將共同滋養著世世代代的社區居民。

 「石滬是我曾祖父時代打造的,」為了找回流失的沙灘,盧明智主任和小學同學——興仁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鄭鵬舉和柯麗卿夫妻倆,結合其他二、三十名幼年玩伴,運用一百多年前老祖先的智慧,重新建立保護海岸線生態的石滬,以防潮截砂減緩海岸的流失,是淡水海岸線重要的護沙勇士。
 「那不是你曾祖父打造的石滬嗎?怎麼有看到一些歐巴桑在那邊撿貝殼呢?」有社區夥伴詢問著;「這片海灘是公共產,小時候我靠著撿珠螺、藻類協助家計、完成我的學業,現在它也同樣會滋養著社區其他居民。」盧主任回應。
 盧主任及鄭鵬舉總幹事回憶著那段艱辛的奮鬥歲月:專業知識的不足、沿岸養殖權的爭議、行政單位互踼皮球、居民的悲觀觀望……都讓義工團隊有極大壓力。
 透過學校與社區的合作,「一年多來興仁溪至賢孝溪約 三公里 原本沙灘流失、海岸侵蝕的區域,保守估計已成功留下至少二萬多立方公尺的沙!」鄭鵬舉 表示。
 「海岸線的流失,已經是國際性的議題,興仁社區以一個社區的力量做到了,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會廖嘉展強調。
 中餐,享用了豐富的海產大餐,滿腦袋、滿肚子海的記憶中,揮別了興仁社區的朋友,繼續往社區見學中心的第二站:石門鄉劉力學臨海農場,出發。

有機心生活

臨海農場的主人劉力學(中)自信地展示農場內健康、鮮美的蔬菜。

 「是阿兜仔呢~」劉力學,這位笑容滿面、穿著很家居,好像隨時準備要下田工作的外籍台灣女婿,乍見之下,很難想像他曾是台灣神通電腦副總裁,並且是中文電腦的催生者。
 等待大夥坐定,每個人端起瓷杯,享用著熱茶水,劉力學拿起了一把事先預備好的青菜,要大家猜猜它的名字,「青江菜」、「小白菜?」、「有這麼大的小白菜嗎?」……三言兩語中,「沒錯,它是小白菜的品種之一,而且是成長十九天的小白菜。」劉力學一方面宣布答案,一方面將菜往下傳,讓大家試吃.「好甜喔~」在一聲聲讚賞聲中,劉力學分享他的有機心生活。
 因為想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快樂的成長,劉力學夫婦從台北市搬到台北縣石門鄉,並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親手將原本光?禿的不毛之地打造成綠意盎然的生活好所在。

「ㄆㄨㄣ」變成台灣農業黑金的第一步

將「ㄆㄨㄣ」變成農業黑金的劉力學解說廚餘製作流程,充滿著科技人的理性系統操作。

 劉力學在台大農化系吳三和教授的協助下,開始做起廚餘堆肥,將人見人嫌的「ㄆㄨㄣ」變成有機肥料。
 端出兩碗黑黑的小土片,劉力學輕輕挑出一片,彷彿人間美味似的吞下:「這就是ㄆㄨㄣ做成的有機肥;」大家訝異聲四起,他接著笑說:「我只要到台北去吃個幾天飯,腸胃不舒服,我就吃些有機肥,讓它的細菌清清我的腸胃。」
 在劉力學的概念裏,要種出有機蔬菜,首先一定要有建康的土壤,才能有豐富的菌種因應不同蔬菜對營養的需求。土壤營養夠,作物抵抗力就好,加上大自然界中的天敵抗衡,蟲害就少。臨海農場從開始種植蔬菜以後,沒有停耕過,「我一分地就用了二十公噸的有機堆肥。」搭乘由劉力學開的小貨車,前往位在海邊的蔬菜區,會讓人以為這景象只是在一般農村區的常景,怎麼出現在海邊呢?
 「一噸有機肥會產生多少液態肥?」、「什麼時候需要打氧氣?」不脫科技人才的骨子,劉力學在解說堆肥製作過程,都會以步驟化、數量化,以便做為日後推廣之便利。
 夕陽西下之際,繽紅的天色,配著臨海農場的生菜沙拉,一天的溫馨交流、在大自然中的謙遜學習,這碗沙拉的新鮮、清甜、美味,正是這趟新故鄉社區見學列車的寫照。

訂閱魅力新故鄉:

電話:049-2422003  傳真:049-2422018

地址:545南投縣埔里鎮西安路一段259號

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