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 :  第三十八期 : : 2006-1-11

    本期主筆: 紀大偉

    木馬新書搶先看:與建築相遇   楊舒斐   

   木馬文化部落格:漲跌線圖下的人性對決-波上的魔術師        

                  一般認為李安的《斷背山》是好電影,而它是由安妮.普魯的好小說改編──電影版和小說原著都已經受到各國無數的肯定。聽起來,電影和小說相得益彰是天經地義的,其實不然:老影迷都知道,好小說往往被改編成爛電影,而好電影卻經常出自於爛小說。因此,《斷背山》的電影和小說同樣叫好,事實上是一對奇葩,而非理所當然。

           電影依賴「視覺化」,而小說則不;小說裡的各種幽微心理,在電影之中都要讓人「看得見」。電影/小說的主要張力就在此:有時候小說明明什麼都不想明說,可是電影卻要掀開神祕面紗。電影改編/原著小說的辯証,已有無數專家談過,我在此便不再多說。

           李安最大的挑戰,就是要讓安妮.普魯曖曖內含光的情感讓人猛然看見。牛仔之間的禁忌之愛,要如何讓人看見呢?在《斷背山》的預告片(在中英文官方網站都有得看)之中,就有一個絕佳的例子。兩名牛仔走出斷背山,各自回家時,牛仔甲開車,而牛仔乙走路。甲在車子的左側後視窗看見乙的身影──車子越開越遠,乙的人影就越小。

           這個畫面暗示了什麼?表示甲很依依不捨,雖然車開走了,還是要一直看乙。別嫌我說得太白──這個畫面的手法和訊息並不新奇,類似影像在各國愛情片都看得到。甚至在很多人開車和騎摩托車的日常組驗中都發生過。

           但我認為這個畫面很稱職,甚至可以當作電影課的教材。它呈現出「裡面」和「外面」的辯證關係。甲在車裡面,乙在車外面,可是甲並無法永遠安全躲在裡面,而會遭受外面的乙入侵。哲學家班雅明(Benjamin)說,「裡面interior)終於不能抗拒外面exterior);裡面只能在視覺的層次改變外面的惘惘威脅」。班雅明的好友阿多諾(T.W. Adorno)指出,後視鏡是十九世紀的發明,時稱「間諜鏡」(spy),讓住在中產階級公寓裡的住戶不出門也可以看見門外的人事物(也就是說,後視鏡也是居家良伴,並非汽車的專行),讓外面的人事物變相入侵裡面。

           先前提及「中產階級」,並不是隨便拈來的形容詞,而具有深切意義。在《斷背山》中,開車的甲由窮人變成中產階級,而乙一直是窮人。小康的中產階級不是最有錢的人也不是窮人,因此特別在乎「內」「外」分際──試想,有錢人住在大宅院裡,根本不必計較空間的內外;窮人只要不凍死就好,住房子內外都沒有差。只有中產階級需要用力捍衛小家庭/小住宅的疆界。

           那麼,在性事方面呢?開車的甲被乙的影子所入侵,那麼在床上是誰在入侵誰?於此,我就不語怪力亂神了。 

 

                 與建築相遇  楊舒斐

建築逐漸成為近年來台灣社會的熱門顯學。但到底要如何看建築,仍讓許多想一窺建築堂奧的人感到困惑。

悠遊於文學與建築之間的中文系女子楊舒斐,自策劃「築生講堂」以來,一直致力於「空間美學」的推廣工作。本書是她多年來與眾多建築狂熱者至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地旅行朝聖,寫成的當代建築人文觀察。她善於述說動人建築背後的大時代故事以及空間利用潛藏的文化意涵,希望能與更多的人分享她對建築欣賞的樂趣與關心,讓建築美學成為人人生活美學的一部分。


  
精選書摘

  瞬間的璀燦──泡沫經濟為東京留下的美麗禮物 (節錄)
  
「葛西臨海公園水族館(1989)及眺望塔(1996)」        

  著名的「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MoMA),費時兩年多,耗資六億五千萬美金,進行擴建工程,於2004年完工重新開幕。贏得這個設計案的,是日本的名建築師谷口吉生(Yoshio Taniguchi, 1937-)。

 戰後日本建築師在建築的表現上是優異的,但這絕非一蹴可幾。這些建築師趁著日本經濟大好的年代,在日本爭取表現的機會,有許多精彩的作品留世,也是日後進軍國際市場的最好助力。位於東京市郊「葛西臨海公園」的水族館與眺望塔,恰可見識到谷口吉生的美學功力。

  這座位於海邊的水族館,與其他周邊沿海的腹地,被設計成一座大型的休憩公園。建築師利用造型簡單的透明圓球體,抬高基地,作為水族館的入口,猶如公園中一件細緻美麗的雕塑品。所有水族館的展示與戶外的企鵝生活區,都要下階梯,才能進入真正的水族館實體。這實在有別於許多視環境景觀如無物,只管玩弄造型的建築師。

  建築師谷口吉生最高妙處是在玻璃球體的周圍,設計了一圈人工水池。因為基地抬高的關係,遠處海岸線清楚可見,坐在水池畔,眼前水池的水正好連接了遠方的海水,再加上定時噴出的水霧,氤氳之間,如夢似幻,好像坐在海中央。公園中如船帆造型的休憩處屋頂,正好露出一半,宛若行走在海中的船帆,看了令人傻眼,非常超現實。

  谷口吉生的設計手法真是細膩又溫柔。  

這座臨海公園一年有四百萬人次的遊客,許多人可能是衝著活蹦亂跳的可愛企鵝而來,但有些人卻是帶著休憩的心情來逛公園。於是在水族館落成六年後,又請來谷口吉生設計一個可以看到海洋又能綜觀公園全景的眺望塔。谷口吉生同樣用了最純粹的幾何造型,一個長七十五公尺、寬七公尺、高十一公尺的玻璃盒子,矗立在公園中,讓人有點懷疑這能算是一棟「建築物」嗎?

  的確,這棟透明的建築物實體部分並不多,因為最主要的,就是提供斜坡道讓人可以緩緩步行而上,並一邊欣賞著美麗的風景。谷口吉生也沒有俗氣地到處擺放椅子,因為寬達七十五公尺的面寬,隨時憑欄而望,都叫人不忍離去。有趣的是上下交錯的斜坡,讓穿梭在其間的人,也成了別人的風景。尤其站在公園裡,看著玻璃屋裡的人,好像看著一座大的展示舞台,參觀者全成了走秀的演員。

  在自然環境中,人是主體,還是客體?建築是主體,還是客體?在這樣一棟視覺如此穿透、景色與建物融合為一的建築中,或許能有所體悟吧!

  能令人回味與覺得美好的建築,有時是必須用更純淨的心靈,才有辦法與之神交。  

尋找旅遊中的空間人文況味-《與建築相遇》新書分享會

主講:楊舒斐小姐(與建築相遇作者築生建築講堂策劃人)
主辦單位:木馬文化22181417*156

台北場次時間:1/14()下午230-330  地點:誠品信義店(旗艦店)2F閱讀  Forum(北市松高路11(板南線市政府站3號出口)

台南場次時間:1/21()下午3:00-4:00   地點:誠品書店台南店B1書區舞台

高雄場次時間:1/22()下午3:00-4:00  地點:誠品高雄大遠百店(高雄市三多四路21號大遠百購物中心17F)

 

 

漲跌線圖下的人性對決-波上的魔術師     木馬主編管中 

 十幾年前,全球經濟蓬勃發展,台灣這蕞爾之地也籠罩著一片財富堆積出來歡欣。當時股票投資成了最佳的生財工具,股市飆漲,吸引各地的熱錢匯流至此。經濟活動成了全民運動,連與此直接關係沒有那麼緊密的學生族、菜籃族與銀髮族,也都紛紛踩踏金錢的浪濤,奔騰向前。台灣如此,日本也不例外。 

1986年起,財富以等比級數跳躍成長,在1990年達到最高峰。然而隱藏在旺盛發展力之下真實的狀況,卻是市場膨脹到遠超過消費力所能夠負擔的範圍,經濟繁榮遂成了一種假象,泡沫經濟於焉出現。泡沬經濟期間,日本的銀行與壽險公司聯手企畫一種所謂的「融資型變額保險」,無非是希望能創造更大的利潤。只可惜事與願違,泡沫經濟於1990年代起逐一破滅,銀行與壽險公司投資失利,將損失完全轉嫁到投保者身上,兩造之間層出不窮的爭議,形成了日本戰後最大的金融事件。目前所知,日本因為這類保險而有所判決的案例就超過600件。 

《波上的魔術師》述說的就是發生在這種經濟狀況下的故事,與學者們根據官方統計數字所進行的經濟分析,是百分之兩百不同的事。故事內容是那種一刀切下去,血與膿就會從傷口滿滿湧出來的活生生的經濟。 

故事由謎樣的股市投機大亨小塚老人挑中一個鎮日留連柏青哥店的單身寄生蟲說起。小塚老人讓他從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搖身一變成了財經精英。兩人縱橫股市投機操作,以報復欺侮弱勢者的龐大金融機器。因為銀行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不惜與壽險公司合作,尋找擁有土地的退休老人家,以減輕遺產稅帶給子孫的負擔為藉口,誘使老人投保巨額保險,條件很簡單,只要先暫時抵押不動產或土地即可。一心為子孫著想的老人家們,就這麼踏進銀行以誠信兩字架構出來的虛幻國度。而當「誠信」都可以被販賣的時候,等在眼前的,就只有深淵了…… 

世界上有座由美元、日圓、股票、國債、期貨等各式各樣的財富轟隆隆發出聲響的大海,如波浪般忽上忽下流動的金錢數字,在曲線交會處形成巨大的變化;在波浪起落之間,蘊藏著人類的智慧,以及人性的善惡與貪婪。而一國的興衰或是企業的成長與停滯,以及我們自己的人生,也不乏細微的波浪起伏與潮汐漲退。唯有培養出掌握潮汐的敏感度,才有可能成為駕馭波浪、來去自如的魔術師。 

因此,作者石田衣良在《波上的魔術師》中講的是經濟犯罪故事,也是人生的故事,更是人性的徹底詮釋。善與惡的對峙,你爭我奪的謀略戰,在他的筆下活靈活現施展開來。不過,在冷酷的金錢世界中,仍然存在著一個有情有義的溫暖空間。這就是石田衣良的故事動人之處,輕鬆卻深刻。 

 創作題材廣泛的石田衣良在1997年以《池袋西口公園》獲得《ALL讀物》第36屆推理小說新人獎。這部以青少年為書寫主題的青春變奏組曲,以東京的池袋西口公園這個實際存在的街景為小說舞台,用溫暖關懷的筆觸,描繪滿腔憨膽與正義感的真島誠與其同伴的變異成長,訴說邊緣青少年的恐懼、慾望,與無處宣洩的衝動。石田衣良曾經患有輕微人群恐懼症,對人際之間的微妙牽扯相當敏感,這份敏感運用在創作上,便是一種了然於心的細膩。不管是寫人、寫景、寫物,在《波上的魔術師》《池袋西口公園》中處處可見此種細膩之處,因而為他贏得了擅長描繪「現代感覺的妙手」的美譽。 

石田衣良寫作時非常喜歡聽音樂,因此他的作品有強烈韻律感,文字的調性就像音樂一樣,流暢起伏,高潮迭起。他說:「寫作時適當聽一些音樂,對集中精神和注意力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喜歡聽舒緩的曲子,每當婉轉凄迷的旋律在耳邊流淌,猶如玉瀑傾天直下時,我會確切感覺到,我又回到這個世界──這個只屬於我的小說世界來了。挑首巴哈、莫札特的曲子,或是自己喜歡的音樂吧!隨著音樂的悠暢流轉,你會發現截然不同的小說世界,《波上的魔術師》中的金錢帝國也好,《池袋西口公園》中的青春樂園也罷,同樣都讓人感動良久。 

【青春部落格系列講座】

希望以『大人讀小書』的解讀方式,了解文學作品中的青少年次文化,藉由法國的校園漫ㄎㄚ狄得夫、日本的池袋西口公園小說閱讀文本,深入探索輕世代所建構的獨特價值。在類似大逃殺這樣被誤解的題材污名背後,發現小小世界另一種純粹的純真。

第二場

講題:人小鬼大看世界-歐洲漫畫的小人天下

時間:114日周六晚上1930-2100

地點:誠品信義店(旗艦店)2F閱讀  Forum(北市松高路11(板南線市政府站3號出口)
講師:蔡宜容(英國瑞汀大學兒童文學碩士

第三場

講題:殘酷青春筆記-追殺同盟之愛的大逃殺

時間:121日週六晚上1930-2100

地點:誠品信義店(旗艦店)2F閱讀  Forum(北市松高路11(板南線市政府站3號出口)
講師:JOJO(傻呼嚕同盟召集人)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