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6-01-1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出錢的最大!
科學家的社會責任



【社論】
出錢的最大!
 
 

據報載,日前第6屆私立技專院校董事會運作觀摩會議於彰化舉辦時,與會的私校董事長,因不滿私校法修法的學者版本降低董事會對校長影響力,因此「砲聲隆隆」,甚至脫口而出「出錢的人最大!」一語,博得滿堂采聲,相對的卻是出席校長們的噤聲不語。

這樣的一幕,實在令人怵目不已,也不由得期望教育部能堅持這些董事長們所反對的修法版本,更不由得令人聯想起傳說中跋扈的軍閥們,動不動就舉起槍對準旁人腦門的囂張行徑;「有錢的最大」與「有槍的最大」,邏輯相同,粗暴也無二致。

當這些董事長們言之鑿鑿的說著「出錢的人應該有教育理念的自主性」時,不知道他們腦中的「教育理念」所指的是什麼?因為,當「出錢的最大」這一語從他們的嘴中爆出時,這已經說明了,他們正是以某種最最粗暴的商品的邏輯在發言,而在這種邏輯下,究竟有何「教育理念」,已是不言而喻了。

先不必說什麼太高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論,就說說一所學校的組成,出資者、經營管理者、行政人員、教師與學生,這五種組成身份中「誰最大」?這基本上是個毫無意義的問題,因為「誰最大」根本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一所學校的經營,完全有賴於以上五種組成的相互合作與互賴。當然,我們能夠理解,在各類高校幾無限制的擴張所導致的激烈競爭之下,加之「少子化」趨勢的衝擊,與國家教育資源挹注的減少,高校這一領域正在成為不折不扣的「紅海」,因此,出資者時時以經營成本為念,動輒以企業經營姿態介入校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現象。

但是,可以理解並不代表可以接受,因為這牽涉到最基本的、關於教育的性質的問題;況且,若以最近走紅的「藍海策略」一詞而論,一所學校要避開割喉式的廝殺、競爭,最根本的還是必須依賴學校的教師。更精確點說,如果能取得學校教師的合作、正面激勵教師的專業潛力、共同謀求並開創新的「市場」,如此的學校經營才能奠定「長治久安」的基礎。動輒以成本控制、數字管理、嚴密監管等「企業經營」方式來管理學校與教師,縱使可能取得一時的成果,但由於違反教育的「基本面」立場,其未來必然黯淡、甚至出局!

除了早期在政府嚴格控管下,卻仍願意私人出資、興學的部分老牌私校,我們可以確辨其的確存在某些教育理念之外,這十多年來隨著高教市場的開放,一窩蜂湧入設校或快速改制的大部分私校,其各項表現早已令各界憂心忡忡。如今,隨著「出錢的最大」這句話赤裸裸的爆出,更坐實了各界的疑慮。若有一天,當學生對著老師們吹鬍子瞪眼的說著「付學費(出錢)的最大」時,我們也就不必太訝異了。

(回目錄)



【左右看】科學家的社會責任

【左看】
打開科學黑盒子
朱政騏/博士生

中研院院長遴選話題沸沸揚揚之時,李遠哲應邀在物理學年會上發表演說,重提「科學家的社會責任」,似乎說明了對接班人的期許。他呼籲科學家致力於創造新能源,以因應地球資源匱乏、環境污染造成的種種壓力。此外,他認為全球化時代來臨,只有經濟跟上腳步,而主權國家的觀念仍在阻礙人類進步,科學家的責任是打造地球村,為人類謀福祉。

誠斯言哉,沒有人會反對為人類謀福祉,然而一味擁抱經濟全球化、視主權國家如讎寇的主張則暗含立場,恰好與「小國家、大市場」的主流意識形態相呼應。科學家從不外在於社會,科學的生產亦然,若不打開科學生產過程的黑盒子,再怎麼高談科學家的社會責任都是徒勞無功。「創造新能源」之所以會成為科學家的問題意識,乃至相關研究經費的投入,都是特定的社會脈絡與歷史場景使然,絕不只是單純的技術性問題。質言之,科學家如何生產科學知識正是其社會責任的基礎。

抽空談論科學家的社會責任通常只能講一些空洞的教條,看似正氣凜然的「為人類謀福祉」的大纛下,卻主張取消主權國家,那麼創造新能源的經費從何而來?難道由私人企業提供創新的能源商品?不,這是我們要反對的,所以一定要追究下去!




【右看】
不如獨善其身
吳三少/公務員

近來,中研院要遴選院長,現任院長李遠哲雖然再三表示無心續任,但他的名字仍然出現在10位被提名的候選人之中。怪哉,莫非中研院少了李遠哲就會垮掉?抑或台灣的馬屁文化作祟,長官離職時總要有人出來呼天搶地一番,肉麻一點的,下跪叩頭也在所不惜?這種造神式的「李遠哲現象」已在台灣發燒多年,原以為隨著他下台一鞠躬會漸漸消退,熟料去職前夕迴光返照,又來一次高潮。

前天(16日)李遠哲受邀至物理年會發表演說,大談「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儼然愛因斯坦再世,既是科學家又有人文素養,一副大師風範好不威風。不過這些年生活在台灣的老百姓都知道,這位化學家老愛裝模作樣,一下變成教改專家;一會兒又化身公衛專家、財政專家、政治專家……千變萬化,多才多藝。只是在他的意見引導下,台灣社會非但沒有向上提升,反而持續向下沉淪。因此,我們寧可要一個呆頭呆腦沒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也不要一個呆頭呆腦又自以為很有人文素養的四不像。

聽到李院長在離職前的演說,不免擔心,將來他是否會「退而不休」,仍然四處放話,繼續當「台灣意見領袖」?我希望不會。或者,當他仍自溺於意見領袖的美夢中時,身邊能少一點拍馬屁的應聲蟲。如此,實台灣之大幸!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