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01-20》 |
本期內容 | |
◎迷幻藥:多麼神奇的藥丸? | |
◎LSD之父回憶他的單車之旅 | |
◎LSD禁忌議題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迷幻藥:多麼神奇的藥丸? | |
策劃、編譯■成怡夏、侯美如、唐澄暐 | |
兩千多名研究人員、科學家、藝術家以及歷史學家齊聚歡慶瑞士化學家亞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的百歲大壽。霍夫曼在1938年發現了迷幻藥(LSD-25),被尊稱為迷幻藥之父。 1月13到15日兩天,名為「迷幻藥:問題兒童與神奇藥丸」的國際座談會,於巴塞爾(Basel)霍夫曼的百壽大慶舉辦,看似就像慶生會之後的一場科學派對。 雖然已老邁駝背,霍夫曼流暢口才仍然不下當年。他表示,希望這場座談會能鼓勵日後迷幻藥在控管的狀態下,為醫學及心靈領域使用。 麥角酸二乙胺(迷幻藥,LSD)是從麥角穀菌的生物鹼衍生出來的產品,自從60年代之後就被列為全世界禁用的藥物,有關迷幻藥的議題到現在都還是備受爭議。 原先霍夫曼是希望發明新藥來刺激循環與呼吸,實驗卻屢遭失敗。5年之後,1943年,他意外服下一點迷幻藥,並經歷了它所造成的效果:昏眩、視覺扭曲、浮躁。幾天之後他將0.25毫克的迷幻藥融在水裡喝下,他將這趟第二次的迷幻之旅形容為「嚇人的經驗」,在那之中他「為一種重生的感覺屈服」。 1958年時,霍夫曼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將墨西哥迷幻磨菇(psilocybe mexicana)裡的二甲-4-羥色胺磷酸分化出來的人。這種磨菇含有致幻物質,被視為神聖的植物,並為世界各地用來引發狂喜極樂的心靈體驗。 50及60年代時,科學家發現迷幻藥在精神疾病及心理治療上有值得期待的療效;同時,美國中情局也進行研究,懷疑它可能會被作為武器之用。而自它從實驗室外流之後,迷幻藥就為青少年文化大力擁抱,造成社會犯罪問題。 這場國際座談會上各領域的學者齊聚。神話學者魯克(Carl P. Ruck)和化學家韋伯斯特(Peter Webster)共同發表一項報告指出,希臘神話中記載的艾雷烏西斯(Eleusis)祭典儀式裡飲用的一種叫做Kykeon的飲料,其中就含有合成迷幻藥成分的麥角酸。該祭典的參與者藉由飲用Kykeon得到對宗教性的歡愉和快感。 畫家葛瑞(Alex Grey)帶來迷幻電音和迷幻藝術,鼓勵與會人士體驗迷幻藥帶來的恍惚境界。而過去曾體驗過迷幻藥的人也紛紛到Erowid網站(介紹迷幻植物、藥物種類及相關法令的知名網站)提供自己的經驗。 許多科學家和工程師都坦承有過服用迷幻藥帶來的快感。霍夫曼在報社的訪談中就提到,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凱瑞‧穆里斯(Kary Mullis)告訴他,自己有名的DNA聚合 連鎖反應就是在迷幻藥的幫助之下完成的。 而一份報導也指出,諾貝爾獎得主佛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也向朋友透漏過,脫氧核醣核酸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也是自迷幻藥取得靈感。 此外,座談會上也討論電腦研發者們如何為迷幻藥所啟發:滑鼠的發明者道格‧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le-bart)、美商安培(Ampex)技師麥倫‧史多拉夫(My-ron Stolaroff),以及蘋果電腦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現任首席執行長的史蒂夫‧喬伯斯(Steve Jobs)都在名單之中。喬伯斯甚至還將自己的迷幻藥體驗形容為「一輩子最重要的二三事之一」。 不過,這場國際會議並不只是針對服用迷幻藥名人的人口普查。還有許多心理分析學家以及精神學病家也參與會議,把討論拉向醫療使用層面。 南卡羅來納州的麥可‧米多佛博士(Dr. Michael Mithoefer)提出自己的初步研究,他正在實驗搖頭丸(MDMA)是否有助於幫助犯罪或戰爭下受創的受害者從壓力失調中恢復。 哈佛大學的約翰‧哈本教授(Dr. John Halpern)也表示,自己一項關於使用搖頭丸治療癌症病患焦慮的研究,也正在等待美國藥品管理局(DEA)的同意通過。 總部設在佛羅里達的「放心藥跨領域研究協會」(MAPS)也正資助加拿大對使用伊博加鹼(ibogain,一種致幻物質)治療藥物成癮的研究。 同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中心也在實驗,使用迷幻藥的成分來抑制癌症末期病患的焦慮。 「放心藥跨領域研究協會」的成立者李克‧都伯林(Rick Doblin)表示,他的目標是要讓那些致幻合成物成為合法的醫師處方藥。他希望可以在迷幻藥之父霍夫曼的101歲生日之前確保迷幻藥在醫療上的研究。 霍夫曼表示:「人類演化過程從來就沒有這麼需要迷幻藥這種物質過。它是顯現我們該有本質的工具。」他並希望,這次的國際座談會能幫助迷幻藥在社會上找到一個立足的適合位置。 (資料來源/http://www.wired.com/news/technolo-gy/0,70015-0.html?tw=wn_tophead_1) |
|
(回目錄) |
LSD之父回憶他的單車之旅 | |
策劃、編譯■成怡夏、侯美如、唐澄暐 | |
Father of LSD recalls his famous bicycle trip 摘要 亞伯特‧霍夫曼清楚記得在一個春日下午,他騎著單車,結果整個世界,以及他的生命完全改變的那一刻。「我視線所及的每一件事物都在搖晃,事物扭曲的樣子就像是透過稜鏡看到一般。」這位化學家上週慶祝百歲大壽時這麼表示:「我當時的感覺是無法從那個經驗移開。我就繼續騎單車兜風,騎、騎、騎,時間似乎靜止了。」 那是1943年,霍夫曼經驗到世界第一次的LSD之旅。 這場旅行始於一場奇怪的意外。這位醫生受僱於瑞士化學公司山多茲,正在進行麥角(ergot)的研究,麥角是一種生長在黑麥上的有毒菌類,在民俗療法中被用於分娩以及緩解頭痛症狀。這位醫師相信麥角可以成為醫學的寶庫,便開始著手從麥角合成新的化學物。 1938年,霍夫曼合成了25種化學物:包括了麻醉藥物麥角酸(lysergic)和人工合成的女性動情激素二乙烯二苯乙烯雌酚。結果,這兩種合成物在動物實驗上效果並不顯著,因此他暫時把它擱置一邊。 5年後,在「奇怪的預感」下,他釀造出一批新鮮的東西。他「陷入一種並非不愉悅的中毒狀態,進入一種極端興奮的想像。」沒錯,這種感覺是意外暴露在LSD下的結果,霍夫曼給自己服用這種化學物極端保守的劑量──0.00025公克,相當於維他命的特大劑量。 被LSD的效力嚇到後,他登上單車嘗試騎車回家。 山多茲敏銳地發現這種新化合物的用處,而霍夫曼認為它可以在精神治療上扮演重要角色。經動物試驗確認未含毒性後,LSD可由合格臨床研究者自由製造。「特性:引起幻覺、人格解體、再度經歷被壓抑的記憶,以及對治溫和的神經症狀。」標籤上這麼寫。 LSD的效果還未被科學完整揭露,不過最特別的在於它的效力。它比另一種迷幻藥梅斯卡靈(mescaline)強上一萬倍,微小劑量就足以產生意識深刻的改變。 經過1940年代後期以及整個1950年代,LSD造成精神治療的革命性改變。到1965年,超過2千頁的研究報告出版,許多報導證實LSD在治療焦慮、被害妄想和酒精中毒上有正面療效。 但是LSD也開始流入菁英社會。藝術家、表演工作者以及音樂家開始在較放鬆以及非正式的演出中服用LS-D。 報紙和雜誌刊登LSD實驗的轟動報導,包括了奇蹟式的效果和神祕的再生經驗。在一個面臨愈來愈工業化和都會化、人際疏離以及無聊的社會,每個人都想要再生。 到了1960年代中期,這種藥大受歡迎。霍夫曼說:「我並沒有預期到LSD以其深不可測、奇怪以及深沉的效果,有別於其它消遣性的藥物,橫掃全世界。」 「人們認為單單服用LSD就足以有奇蹟般的效果,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他說,純娛樂性濫用LSD會導致「不好的經歷」。 「他們沒有以正確方式服用LSD,不在適當的健康狀態下服用就是沒有適當做好準備。」霍夫曼說。「如果適當使用LSD,會是一個相當細緻和深沉的經驗。」 LSD有可能成為人類的祝福嗎?還是咒詛? 咒詛,權威人士這麼說。1966年,這個藥開始被禁用。不過還運用在精神治療上,但是受到繁文縟節的控制。到了1970年代,對於LSD研究停止。直到40年後的現在,是否重新燃起對於LSD治療潛力的新關注? 霍夫曼服用過這種藥多次,但是現在他說,他不再服用LSD。他相信有別的方法可以達到意識異常狀態。「呼吸技巧、瑜珈、禁食、舞蹈和藝術」都是,他認為同樣的好。 今日,回憶起過去經驗時他充滿愉悅地說:「LSD導致全世界智識力量的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情緒經驗。它可以在我們的意識中重新灌注一種完整的感覺,並與自然合而為一。」(資料來源/Cape Times) 原文 Albert Hofmann remembers clearly the moment when, on a spring afternoon, riding his bicycle, the whole world - and his life - changed. "Everything in my field of vision wavered and was distorted as if seen in a curved mirror," says the chemist, who celebrated his 100th birthday last week. "I had the feeling that I could not move from the spot. I was cycling, cycling, but the time seemed to stand still." It was 1943, and Hofmann was experiencing the world's first LSD trip. It all began with a peculiar accident. The doctor, employed by the Swiss chemical firm Sandoz, was pursuing research into ergot - a poisonous fungus that grows on rye and is used as a folk remedy to bring on childbirth and ease headaches. The doctor believed ergot could be a storehouse of medicines and began synthesising new chemicals from it. In 1938, Hofmann had synthesized the 25th chemical: 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It showed little effect in test animals and was shelved. Five years later, on "peculiar presentiment", he brewed up a fresh batch. He "sank into a not unpleasant intoxicated-like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an extremely stimulated imagina-tion". To be sure the sensations had been caused by accidental ex-posure to the LSD, Hofmann gave himself an extremely con-servative amount of the chemical - 250 millionths of a gram. It was the equivalent of a megadose. Alarmed by the strength of the effects, he clambered on his bicycle and tried to make his way home. The rest is history. Sandoz was keen to find a use for this new compound, and Hofmann thought it could play a role in psychiatry. After animal tests showed it to be virtually non-toxic, it was made freely available to qualified clinical investigators. "Properties: causes hallucinations, depersonalisation, reliv-ing of repressed memories and mild neurovegetative symp-toms," read the label. LSD's effects did not come as much of a revelation to sci-ence. Such psyche-manifesting agents, or "psychedelics", were already well known. What was extraordinary about LSD was its power.It was about 10 000 times more powerful than mescaline, and a tiny amount was enough to trigger profound alterations in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late 1940s and most of the 1950s, LSD caused a revolution in psychiatry. By 1965, more than 2 000 papers had been published, many reporting extremely positive outcomes in treating anxiety,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and alcoholism. But LSD began to leak out into elite society. Artists, per-formers and musicians experimented with it in looser, less for-mal context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carried sensational reports of LSD experiments, miraculous effects and mystical rebirths. In a society facing growing industrialisation and urbanisation, alienation and boredom, everyone wanted to be reborn. By the mid-1960s, the drug was booming. Hofmann says: "I had not expected that LSD, with its unfathomable, uncanny, profound effects, so unlike the character of a recreational drug, would ever find worldwide use as an inebriant. "People had the mistaken opinion that it would be sufficient simply to take LSD to have such miraculous effects." Rampant use led to "bad trips" among recreational users. "They did not use it in the right way, they did not have the right conditions. So they were not adequately prepared for it," Hofmann says."It is such a delicate and deep experience, if used the right way." Would LSD become a blessing for humanity, or a curse? A curse, the authorities concluded. In 1966, the drug was outlawed. Psychiatric treatment continued, but was steadily throttled by red tape. By the 1970s, research had stopped. Only now, 40 years later, is there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LSD. Hofmann took the drug many times, but now, he says, he has no use for it. He believes it is just another means to attain ex-traordinary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Breathing techniques, yoga, fasting, dance, art" are, he thinks, equally good. Today, he takes pleasure in recalling his experiences. "LSD brings about a reduction of intellectual powers in favour of an emotional experiencing of the world. It can help refill our consciousness with a feeling of whole-ness and being one with nature," he says. |
|
(回目錄) |
LSD禁忌議題 | |
策劃、編譯■成怡夏、侯美如、唐澄暐 | |
Psychiatrist calls for end to 30-year taboo over use of LSD as a medical treatment 為了解開潛意識之謎,為了揭露精神錯亂的秘密,英國精神科醫生決定再度掀起塵封已久的LSD禁忌議題。 今年是發現LSD的瑞士科學家亞伯特‧霍夫曼百歲生日,精神科醫生班‧瑟薩為了重新開啟LSD的診療功能,決定冒著爭議的風險,在3月的英國皇家精神病學院進行30年來首度的LSD討論。 「我真的很想以科學辯論的方式,呈現一種客觀的藥物。」瑟薩博士表示。「對消遣性用藥我絕不寬恕,但這次討論不會沾染到任何個人經驗。」英國在50年代首開使用LSD之先驅,但60年代出現LSD濫用問題後,精神病學家的研究提案就被退回,工作也被解散。「科學家、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曾為了政治與經濟的理由放棄他們的研究。這就是驅使我的動力。」 LSD在1952年由精神病學家朗尼‧山迪森,在參訪霍夫曼博士工作的山多茲製藥公司實驗室之後,引入英國。他帶了一百劑回英國,並在烏斯特郡的波維克醫院,對有強迫洗手症或無法對精神分析做出反應的焦慮症患者身上使用。 瑟薩回顧山迪森和其他學者在迷幻藥治療學全盛時期的研究資料,發現他們的成果在現代看來一樣中肯。他們詳實記載精神療法中,使用LSD深入精神官能症和焦慮症病患意識深處的成果。就如同作家赫胥黎的書,或是布雷克的詩所寫的,這些病患穿越了「感知的門」。 但山迪森有了學生後,課本卻明確寫下,LSD沒有醫藥用途。「彷彿一整個世代的精神病學家都把這些成果有系統地從教育中抹去了。」瑟薩說。「上千的書本和報告準備發表,忽然一切歸於寂靜,到了我的世代已經完全沒有聽說這些研究了。」他說原因很簡單,因為LSD變成巨大的社會問題。但他認為,沒有人會要麻醉師因海洛英的社會問題而停用嗎啡,連大麻也被公認為處方藥物。 自從1960年代LSD相關研究都停止後,「憂鬱症和焦慮症蔓延如流行病,成為當代醫療服務最大的負擔。因此,今日的政治氛圍也許正好適合醫療工作者重新考慮使用迷幻類藥物。」 過去5年,國際氛圍開始緩慢改變。美國、以色列、瑞士和西班牙開始核准少數研究LSD、快樂丸和魔蕈對腦效果的實驗。他們觀察這些藥物在創傷後壓力、強迫官能症與緩和死亡過程痛苦的療效。 但瑟薩博士知道,要讓這種研究提案在英國通過並獲得資金,是非常艱鉅的。他相信只要能在監督與管理環境下,給予純淨的少量藥物在醫療使用上可以很安全,但不可否認的,使用快樂丸的人腦部掃描也出現損傷。有些精神病學家會對這樣的點子感到驚駭。山迪森過去的病人宣稱長期使用LSD造成他們長期的問題,並打算提出告訴補償。 山迪森表示他50年代的早期LSD實驗,在不同的案例裡製造了不同的結果。「我記得一個年輕女性,她發生瀕臨淹死的經驗……我們使用LSD,讓她達到一般精神療法不能到達的境界。她想起了一個不尋常的經驗:8歲時,她和媽媽進了一家店並和離開她一陣子。她到一個櫃台找人,卻感覺到背後有個男的企圖摸她。她為此感覺非常困惑,並說她覺得那是一種很奇怪的偷皮夾方式;這非常令人擔憂,因為她壓抑了這一切。漸漸我們繼續探索,並發現她和丈夫在性方面不協調,也對男性感到憤怒。」 在1954年他為《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s》寫下他第一份在36位患者身上使用LSD的報告。結論是:「我們認為這種藥在治療精神官能症和相關精神疾病上有顯著效果。」但在60年代中期,山迪森博士卻做不下去了。LSD成為社會問題,在一些犯罪案件裡LSD的影像造成縱火和殺人罪行。 「我看不到任何道德上、專業上、技術上,未來不該使用LSD的理由。」山迪森說。「但現在發生的事情都和我們過去做的不一樣。那些年由許多人發展的專門技術已經遺失了,所以我們又得從頭來。」 (資料來源/衛報)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