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黑潮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2006.1.21/報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本期內容:
【議題】微笑的白鯨
【報導】2005.12.10港口部落竹筏下水典禮
【活動】2006黑潮志工年會,歡迎新朋友老伙伴一起來!
【致謝】94年度捐款徵信

【議題】微笑的白鯨

 

(文˙張泰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2002年7月,台灣民眾興高采烈地為即將進駐海生館的六隻小白鯨命名,「鯨寶」、「天使」、「BABY」、「寶貝」、「伊娃」、「露比」,這六個可愛極了的名字正好顯示出我們心目中白鯨的形象,可愛、頑皮、充滿靈性、不論何時都保持微笑。   

2002年8月12日,六隻白鯨搭乘專機空運來台。   

2002年8月15日,「伊娃」死亡。   

2002年8月18日,透過大型展示窗開始展示。   

2002年10月11日,「露比」死亡。   

2003年1月26日,白鯨生態教室開始『上課』。   

時隔三年,海生館預計在2006年1月23日再度向俄羅斯購買四隻白鯨,這一次的理由除了教育、學術研究外,多了一項「繁殖」。   

每每遇到活體動物購買、展示的爭議,總是有一方拿出教育、研究這頂大帽子當作理由,「雖然圈養動物是不好的,但為了下一代的教育、為了學術研究,少量動物的犧牲可以創造大多數動物的福祉…」。幸好這次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幫大家做了一個公道:根據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於 93 年 9 月駁回海生館「進口白鯨應准予免徵進口稅」之行政訴訟判決--

1. 海生館 將「台灣水族館」、「珊瑚王國館」等部分委由南仁湖集團所屬海景公司經營,只保留「教育、學術、研究及服務」等功能與業務。二者性質與業務範圍截然不同。

2. 海景公司為營利事業,依「野保法」本不得輸入白鯨,因此以海生館名義向農委會申請同意輸入。海生館則是因白鯨屬保育類野生動物,而海景公司為營利事業依法不得申請進口,始協助以其名義申請主管機關核准,並以其名義報運進口。

3. 白鯨進口後於海景公司經營之珊瑚王國館內展示,並訓練牠們表演「點頭、噴水、跳舞、頂球、刷牙」等動作,且每日上、下午各有一場,供購票民眾觀賞。足見白鯨乃海景公司為吸引遊客至其所經營之珊瑚王國館等地參觀而購入,而非專供海生館教育、研究或實驗之用。

4. 三年來,有關白鯨之學術研究雖有屏科大獸醫學系碩士班研究生廖展毅所著「南台灣鯨豚微生物之鑑定與檢測」碩士論文及「海景世界公司展示白鯨血液學及血漿生化學定期檢驗結果」之年度報告書等,但法院指出,上述論文「均係由屏科大學之教授及碩士班學生所為之研究,既非原告海生館本身之研究計畫,亦非海生館委託屏科大學所為之研究,自與海生館無關」。且所謂血液檢驗報告,「系對進口後尚存活之四頭白鯨所為血液採樣檢驗分析報告,其性質係屬對各該白鯨身體所為健康檢查,尚難認定與學術研究有關」。

5. 法院判決更指出,「白鯨之空運費用所費不貲,且因白鯨之軀體龐大,需巨大之飼養空間,其每日之食量亦相當可觀,又其為寒帶動物欲飼養在氣候炎熱的南台灣,其飼養環境的營造及對該白鯨的照顧,均須有專業人員處理,故以進口及圈養方式對白鯨進行研究,不但違反自然,且不經濟」。

6. 至於海生館如真有心要做有關「白鯨」之研究,法院指出,並非不能「透過學術交流之方式,派人前往俄羅斯進行研究,既能對白鯨之生態有所瞭解,且欲採取白鯨之檢體亦很方便,更能深入研究白鯨。」

7. 法院亦指出,「海生館欲對白鯨進行研究,不但事先未擬具研究計畫,即斥資引進該白鯨,事後亦僅由屏科大學碩士班學生進行上開研究及採取血液檢驗,顯不合常理」,所謂碩士論文及檢驗報告,「適足以證明海景公司為長期豢養系爭白鯨,以供表演及招徠遊客」。法院更說明,「因該公司本身欠缺照顧白鯨之經驗,尤其引進初期,白鯨尚未適應環境,容易引發疾病死亡,而俄羅斯隨白鯨來台之人員又無法長期居留台灣照顧白鯨,乃不得不就近與屏科大學合作,由該大學提供專業之知識,對白鯨進行研究與檢查,以確保白鯨之健康無虞。」,因此,海生館主張進口白鯨係供海生館教育、研究、實驗之用,根本不足採信。 (註一:高雄高等行政法院第一庭, 93 年 9 月 10 日 判決,審判長法官楊惠欽、法官簡慧娟、李協明。)   

海景公司總經理楊慶南多次強調,「白鯨不是表演,而是生態展示,白鯨在海生館的環境裡,需要與人互動,生態教室就是讓白鯨能與人互動,另一方面,也是利用白鯨會發出聲音及會點頭的特殊習性,向民眾解說白鯨的生理結構。」筆者認為,正因為飼養池空間狹小,環境單調,為避免白鯨出現刻板行為,所以需要與人互動,這更指出圈養行為的不恰當。另外「依照白鯨生物特性為他們設計動作來展現白鯨的智慧,包括點頭、噴水、跳舞、頂球、刷牙…」,僅牽強地展示鯨豚生理構造,對於整體鯨豚生態並無著墨。   

去年,法國紀錄片「企鵝寶貝」轟動全球,Discover、國家地理頻道整天放送著來自全球的生態紀錄影片,在這樣資訊爆炸的時代,動物園、海洋館除了「活體展示」的功能外,又提供了哪些內涵的教育呢?全世界鯨豚種類有79種,台灣海域有26種的發現紀錄,若是想要觀察野生海豚,台灣有最豐富的海洋資源,我不禁要問,購買白鯨對於台灣的海洋教育到底由什麼幫助?   

因為外貌的關係,鯨豚長期被視為友善、可愛的海洋哺乳動物,一些種類吻部自然彎曲的弧線被人們解讀成牠們在「微笑」,於是我們會看到因捕捉而驚慌失措的白鯨在微笑,擱淺在海岸邊載浮載沉的花紋海豚在微笑,在這些商業包裝的背後我們得知海豚買賣、表演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國際市場,成百上千的海豚正以「教育、研究」的名義被獵捕,每一隻活體展示的海豚代表背後有更多海豚在獵捕過程、訓練過程、運輸過程中死亡。海豚表演是極度負面的生命教育,希望大家拒絕觀看海豚表演,不要成為共犯結構的一部分。

★訊息全文:「讓白鯨回海洋與家人團聚」請按此

★行動參與:「1/23小港機場接機行動」請按此

★新聞報導:鯨豚資料庫請按此

★館方回應:「既要保育又要教育」請按此



【報導】2005.12.10港口部落竹筏下水典禮

(文˙趙敏惠/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專案企畫)

連續幾日的陰霾與寒流,讓大夥兒的心裡也跟著焦慮,原訂下水的日子,已因選舉而拖延,再往後,天候只會更糟糕。我在清晨醒來,漫步於安靜的巷弄,望著海或山的方向,在心底默默祈禱著天候的好轉,讓這麼長久時間以來的努力、這麼多人的期待,可以在最後的時刻,通過祭典、通過體驗、通過分享,作為一種結束和完成。

週六,陽光照著海面一片燦爛,部落的人們、黑潮的夥伴們陸續抵達港口國小旁的八角亭;大夥兒來自各方,心中卻有相同的期待──竹筏下水大典。

2005年春天開始,黑潮與港口部落共同進行竹筏製作的計畫,依循古老的方式──上山採集原料(竹子,木材,榕樹氣根)、削皮/泡水/蔭乾、綁製──製作,完成一艘竹筏。完成的竹筏,是傳統的海洋竹筏,為9*1.8(公尺)的大小;4月至12月,春天到冬天,部落耆老帶著年輕人,從採集材料到綁製,幾個月的時間以來,通過講述、耆老教導、年輕人實際編綁和共同製作,以至竹筏終於完成!

竹筏完成,參與製作的Faki和年輕人,有著說不出的喜悅;竹筏完成,也為這個竹筏製作的計畫,劃下暫時的句點。這個使用於海洋之上的航行工具,能有機會以傳統製作方式再度呈現,是竹筏計畫目標之一;能夠通過這個過程,年輕人將傳統製筏文化記錄、記憶與保存,是計畫中的另一目標;不少義工參與其中的記錄和討論,也為自己打開一扇屬於『海洋文化』的視野。這些,使得來自各方的人們聚集在秀姑巒溪口的八角亭旁,心底期盼這艘竹筏所完成的,還更是她終於能夠成為航行的工具,如同過往、承載人們於河海之上,將人們從一端擺渡至另外一端罷。

竹筏放在秀姑巒溪畔,靜候所有人們的到來。部落頭目偕同幾位共同參與製作的老人家,依循傳統儀式,首先向祖先祭拜,爾後,部落年輕人與黑潮工作夥伴也共同參與祈禱──感謝祖先於製作過程中的保佑、祈求下水的一切平安、祈求漁獲的豐收、祈求因為這次的體驗而對於生命傳承有更深刻的體會。

儀式結束,董事長瑋琦與製作過程中投注最多時間力氣的林清進Faki分別致詞,一是感謝,一是重申傳承的火苗和期待;大夥兒在接受祈福與使命的交付後,鞭炮燃起,年輕人輕輕鬆鬆將竹筏搬至河上,又輕輕鬆鬆地拿起划槳,歷經幾個月製作完成的竹筏,開始了她的首航!

港口國小的孩子們是下一批乘客,歡歡喜喜穿上救生衣,跳上竹筏,毫無恐懼地跟隨身旁的大人搖槳;一些孩子趴在竹筏上,將手放到溪水中,看著自己的手劃開的水紋,開心地笑成一團;返回岸邊時,趴在竹筏前端,雙手伸出,彷彿奪標,手觸摸到湖邊地面時,還意猶未盡地,不捨下來。

在岸邊久候的黑潮夥伴,在國小孩子們開開心心體驗完一回後,分別踏上竹筏,以自己的手拿起搖槳擺動,或是吃力、或是笨拙、或是漸行優雅,當竹筏緩緩在河面移動時,好像,整個人的心也跟著打開,臉上透露出的喜悅,帶著一股滿足和開懷,也同時帶著驚喜罷!

還有一艘小小竹筏,一個人便能划行,幾個身影坐在小竹筏上,左右擺動不算長的划槳,有時跟隨在大竹筏的一旁,有時則獨自緩慢移動於河面之上──歡笑的、開懷的、驚奇的、滿足的笑聲不斷傳來。

岸上的其他人也沒閒著過,跟在幾位部落老人家身旁,好奇地詢問傳統漁具的使用、過去的生活型態,幾個人圍繞部落老者,認真諦聽屬於秀姑巒溪口的古老傳說故事。

站立在旁的我,被這一切景緻觸動,我在心底向著天上的神祇與部落的祖先獻上感謝,也不免笑起之前的驚惶失措──擔心天候不佳,擔心人們來得太少,擔心因為自己對於傳統祭典的陌生而觸犯了什麼禁忌,擔心...

『...竹筏,是我們阿美族生命的智慧...我們要把屬於自己阿美族的生命傳承下去!』董事長瑋琦以母語向港口部落的族人們如此致意,也同著所有參與下水大典的夥伴如此分享著──長期以來,瑋琦關心且關注部落文化和海洋文化,熟稔阿美語的她說出這段話的當下,一旁的人們聚精會神地聽著,部落的老人家、年輕人與黑潮的大夥兒,為這一段簡短卻深刻的談話鼓掌;我卻感到眼角有淚,知道瑋琦的話,說入了許多人們的心檻兒裡去了──竹筏下水大典,滿足了大家終於能夠操作著竹筏,航行於水面上的夢想;竹筏下水大典,歡歡欣欣地為這一個計畫劃下句點,也同時打開了文化的認識視野;竹筏下水大典,讓每個人,通過自己的笑聲、划行、體驗,成為島嶼上一段屬於海洋文化的見證者與傳承者!(作者為本會專案企畫)

★義工分享:

1.回到我親愛的太平洋/余麗鳳

2.下水了!/褚侯森

3.藍天白雲共襄盛舉/蔡韶雯



【活動】2006黑潮志工年會,歡迎新朋友老伙伴一起來!

黑潮志工年會又來囉!

堂堂邁入第三屆的志工年會這次在馬太鞍濕地舉辦,延續以往的模式,我們將展現2005的工作內容,同時也會詳細說明2006的規劃,並以座談、討論的方式,擴大志工參與的層面。除了開會、討論之外,志工年會的另一個重點是彼此認識與共同成長。因此我們安排了一場講座與實地踏查,並邀請持續守護萬里溪的張國仁,帶我們一探究竟!

時間:2006年2月11-12日(週六、日)

集合時間:14:00光復火車站

年會會場:欣綠農園(馬太鞍濕地民宿http://www.uhome.org.tw/xin-lu/xin-lu-two.htm

費用:每人1200元(含2/11晚餐、住宿、2/12早餐、午餐、保險等,多退少補)

◆2月11日

1400~1420 相見歡

1420~1600 自行車閒晃+濕地巡禮

1600~1700 專題講座:環境議題與公民行動

1700~1740 二00五回顧

1750~1830 二00六規劃

1830~1900 綜合討論

1900~2000 晚餐

2000~2100 夜間觀察

◆2月12日

0800~0900 早餐

0900~1400 西寶水力發電廠+萬榮林道拓寬現勘/ 尋找傳說中的秘湯:萬里溪野溪溫泉

1430~1500 回程

1500 鳳林火車站解散

《有意參加志工年會者請於2006 / 01 / 25前報名。》按此下載報名表

填妥報名表後mail至kuroshio@seed.net.tw或傳真至03-8337095 我們收到報名表確認後,再劃撥繳費(郵政劃撥/06659669、戶名/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活動聯絡人:執行秘書鄭佩馨



【致謝】94年度捐款徵信

感謝諸位捐款人認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理念,願意熱情贊助為台灣的海洋保育付出一份心力,並期盼您能陪伴我們持續關心台灣海洋環境、生態與海洋文化。不管是出錢還是出力,因為有眾多義工和捐款人的協助的付出,黑潮才能堅持理想有力量繼續走下去。以下為94年度捐款贊助名單,特此刊明致謝!(人名依捐款日期排列)

【現金捐款】

〔1月〕王傑20,000楊雅婷200張瑋琦250葉祥溪450王麗娟200張泰迪4,200 張鳳美1,000陳雅芬500

〔2月〕甘尼培5,000廖律清400葉祥溪150

〔3月〕徐杏生3,000張蘭盛10,000曾美華3,000

〔4月〕劉裕崑600趙敏惠500張健銘2,000

〔5月〕王乃慧5,000十方菩薩50

〔6月〕張成華2,100張惠珠2,100張泰迪1,2780

〔7月〕方力行1,200李香秀4,200余欣怡2,400葉建成2,400莊錦津3,630 龔國慶3,200葉祥溪500呂淑芳1,100夏黎明4,200黃筱雯4,200

〔8月〕葉祥溪1,000葉建成1,200張惠珠4,200蔡文鎗5,200

〔9月〕葉祥溪1,550

〔10月〕王瑞晨2,000孫鴻玲2,000

〔11月〕陳昀孜100黃英鳳200徐健桓80,000林秋華2,000張泰迪1,000葉祥溪1,000簡宏任1,000林蕙姿600

〔12月〕趙敏惠2,300鄭佩馨4,300張泰迪5,600黃英鳳100陳玉青20,000

【信用卡定期定額捐款】

周郁陵3,600(1-12月)林芝因6,000(1-12月)蔡榮華24,000(1-12月)

楊鳳英1,100(2-12月)金庸頤1,100(2-12月)曾恆梅5,500(2-12月)

陳雅芬1,900(1-12月)吳淑黎6,300(1-7月)林舜卿500(1-5月)

張瑋琦10,000(3-12月)徐子恆8,000(5-12月)朱培如1,000(6-10月)

林義隆10,500(6-12月)陳常美900(10-12月)黃富桂3,000(10-12月) 吳玉珍3,000(10-12月)

【器材贊助】呂雅茗:飲水機一台



報主的話: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關心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海洋文化‥

黑潮電子報是一個愛好海洋者的資訊交流平台,提供各種參考觀點、活動訊息、相關出版品,藉以思考台灣海洋環境、生態、資源與其文化意涵。

---支持黑潮,歡迎使用信用卡定期定額捐款→ 下載授權書---

*黑潮電子報第34期-2006/01/21發行-欲轉載內文敬請來信告知黑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