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6-01-2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新保護主義與東亞經濟體自由化
資訊教育大落後



【社論】
新保護主義與東亞經濟體自由化
 
 

在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於上週再創歷史新高之際,美國財政部長史諾透露,已經接獲中國當局確認將放寬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幅,他還強調,如果中方只說不做,後果將反映在美財政部4月15日向國會提交貿易夥伴是否操縱貨幣的政策報告中。

事實上,中國在去年所實行的匯率體制變革,是從緊盯美元的固定匯率制,轉為實施盯住一籃子貨幣的管理式浮動匯率制,此與80年代末面臨美國要求新台幣升值壓力下的台灣有雷同之處。堅持匯率政策是國家主權範疇的中國,雖然比當年奉國際規範為圭臬的台灣多了一點政治上的自主形象,但是面臨轉軌為浮動匯率制後,內有國際熱錢流入的助升壓力,外要面對美國國會興起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壓力,能有多少自主的空間,令人懷疑。

回顧70年代初石油危機爆發之後,先進國家內部出現了「滯脹」危機,為了避免產業蕭條、失業惡化,在利益團體影響下,採取政治手段限制進口並保護本國產業,「新貿易保護主義」形成了發達國家70至80年代的主旋律;同一年代,卻也是先進國家開始嚴厲要求發展中國家履行「公平自由貿易」的時刻,尤其是擁有鉅額貿易順差的東亞日本以及四小龍等新興工業化國家。而事實上,美國的新貿易保護主義手段,正是催化東亞國家自由化進程的主要力量。

1988年8月,美國雷根總統簽署了「1988年綜合貿易及競爭力法案」,該法特別訂定匯率談判條款,美國財政部依據該法,10月便對國會提出「國際經濟及匯率政策」報告,認定當時屬四小龍成員的台灣及韓國的央行有操縱匯率的情事,並將於6個月(1989年4月)後再提追蹤報告。次年3月,台灣中央銀行副總裁與美方代表在夏威夷進行匯率談判,雙方約定保密不公開,隨後央行即於3月底宣佈4月起外匯操作方式將作重大變革,廢止從1981年開始實施的新台幣對美元加權平均中心匯率制度,取消美日交易匯率變動2.25%的漲跌幅限制,取消銀行與顧客對3萬美元以上的大額交易採議價方式的規定,實現了更大自由幅度的浮動匯率制。

史諾對人民幣問題的警告看來是重覆了過去的操作手法,甚至沒有什麼新意,令人慨然的是東亞經濟體對美國高度依賴的現實迄今仍未改變,所謂自主終究只能是一種政治表演,中國勢必如同日本與台灣一般,在人民幣被推升的過程中不斷走向自由化。

(回目錄)



【左右看】資訊教育大落後

【左看】
競爭力不代表願景
王俊凱/學運工作者

近年來,隨著失業率的提升與源自於資方的恫嚇,「競爭力」這一個新被創造的概念一日比一日流行。日前,大力鼓吹「資訊產業競爭力」之部分論者,針對台灣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出警告,認為政府若不致力於資訊教育的充實與落實,則勢必危及台灣未來的競爭力與經濟願景。

但首先,按該論述之假設:強化資訊教育,即可提升資訊產業競爭力、實現願景。然而當前名曰高科技的台灣主要產業,在實質上仍然只是扮演著全球資訊產業中,跨國資本的代工業務承包者的角色。換言之,若政府依舊不改以代工產業作為主要產業的思維,自然毋須太多接受過成熟資訊教育的勞動力。故僅透過向政府喊話來「推動資訊教育」,恐怕只能收以莛撞鐘之效。

更何況,即便所謂「資訊產業競爭力」真因資訊教育的改革與貫徹,而提高至有如印度般執全球資訊產業牛耳之地位,實質意義上仍只是資訊業跨國資本的代工者,對跨國資本而言,只要有朝一日另一國的「資訊人才」更加粗廉好用,台灣終將遭其取代。換言之,「經濟穩定成長的願景」亦是誑言一套。

「競爭力」對勞動人民而言永遠是美麗的謊言。若真要說有任何「願景」的實現,恐怕只有在此間煽動受雇者相互競爭而得利的資本才享受得到。




【右看】
資訊教育務需奠基
江仰德/文字工作者

時節步至歲末,若在寒假之初回首過去一年來的杏壇怪事錄,則教育部上個月推出95年度課程暫行綱要時,獨漏資訊課程綱要而導致明年高一學生無資訊課程可供修習一事,絕對算是夠資格上榜的荒唐事。

台灣在國際間素有「資訊王國」雅號,但相對於西方先進國家,台灣的資訊教育規劃之落後與執行不扎實,實在難與「資訊王國」美稱相符。以美國為例,早在1988年,美國高中生修習的大學先修課程,便已具有大學資訊科系第一學年的內容設計。

然而,我國所實行的中小學資訊教育課程,除了內容上幾無實用性可言、每週上課時數極短等先天缺憾外,因為縣市政府或學校無經費提供課程所需條件,而導致課程停擺、學生平白失去接受資訊教育機會的情況,亦在所多有。而在正規資訊教育不足下,學生自然將電腦及相關資訊設備視為逸樂工具而非工作/學習工具,也才為各種惡質的網路次文化提供了孳生環境。

如今人類已進入知識經濟和資訊產業當道的時代。但試問,我們如何能期待台灣能在資訊教育幾乎付之闕如的背景下,發展出足以嶄露頭角的資訊產業競爭力?因此,資訊教育之落實,無論在紙上的規劃方式、教學內容和具體的執行條件等方面,皆不容相關單位予以漠視!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