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章波(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人類演化自地球,大地就是人類的父母;然而最近數百年來,大地卻遭受到人類的踐踏。《詩經‧小雅》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人們都知道要向養育的父母報恩,那人類能不好好對孕育我們的大地懺悔嗎?
德籍經濟學者修馬克在《小即是美》一書中結語道:「現代人類,沉醉在科技力量發展的神通的興奮中,建立了一個掠奪大自然的生產體系和一種殘害人類的社會型態。」全球唯物的經濟發展下,人人追求美國人般的生活水平,然而如果全世界的人都過著像美國人的日子,那要有四個地球才夠用,但是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不會增生的,這樣世界如何永續地發展呢?既然不可增加地球,唯一的方向就是減少需求、減少人口數。人口數的減少已有不少的成績,但仍然在持續成長中,而減少個人的需求,世界上又有哪些楷模可以參照、學習?
回顧歷史,在物質不容易取得的年代,人們發展出各種精神、文化層面的高品質生活。十九世紀末的奧國學者指出,每人每年平均需要的食物能量約1百萬卡,加上衣著、房屋等生活所需能量,原始民族共需3百萬卡、遊牧民族6百萬卡、農業社會14百萬卡。當時歐洲中部的人用了20.3百萬卡,而有多餘的17.3百萬卡能量(20.3扣除3),轉而作為文明塑造、機器製造等用途。這些數字告訴我們,人們真的不需要那麼多的食物、財物就可以活得很好,剩下的時間、精神、能量可以用來做好多好事。
工業革命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的興盛,大家「物」慾越來越高,然而快樂福祉卻沒有相對提昇。也就是說,我們如何過著不太依賴物質,又能有很好的生活品質、同時又不破壞地球?事實上,佛教叢林禪院「處處是禪悅,日日是好日」的經濟觀,生活、工作的理念,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鏡。
資本主義的社會型態中,工作是雇主和雇工之間的對抗,而不是合作。工作是犧牲閒暇舒適換得的,而工資是該項犧牲的補償,所以工作變成了懲罰。佛教的觀點不同,工作是為了解脫,提供佛教徒發揮及開發才能的機會,並藉由與別人共同合作去除我執,工作為適當的存在帶來所需的資糧。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典範的工作作為,工作的目標設定在自我成長,造福大眾,回饋大地。
人要吃東西、要繁衍下一代,告子說:「食、色,性也」,這兩件事都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危險,所以在演化過程中,必然跟快樂有所連結。腦中有一個快樂中樞,或者說賞酬中心,這食、色、快樂是結成一體的。有些人情緒不平衡的時候,會吃大量的東西來取得快樂的補償;但有人反而會去買東西,血拼一番,後者是個人成長過程中,購物行為連結上快樂中樞。簡言之,言行舉止、行住坐臥只要連結到快樂中樞就處處可以很快樂。因此,如果讀書過程能與快樂中樞連結,讀書就可以「十年寒窗樂讀」;走入荒野,欣賞大自然美、開闊的視野,連結上快樂中樞,就會讓人喜歡到野外走動;現在的孩子們建構了打電腦──快樂中樞的連結,反而忘了真實的世界。
常言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也就是你讓別人得到快樂,自己也會快樂。我們或許可以這麼說,健康、快樂才叫做優質的生活品質;能用最少的物質,讓環境美好,讓其他的生命也能夠持續,也就有了人間淨土。這才是長遠的快樂之道,也是感恩大地的作為。
崇尚自然的莊子不為物所駑,而能逍遙遊。他提到人是「無翼飛者」,沒有翅膀的,但他的腦子可以自由地飛翔,飛到「無何有之鄉」。佛教徒的減量作為在禪修面上處處可見,行走言語都非常的輕、慢,不浪費不必要的能量,也不置產,「三衣一缽,不蓄餘長」,吃素,吃得少,連色(繁殖下一代)也戒了;此外,不做太多自由的幻想,而是盡力造福別人。
簡單的說,減量──減少個人對物質的需求,不但不會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反而可以因利益眾生而提昇更高的快樂福祉,這正是我們感恩大地的作為。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50期/人生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