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智慧
社區型工班研習營
「出力、出力!這邊的枕木要卡緊!」
在同組老前輩的指點下,林雅倩認真學習如何作出編竹夾泥牆,傳統工法的智慧,就在一道道技法中展現。 |
「那裡的池邊太呆板啦,要加砌石改造!」
冬日的暖陽下,一群人揮汗如雨,手裡搬著石塊、砂土,臉上卻漾著一股興奮,期待自己親手打造的工程漸漸成形。
由文建會主辦、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承辦的「在地的智慧──社區型工班研習營」,在九十四年底的十二月九日至十一日於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舉辦。來自全省各地的學員,從雇工購料的基本概念,到實際工程的施作,扎扎實實體驗一場社區工班的養成過程。
工班技法擂台秀上場
過去社區的公共設施在傳統工程發包的操作模式下,往往使得生活空間趨於水泥化,傳統地方工法快速流失,地方特色美感的多元性亦不復見,更遑論形塑出生態永續概念的城鎮地貌。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所規劃的社區工班研習營,期望能藉由實際操作,讓社區居民熟悉雇工購料的流程及社區小型工程的操作模式,讓深含在地智慧與精神的社區型工班可以逐漸成形,創發地域價值及可持續性發展的環境。
在課程規劃上,兼具課程與實作,包括: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彭國棟主講「打造生態環境美學」;公共工程委員會參事蕭家興講授「雇工購料之推動與作業要點說明」;而來自東華大學的 李松根副 教授、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學會的吳勁毅資深研究員、嘉義市圓林仔社區的李冰丹、淡水鎮興仁社區的 盧明智 老師,也各自帶來在社區內推動工班的實際經驗,讓學員知道如何推動社造、如何尋求資源、串聯在地的團隊等。
在實際操作上,則安排了「工班技法擂台秀」,以生態工法為主軸,分為生態池組、生態步道組、空間營造組、景觀營造組四個組別,由學員依個別社區之需求加入,並實地參與施作。每個組別亦邀請已有實務經驗的工班及老師在現場指導。
將學到的功夫帶回社區分享
生態池的營造牽涉到保育及環境美學,夥伴們從課程汲取知識,共同打造小而美的生態水池。 |
10日下午,桃米田份仔上方的空地裡,生態池組的學員正在努力搬石頭、種水生植物。桃米在地的工班先挖出一個池子的雛形後,剩下的工程全由組員接手完成。只見有的人穿雨褲下去踩池底,有的拿著畚箕到處找碎石,還有人到處尋找適合的植栽。
「可以留一些大石頭當座椅喔!」、「旁邊水泥牆應該再種些辟荔美化!」、「池裡當然要種原生的台灣萍蓬草囉!」……經過彭國棟副主任的生態環境美學課程洗禮,組員們熱烈討論如何運用在這個水池。
「我終於知道生態池營造的完整流程,真是太棒了!」來自彰化的鐘秀華是國小的鄉土教師,本身對傳統工法很有興趣,此次和姊姊鐘美雲一同參加,兩人均覺得:「生態池不只是挖個水池而已,還牽涉到物種的保護、環境的美學。回去後如果社區有機會做,我們也會積極參與,把居民帶動起來。」
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的林暢樂,搬石頭搬得汗如雨下卻不亦樂乎,他說:「生態工法真的很好,我要把這套功夫跟概念帶回去社區,讓老祖宗的技法延續下去,也讓大家知道如何維護大地。」
由大家合力打造出的生態池,呈現小而美的景觀,夥伴們滿意之餘還相約日後要常回來看看這個共同的作品。
扎實的「十二人步道」
從台東來參加研習營的胡士傑(前),發揮部落勇士的精神,在生態步道組裡奮力地扛枕木、搬石頭。 |
在內埔工班的老師傅指導下,生態步道組堆疊出兩道砌石駁崁,充分領略傳統砌石工法的訣竅。 |
完成了枕木步道及砌石駁崁,十二位一起流汗的夥伴將這段工程命名為「十二人步道」。 |
在生態步道組裡,埔里鎮內埔社區的工班師傅們正在指導學員如何堆疊砌石駁崁。
「師傅,這裡一個縫隙好大怎麼辦?」
「沒關係,下面的石頭先咬緊,基礎就會穩啦!」
原本無路可走的斜坡,不到一小時就變成一條枕木步道及一面砌石駁崁,靠的是整組人奮力地扛枕木、搬石頭。
「我們這一組最有成就感了!」來自桃園的卓玉鳳與胡國樑夫婦,搬石頭搬到快中暑了還不放棄。「我們學的不只是砌石的技術,而是真正的社區營造,大家如何一起把路造出來,如何一起把事情做好。」卓玉鳳有感而發。
「有師傅教我們訣竅與原理,我們才做得起來,這一趟學到很多,下次有機會我們還要參加!」胡國樑興致勃勃地說。
還有最遠從台東來的胡士傑,發揮卑南族勇士的精神,負責扛最重的枕木;此行對他影響很深:「以前覺得社造就是把社區的事做出來,上過李松根老師的課後,才知道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是我以後要好好思考的。」此外,內埔工班師傅教的工法對他也是新嘗試,「這裡的砌石法和我們原住民的不太一樣,又學到一樣新東西啦!回去之後可以嘗試跟我們的砌石文化結合在一起。」
在輸人不輸陣的氣勢下,步道組的十二位學員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為了紀念大家的齊心合力,這段工程就被命名為「十二人步道」!
期待在地智慧綻放光芒
如何用最傳統、最不傷害自然的方式處理建材?材料處理組的成員在老師帶領下,正在努力嘗試。 |
造型藝術組由桃米的藝術家王石指導,用簡單的素材創作一隻蜻蜓,作為空間造景。 |
而田份仔廚餘場旁邊,空間營造組的成員有的學習做傳統的編竹夾泥牆,有的嘗試用馬賽克拼貼美化太陽能地燈燈座;除了指導的老師外,學員之中有上了年紀的長者,憑著過去的經驗,也熱心教起年輕學員如何抹牆壁、如何將工程收邊。
「在這裡認識許多老前輩,他們不吝傳授經驗,讓我們受益良多。」台北的林雅倩感恩地說。她並補充:來自各地的朋友一起透過參與而學習,對於日後社區間的交流、彼此資源的分享與串聯,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工班技法擂台秀」的最後,全體進行一次觀摩巡禮,分享彼此成果,也為這次的研習活動畫下句點。
短短三天的研習,雖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工程操作,卻是一個奠基的過程,讓每一位有心自力營造社區環境、或發展社區型工班的夥伴,得到基礎的認知與操作經驗。
期待,經過這次汗水與腦力的激盪,各地的夥伴們都可以重新發堀在地的智慧,並逐步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