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01-27》 |
本期內容 | |
◎流離兩百年 莫札特手稿破鏡重圓 | |
◎我對莫札特的問題 | |
◎古典樂胎教,寶貝變神童?Classical music does not a genius make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流離兩百年 莫札特手稿破鏡重圓 | |
策劃、編譯■成怡夏、侯美如 | |
Mozart manuscript cut in half by widow restored to unity 近日大英博物館將莫札特一份早先被裁為兩半的手稿復原收藏。該稿件出自青年莫札特靈活敏捷的手指之下,卻不幸在他死後為遺孀裁為兩半出售。這重要的樂譜終於在民間流離超過一世紀之後,趕在這位偉大音樂家250歲冥誕大慶之前於英國博物館裡重逢。 莫札特在他17歲時完成這份樂譜。年少的莫札特當時正和父親李奧波德(Leopold Mozart)造訪音樂之都維也納,李奧波德把兒子當作搖錢樹,希望他能在旅途中一舉成為宮廷樂師;不過這個夢想在當時卻沒能實現。 莫札特3歲開始彈奏鋼琴,5歲就作曲,6歲學習小提琴和風琴,7歲出版他最早的「奏鳴曲」,8歲譜出交響曲的處女作,12歲寫作歌劇,到15歲時,發表各類形式的作品;被譽為「音樂神童」。 但到了17歲左右,莫札特開始試著要從大家口中的「鋼琴音樂神童」,轉型為嚴肅認真的作曲家。大英博物館音樂收藏部負責人魯伯特‧李基威爾(Rupert Ridgewell)認為,雖然莫札特是公認的「音樂神童」,可是到了17歲,他的神話已不能再這樣延續下去。他表示:「(這份)手稿流露了他的成熟,顯示了莫札特嘗試把自己轉變成為一位成熟的作曲家。」 這份珍貴的樂譜,一面寫有兩段鋼琴裝飾奏(caden-za),它是一種出現在樂章末尾處的無伴奏段落,由演奏家充分發揮技藝,作為表演輝煌高潮的高難度獨奏;而另一面則是寫給弦樂四重奏的小步舞曲。 兩段鋼琴裝飾奏原本是為不同目的創作的:其中一段是為了一位現今幾乎已經被遺忘的作曲家比克(Ignaz von Beecke)的協奏曲而寫;另一段則是要和莫札特自己在11歲時作的「混成曲」(the Pastiche)搭配。混成曲是一種「戲仿」手法,是把時下流行的各路樂譜各拿一點曲調,東拼西湊成曲的大雜燴,後來19世紀常用這種手法,又稱為「集腋曲」。 寫在另外一面的小步舞曲,則和莫札特6首弦樂四重奏K168-73的第二組相連,不過它卻在組曲最後完稿的時候被刪除捨棄。 1835年,也就是莫札特死後44年,他的遺孀康斯坦茨(Constanze)仔細地將這份手稿裁切成上下兩半,除了上半部有一個音符被不小心剪掉之外,兩半部成為獨立的鋼琴裝飾奏。接著她將這兩份樂譜分別賣給不同買家,期望能拿點甜頭或是現金。 上半部的樂譜她賣給達姆斯塔特(Darmstadt)一位叫作朱力阿斯‧雷德克(Julius Leidke)的宮廷樂師;下半部則落入德國巴伐利亞(Bavaria)一位公務員賽特勒(Sat-tler)的手中,以換取一些服務。 大英博物館音樂收藏部負責人表示:「可以說,她很積極於變賣那些遺產。」 他說:「那時正是莫札特聲名大噪的時期,任何只要和他沾上邊的東西都變得很有價值。所以將莫札特留下來的東西切成好幾份到處變賣,以獲取最大利益,已成了康斯坦茨的癖好。」 而這兩部份一直為私人所有,分處在歐洲大陸兩地,直到1953年下半部的裝飾奏以遺產贈餽的方式進入大英博物館,成為收藏。於是大家開始找尋失落的上半樂譜。終於,大英博物館在日前紀念莫札特250歲冥誕活動中,展出復原後的樂譜手稿。 莫札特一生中共創作了17首鋼琴奏鳴曲和27首鋼琴協奏曲;而這份遺失的手稿的上下部份終於在流離了近2百年之後,於大英博物館重聚,加入其它莫札特館藏之列,算是趕在這位音樂家1月27日的250歲冥誕之前送達最棒的生日禮物吧! (資料來源:http://www.guardian.co.uk/arts/news/story/0,,1684399,00.html) |
|
(回目錄) |
我對莫札特的問題 | |
伊安‧博斯崔吉 | |
My problem with Mozart (譯註:本文作者一月18、20、22日在維也納歌劇院演出莫札特《唐‧喬凡尼》中唐‧奧塔維奧一角。一月26日則在漢堡舉辦莫札特詠嘆調獨唱會。) 全世界的歌劇院、音樂廳以及專業與業餘音樂家目前都在慶祝莫札特:這個月是他誕生250年紀念。薩爾茲堡音樂節特別野心勃勃計畫一整個夏天內就表演完他的每一齣歌劇。作為一位古典音樂聲樂家,不可避免地,我也得貢獻出自己僅有的力量參與這項慶典:那就是在漢堡當眾吟詠莫札特的詠嘆調,並參加在維也納歌劇院《唐‧喬凡尼》的演出。我過去演出的歌劇數目並不多,但是由於我的音質挺適合莫札特歌劇中男高音的角色,而非威爾第,因此,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常常演出莫札特歌劇中的人物。 但是我對莫札特有個問題,我每次演唱他的歌劇時,這個問題就會再次浮現。那就是,莫札特的男高音角色通常相當無趣。 這是一個會讓我焦慮不安以致想去揭穿的問題。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然而,最明顯的是:人們會在什麼時刻對《費加洛婚禮》,或是其他西方公認最令人滿意的歌劇作品感到無聊?答案是,令人惱怒的小角色巴西里歐(Basilio),這位馬基亞弗利小鎮上的聲樂老師,堅持在最後一幕高唱他的詠嘆調,拖延了劇情的收場,並把整齣戲劇的趣味性弄砸。而他就是(對我來說很不幸)一個男高音。 同樣地,在莫札特寫於《費加洛婚禮》前的作品三幕歌劇《被懲罰的浪蕩者》(Die Ent-fuhrung aus dem Serail)中,貝爾蒙特(Bel-monte)這位男高音英雄,被莫札特慷慨施予大量華麗的段落,共有三段美麗的詠嘆調,不過其中一段、或是兩段吧!從戲劇結構來看顯然是多餘的。「Wenn der Freude Tra"nen Flie?en」和「Ich Baue Ganz」這兩段詠嘆調打斷了情節,從戲劇上來說是沒有生命力的。儘管在技巧上具有挑戰性,然而這種挑戰性只有造詣高深的聲樂家知道,至於聽眾只會注意到他們唱的好不好。 這些詠嘆調沒有體現另一角色康士坦琪令人激賞的詠嘆調中的奮鬥掙扎。許多歌迷來聽歌劇為的就是聆聽康士坦琪聲音裡面受難的戲劇張力。這份張力只出現在貝爾蒙特的第一詠嘆調「O, Wie A"ngstlich」中,對我來說,那是貝爾蒙特最密集享受人生的時刻,也是聲樂家演唱和聽眾聆聽這部歌劇最享受的時刻。只有在這個時刻,果決的切割和靈巧的方向,才能把貝爾蒙特從淪為一個令人厭倦的偽善者和自鳴得意的道貌岸然者的角色中拯救出來。 《唐‧喬凡尼》中的唐‧奧塔維奧(Don Ot-tavio),是我對莫札特最有意見的案例。許多評論家和觀眾都抱怨他的被動與順從,他與唐‧喬凡尼邪惡的生命力量形成對比,他代表善良正直與沒有發揮影響力的極端,因此也成為受難的對照。但實際上,扮演奧塔維奧為一個說故事者和引人注目者是有意義的,在唐娜安娜的父親遭唐‧喬凡尼謀殺後,他和唐娜安娜的二重唱是強而有力且感動人心的,詠嘆調「Dalla Sua Pace」是個感人且在戲劇上有高度感染力的美妙時刻。 第二幕的詠嘆調「Il Mio Tesoro」是精緻耗時的段落,也可以替奧塔維奧加分。這是明白呈現他準備採取阻礙行動的詠嘆調,在「去,安慰我所愛的人」中,奧塔維奧在準備要去警告當權者唐‧喬凡尼的邪惡,然而,這首詠嘆調聽起來像一首美麗而不恰當的小夜曲。 事實上,莫札特原本打算只讓奧塔維奧有這段詠嘆調。「Il Mio Tesoro」是為布拉格的演出寫的,「Dalla Sua Pace」在後來維也納的演出中做了部份修正,這通常會取決於什麼樣的馬跑什麼樣的路線—不同的詠嘆調適合不同的聲樂家。但是明顯地,這也是一個第二思勝過第一思的例子。若沒有「Il Mio Tesoro」,奧塔維奧可能在第二幕中就消失不見了,但是這是情節最自然的狀態,按照劇情自然發展,後續應當把焦點放在唐‧喬凡尼身上體現的老天有眼,惡有惡報上。 第一幕詠嘆調裡的戲劇性和溫柔,與第二幕詠嘆調搭配起來的整體效果,對任何一位男高音來說都是不合格的,奧塔維奧的角色並沒有充分發展。問題在於許多當代的演出中,渴望撫慰一位未充分發揮作用的聲樂家,或充分利用價格昂貴的男高音,鼓勵聲樂家要演出這兩段詠嘆調。作為過度渴望被撫慰的男高音之一-假如他們提供了一段動人的詠嘆調讓我唱,我是誰怎麼會拒絕呢?我不能真正的抱怨。愈多美麗動人的音樂,就愈少有戲劇張力的劇情:這是一個歌劇普遍的兩難處境。 我想到我所有演唱過的莫札特歌劇中的角色,最令人滿意的是劇名角色就是莫札特最早的歌劇作品:《依多美尼歐》(Idomeneo)。《依多美尼歐》裡的詠嘆調似乎總是從劇情中自然浮現出來,發揮並增強戲劇效果,伴隨著的明亮吟誦調之輔助,交織成一個完整的音樂戲劇結構。 18世紀以英雄為主題的歌劇,無論是神話的或是古典題材,有時候會被評論家視為音樂浪漫主義運動的對立,由於受到古典戲劇的束縛變得拘謹受限。這就是奧塔維奧所來自的世界。上個月我坐在義大利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La Scala)聆聽著丹尼爾‧哈汀(Daniel Harding)得意洋洋首次登台指揮莫札特的《依多美尼歐》,儘管在響亮度和質感上哈汀採取的反浪漫主義取向,我仍舊被這首曲子徹底的浪漫主義精神深深打動。音樂第一幕中偉大、熱情、強烈的曲線,從序曲到依多美尼歐認出久違卻險惡的父親,都是浪漫時期音樂的概念與手法,就像雪萊或拜倫的劇本一樣,不可能在舞台上完全被表達。這支歌劇無論在理智、心理和強度上都是令人震驚的。 在一個特殊的意義上,儘管這支偉大的歌劇有著歌劇的形式,卻更接近舒伯特或舒曼的內在戲劇世界,對所有莫札特較為成熟的舞台作品的優點,《唐‧喬凡尼》仍是一個有特別音樂效果的作品,即使你只是扮演一個最無聊的角色《依多美尼歐》仍是讓扮演男高音者最滿意的作品,從一個自私的觀點來說是這樣的。這是莫札特作品中他最喜愛的,無疑該作品達到的成就也是最高的。(編譯成怡夏整理) |
|
(回目錄) |
古典樂胎教,寶貝變神童?Classical music does not a genius make | |
策劃、編譯■成怡夏、侯美如 | |
摘要 你相信小時候在媽媽肚子裡聽古典樂成長的寶寶會比較聰明嗎?一群科學家跳出來說:「並不會!」 阿帕拉契州立大學認為他們可以揭去所謂「莫札特效應」的假面紗。該效應標榜,聆聽莫札特、巴哈、韓德爾等名作曲家的鋼琴奏鳴曲,可以讓智商暫時提升。對此,阿帕拉契大學的科學家們則表示,聽古典音樂也許可以安撫你家嬰兒的情緒、或者讓他以後長大變成古典音樂狂,但它絕不會讓你的寶寶變聰明。 「莫札特效應」最早在1993年由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的研究小組提出,它原本並不是一份觀察莫札特對嬰兒影響的報告。加州大學的實驗指出,在考前聽幾分鐘莫札特奏鳴曲的大學生,在空間關係方面的考試上,表現比考前聽其它音樂家音樂、或是沒有聽音樂的學生還要好。不過這個效應只是暫時性的,大約只能持續15分鐘,而且至今仍備受爭議。 然而,媒體和政治家爭相跳上「莫札特效應」的花車,大力宣傳「聆聽音樂好處多多,可以緩和許多身體及心理問題」等等;而「聽音樂可以讓寶寶變聰明」這種說法也正是從那些花車的大聲公裡傳出來的。於是,全世界開始興起了一陣「莫札特風潮」,喬治亞州政府甚至在1997年明文規定,所有剛出醫院的新生兒都可以得到一片音樂CD,裡頭錄有許多鋼琴奏鳴曲及其它經典作品。 雖然民眾對於這個音樂的神奇效果感到興奮不已,證明古典音樂可以讓人變聰明的科學證據卻是少得微乎其微。加州大學該研究小組的領導人就曾在福布思雜誌(Forbes)的訪問中提到,雖然他自己也相信,聽莫札特奏鳴曲可以讓腦袋對付數學問題時更有力,現實中卻很難找到證實古典音樂可以治療疾病、或是讓寶寶變聰明的證據。 阿帕拉契州立大學卻沒有辦法作出加州大學「莫札特效應」實驗裡那樣的結果,他們發現,無論有沒有聽古典音樂,學生的考試表現都沒有因此有明顯改變。 雖然很少證據指出,莫札特可以讓寶寶變聰明。很多醫師及科學家對於音樂的其它療效則很有信心。專家表示,要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除了母體的健康之外,維持一個快樂平和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而「音樂」正是一個很好的媒介。 現今盛行歐美的音樂療法顯示,音樂可以刺激腦部分泌賀爾蒙,增進身體抵抗力,而聆聽音樂時大腦所分泌的腦嗎啡則會使身心感到舒暢,音樂確實是具有減輕壓力、舒緩神經的功效。 而讓孕婦聽優美的音樂,可以直接使胎兒感受到音樂的律動,準媽媽也可以放鬆心情、安穩,心跳規律、血流速度、血管收縮正常,以提供充分的養分、水分,讓寶寶健康成長;寶寶出生後比較不容易哭鬧,提升EQ(而非IQ);此外,早產兒聽古典音樂更可以睡得較長、增進哺乳量、提早出院。 不管科學家怎麼說,音樂或多或少對我們都會有影響。至於想讓北鼻變聰明?單靠莫札特一個人絕對是不夠的,父母們請再多加點油吧! (資料來源:http://www.babycenter.com/refcap/baby/babydevelopment/9308.html) 原文 Listening to classical music may soothe your infant and turn her into a classical fan later in life, but it won't make her smarter. Researchers at 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believe that they've debunked what has been called the "Mozart Effect," a temporary increase in intelligence experi-enced after listening to a piano sonata writ-ten by the famed composer. The "Mozart Effect" was first reported in 1993 by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 and replicated by the same group in 1995. The study (which did not look at the effect of Mozart on babies)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who listened to a Mozart sonata for a few minutes before taking a test that measured spatial relationship skills did better than students who took the test after listening to another musician or no music at all. The effect in the students was temporary (it lasted only 15 minutes) and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Nonetheless, the media and politicians hopped on the "Mozart Effect" bandwagon and claimed that listening to the music of-fered numerous benefits and could allevia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 notion that babies would be smarter if they listened to classical music was born out of this hype. Last year, the governor of Georgia mandated that a classic music CD - which contained the sonata and other pieces and was donated by Sony - be given to all new babies when they left the hospital. Despite popular sentiment, the evidence that listening to classical music made any-body smarter was tenuous at best. The lead researcher in the original U.C. Irvine study himself said in a recent Forbes article that the idea that classical music can cure health problems and make babies smarter has no basis in reality, even though he believes that listening to a Mozart sonata can prime the brain to tackle mathematical tasks. The researchers at 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were unable to duplicate the origi-nal "Mozart Effect" results and found that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lassical music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student perfor-mance on tests. Their results can be found in the July issue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