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今之昔
這個五十六兩的大金球,說明了九份昔日的繁華往事。 |
人說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其實,用這話形容冬日的九份,也庶幾近矣。誰又能由這樣的九份,遙想廿多年前它號稱「小上海」時的繁華景象?
這緣起緣滅,全是因為「金」。
今天,昔人已遠,但發生在九份礦區的豪傑往事,卻仍珍藏在當地老人的心中。在九份又興起淘金熱的同時,我們也去為您挖掘這歷史的「金礦」。
在九份通往雙溪的山腰上,靜靜躺著一座木建工寮。
工寮搭在一個不起眼的礦坑出口旁,若不是工寮外有些磨沙、洗沙用的鐵碗、水盆,還真看不出這「可能」是座金礦。工寮的主人是七十二歲的廖四川,他向九份人林信雄轉租了部份採礦權,而林也只是「二房東」,當地礦山的開採權,全歸台陽礦業公司所有。
九份還有金?
九份已有廿多年沒開礦了。三年前林信雄跑去找台陽公司,希望他們重新考慮出租礦權。
他的說詞是:九份不是沒有金了,只是當年工資高、金價低,所以含金量高的「富礦」被挖殆盡後,開採便不划算。而今金價漲了十倍,工資只漲二、三倍,所以一定會有人願意再試。只要有人開始開礦,就要僱工人,這可讓九份的經濟再活絡起來;否則有礦不開,再過幾年,有技術的人都過世了,這礦怕要永遠成為死礦。……MORE
※摘自【光華雜誌中英對照知識庫】1987年10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