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一個中國式的春天——古典插花重現生機
以月季、雛菊、臘梅插成的瓶花,加上百合、柿子、如意、花砲,象徵四季平安、百事如意。 |
提及插花,一般人都會想起日本的「花道」。尤其國內生活水準日高之後,許多婦女勤學插花以添生活情趣,惜所學多不出日本花道「池坊流」、「小原流」之屬。
其實日本花道源自我國唐代的插花藝術,然而大家對什麼才是「中國傳統插花」?卻往往說不出所以然來。
四月初,「中華婦女蘭藝社」應歷史博物館之邀,舉辦「中國古典插花藝術展」,使國人眼睛為之一亮——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原是這樣清幽、典雅、博大精深!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未半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中國人素來愛花,唐人尤其鍾情於此,還定每年二月十五為百花生日,稱作「花朝」。是日萬人空巷,四出探春。而春天在那裡?詩人說:「探春不為桑,探春不為麥,日日出西園,只為花柳色。」——春天,在花苞半綻的枝頭上。
看花之餘,更用心觀摩、研究
也是這般愛花心情,賞嘆之餘,想到引「花」入室,唐代插花之風於是大盛。
宋元明三代更將插花視作生活必備的修養之一,出現不少有系統的插花專書。
直到清末,戰事頻仍,民生困苦,插花藝術逐漸式微。
相形之下,襲自大唐的日本花道,發展卻十分可觀,至今流派三千,吸引不少國人東渡學藝。
有心人看在眼裡,莫不亟思及早尋回屬於我們自己的傳統插花藝術。 ……MORE
※摘自【光華雜誌中英對照知識庫】1984年5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