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快樂動物電子報
2006-02-03 第五十三期
 
免費訂閱
  看看以前的電子報
 
  物世界實在很奧妙也很感人,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小小的螞蟻,幾千萬年前就開始從事農耕活動,使用抗生素也有5千萬年了,而人類使用抗生素不超過1百年。前幾天情人節時,人們歡喜歌頌情愛的偉大,可知動物之間也有深深的親子之愛、朋友之愛,以及兩性相依相伴的深情摯愛……

  近來禽流感有蔓延之勢,亞歐非洲都傳出疫情,死亡病例令人心憂,幾十萬幾百萬大規模撲殺禽鳥令人心驚,甚至狂牛病也有復燃跡象。大部分學者專家一致確認,集約式牲畜養殖場是疫情萌發與蔓延的關鍵原因。想想也是,如果我們許多人密密麻麻塞在非常擁擠的空間裡吃喝拉撒,不生怪病才奇怪。人類是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因為最強大,所以對待其他生物也就最高壓最不自然。過度違反人道與自然,難免導致奇奇怪怪的結果(通常也是非常悲慘的結果)。我想這是我們看禽流感新聞嘖嘖感嘆怎麼辦怎麼辦之外,可以有的另一番省思。


螞蟻在5千萬年前
  就開始使用抗生素

     動物之愛


我們的溪河,還安好嗎

--文山社大采風社之
     景美溪觀察筆記

     請幫助我們
    
佳言分享  

 

 國防白皮書

 

「雞皮疙瘩」的奧妙

    動物原創意DIY

     

   

    螞蟻在5千萬年前就開始使用抗生素

  今年1月,世界著名的《科學》雜誌發表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細菌學家卡梅隆.柯理的研究論文──從5千萬年前開始,以真菌為生的螞蟻就進化出自己的抗生素,牠們向類似蘑菇的真菌作物噴灑一種能產生抗生素的細菌,使牠們的真菌作物不受病蟲害侵襲。

  柯理對一種名叫「真菌螞蟻」的螞蟻身上的白色斑點進行研究,得出這個結論。這些螞蟻將近2百種,藉由種植不同的真菌類蘑菇來做為惟一的食物來源,所以這些螞蟻費很大心思來照顧牠們的「蘑菇園」,包括利用各種植物及幼蟲糞便來施肥。

  柯理的研究小組利用電子顯微鏡仔細觀察幾種「真菌螞蟻」,發現牠們的嘴巴和前肢上隱藏著許多細小的腺窩,裡面充斥著一種能產生抗生素的細菌。這些腺窩有一些細小的孔洞,通向螞蟻身體外部,這樣牠們就可以將抗生素傳播到作物之上,避免會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蟲,從而確保食物來源不受破壞。

切葉蟻「磨菇農場」千萬年不衰

               切葉蟻切葉子
                 搬回巢穴種蘑菇→

  有些科學家研究中美洲熱帶叢林中的「切葉蟻」,發現大約15%的熱帶森林植物葉子被切葉蟻搬入蟻穴做為培育蘑菇的原料。切葉蟻只種一種蘑菇,相當於人類的單一作物制,雖然剛開始產量高,但重複幾季之後很容易遭受蟲害侵襲。人類是採用輪種不同作物來解決問題,與切葉蟻同族的另一些種類的螞蟻也採用輪作法,經常改換所培育的蘑菇菌種,有時還會馴化一些野生菌種。但切葉蟻不進行輪作,原因是牠們認定了一種特殊的蘑菇菌種,具有膨脹的菌冠,極富營養。康乃爾大學和美國農業部的生物學家採用基因分析法,確定了切葉蟻所種的蘑菇菌種源於2千3百萬年前的單一菌株,從未換過品種卻能延續至今,秘密何在?

  這個謎由多倫多大學一位名叫C.R.居禮的博士研究生解開了。居禮花費3年時間,對包括切葉蟻在內的22種螞蟻進行仔細觀察,發現螞蟻的「蘑菇農場」偶爾會受到一種名為Es-covopsis 的黴菌感染,使蘑菇在幾天內全部死光,結果是整穴螞蟻全部餓死。但儘管如此,切葉蟻還是有辦法控制這種災難,其奧秘在於雌蟻身上有一種會分泌「鏈黴素」的活細菌,守衛「磨菇農場」的雌螞蟻一發現Es-covopsis黴菌就用鏈黴素將其消滅,而且這種鏈黴素還能刺激蘑菇生長,真是一舉兩得。

  每當切葉蟻分群時,蟻后會將蘑菇菌種含在口中,並且隨身攜帶能分泌鏈黴素的細菌,帶到新穴,所以切葉蟻的單一品種蘑菇農場能延續至今,歷經千萬年而不衰。

螞蟻抗生素為何不會產生抗藥性?

  最讓人驚訝的是,人類使用抗生素不到1百年,病菌大多已產生抗藥性而導致藥性減弱,但螞蟻使用抗生素已經五千萬年,卻並未產生抗藥性。這使得藥物學家既羨又妒,因為對付抗藥性是目前醫藥界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專家們至今仍無良策。卡梅隆·柯理的研究小組發現,螞蟻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牠們賴以戰勝自然環境的法寶,人類亦可藉此研發新一代的抗生素,更有效地治癒人類的疾病。

 

● 動物之愛

 貓咪的深情

  情人節晚上,1隻公花貓穿越馬路時被疾馳而過的汽車撞死,牠的伴侶白色母貓「小白」守在牠身邊好幾天,不吃不睡,哀哀悲鳴,不肯離開。

  花貓的主人李女士傷心地說,「花花」今年已經3歲,平日特別討人喜歡,2月14日晚上穿越馬路時不幸被汽車撞死。小白不是她養的,但牠和花花感情一直很好。花花死後,李女士想把花花埋葬,但小白一直不肯離開花花,叫聲非常凄慘,讓人聽得直掉淚。李女士想成全小白讓牠多陪陪花花,等牠離去後再掩埋花花。

  有人拿食物試圖餵小白,但小白對食物不聞不理,只發出凄涼的叫聲。若人再靠近一些,小白就站起來一邊叫一邊警惕地後退,但始終不遠離花花,等人轉身走開,又回到花花身邊臥下。一陣風吹過,花花的毛隨風搖動起來,小白猛地站起來撲到花花身邊,低下頭用舌頭為花花把毛舔順。這情景讓眾多過路人感嘆不已,動物也像人類一樣有著摯愛深情。

我們的溪河,還安好嗎?──文山社大采風社之景美溪觀察筆記      

日期:20051227日 星期二
時間:上午9:4012:50        
天氣:陰
 溫度:20
地點:景美溪恒光橋至一壽橋河段
觀察者:張森田、許文俊、陳招治、林秋霞、洪麗卿

  恒光橋上游兩岸工程正進行中,左岸修築自行車道,右岸進行休憩場地之施工,溜冰場已初具模型。工程耗費不貲,讓人想到未來的使用率是否符合投資效益。此處原是河灘地,附近居民違規把行水區闢為一畦一畦的菜園,周圍遍植綠竹、林木和果樹。近水域地帶原本有沙洲、浮島,面積雖然不大,卻頗具溼地雛型,長有多樣莎草科等水生植物,吸引蜻蜓、蝴蝶、蜘蛛、鳥類等駐足棲息、覓食,但這些自然的綠色園地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工化的河濱公園。基本上這個地點是低窪處,大雨一來就可能把這些公共設施埋沒掉,需要一再清理才能維持或恢愎原貌。

原本蛇籠河堤長滿了菅芒、象草、長葉雀稗、葎草,
未料有人把草除去,種起蔬菜來。
臺灣人的土地利用精神絶對舉世無雙,只是種錯地方了。

  恒光橋下游兩岸,外堤是水泥高牆,河床裡的兩側另有內堤,是水泥兩面光施工。外堤與內堤之間設有自行車道,車道旁有些許溼潤的泥沙地,泥裡不知何來的偌多種籽,紛紛萌發,冒出綠色嫰芽來,有些已長成幼苗或小植株。仔細端詳,發現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佔了一大部份,其他如咸豐草、紫花藿香薊、含羞草…,在這荒蕪之地竟然也發現水柳的小幼苗,更鮮的是長得還很袖珍就已開花的雙花蟛蜞菊居然也會出現在這個地方。雙花蟛蜞菊因頭狀花成對著生而得名,常成片蔓生在沙灘、礫石地或海岸灌叢,只要有任何海岸灌叢遭受破壞,雙花蟛蜞菊一定立刻侵佔。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使得它在世界各地海灘都能落地生根,但它竟強悍到把勢力伸到河邊來倒是出人意料。

  內河堤兩岸皆是光滑傾斜的水泥壁構造,寸草不生,但有部份是間隔性地用蛇籠護堤,這蛇籠河堤和水泥河堤呈現了截然不同的風貌。原本蛇籠河堤長滿了菅芒、象草、長葉雀稗、葎草等,甚至於有山黃麻等木本植物,欣欣向榮,高可沒人,步行其間賞心悅目,未料有人把草除去,種起蔬菜來。筆者好奇詢問這些勤勞的老農,他們的回答是:「我們好心幫忙把雜草剷除還不好嗎?」臺灣人的土地利用精神絶對是舉世無雙的,只是種錯地方了。

這些水鳥駐足淺水區專注地盯著獵物的神情,宛如老僧入定般,模樣可愛。
其實在溪水污染嚴重的情況下,牠們的生活或許不如我們想像得輕鬆呢?

  今天的觀察行程,多了一位年輕的觀察者,他是政大新聞系三年級學生,為了蒐集景美溪生態資料做專題而來。這位范同學專注地記錄了活動的動態,並提出若干問題尋求答案。筆者提供一些河流自然現象的成因以及現在河川治理觀念因生態意識抬頭已有了改變等等,與他交換意見。舉例:每一條河流總是曲曲折折而流,沒有筆直不變的,是因為河床本身並不平滑,斜度不一,河水挾帶的礫石顆粒大小也不一致,加上水的流速、流量也都是變動因素。不過,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在於山嶺的阻擋。

  觀察河流轉折現象相當有趣,我們可以判斷河曲的形成,必定是現在或過去在前面有山擋路的結果,八、九不離十。河曲因離心力的緣故,會產生切割作用形成深潭;此外,切割下來的礫石、泥沙,會隨水流堆積在河的另一岸,造成沙洲、河灘,其實河流的沖積平原就是這樣產生的。沖積平原也正是農耕或人們聚居生活的地方。范同學是布農族的原住民,住在風景絶佳的高雄縣桃源鄉。他說以往對生活周遭的環境沒有特意去認識,對於今天的活動感到很有興趣。

  最近兩波強大寒流侵襲臺灣,亞熱帶氣候的本島,難得有些嚴冬的寒意,不過空氣相當乾燥,並未同時帶來豐沛水氣,因此景美溪的水位已是枯水期的低水位階段,水量少,抗污力強的吳郭魚、琵琶鼠之類看起來量多而集中。在美食當前的誘惑下,溪裡的冬侯鳥如小白鷺、大白鷺、夜鷺、蒼鷺等也好像多了起來,這些水鳥駐足淺水區專注地盯著獵物的神情,宛如老僧入定般,模樣可愛。其實在溪水污染嚴重的情況下,牠們的生活或許不如我們想像得輕鬆呢?水邊的泥灘地上偶爾也能欣賞到青足鷸、磯鷸、鶺鴒等水鳥覓食,這些鷸鴴科的冬侯鳥通常集中在海灘溼地,在景美溪畔能發現這些鳥蹤也算是一種幸福吧!

道南橋左岸橋下沙洲中的廢輪胎已經清除,真的是功德無量。
但恒光橋到一壽橋的這段河濱公園仍然遍布塑膠袋、飲料盒、瓶瓶罐罐等廢棄物…

  景美溪中最常見而體型較大的侯鳥,要算是鷺科中的小白鷺、大白鷺、夜鷺、蒼鷺,中白鷺在景美溪好像較少見到。大白鷺、中白鷺和小白鷺除體型大小不同外,都是白色的羽毛,乍見之下似乎不易分辨,但如仔細比較,牠們嘴、腳、趾的顏色各不相同,而且又有夏羽和冬羽的差別,除非鳥功不錯,否則真會考倒師傅。大白鷺比較好認,因為牠的脖子和腳特別長,休息時頸部會呈S型。蒼鷺是鷺科中體型最大的鳥種,嘴、腳黃褐色,頸部白色,兩側則有黑色飾羽;頸部長,灰白色,前有數條縱紋;背有飾羽,淡灰色;覆羽鼠灰色,在飛行時與黑色飛羽對比,甚為醒目。牠們特別喜歡鹽田、沼澤、河口地帶。景美溪在過去較少見到蒼鷺,最近一、兩年每到東北季風南下時,牠們會不約而同出現在河畔,昂首闊步,姿態優雅,像高貴的紳士般。

  秋天也是賞紅葉的季節,但臺灣緯度低,氣候偏熱,賞紅葉要到中海拔山區才有可能。但今年(2005)幾波強烈乾冷寒流吹襲,把低海拔的紅葉樹也吹紅了。景美溪畔的一些紅葉樹,如青楓、大葉欖仁、烏桕的葉子就紅得很徹底,滿樹鮮紅欲滴,使終年常綠的河畔多了紅葉的點綴,景色絶佳。想賞紅葉,力行國小靠河的操場邊就有數顆青楓紅得很漂亮。

  木柵道南橋到捷運動物園站前面兩岸的河濱公園,最近已有清潔人員騎著機車沿溪撿垃圾,更讓人興奮的是道南橋左岸橋下沙洲中的廢輪胎已經清除,真的是功德無量。今天發覺恒光橋到一壽橋的這段河濱公園也遍布塑膠袋、飲料盒、瓶瓶罐罐等廢棄物,相當零亂,影響環境的親和力;木新11號、13號水門口被一堆漂流雜物堵住出口,希望相關部門也能去關心一下。

 

● 請幫助我們

 血淚小兔的心聲

  大家好,我們是一群化妝品敏感實驗兔子。為什麼拿我們來做實驗呢?因為我們兔子的眼睛最敏感,一點小小的刺激就會讓我們的眼睛很痛很不舒服。我們被鎖住並綁起來,下眼瞼被拉開,滴入測試物質,然後眼睛立刻被人強迫緊閉,好讓測試物質的刺激性達到最強。像這樣的測試物質甚至包括洗潔劑、髮膠及指甲油。我們的痛苦包括眼睛刺痛、潰爛、出血,甚至失明。我們得不到任何醫療,很多同伴因為痛苦掙扎而折斷了脖子,而在實驗結束後,我們不論健康與否全部會被處死。

  除了兔子以外,還有其他很多不幸的動物夥伴也承受著種種劇烈的痛苦,像是毛皮被剃光然後擦上測試物質,導致皮膚發炎或潰爛;強迫餵食或直接用管子插入胃中,有時則是皮下注射或強迫性吸入。按照每種測試物質的不同,動物們會產生許多不同的病症,包括痙攣、嘔吐、腹瀉、癱瘓、甚至七孔流血。直到一半動物死亡後,實驗才會結束,而倖存的動物也一樣會被處死。

  其實已經有人發明替代實驗「Eytex」(一種用豆類製成的物品)以及「Skintex」(一種用南瓜皮製成的物品),可以拿來做5千種有毒物質的測試,而且也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因為它們只需動物實驗一半的花費,還能得到更客觀的統計資料,而非只由動物痛苦的程度做主觀的判斷。

  另一類替代實驗則是使用「Testskin」,一種用人類細胞在人體外培植而成的人造皮膚,可用來測量皮膚受刺激的程度、吸收的狀況、日曬的傷害,以及乳液、除皺面霜、防曬用品、肥皂及洗髮精對皮膚的影響。還有其他高科技也都能夠替代動物實驗。

  以下這些品牌的商品不論在原料、製程或成品各方面都沒有使用動物實驗,也未委託給任何機構做動物實驗。請支持不用動物做實驗的品牌,幫助我們還有其他動物脫離苦海。感謝您們!感謝您們!真的衷心感謝您們……

Body Shop美體小舖、Revlon露華濃、Chanel香奈兒、Avon雅芳、Aveda肯夢、Mary Kay玫琳凱、Clinique倩碧、Yardley雅禮、NuSkin如新、Decleor思妍麗、Clarins de Paris克蘭詩、Estee lauder雅詩蘭黛、Bobbi Brown芭比波朗、Eureka雪俐、Dr. Hauschka德國世家、Orlane幽蘭、Aramis雅男士、Origins品木宣言、Nature shop自然小舖、Hard Candy硬頭甜心、Kiehl’s契爾氏、Nutri-Metics新姿美緹、Crabtree & Eyelyn瑰珀翠、Stila、M.A.C.、Pure destiny、Urban Decay、Paul Mitchell、Tommy Hilfiger、Essential Oil、Weleda、H2O Plus。

 

佳言分享

生命對動物和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重要。
就像任何人都希望快樂過日子而害怕痛苦來臨、
想要活命而不願死亡,其他動物也是一樣的。

                      ──達賴喇嘛(西藏佛教領袖)

愛上帝創造的萬物,所有的一切及每一粒砂礫;
愛每一片葉子,每一道上帝的光!
愛所有的動物,愛植物,愛一切事物……
愛所有的動物:上帝賦予牠們基本的思考能力及平靜的喜悅。
因此,不要引起牠們的不安,不要虐待牠們,
不要剝奪牠們的喜悅,不要違背上帝的旨意。

                       ──杜斯妥也夫斯基(俄國文學家)

    國防白皮書 作者:謝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