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6-02-27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客觀看待那個年代 | |
余杜之爭與台灣文學 |
【社論】 |
客觀看待那個年代 |
  |
  |
陷於混頓政治糾葛中的台灣社會,對於近來溘然長逝的財經耆老孫運璿資政給予了極高的追思禮敬。被過多政治口水與虛妄統獨爭議折磨了數年的台灣人,情不自禁的懷念起過去沒有太多爭議的強人政治年代,那個時候一切都是光明而富建設性,「要拚才會贏」的台灣人生活哲學被徹底發揮在經濟發展上。90年代之後開始的民主摧毀了這一切,2000年之後的政黨輪替更進一步撕裂了這個島嶼,所以在某些主流輿論上跳過了李登輝與陳水扁時代,直接訴求了蔣經國時代的榮耀與艱苦卓絕,並且對於馬英九賦予了蔣氏傳人的想像。 |
|
(回目錄) |
【左右看】余杜之爭與台灣文學 |
【左看】 |
台灣文學未曾存在 |
文 |
王俊凱/學運工作者 |
從文言文教材比例到對台灣文學的定義,教育部長杜正勝與詩人余光中的爭論持續延燒。乍看之下,兩人的爭論在意氣之爭外還包含著對語文教育及創作目的的意義之辨。但若仔細深究,則未必如一般想像那般意義深遠。 |
【右看】 |
確立台灣文學定義 |
文 |
江仰德/文字工作者 |
由於教育部試圖將文言文教材比率由65%降至45%,因而引發著名詩人余光中與教育部長杜正勝的一番爭論。但這個話題近日卻隨著杜正勝暗指余光中「沒讀過台灣文學」一番話,而使爭論焦點轉移到雙方對「台灣文學」的界定標準上。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