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6-03-01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03-01》

本期內容
  ◎教育論壇:關於全家盟聲明的聲明(二)樂見家長組織多元化 
  ◎英語充電站:資優生的英語文能力提昇與價值觀培養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教育論壇:關於全家盟聲明的聲明(二)樂見家長組織多元化
  羅德水(教師)
上週,我們在教育論壇還原了「勞家盟」成立的時空背景,澄清並重申了教師組織的立場。今天,筆者將繼續探討家長組織的定位問題。此次全家盟要員對教師會的批評重點之一,即在於教師會藉由「扶植」勞家盟,企圖「分化」家長組織云云。「扶植」之說,吾人已做過澄清,所謂「分化」者也,倒是值得深入討論。

一般而言,處境弱勢且強調團結的受僱者或工會,最為憂慮的就是來自於官方與資方的「分化」,事實上,這也正是政府與財團削弱工會團結的慣用伎倆。問題是,家長組織究竟是屬於什麼性質的團體?或許我們應該從家長團體面臨的問題談起。

台灣的家長透過組織學校家長會藉以關心學校教育的歷史由來已久,然而,也應該看到,關於學校家長會的法令規範,長期以來並未得到相對的重視與建制。以台北市為例,遲至民國74年8月28日方才公布「台北市中小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辦法」(91年7月17日將名稱修正為「台北市中小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自治條例)」,台北市之中小學校家長會則依前述自治條例分別組成國小、國中、高中、高職等四個層級的家長會聯合會;另為規範北市中小學校家長會之設置及會務運作,市府教育局亦於92年7月8日訂定公布「台北市中小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及運作監督準則」。至於在中央的法規方面,更遲至民國92年10月2日,才在「高級中學法」的授權下,由教育部訂定公布「高級中學學生家長會設置辦法」。不難看出,無論中央或地方,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家長組織的相關法令規範是遠遠落後於現實的。

不僅如此,學校層級的家長會尤其面臨一個普遍存在且眾所周知的問題,亦即,絕大多數學生家長參與家長會的情形並不理想。長期以來,台灣各級學校的家長組織,參與的大多是高社經地位或具有經營管理階層背景的家長,佔多數比例的勞工家庭與受薪家長,限於時間、金錢,乃至於不夠健全的制度與法規,反而往往無法參與學校家長會的運作。這樣的現象不僅由來已久,加上校園內行之有年的陋規,使得此種畸形的現象變本加厲起來,幾乎成為當今台灣校園的常態。常見的情形諸如,各班級推選班級家長代表時總是推出具有經營管理經驗的家長,而最後當選學校家長會長、副會長、乃至於常務委員者,大多無法免俗的必須認捐額度不一的金額等。這些情形雖然行之有年,卻也是極不合理的陋習。

我們當然也注意到,除了學校層級的家長會,近年來亦不乏有縣市、乃至於全國性的家長組織陸續成立,諸如「台北市家長協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等均是,或許這些團體成立的宗旨與參加成員有所不同,可以肯定的是,相較於學校層級的家長會尚有法令規範,迄今為止,這些全國性的家長組織基本上都只是「人民團體法」規範下的人民團體而已。

既然如此,勞家盟之成立,正如全家盟一樣,都是人民依自由意志行使結社自由的產物,未來如有其他全國性的家長組織成立也不讓人意外,教師會從何分化成立宗旨與參加成員不同的兩個人民團體?或者說,由於勞家盟的成立,全家盟因此被分裂或削弱了?一點也不!勞家盟的組成絕不建立在分化任何組織的基礎上,勞家盟的壯大也從不寄望於其他團體的分裂上。相反地,我們將堅定地高舉勞動者的觀點來關心台灣教育問題,盼望數以百萬的受薪家長能共同以這樣的理念來關心學校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台灣教育面臨的困境。
(回目錄)



英語充電站:資優生的英語文能力提昇與價值觀培養
  李振清(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資優生的英語文潛能開發,以及永續的英語文聽、說、讀、寫、譯能力培養與提昇,不但可能決定他(她)們的生涯與志業,而且也會為國家,甚或國際社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以優質的中文為基礎,再輔以踏實的英語文能力為工具,則資優生自可如虎添翼,活躍在浩瀚的各種全球性多元活動中。這種宏觀願景,是作為資優生最起碼的條件。

日前國內各大報對從大學學測中脫穎而出的資優生之報導,令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學測篩選出的資優生大都在學習方法與考試成績上,有獨特之處。憂的是這些資優生明確地知道他們的下一步要怎麼邁出嗎?英語文實際能力又如何?進大學後,有類似哈佛的「新生研討班」(Freshman Seminars)、耶魯、(聖路易)華盛頓等名校的「新生啟蒙」,或最近世新大學推出的「新生鍛造」與「新生守護」等啟發性活動,來延續資優生的學養嗎?有否可能很多資優生經過了中學階段各種長期的考試壓力後,一進大學就迫不及待地想好好放鬆、解除壓力?也有可能像很多大學生要等到大二以後,才能警覺,開始定下心來過著正常的大學生活。高中時期密集苦讀的英文,也因此就可能逐漸荒廢了。難怪目前台灣的教育界有一項流傳:研究所學生的英文程度不如大學部;大學部學生的英文又不如高中生。在這種社會現況下,我們有責任引導這批資優生適應大學生活,尤其是在英語文與價值倫理方面的培養與提昇。

在我念了6年的高雄中學(高、初中部),人才濟濟;學生自發性的努力和競爭,十分激烈。校中傑出的優等生如過江之鯽。然而,經過高中聯考、大學聯考(45年前的錄取率還不到30%)、大學教育的洗禮,以及現實社會的挑戰後,有些當年班上極為突出的資優生,後來好像從人間蒸發了一般。倒是有些勤奮的同學,雖沒被定位為資優生,或直升高中部,或獲保送進入大學,卻在一生孜孜矻矻的持續奮鬥中,成為廣大社會的菁英、揚名國際。他們的英語文能力就更不用說了。我特別強調英語文和倫理教養,因為這是21世紀先進國家的高等教育基本內涵,也是各著名國際高等學府培養人才(尤其是領導人才)的基本條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揭櫫的「教育的四大支柱」(The Four Pillars of Education)就是這項理念的最佳註腳。

在今(2006)年2月22日公布的大學學測成績中,得到滿級分(75)的高中資優生,高達159人。然而,在今年參加大學學測的16萬多名考生中,雖然有5千多人在英語單科中得到滿分(佔0.031%),但在較往年簡單的英語非選擇題「翻譯」中,拿0分的仍有1萬6千6百人之多(佔1.04%);至於連環圖畫「英文作文」項目,則高達1萬7千多人得到0分(佔1.06%)。表面上看來,高中生在大學學測的英語科成績,似乎較往年稍微進步,這是可喜的現象。不過,英語科閱卷老師、東吳大學英語系曾泰元教授則認為,今年英文作文高分群「鳳毛麟角」(參見2006年2月23日聯合報)。從大學學測英語能力的表現,也可看出英文優秀者,大有人在。問題是:這159名得到滿級分的資優生,他(她)們的實際英語文能力,是否相對地反映出應有的程度與實際潛能。在這全球化的多元競爭中,大學學測只不過是一生中學術能力表現的一小部分而已。除了踏實的本國語文與專業課程外,提昇英語文聽、說、讀、寫實用能力的規劃與實踐,是落實未來一生志業的踏腳石。至於其他真正資優生應有的基本條件,包括價值倫理、人文素養、品德與教養、合群、EQ等,是否也落實到相當的程度,這才是大家應該關心的問題。當前西方各國的知名學府在學生申請入學的「推薦函」(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裏,幾乎都把倫理與品德列為極重要的選項。

中國文化大學助理教授邱貴玲博士在「學測滿分又如何」(2006年2月24日中國時報)一文中,也有類似的論點。每看到國內報紙對資優生圖文並茂的報導內容,就讓我回想起在美東地區多次參加「西屋天才獎」(Westinghouse Talent Search;自1998年起改為「英代爾科學天才獎」──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及《今日美國報》(USA TODAY)主辦的「全美高中生學術獎」(All-USA High School Academic First Team)之迥異盛況,感慨很深。

呈現在美國媒體上的資優高中生,不只是在學業上出人頭地,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課外研究活動、社區服務、未來願景,以及幾乎人人都具備的外國語文能力,與國際宏觀。換句話說,一樣是高中生,為什麼「西屋天才獎」、「英代爾科學天才獎」,及「全美高中生學術獎」的資優生,實質上就那麼成熟、穩重,充滿願景?64年來,曾獲得「西屋天才獎」的美國高中生,已經有6人得到諾貝爾獎;106人獲得各種世界最高的學術榮譽。而我們的資優生呢?他們亟需在擺脫補習與各種考試的夢魘後,另借助英語文能力的提昇,來強化台灣人所欠缺的優質英語文能力、人文素養和基本教養,從而邁向正常的高等教育新境界,為自己及國家開創燦爛的未來。

談到資優生的英語文能力培養與提昇,首先應輔導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並培養其定期閱讀課外英語文書報、觀賞優質英語影片與電視節目的習慣。從這些具有知性與趣味性的管道,學生們可直接吸取其中的實用詞彙、句法、語用習慣、結構,以及邏輯思考等。台灣的英語學習資訊平台,非常普及、廣泛而充沛。只是學生們鮮能有效運用。學校老師以及家長若能積極參與及協助,尤其是進行「親子共同學英文」,同時強調學以致用,則今天的資優生,極可能像「西屋天才獎」與「英代爾科學天才獎」的獲獎高中生一般,成為未來具倫理教養、懂得創新價值(參見《藍海策略》中的人才核心價值)、守正不阿、重視品德、溝通與誠信的社會菁英。這也是美國前教育部長芮理查(Richard W. Riley)一直推動的教育理念。

大學學測襯托出的高中資優生,並不見得每一位都有很好的英語文能力。然而,他們的潛能,較可在適當的方法中發揮學習英語文的成效。筆者於2月15和22日在《台灣立報》上發表的〈增進英語文多元能力的單字記憶法〉一文,其實是改寫自18年前為答覆一位高雄中學的學弟,專程撰寫的有關英文學習之文章。該文刊登在中央日報上與師大的「英語教學」季刊後,又為北京大學「學習網站」所轉載。大家如能依照《台灣立報》上的〈增進英語文多元能力的單字記憶法〉,從基本發音、多元朗讀、拼字練習,再配合廣泛閱讀書報雜誌,與英文寫作練習,如此必可逐步強化英語文學習的實際功能。從我於去(2005)年兩度對台北建國中學學生的演講中,可篤定地感受到資優生的英語文學習,應可尋此方向進行。坦白說,建中學生在演講中的積極參與練習以及正面反應,驗證了資優生可輕鬆快樂地學好英語文的信念。只要方法正確、方向明確,就會有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

方法正確後,必須真正地落實聽、說、讀、寫、譯的歷練和嘗試。資優生更需要在英語口語和寫作上多下功夫,如此自會因語料的需求,順勢自發性地在閱讀和聆聽方面去探索,追求英語文學習的成效。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籃球大帝喬登在回答田納西學生有關如何成為籃球明星時,他的答覆很簡單:「No Pain, No Gain.」(參見Feb. 29, 1999, Newsweek,及June 3, 2004, "Don't blame it on Mike", Taipei Times)。畢業於名校(教堂山北卡大學)的籃球大帝苦練籃球如此,準備進入大學的台灣資優生要培養、提昇英語文能力亦然。這本來就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基本道理。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