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律師電子報第135期
| ||
報主的話
部落格最新文章
新書:幸福,有法辦--疼愛女人的法律書
姜律師撰寫「幸福,有法辦—疼愛女人的法律書」一書,您可以在全省各大書局以及三思堂全省經銷點買到,或上網路書局訂購,本書定價為新台幣220 元,共272頁,如果您想上網訂購,可以到以下網路書局訂購,享受相關優惠:
本期專欄 勿再讓四歲的孩子繼承700萬債務!您不可不知關於拋棄繼承的10個規定 極道盡言法律事務所 姜智逸 律師 據報載,屏東縣有一名4歲男童,小小年紀就要揹負外曾祖父留下來的百萬債務,本來他可以避免的,卻因為代書辦理拋棄繼承時,漏掉了他,當家屬知悉代書的失誤,向法院緊急辦理拋棄繼承,但超過法定期限遭法院駁回,現在他必須獨自承擔七百多萬元的債務。 看到這樣的新聞真是讓人遺憾,許多不懂法律的人因此而吃大虧,事實上,辦理拋棄繼承是可以自己辦理,程序上也不會繁瑣,每個人應該了解以下拋棄繼承的10個規定,DIY不求人: Q1.什麼叫做「拋棄繼承」? A.在法律上講的「拋棄繼承」,是指繼承開始後,依法有繼承權之人依法定方式所為否認繼承效力之意思表示;也就是說應該繼承的人,具狀向法院表示不要繼承被繼承人遺留財產上之一切權利及義務(包含:全部財產、債權及債務)。 Q2.拋棄繼承要向那個單位辦理? A.拋棄繼承應該向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指往生者)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Q3.繼承人應該在什麼時候辦理拋棄繼承呢? A.拋棄繼承有時間限制,繼承人在知道得以繼承之時起二個月內以書面方式向法院為之,超過時間沒有辦理,就必須承擔繼承人的債務。 Q4.哪些人要辦理拋棄繼承? A.當然是指繼承人,依民法第1138八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而定之: 1.直系血親卑親屬(子女、孫(外孫)子女、曾孫(外曾孫)子女)。 2.父母(不含繼父母)。 3.兄弟姊妹(1含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兄弟姊妹,2其子女無繼承權)。 4.祖父母(含外祖父母)。 Q5.請問,要怎樣辦理拋棄繼承呢? A.辦理拋棄繼承,須以書面向法院為之,並以書面通知因其拋棄而應為繼承之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在書面上可向法院載明「被繼承人雖有其他應為繼承之人,但因不知其住所而不能通知」。 Q6.辦理拋棄繼承需要什麼文件呢? A.依據台北地方法院訴訟須知,辦理拋棄繼承需要以下文件: 1. 拋棄繼承聲請書:請載明聲請人聯絡電話。 2. 被繼承人除戶戶籍謄本(如戶籍尚無死亡記載,應同時提出死亡證明書)。 3. 拋棄人戶籍謄本、印鑑證明、印鑑章。 4. 繼承系統表。 5. 拋棄通知書收據(已通知因其拋棄應為繼承之人之證明)。 Q7.辦理拋棄繼承會很難嗎? A.辦理拋棄繼承並不會很難,以上提到諸如:拋棄繼承權聲請狀、繼承系統表、繼承權拋棄通知書、繼承權拋棄通知書收據等文件,各法院服務中心備有例稿,民眾可以加以參考撰寫,若有不明瞭之處可以請教法院服務中心人員。 Q8.向法院寫狀子辦理拋棄繼承以後,需要開庭嗎? A.拋棄繼承性質上為非訟事件,由法院依職權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以明管轄權之有無、拋棄人有無繼承權、是否為拋棄人之真意等,並將調查結果函知拋棄人,不另製作裁定,如果有需要會請繼承人來了解情況。 Q9.辦理拋棄繼承有什麼效力呢? A.拋棄繼承經法院函准備查者,溯及於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亦即被繼承人死亡時,拋棄人就不需要繼承被繼承人之權利義務。 Q10.辦理拋棄繼承需要規費嗎? A.是的,聲請拋棄繼承應依非訟事件法之規定繳納非訟費用新台幣 1,000 元。
英美公司法博客精彩文章(板主:ted888)
嶺東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招生資訊
隨著知識經濟環境成長,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終生學習計畫,在台中地區,聲譽卓著之「嶺東科技大學」,秉其深厚產學合作背景,深知企業主之需求,經教育部核可後,特於九十五學年度設立「財經法律研究所」,為中部技職院校第一間財經法律研究所。 嶺東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為因應業界法律實務之需求,特與中部科學園區進行產學交流,著重企業法制、金融法制、智慧財產權法制、資訊科技法制等之教學與研究,以培養專業之財經法律高級人才。此外,更透過嶺東科技大學之國際姊妹學校,擬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業界代表舉辦學術研討,加強國際學術與實務技術交流。並格外強化職場實際所需之各類財經法律之專業法學教育,積極輔導專業證照考試,使學生畢業後即可將理論與實務作一完美結合,符合工作職場之需求。
|
|||
姜律師部落格 | |||
英美公司法博客 | |||
證嚴法師語錄 有人扯後腿,要心存感激。沒有人「扯」,就練不出腿勁。 培養面對現實的勇氣與毅力,以歡喜心接受逆境。 | |||
律師的小叮嚀 有時候您很忙,沒有辦法在身份證剛遺失的時候去申請補發,您可以先到派出所去報案或備案,此時要注意的是,警方一般皆會給予報案之二聯或三聯單,以為其報案或備案之憑據,您必須要求派出所警員「確實」填寫,並索取報案之二聯單或三聯單作為憑證,這是相當重要保護自己權益的手段,若您主張曾到派出所報案或備案,手中卻未有報案或備案之單據以為憑證,在客觀上自然無法據以判定到底該民眾所稱曾經至派出所報案或備案的事情是否屬實,如果遇到不肖警員吃案,也就無法得到證實了。 ----遺失身份證,小心遭人冒用!(第三十 三期) 刑事案件與其他法律案件不同,在偵查階段以檢察官調查偵辦犯罪事實為中心,在偵查不公開原則下,偵查程序的進行您是無法知悉的,這對刑事案件纏身的民眾,無論是告訴人、被告、證人、被害人或關係人等,都造成相當大的壓力,也難免會對檢察機關造成莫名的恐懼。 ----取自「偵查不公開」(第五十四期)
| |||
本電子報由極道盡言法律事務所發行,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為訴訟用途,若您有具體案例需要律師提供專業意見,請洽與律師面談,或請EMAIL給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