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管理懶骨頭電子報
管理懶骨頭電子報
無/報主.管理雜誌
檢驗股王的條件
文/李宜萍 台灣最新的股王——益通光能最近熱翻天,當初益通承銷價一股212元,掛牌當天股價直衝875元,一上市,持有一張股票就現賺六十五萬多元,掛牌不到一星期已經突破千元大關。台灣的股王傳奇,究竟是可以兌現的本益比,還是曇花一現的本夢比?

  綜觀台股近十六年來的演進過程,股價最高的紀錄是1989年國泰人壽創下的1,975元一股。但必須注意的是股王維持的時間,平均只有三到六個月,較長的聯發科,也不過才一年半左右。而且股王們從股王寶座跌下來後,股價大都如失速墜落的飛機,跌幅之大令人咋舌。

  以生產被動元件的禾伸堂為例,1990年1月掛牌,4月稱王,股價為999元,6月之後一路跌到年底約106元,曾經收盤價還低至39.2元。

  稱王最久的聯發科,也堪稱IC設計一哥,2001年7月掛牌,隔年4月稱王,股價為783元,之後股價維持在三、四百元,至今雖然還是IC設計一哥,但自此便沒有回到昔日的價位。

  攀上高峰,就是下跌的開始,股王沒有一檔可以倖免。

  「這是股王的榮耀與悲哀,」日盛證券投顧投資顧問處投資副理鐘國忠認為。

  從客觀環境觀察,股王出現的時候,多數是大盤到達高點,產業前景最被看好時。

  首波金融產業的興起,在1989年6月國泰人壽成為股王時來到高峰,股價1,975元創歷史新高,當時國內房地產正熱,帶動國內金融投資熱潮,台股走到12,682高點,包括三商銀、中華開發的股價也都突破千元;之後,半導體產業在全球開始形成優勢,台積電從1994年9月掛牌到1995年6月成為股王,台股達到波段7,228高點;1997年4月PC時代,製造主機板的華碩成為股王,2000年筆記型電腦代工大廠廣達成為股王,代表台灣當時製造端的供應鏈體系表現良好,獲利前景被市場看好。

  此後,PC進入微利時代,從事被動元件的禾伸堂、IC設計的聯發科,都以擁有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的智慧技術而廣被看好。數位商品的興起,讓從事數位相機設計的大立光也於2004年4月成為股王;2005年8月,3G手機題材的宏達電成為股王;而因應2006年7月歐盟環保指令開始實施,與台灣加入京都議定書的規範,替代性能源太陽能電池的茂迪、益通也成為近期最熱門的股王話題。

  從主觀的條件來看,成為股王還必須具備四項條件,可以從以下條件來檢視股王是否具備未來投資的條件。

一、股本小

  歷屆股王,除了華碩股本一百億元外,其餘股本都不到五十億元,由於股本小,當預期獲利達到高成長目標時,每股盈餘(EPS)不會被稀釋。聯發科成為股王時,股本46.05億元、宏達電35.7億元、益通僅2.2億。

二、高比率的營益率

  顯示股王投資於本業的收益比率較高,專注本業發展的獲利良好。如禾伸堂成為股王前三季的營益率為25.82%,聯發科為43.11%,茂迪為25.64%,益通為22.52%。

三、高比率的股東報酬率(ROE)

  禾伸堂成為股王前三季的股東報酬率為52.22%,聯發科為66.1%,茂迪為49.56%,益通為38.73%。

四、掛牌後快速成為股王

  過去股王通常在掛牌幾個月內出現高點,台積電於1994年9月掛牌,隔年6月出現高點,華碩於1997年1月掛牌,同年4月出現高點。此代表過去三季經營績效表現獲得市場肯定,而市場也預期未來表現良好。

  2004年之後茂迪、大立光、宏達電都在股市低點時掛牌,投資人都可以買到他們最黯淡時的股價,當台股波段逐漸走高,股王的股價也隨之上漲。

  鐘國忠表示,廣達、聯發科、茂迪於台股低點掛牌,從過去股王於低點掛牌,且多數股王於4到6月出現高點來看,甫於3月掛牌的益通,由於4到6月時值除權、配股息股利的時刻,加上個人最低稅負制大股東的配股賣壓,台股有可能於4到6月間出現大波段行情,可能還會有上漲的空間。

  如果股王不成為股王後,還要買進嗎?答案是,獲利只有看經營績效表現,沒有股王之分,即使股王不再是股王,不見得沒有投資獲利的空間。

  隨時關注產業變化,也成為長期投資股王必要的功課。

  股王的本益比雖然有成長性,代表市場價值成長,但也有風險性,代表投資者過度預期市場成長。

  市場對股王的期待過高,往往會造成總市值過高,本益比過高,投資風險也隨著增加。

  投資人若是打算長期投資高價股,無論是股王或產業一哥如鴻海、台積電,要能回歸理性,重新檢視財務報表,亦即要重視損益表的獲利指標與資產負債表的安全性指標。

  其中財報上的「資產負債表」是檢視企業經營體質的重要工具。維持股王最久的聯發科,股價最高783元,隨著台股走低,股價維持在三百多元,也在當時稱王,EPS始終維持在二十元上下,無論經濟景氣好壞,仍能夠維持水準以上的獲利成長,張漢傑觀察高股價,或是高穩定EPS的高價股,在資產負債表中,都具備以下特性:

  一、現金佔總資產比率高。現金流量代表一家公司營運資金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如聯發科現金維持在255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高達46%。

  二、負債比率少。表示自有資金充裕,不用向外舉債,即能維持正常營運。

  三、存貨、應收帳款比率調整恰當。避免有壞帳、商品周轉率低的風險,不會影響獲利成長。

  四、長期投資佔總資產比率不高。長期投資首先要看是否為專注於本業的投資,專注本業通常對產業前景、產品技術、資源有累積效果,競爭優勢也會持續提升。其次要觀察長投的比率是否過高,超過總資產的50%,就算過高。

  若出現集團子公司的長投比率過高,不見得就是長投高,可以進一步觀察合併報表,子公司併入母公司後,長投的比率大大降低,表示母公司掌控100%股權的機率大,如聯發科子公司的長投比率21.7%,但合併報表後降為0.9%。

  由此來看,一般股王維持高股價的時間不長,當股價已經到了高點,不適合買進做長期投資,因為成本高,長投的變數多,預測容易生變;若想長期投資,倒不如選擇業界的一哥來得安穩自在,畢竟他們長期以來,為了維持高股價、高股東報酬率,會持續努力於保持主客觀條件的優勢。

更多精采內容請詳閱管理雜誌382期
雙「卡」風暴下的危機
雙卡事件,已經大幅動搖了寶兆金控的根基,該如何進行危機管理,並防止業務大幅萎縮?

文/廖凱弘

 【2006.03.10台北訊】卡奴們,大家站出來!一群卡奴成立自救會並發表聲明指出,卡奴欠下債務有各種原因,但卻無法忍受銀行催收,因此選擇站出來成立自救會。發起人王大明說,他們已經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因為外界給卡奴貼上太多負面標籤,總認為卡奴自己過度消費,咎由自取,根本不值得同情,然而其實很多人是中年轉投資失敗,因此才欠下卡債……

  無力地看著電視新聞報導,張金豐,寶兆金控消費金融事業部總經理,一聽到「卡奴」這個字眼,心就往下沈。數月來,他已經被動不動就哭訴、抗爭的「卡債族」,搞得焦慮煩躁,最近更因失眠而導致精神不濟,整個人情緒幾乎就要崩潰了。

  回想起六年前,寶兆評估當時國內經濟情勢以及大眾消費趨勢,毅然決然決定投入國內雙卡(信用卡、現金卡)業務時,張金豐領軍,帶領消金事業部所有成員,拚業績、衝發卡量,也曾在金融市場上風光一時,為當時還默默無名的寶兆銀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帶來無限獲利成長空間的想像。

  「此一時彼一時也,金雞母也要反撲了,」張金豐感嘆不已。在國內八大銀行無限擴張消金業務,瘋狂發卡的惡性競爭下,加上政府沒有配套的控管法令,國人「以卡養卡,以債養債」的習慣日益嚴重,終於爆發出這一波台灣卡債風暴。

  張金豐為了快速解決卡債問題,降低幾年下來累積的龐大消金負債,影響獲利數字表現,在會計師的建議下,日前在公開法說會上宣佈,去年底寶兆再增列一百億元的備抵呆帳,加上原本的二百億,共三百億元的呆帳準備,用以抵銷累積的卡債數字,「寶兆因此從稅後純益九十八億元,變成純損三十億元,雙卡政策有調整的必要。」

  面對媒體的提問,面色黯然的張金豐,一改過去積極自信的形象,他知道現在已到了必須斷尾求生的關鍵。

  以往,張金豐的業務性格,在銀行界是出了名的。他只問績效數字,不問過程,這種領導作風往往讓部屬備感壓力。如今,張金豐面對的是完全逆轉的局面:每天煩惱的不再是業績數字衝得夠不夠高,而是「如何讓呆帳、逾放比降低」;每天需要面對的不再是推出什麼樣的卡可以吸引消費者,而是無數的卡奴要來「卡債協商」。

  卡債風暴,讓各大銀行的消金經理人,須直接面對來自政府、社會大眾與企業的各方壓力,「有時你根本覺得自己是個Trouble Maker,但有時又覺得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張金豐說。自己彷彿「卡」在政策走向未明,又需要立即面對危機的夾縫中,也像是「卡」在欲往前尋找新機會,又得顧後面「爛攤子」如何收拾。

  寶兆集團總經理李寶生希望張金豐能一肩挑起雙卡錯誤,更讓張金豐暗罵三字經。張金豐猶記當年,曾經向李寶生提出雙卡呆帳可能後患無窮,但李寶生昧著專業良心,一定要他全力衝刺雙卡業務,如今出事了,李寶生卻撇得一乾二淨。

  面對雙卡風暴、面對寶兆的危機與轉機、面對雙卡專業經理人因各方壓力所產生的價值感矛盾,如果你是張金豐,你要如何渡過危機?雙卡事件,已經大幅動搖了寶兆的根基,如果你是董事會的成員之一,您該如何進行危機管理,並防止業務大幅萎縮?

歡迎投稿

看了以上讀者的精彩意見,您是否也躍躍欲試?管理雜誌邀請您,針對本月案例發表管理高見:如果你是投資者,你覺得張豐明與林彥達誰有理?誰對公司才有助益?大風未來應如何經營才是「正道」呢?請將您的想法寫出來,於4月15日前透過以下管道寄至管理雜誌編輯部

1.郵寄:105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48號14樓之1

2.e-mail:mm@mail.chinamgt.com

3.傳真:(02)8771-9320

來稿請註明「管理雜誌管理大家談專欄收」,並附上真實姓名(發表時可用筆名)、身分證字號、戶籍地址、通訊地址、服務公司名稱、職稱、聯絡電話等資料,我們預定錄取最佳解決之道三名,刊登於 五月號雜誌,並頒予獎金新台幣1,000元感謝您的熱情參與。

本期內容:

報主的話

台灣的股王傳奇,究竟是可以兌現的本益比,還是曇花一現的本夢比? 本期還有更多精采內容,請看管理雜誌網站!

| 寫信給報主 | 留言板 | 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