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天,台上的說故事者不知是有意或無意,坐在一張椅子上,高度剛好和沙發上坐著的幾個孩子們一致,而且距離拉近到台上台下的界線幾乎消融了。於是,從側面觀察的我剛好看到說故事者和孩子們同樣專注地享受著朗讀繪本和閱讀繪本的動人畫面。
孩子們多半是介於三到五歲間的小朋友。其中一個小男孩吊著點滴,左眼腫得像金魚一樣,卻看的很專注。另外一個小朋友聲音嘶啞,回答問題時完全聽不清楚他說的話,卻很努力地要回應。看到這些孩子們因為對故事的著迷,而忘記了自己的病況,不禁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一善唸了「爺爺一定有辦法」和「兩個老馬鈴薯」之後,那股專注的氣氛還在,我又繼續唸了兩本繪本,沙發上的小聽眾仍然熱情而投入地回答每個問題。其中兩個孩子還不時對對方擠眉弄眼地開玩笑,分享聽故事的好心情。最後,故事在「三隻山羊嘎啦嘎啦」中結束了,一善拿出協會的簡介發給大家,邀請孩子們來圖書館參觀。 一位今天原本要出院,卻因想要聽故事而留下來的小女生立刻說,他的爸爸不會帶她去的。我們請她去問問看,結果她一溜煙不見人影,一會兒又跑進來輕快地說,他爸爸答應帶他去了。另一位眼睛腫大的小男孩,還坐在沙發上認真地研究起簡介上的地圖來。那位聲音嘶啞的女孩的父親告訴我們,孩子前幾天都沒胃口吃東西 , 今天終於吃得下東西了。
其實,不太理解的是,陪孩子來聽故事的家長很少,今天好幾個孩子都是由實習護士陪同前來,而每次故事說完後,總有一兩個孩子呆坐在那裡,不知該怎麼辦,令人看了有些心疼。是不是整天守護在孩子病榻的家長,覺得自己也該喘口氣,還是覺得聽故事是屬於孩子的事,和大人無關?如果,他們能看到在病房內因身體不適或心情不佳而哭鬧的孩子在聽故事時所展現的專注和靜定,會不會願意多花些時間陪孩子說故事?
文 / 曾佳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