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嚴法師
自我成長固然重要,也是無止盡的,但自我成長是否就是我們人生的目標 及最終目的呢? 在凡夫的階段,我們不斷地自我成長,努力提昇 自己的人格 ,讓自己的人生境界更開闊 。可是到了大菩薩的位置,就沒有什麼成長不成長的問題了。
在《維摩經》、《般若經》 等 經典中,我們 看到 的菩薩,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漸次修證的,當 修證到「無生法忍」的層次時, 煩惱從此不生 ,從此 不需要 再為 自己做什麼、 改善 什麼,只有智慧和慈悲自然地運作, 因此就無所謂成長不成長的問題 了 。所謂 自然運作,就是物理學上 「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定律。菩薩的煩惱心 再也不 生,永遠不動,所以是恆靜;但 智慧和慈悲的兩種力量,卻永遠不會靜止下來,所以 是恆動的,。
煩惱既 已恆靜,就沒有 必要再去壓制,或 是化解、轉移;智慧和慈悲既 已恆動 , 也就 不需要 再以 發 願 、決心 、 目標 來提振自己的心力。此時,菩薩 隨時隨地都沒有事做,但卻又隨時隨地在做幫助他人的 事 ,但是他沒有 特定的對象,沒有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範圍,也沒有一定要做什麼事,他只是隨緣而做。
這裡說的「緣」 指的是眾生與佛 的緣 , 眾生的緣一旦 與菩薩的慈悲遇合, 就會自然而然產生互動,菩薩的慈悲動了,智慧也就 產生了。其實,佛菩薩與每 位眾生都有緣, 只要眾生相信佛菩薩,誠心祈求佛菩薩的救濟,那麼,佛菩薩自然 會隨緣來救濟你, 因為佛菩薩接引的手, 隨時隨地 都伸向眾生 。
我們一般的凡夫,要促成一件事,必須先 發願, 然後用意志力 朝 目標、 方向持續努力,才能有所成就,過程還必須有諸多因緣來協助。 但是大菩薩不需要刻意製造什麼緣 ,所謂 「無緣大慈」 ,他隨時隨地開放慈悲心 , 只要眾生 接觸到他,眾生就得度,接觸不到他,菩薩還是在度眾生。他根本不用發願,因為他無處不在度眾生,無時不在度眾生,所以說菩薩有 廣大無邊的慈悲 與智慧。
此 外,佛菩薩也 沒有 「自我消融」的問題,因為他根本 沒有自我,也就沒有 自我中心 、 自我要求 , 不會有 「我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 、「我要救什麼,不要救什麼」或 「我要到哪 裡,不要到 哪裡」的念頭, 這就是無我。
但是「無我」並 不 等於什麼都沒有, 而 是 沒有 煩惱的我 ,也沒有 在乎自我價值 、自我存在,或自我意義的我 。因為 沒有這些「我的」念頭, 智慧 和慈悲的功能 才能完完全全、非常 徹底、 非常 圓滿而普遍地運作,這 就是「自我消融」,也 才是自我 真正的完成,也就是「真我」。
可是 有人 認為,如果 到最後一切都 無我了, 不是很空虛嗎 ?其實, 成 佛以後,乃至於涅槃以後,智慧和慈悲永遠都在世間運作,而他的淨土也永遠都在十方世界推動, 並且 與他 的本願本誓同在, 也就 是「動者恆動,靜者恆靜」;到了 這樣的 狀態, 那是最徹底的「自我消融」 ,才能真正 稱 為 「無我」,也才是 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5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