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下載《Watch Media》節目 |
錯過《Watch Media》節目的朋友,別擔心,這裡可以下載、打包,讓你一次聽個夠!
這裡可以直接下載哦~~ http://podcast.blog.webs-tv.net/watchmedia
如果你想體會同步即時的快感,享受有廣告,與吃螺絲專業表現,就 請妳到:http://www.fm973.net/
如果妳想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隨時收聽,就請你, 先到媒體小鋪(http://www.benla.idv.tw),再從首頁點選線上 收聽《Watch Media》,就可以一邊參觀小鋪總部,一邊聽聽線上廣 播。
當然,如果覺得有點麻煩,或者太囉嗦,那就直接按下頭的網址囉! http://utenti.lycos.it/deerwen/ptb/list.php?forumid=17 以及這裡:
|
成為與眾不同的媒體人–2006媒觀新聞營!快來報名! |
你是否對媒體工作充滿憧憬,但又對媒體亂象感到疑惑? 你想成為媒體界的閃亮之星,但又缺少指引的方向? 作一個與眾不同的媒體人,需要的是真誠的態度、豐富的創意、多樣的知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才是對現實媒體生態進行顛覆性理解的要素。 史上最豪華師資陣容等著你來報名!
超強師資
◎ 詹怡宜(TVBS副總編輯兼製作人、主播、金鐘獎文教資訊類節目主持人獎)
◎ 何榮幸(中國時報資深記者、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得主)
◎ 高瑞麟(漢聲廣播電台資深記者、卓越新聞獎得主)
◎ 蘇啟禎(公視新聞記者、紀錄片製作人)
◎ 管中祥(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電台節目主持人)
◎ 陳順孝(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專任講師、阿孝札記blog、生命力公益網指導老師)
◎ 黑手那卡西樂隊(超酷炫獨立天團)
◎ 郭笑芸(紀錄片工作者、前「全景映像工作室」導演,作品:「梅子的滋味」(2005年)、「海棠、馬沙與珊瑚」(2006年))
報名資格:人數有限,這次只限高中生哦!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5/28止。
報名費用:單人報名$3,800;三人以上團體報名,每名$3,500;並提供五名清寒獎助名額。清寒獎助相關辦法,請洽詢媒觀辦公室。 活動時間:7/8(六)、7/9(日)、7/10(一)。 活動地點:富邦淡水教育訓練中心(台北縣淡水鎮八勢里八勢一街39巷39號)。 報名方法:下載 報名表,填完,繳費,寄到媒觀辦公室。(詳情請見報名表內容)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媒觀網址:http://www.mediawatch.org.tw 媒觀電話:(02)2703-4035 媒觀Email: media.watch@msa.hinet.net
想要快速累積媒體工作能力值,你一定要通過殘酷營隊快樂訓練!「媒觀新聞營」邀請大學教授震撼你對新聞的想像;召集史上最優質媒體人講師群,從廣播、電視、報紙的實務經驗,告訴你成為優秀媒體人的必備條件;還有酷炫的獨立樂團現場演唱,引爆你一拖拉庫的熱情! 很心動吧?別再耍矜持了,快來報名吧!
活動網頁:http://www.mediawatch.org.tw
|
華視高層應提出對公共價值的保障 |
文/管中祥
小野上任華視總經理以來,一連串的變革措施引起外界高度專注,除了是因為各界對華視公共化後的革新期待,另方面,這些變革也被賦予新舊權力鬥爭的想像。
組織內的人事問題複雜、糾葛,外界也未必能理解其問題所在,不過,華視的作法的確引起外界對華視高層陷入人事鬥爭的疑慮,並且,也有人質疑整併過程引發的反彈效應,是否會成為實踐媒介公共性的阻力?
處理不符合公廣集團價值的節目的確重要,但如何兼顧法理,並減少外界無謂的猜測,也是華視主管必須面對的問題,然而,更要緊的是,目前華視給外界的觀感除了上述的爭議,至今公視基金會及華視仍未能對公廣集團的走向給予清楚輪廓。
就如同黃光芹在一篇文章所質疑的「難道公共化以後的華視總經理只會耍狠而已?」這似乎意味著新聞團隊入主華視後,除了處理人事及節目問題外,至今仍未能讓外界清楚華視未來新視野,也難免引起各界的焦慮與關心。其實,兩個不同體質及經營價值的公司要進行整併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加上,相關法規尚未通過,以及公共化才剛起步,勢必會經歷許多調整與掙扎的階段。
華視公共化後,當然不該只會「耍狠」而已,相對的,應該展現更大的格局與誠意,提出未來的願景,面對目前的窘境,華視仍有義務在短時間內從制度上提出保障公共價值,讓人耳目一新的作法。這不僅是回應社會的期待,也能減低華、公視員工整併過程所造成集慮。
事實上,建立公廣集團的目的之一,是希望無線電視資源能免於政經力量的控制,以回復媒介原有的公共性格,這樣的性格更需要彰顯在新聞製作上。例如,內湖公視之所以受到肯定與認同,除了因為節目能照顧到不同的小眾,更重要的是相對於商業及政府電視而言,公視新聞部門亦較能免於政商勢力的控制。
公視新聞之所能有這樣表現,主要是因為公視法對新聞獨立運作的保障,簽訂公約以限制管理階層干預新聞部運作,並且阻絕最為外界詬病的置入性行銷,例如,分別於1998年及2002年由公視董事會通過的「新聞製播公約」及「新聞專業倫理規範」就明確指出公視「董事會 、總經理、經理等主管,不得以任何有韋新聞專業精神的理由干預新聞專業和自律空間」,以及「公視編採人員誓言,獨立之報導、評論,不受任何勢力左右」。這些制度化的保障,不僅展現公視對公共價值的堅持,也公視新聞部有更大的自主空間。
事實上,華視過去為人所詬病的問題之一,就是「官控商營」的結構與經營方式,使其長期以來難以擺脫政商力量的控制,不論藍綠政權,都扮演著優勢政經勢力「傳聲筒」的角色,置入性行銷的現象亦難以避免,即使華視新聞同仁有心堅守新聞倫理,展現媒介公共價值,也很難不受環境所限。
華視高層及公視基金會或許無法在短時間提出未來願景及實際規劃,但公開對外界宣示實踐諸如公視「新聞製播公約」及「公視新聞專業倫理規範」,以保障華視對公共價值維護的決心卻是必要的義務。當然,未來公廣集團的新聞自然不該已目前公視新聞的標準為滿足,應製作更多符合公共利益的「好看」新聞,並對社會現實與制度提出更有力的批判性觀點與建言。
|
揩李安的油 |
■魏玓
李安又回來了。李安這次回來,不是得了什麼大獎,主要是回老家、回母校,分享經驗,談談心得。不過,不變的是,政治人物總不忘從李安身上揩點油。
陳水扁接見了李安,頒發二等景星勳章,表揚他的專業表現。阿扁不是第一次對電影人做這種錦上添花的事情,因此不稀奇。然而,除了經常用電影在政治語言上做一些不倫不類的比喻,想要顯示他的文化品味之外(不免讓人高度懷疑他有沒有看過這些電影,包括《斷背山》),阿扁以及他的政府從來也沒有積極提出過任何實質的電影發展政策和措施。
這回呂秀蓮也湊熱鬧,但秀蓮姐解讀電影之絕,顯然不下於阿扁。她說,《臥虎藏龍》裡的俞秀蓮和她的名字一樣,讓她備感親切。而《斷背山》成功處理敏感卻凸顯人性關懷議題,與她所主導的人權委員會宗旨不謀而合。「名叫秀蓮」的冷笑話也就算了,天曉得這位秀蓮過去是怎樣污辱和歧視同性戀者和原住民,現在說這樣的話,難道心不虛臉不紅?
藍軍領導人也不怎麼樣。前些日子馬英九到紐約去會見李安,對於李安呼籲台灣社會太過重視政治而忽略文化建設的語重心長,馬英九看似心有同感,甚至(習慣性?)紅了眼眶,這股真情流露,差點讓人忘記,國民黨出售中影這個嚴格來說仍有公共財產性質的黨營事業,而且也是台灣僅存的電影生產和發展基地時,根本毫不手軟,也沒有任何公益考量的配套措施。小馬哥對此,可曾說過一言一語?
老實說,我要是李安,才不讓他們揩這種油,乾脆公開拒絕會面,或是當場拒絕接受勳章,要求這些領導人物多提出一些具體的電影和文化發展政策,才算是對得起台灣電影。不過,李安畢竟是李安,要個性如此溫和的他,做出這樣的舉動,大概是天方夜譚。李安這幾次的發言,雖然還是非常平和,但已經算是盡了他的責任。
我們沒有辦法強求李安,他可以只做好他藝術家的事。但是我們對政治人物,就不該這麼寬容了吧?這些人只會在台灣電影得獎的時候出現,只會在政治語言上藉電影的方便,只會挪用優秀電影人的光環為自己加分,但是,他們到底為台灣電影做了什麼?不是不能,是不為也。哪一個政治人物,可以像韓國的政治人物一樣,不只口惠,而是老老實實地推動電影產業發展個幾年?讓歷史來記載他,而不是讓新聞來包裝他?
|
法官大人,請教教我們跑新聞! |
文/李昀儒
如果說,請法官大人們指導我們這些將來可能要在惡劣的媒體環境下生存的學子們,並開設一堂"如何跑出獨家,又可以保護新聞來源,還不被課處罰款"的課程,想必一定會被學生搶破頭報名參加!
對於這次聯合報高記者被法官因為不肯透漏新聞消息來源而被科處罰金,並且實行連續科處,要我們這些還想從事新聞工作的學生該何去何從?保護新聞來源是記者的天職,也是所有新聞相關教科書上必定出現的內容,然而這次法官所做出的裁決也實在讓人噴飯.就各家報紙的呈述,這次的案件不牽涉國家安全,加上禿鷹案例屬於刑事案件,實在沒有理由讓法官們大費周章的對一位謹守工作職責的記者開刀.如果一個李進誠洩密否該靠一位記者才能夠真相大白,是不是該有人質疑,那些真正該辦案查證據的單位,有沒有人送禮券.送水餃給法官?
身為一個新聞系的學生,看到這樣的案例出現在台灣,實在只能感嘆,天曉得所有記者們冒著這樣的風險調查事實真相,竟然也為自己冠上了罪名,現在媒體亂象叢生,到底要如何培養出一個好記者已經得來不易,沒有法可以抑止亂象,卻有法來扼殺一個應盡的職責,同樣是學生的我們是該乖乖照本宣科,公關新聞稿影印附上,還是不屈不撓的求真相?只是,還有多少人敢像高記者這樣的情操和精神去捍衛他的新聞來源?或是乾脆放棄調查的工作?
所以,為了讓我們在新聞界求生存,為了在專業的領域上高人一等,我誠摯的邀請諸位法官大人,教教我們跑新聞吧!
|
「看!媒體-媒觀報告」第一期出爐,歡迎索取 |
睽違已久的媒觀會訊再度重新出刊,此次復刊是以「看!媒體-媒觀報告」的名稱全新出發,除了突顯「Watch Media」的精神,也宣示了我們要和朋友一同分享「看」媒體的門道。
本期封面故事報導本會與智總、康盟團體至聯合報大樓,抗議聯合報連日以「不定時炸彈」、「瘋子」等不適當字眼描寫精神病患者,並要求聯合報道歉。包括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劉麗茹家屬,和發起「聯合報請向精神病患導歉」網路串聯活動的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研究生鄭國威,皆對聯合報這次事件發表評論。精神科醫師陳豐偉則從專業的角度剖析如何正確解讀和報導精神病患的新聞。
此外,本刊特別設立「重量評論」單元,邀請學者或相關媒體從業人員評論這一季國內外所發生的媒體事件,本期由政大新聞系馮建三教授和中國時報資深記者何榮幸執筆,分別就中國媒體和台灣日報勞資爭議提出精闢的分析。
本季活動則有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於二月中在台北NGO會館舉辦「媒體監督志工訓練營」,除了解構媒體本身「公正客觀」的假面具外,也試著提出多種公民積極參與監督的可能性,本會公民記者蔡蕙如對此有詳盡的報導。
除了評論與活動外,本會自去年(2005)秋季開始,已舉辦兩梯次的讀書會,藉由讀書會的形式,輔以媒體觀批評相關的閱讀材料為中心,一起討論台灣媒體問題和改革的可能性。本期邀請讀書會成員曹琦和張時健分享參與讀書會的經驗,和自身對於媒體改革的期許。
若有興趣需要索取的朋友,可電洽(02)2703-4035。 或電郵至:media.watch@msa.hinet.net 索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