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6-05-11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05-11》

本期內容
  ◎形上的流亡:捕捉存在的關鍵詞米蘭‧昆德拉筆下的生命悖論之十三 
  ◎教授爸爸週記:嗜考症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形上的流亡:捕捉存在的關鍵詞米蘭‧昆德拉筆下的生命悖論之十三
  宋國誠
作為特蕾莎的情敵,薩比娜是一個叛逆型的流亡畫家,但她的流亡不是被迫的,而是自願的,因為她是一個父權體制終生的反抗者,來到這個世間就是為了逃離它。在虛情與矯作中,她無法生存。

謊言與真相:世界的二重性

即使出身於富貴之後,但一切的傳統對薩比娜而言,有如過往雲煙,有如沒有喜感的笑話。她的祖父是一名鎮長,但留給她的只是一頂黑色圓禮帽,被薩比娜用來當作與男人做愛時的助情物。她有過一次婚姻,但沒有愛情,因為結婚只是為了報復她的父親。她一點也不愛祖國,她不屬於任何國家,她不會死守一屋一地,她嘲諷一切以神聖命名的事物,唾棄所有為理想而吶喊的運動。她是一個「反媚俗主義者」,她從不懂得同情,但卻知道什麼叫悔悟,她早已預知自己的一生將是一場無稽和荒誕,因為她必須用一生的時間穿越那由謊言所編織的媚俗世界。在她看來,在妓女的世界與上帝的世界之間,只隔著一條充滿尿酸味的河。她的世界在地下。地下,沒有偉大的王國,只有墓地的寧靜、永恆的溫柔。

天真的特蕾莎因托馬斯迷戀薩比娜的身體而深感痛苦,她想到一個妙計,她要親自面見薩比娜這個放浪不羈的藝術家,她想以一種「二對一」的權力結構,將薩比娜「降格」為她與托馬斯兩人共享的「性玩物」。她來到薩比娜的畫室,為薩比娜拍裸照,特蕾莎想通過建立一種「身體觀視者」的位置將薩比娜設定為「被觀視者」而取得她在托馬斯面前「第一性」的地位,也就是她身體上獨一無二的不可取代性。但是特蕾莎失敗了,她的「觀視者」地位很快就被薩比娜顛覆倒轉過來,薩比娜用了托馬斯經常對特蕾莎使用的「把衣服脫掉」的命令語句,使自己成為「反拍者」。這場以拍裸照為隱喻的「主奴辯證」,充分顯示了兩個女性在「性自主」上的強弱對比。薩比娜是一個強者,一如她在性愛上的主動性,而她對主動性的堅持不讓,是為了取得「背叛者」而不是「被背叛」的地位。薩比娜永遠不會屈就於從屬的、附庸者的位置,她要永遠保留自由,一種隨時離開、無需告別,想要背叛就隨時背叛的自由。

從薩比娜的畫作中,可以看出藝術與政治之間「虛與委蛇」的關係。在藝術只能表現「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專制年代裏,薩比娜把「假相」畫在一絲不茍的畫面上,卻把「真實」隱藏在污漬毀損的畫背裏。一滴紅色顏料不小心漟落在一幅表現無產階級偉大精神的「高爐工地」畫作上,但卻有如神來之筆的「點破」了政治媚俗主義的假相。「表面是清晰明瞭的謊言,背後卻是晦澀難懂的真相」(註39)。這種「畫中有畫」的景象透露了薩比娜內心真假鬥爭的二重化世界:一隻痛苦的藝術之手,畫著光鮮豔麗的假政治。

媚俗與背叛

昆德拉筆下的「不可承受之輕」,具體的說,就是表現在薩比娜身上一種對背叛的無力抵抗。薩比娜的背叛有三重意義,一是對「離經叛道」的投懷送抱,一是對「父權禁忌」的誓死抵抗,一是對「神聖理念」的徹底嘲諷。她背叛了兩個父親,一個是清教主義的父親,因為父親禁止她早熟的戀愛自由,一個是共產主義的祖國,因為它禁止她狂熱的藝術自由。至於男友,她只把他們留在床榻邊而不是生活裏,「背叛就是擺脫原位,投向未知」(註40)。兩個父親、幾個男人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媚俗的世界」:一個用謊言的鏡子來投射自身的世界,人們卻用這面鏡子來觀視自己。

離開托馬斯之後,弗蘭茨成為薩比娜的下一個男友,弔詭的是,弗蘭茨卻是一個反專制父權的「戀母者」,一個「守經護道」的知識份子,這導致了薩比娜和弗蘭茨的關係像是一部「誤解的詞典」(dictio-nary of misunderstandings)。弗蘭茨喜歡音樂和跳舞,薩比娜卻極度厭惡,「從音樂到噪音的蛻變是種全球性的過程,令人類進入極端醜陋的歷史階段」(註41),弗蘭茨的字典裏盡是「有如太陽的真理」、「耀眼的理性之光」,薩比娜則是昏夜與黯淡;弗蘭茨為偉大的使命而獻身,薩比娜則為嘲笑偉大的使命而活著。

如果弗蘭茨手上捧的是「光明之書」,薩比娜所閱讀的就是「黑暗密笈」。「偷情」,在所有人的道德詞典中是一個排不上條目的詞語,但卻是薩比娜最真實的秘密。當薩比娜用「把衣服脫掉」(托馬斯的用語)命令前來拍攝她裸照的特蕾莎屈服於她的「反拍」時,運用的就是這種黑暗的暴力,一種與性愛分不開的暴力。問題在於,「性」如果離開暴力就不可想像,如果男人就是個戴著陽具的暴君,特蕾莎甘心臣服於這種暴力,把肉體的服從變成精神的鎖鍊,但薩比娜不同,她從這種暴力中尋找顛覆的、反攻的、繞道偷襲的樂趣!

作為一個捷克人,薩比娜的民族認同是空洞的、犬儒的、嘲諷的。她自認與所有的捷克人毫無共同之處,無論在國內或是國外。薩比娜以15世紀一位捷克宗教改革家揚‧胡斯(Jan Hus)為例,捷克人對他的作品一個字也沒讀過,只知道他因「異端之說」被處以火刑,對民族英雄化作一堆焦骨而津津樂道,「捷克之魂的精髓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杯灰燼罷了」(註42)。但是對弗蘭茨而言,薩比娜是那個「革命夢幻已經破滅的國家」的化身,那個苦難的國家還留有他最崇敬的革命之魂,薩比娜身後的悲慘命運使她在弗蘭茨面前愈發性感和美麗。對薩比娜而言,監禁、拷打是醜惡的,對弗蘭茨來說卻是浪漫的,是可以對之進行「人道主義偉大進軍」的蠻荒美地,像一個處男對一個處女忠誠無悔的獻身。

但是當弗蘭茨組織一個「西方人道主義醫療團」前往悲慘的柬埔寨進行一場「偉大進軍」,以便在薩比娜面前證明他偉大的情操時,薩比娜早已不告而別、離他而去了!

從布拉格到日內瓦,從日內瓦到巴黎,最後到美國,薩比娜始終追逐著背叛而四處流亡。只要生活在別處,背叛就在路途中。生活就像背著硬殼的烏龜,努力遠行想要爬出身上沉重的背脊,但是生活也像個頭體相連的連體嬰,無論你爬到哪裏,沉重的硬殼就會托到哪裏!儘管每一次的背叛又是一條嶄新之路的開始,內心充滿激情與歡喜,然而,路的盡頭是一個死亡的終點站,背叛的最後勝利是一場虛無的悲劇。「你可以背叛親人、配偶、愛情和祖國,然而當親人、丈夫、愛情和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註43)」

與過去的一切斷絕,未來就什麼也沒有!

墓地:現代人的牧歌世界

和托馬斯、特蕾莎一樣,薩比娜也有自己的牧歌之鄉,那就是離此千里之遙的波西米亞墓園,那座總是喚起故鄉眷念之情的銘碑花園。啊,故鄉,人們年輕時,總是因為嚮往遠處的繁華而把妳視為棄之不悔的怨婦,人們因為厭倦了妳的溫柔而外出尋找不知所云的理想,直到年華已逝、千帆過盡,人們才會想到妳溫暖的臂膀,妳那髮間的幽香,妳那帶汁的乳房。薩比娜來到了阿姆斯特丹的一座哥特式教堂,莊嚴、空蕩、寧靜,大柱、穹頂、花窗……,在這裏,忠誠與背叛統統化作靜穆與慈悲,成功與失敗統統化作謙虛和懺悔。從滑落的淚水裏,在耳邊的聖歌中,你看清了一切,也看清了自己。薩比娜想起了年輕時因為忍受不了終日放送的社會主義軍樂,一股腦地衝進一處森林,森林中有一個隱秘的教堂,教堂中有一位神父和幾位垂死的老人,空中響起音樂般的祈禱文,「猶如朝聖者的雙眼離不開鄉土,猶如臨終者不忍離世」。薩比娜終於明白,美的世界就是被遺棄的世界,正因為世間有太多的苦難,所以安息是如此的美好,「只有當迫害者誤將它遺忘在某個角落時,我們才能與它不期而遇」(註44)。

這個世間既然是因為對美的仇視而組成,那麼一個沒有仇恨的美麗世界在哪裏?那個記憶中的波西米亞墓園,既是薩比娜永生回歸的家園,也是現代人早已遺忘的牧歌世界。「不管生活多麼殘酷,墓地裏總是一片安寧」(註45)。

是的,最美麗的世界,就是和所有被遺棄的人在一個被遺棄的國度裏,真情相遇!

(下週續)

註39: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頁78。

註40:同上,頁110。

註41:同上,頁112。

註42:同上,頁117。

註43:同上,頁144。

註44:同上,頁131。

註45:同上,頁124。
(回目錄)



教授爸爸週記:嗜考症
  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4月25日,結束西安之旅,登上飛香港的東方航空班機時,我在登機門隨手拿了一份《三秦都市報》,希望能幫助我消磨兩個小時的行程。

上了飛機,翻了不到幾分鐘,正在覺得失望之際,沒想到看到了署名時明亞的一篇評論:「嗜考症是對應試教育的麻木依從」。我一生通過的考試無數,如大專聯考、研究所考試、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等等,深知考試的無情及桎梏,一看到有人以嗜考症來形容,覺得滿有意思,於是就將報紙留了下來,好好地拜讀一下。

時明亞在文中指陳大陸雖然扛著「素質教育」的大旗,但大行的卻是「應試教育」之道,各級學校仍然是依照考試分數的高低作為升學的標準。時明亞批評,分數也就現實的成為維繫教育管理部門的政績、學校的辦學水準、教師的執教水準、學生及家庭幸福的「憑藉與標準」。這樣的教育評估體系與招生模式,最終產生的結果就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統統都成為「分數的囚徒」。

用順口溜來說,中國當前的教育常態乃是「考考考,是教師的法寶;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小學到大學,學生必須面對的考試就有「小升初」、「中考」、「高考」等,遑論為了應付這些考試,各級部門和學校所準備的各種大小考試了。

時明亞認為,考試的重壓讓學生的心靈麻木和機械,因而缺乏創新的思維和意識。一旦考試變成習慣,只要一段時間沒有考試,反而會出現心理煩躁及考試欲望強烈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嗜考症」。

時明亞結論指出,分數已變成決定中國學生前途的魔針,主宰著千萬家庭的悲傷喜樂,應試教育已在無形中,讓學生天天過著「只為分數狂」的日子。

看了時明亞的短評,為了了解更多有關嗜考症的消息,回台後我上網蒐尋了有關「嗜考症」的資料。果然,依照《國際在線綜合》的報導,北京就曾出現「嗜考症」學生。這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家庭環境佳,從小就被栽培參加校內外的各類考試,他們很明顯是嗜考症的一群。

其實,比較深刻的探討,乃在於透過個案的分析,竟然發現嗜考症孩子容易產生「同伴效應」,又稱「依從效應」,是指孩子非常容易受到周圍同學、老師、父母的影響,周圍人的言行會影響學生不斷參加考試。從依從效應來看,造成嗜考症的原兇,看來不是學生本人,而是周遭的社會壓力源,這包括父母、老師及同學組成的共犯結構。

那一天,在飛往香港的班機上,看著這一篇短評,我不斷在思考,海峽兩岸的教育體制何等神似!台灣縱然不如大陸般嚴重,但教改後的考試依然在主導著老師及學生的教學及學習,而這樣的壓力來源,家長恐怕難辭其咎。

輸人不輸陣所造成的依從效應,恐怕是兩岸教育所難以克服的痛。
(回目錄)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又到驪歌響起的季節。讓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教導我們,使吾人智慧增長的師長,以一千字內的短文與分享溫馨的真人實事,稿酬一字2元。來稿請寄 hyouki@lihpao.com,或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編輯部收。請附真實姓名、身份證字號、銀行帳號及戶籍地址,本報有權刪修來稿,並視為同意 集結出書時不另支稿酬,未附回郵信封恕不退稿。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