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名軒/報導 2006/04/27
Wikipedia 創辦人 Jimmy Wales 因應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自由軟體鑄造場的邀請,特別於四月初來台訪問,並在 4 月 7 日台灣大學舉辦「從 Wikipedia 看見開放的力量-迎接協同合作新網路時代」講座,分享他的 Wikipedia 經驗,並由數位時代雙週刊總主筆王志仁及五位與談人進行主題座談,現場吸引了近五百位的來賓與會。
◎ Wikipedia 的開放精神
Jimmy 一開始便提到,Wikipedia 不只是技術上的變革,它所需的相關技術,早在六年前就已經到位,其實他更像是一場社會革命。是一場有關文化、工作模式、以及整個網路社群在運作、互動模式上的的變革。
他舉自己在佛羅里達的五歲小女兒為例:當他的小女兒想學一些東西,而一個在非洲的當地居民知道這些知識時,在一個想學、一個能分享的人之間,要如何才能分享、串連呢?在以前可能很難彼此分享,但現在,卻可以在 Wikipedia 上面交流。這一切都是源於 Wikipedia 開放的精神:讓每個人都能去參與、去分享。而 Jimmy 所謂的開放有著四個意思:1.免費複製、2.任何人都有權修改、3.任何人都有權流通、4,修改後的版本也有權再流通。
除了 Wikipedia 之外,Jimmy 表示他們的 Wiki Media Projects 還包括其他開放的服務,諸如 Wikctionary(以 Wiki 為基本架構的開放內容字典)、Wikibooks、Wikiquote、Wikimedia Commons 及 Wikinews。其中 Wikimedia Commons 是希望能讓不同語種寫出的內容,彼此間可以流通。他希望將來能建立一種內部的語言流通機制,讓內容本身可讓不同語種的人以他們的母語查詢。Wikinews 則是一個大計畫,不過中國政府在六個月前已將網站擋掉,目前在大陸是無法瀏覽 wikipedia 的。Jimmy 說,「本來就擔心 Wikinews 在中國推行會有問題,後來連 wikipedia 也被擋掉了……不過現在 Wikinews 中文版已經推出了,現在正積極的運作中。」
◎ 瀏覽率打敗各家媒體
Wikipedia 有多受歡迎呢?根據美國亞馬遜旗下 Alexa(全球網站流量統計評比公司)統計,Wikipedia 每個月約有 50 億的頁面瀏覽率,全球排名約在前 20 名左右。以瀏覽量來說,已超過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MSNBC 等各大媒體。曾經有記者問 Jimmy 所認為的主流媒體是什麼?他反問記者說:「你講的主流媒體是指 Wikipedia 嗎?因為實際上我們的瀏覽率和影響力已經超過你所謂的這些媒體了。」
瀏覽率高,背後一定也有著豐富的資料規模。目前英文 Wikipedia 擁有 10 億單字的內容,約一百多萬篇的文章,所含的內容已經超過紙本的大英百科全書。而德文 Wikipedia 緊追在後,擁有 38 萬篇文章,約與紙本德文百科全書的文章數量相當。中文 Wikipedia 方面,則有六萬二千五百餘篇,其他如法國、日本也有 20 多萬篇文章。在 Wikipedia 上面有著 200多種不同的語言,總文章超過 350 萬篇。且超過一萬篇的文章有著 38 種語言版本,超過一千篇的文章有 75種語言版本。
為這些龐大資料撰寫條目及內容的維基人,多半是 20 到 30 歲的年輕人。Jimmy 表示,40 到 50 歲的維基人相對來說少很多,可能是年紀較大的人對與上網行為較不熱衷,或是所需的技術門檻較大的緣故。維基人的參與編寫狀況的統計呈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約有 50% 的人參與編寫了 0.7% 的內容,而 1.9% 的人參與編寫了 72.8% 的內容。這顯示 Wiki 主要是靠著一小群高度熱情參與的人士,大量地在持續提供內容。
分佈在世界各處的維基人創造了 350 多萬篇文章,但實際上創辦人Jimmy 其實只有 2.5 個員工。其中一個是管理網站平台、維護 Server的技術人員,另一位是 Jimmy 的助理,0.5 是仍未畢業的研究生。Jimmy 說道,「去年營運金額是 75 萬美金,主要來自 50、100 塊美金的小額捐款資助。隨著規模擴大,今年估計會有 200 萬美金。」
◎ 社群運作模式大揭密
當初在設計 wikipedia 的時候,Jimmy 一開始是希望將它設計成一個社群,雖然曾被人說不可行,但他仍貫徹自己的想法。他當時想到以兩種模式去切入:一種是 Emergent Model,雖然也提供眾人發表內容,但因為考慮到文章的品質與正確性,最後只有少數菁英能上來參與編修內容。最後定會因人數少,流量只停留在某種程度,不會再成長。另一種模式則是 Community model:此模式將編輯和修改權力完全下放給參與者,因為人數和資格不受限制,所以參與人數和文章數量會更多更快,後來 Jimmy 決定採用 Community model,Wikipedia的蓬勃發展也證明了他的選擇正確。
早在 1962 年時,就有編輯提出以後的編輯台必須採取更激進的方式,不應採取傳統編輯室守門的態度,應該讓每個人都有參與編輯和討論內容過程的權利。但如此一來,品質和正確性的控管不免受到質疑。Jimmy 表示,對於控管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限定只有某些特定的人才能修改,但可能會導致大夥拿起刀互砍,這並不是他所期待的。所以他將修改權下放,讓一篇文章在被拿出來投票做修改的時候,能經過多方的討論;修改出的版本,還會與之前的版本作對照,有些意見還可以再加進來,他希望透過這一種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和修改。而實際上在修改過程中也發現,這不只是單純地投票,還是一種討論和對話,經由社群本身去磨合得到結果。
Wikipedia 經由很多社群間討論形成共識,Jimmy 也儘量希望民主的形式可藉此 Wikipedia 上體現。不過實際上在運作的時候,因為人為的因素也產生了一些有趣的現象。Jimmy 舉了「貴族制」和「君王制」來說明 Wikipedia 社群上的一些生態。前面曾提到,Wikipedia其實是由一群少數人貢獻出極多文章的,自然而然地,依據貢獻文章的紀錄,有些人在 Wikipedia 社群中上可信度、權威度也會相對和其他維基人不一樣,這些人在維基社群中,就如同「貴族」一般。
而「君王制」一詞則是從曾訪問過 Jimmy 的一家德國媒體引述而來,他們還戲謔地給了 Jimmy「現代的英國女王」的封號。這是因為,在Wikipedia 裡,雖然多數內容可讓大家參與討論,但並非皆由大家投票做決定的。例如在英文 Wikipedia 網站上,曾出現一群新納粹份子,他們想藉由投票修改的機制,將英文 Wikipedia 上有關一些不利納粹的言論刪除掉。當時有許多網友響應贊成此事,但投票結果是以85:18 否決掉此提案。Jimmy 提到,相對而言,他身為網站創辦人,仍然會去把最後一關,即便投票有經過討論,但假使有一天某個投票決定會危害到 Wikipedia 網站的公眾利益時,他還是會去當最後一道關卡的守門人。所以相對於所謂的民主,便會有所謂「君王」的稱呼出現。
◎ 台灣 Wikipedia現況
主題座談時間中,中文版 Wikipedia 執行主編鄧傑(虎兒)介紹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歷史及台灣人參與 Wikipedia 的過程,同時也分析台灣人參與 Wikipedia 的順境與逆境。他認為台灣上網容易、資料取得不受限制,以及自由軟體社團多,共享文化成熟是台灣的三個順境。而逆境則是著作權概念缺乏、對國際事務較缺乏瞭解、跟大陸人常起衝突及習慣使用 BBS,不利知識的累積。自由軟體創作者姜天戩則提出一些在參與 Wikipedia 過程中所會面臨到的問題和抉擇。而音樂人朱約信則以自己作品為背景音樂,幽默地介紹 Creative Commons 的概念。最後則由文建會專員蕭淑貞為大家說明台灣大百科的創設過程及目前的狀況。
◎ 舉手發問時間
在 QA 時間中,一位台灣大學的楊姓學生問道:若都將所有創作或知識都開放,免費提供給大家,那麼這些提供者會得到什麼回饋呢?若說沒有回饋,那麼大家提供知識的意願是否會越來越低呢?
針對這個問題,姜天戩表示,大部份做 Opensource 和 Opencontent的人,他們賺錢來源幾乎都是間接的。直接透過 Opensource 或 Opencontent 而拿到錢的人非常少。除非他是 Apache Foundation 的正職人員之流,才有可能透過那份工作直接拿到錢。但也因為這些做 Opensource 和 Opencontent 的人,有本事做這樣的事,所以他們多半不太缺錢,也不太會愁沒工作做。但對於藝術創作者來講,藉此謀生確實是較為困難的,關於這方面他也想聽聽朱約信的看法。
朱約信開玩笑的回應,「所以中研院資訊研究所正在研究…"How CC to get some connection with some business model?"」他說,其實 Opencontent 就是鼓勵大家分享,與其想著這樣賺不了錢,不如逆轉想法,讓創作者利用CC授權的機會來換取閱聽者的善意,期望聽眾會因此做出好的回應。
對此王志仁補充道,在以前還沒有著作權法的時候,藝術創作本來就是這麼回事。以前的藝術表演者常會故意引用別人的作品作為致敬。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東西被抄了,那是你應該感到光榮的事,而且那是活廣告。他想,藝術創作應該也要朝這方面去推銷自己。如果在都還無法廣告出去的時候,就用智慧財產權處處限制,那麼也不可能被廣為傳頌…大概也只能這樣鼓勵藝術創作者了。
Jimmy 也以科學家為例,說明他們做科學研究本身是有收入的,但是他們往往在發表成果或出書時是自掏腰包,那也是一種 Model,對於剛剛提到關於藝術創作的部分,也許能提供參考的方向。
主持人王志仁在總結時表示,期待這次的座談會能發揮拋磚引玉的功用,能讓台灣人進一步思考開放內容及協同合作的趨勢。也期望下次有機會能再針對 Web2.0 開放的力量、共享社群、以及因網路造成的社會變遷等議題,與大家一同深入分享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