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6-05-16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05-16》

本期內容
  ◎傳播線上:六國聯軍,我國電影產業的新春天? 
  ◎2,700顆鴨蛋的啟示 
  ◎教育議題回顧:基金篇 教育與國防雙重標準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傳播線上:六國聯軍,我國電影產業的新春天?
  傳播學生鬥陣
據本月11日媒體改造學社消息,近日台灣將與香港、日本、新加坡、墨西哥和美國等WTO會員國,一同提出議案要求各國凍結對於視聽產品(包括電影、電視節目以及音樂錄製品)的所有保護措施,不得更動所有可能用來保障本地視聽產業的相關政策。在媒改社發表譴責聲明後,新聞局立即回覆,指稱民間團體訊息有誤,即便是提案,也只是要求各國開放影視輸入市場,與保障台灣影視文化產業無關。然,新聞局對此開放政策並未否認,僅認為民間媒改團體解讀錯誤。

驚聞此項訊息,雖諸多疑點尚待釐清,卻也可看出有關單位在文化政策思考邏輯上的謬誤。依新聞局電影處長周蓓姬回應指出:「我國並沒有要求WTO各會員凍結相關視聽產品的保護,更沒有要求不得更動所有可能保障視聽產業的相關政策及撤銷有關外資投資視聽產業的義務或限制情形。台灣只是要求其他會員國同意開放影視市場,允許我國影視商品輸入,同意我國可在各會員國內設立影視服務業,協助我國影視產業進行跨國合作,以拓展更多的國際行銷空間。」

乍聽之下頗有道理,但台灣近年來電影產業每況愈下,根據經建會發布資料顯示,台灣文化貿易逆差問題急速惡化,2002年文化商品貿易逆差為16.1億元,2003 年擴張為82.1億元,2004年更擴張為149.5億,3年內提高8.3倍。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是電影,電影進口值為130億元,出口值只有15億元。則以我國積弱的電影產業,是要拿什麼出去外銷,拓展國際行銷空間?此番作為好萊塢工業的馬前卒,美國吃肉,我喝湯,究竟是浥助了國內影視產業發展,還是加速崩解了整個影視文化產業?

過往好萊塢挾其雄厚資本,強勢輸入影視產品至各國文化市場。在面臨龐大的資本競爭壓力下,任何單一國家的文化工業皆難以敵擋,因而造成全球影視「好萊塢化」的詭異現象。就以台灣來說,2005年監察院公佈一份《我國影音媒體政策及其執行績效總體檢》,當中明確指出好萊塢電影佔全年影視市場盈收總額95%,而國片僅僅不到百分之一。於是,2005年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議(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SIS)中,各會員國便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多樣性條約,確立了「文化免議」的精神。也就是說,各國對於保障各國文化產業部門享有絕對的主權,並且「文化」不能視作為商品,任由市場機制操縱。此條約的通過,無疑是對好萊塢工業的一大反擊。

如今,新聞局不思積極輔助國內影視產業發展政策,反而與美國搞了個六國聯軍,妄想拓展海外行銷市場,試問我們究竟有什麼電影可以外銷?而即便是近年來殺出一條血路的文藝電影、紀錄片,也只能算是散兵游勇。執政者若真的想提振電影產業,還得從改善整體媒體投資環境做起。

OUR QUESTIONS

1.請問您是否知悉政府與美、日等六國提案凍結各國對於影視文化產業的保護權?

2.您認為新聞局的措施是否適當?是否能幫助我國電影產業開拓外銷市場?

媒大事

中時要資遣模範勞工殺雞儆猴

長期帶頭衝鋒的中國時報工會幹部、並曾獲台北市政府所表揚模範勞工的陳文賢,於今年3月27日遭到資方惡意資遣(資方有空缺卻不給他工作),並以76萬買斷18年年資,成為中時工會成立18年以來第一個被資遣的工會幹部。5月1日勞動節,中國時報發動各產業工會友人一同聲援陳文賢,抗議中時資方的惡劣行徑。

小編媒批:自去年中晚停刊,大幅裁員3百人後,緊跟著中時即灑下大筆鈔票買下三中,一手裁員,另一手聘用臨時工,且幾無視於勞基法中資遣的合法性與否,反正工會幹部必須先「殺雞儆猴」。如此號稱優質的中時報系,背後是由多少鮮血堆砌?媒體霸業的淫威之下,有多少人能夠對抗制衡?1988年中國時報工人籌組工會,余紀忠為瓦解工人自主力量,解雇工會發起人鄭村棋、吳永毅、黃玉琴,難道這是所謂一代報人所留下的傳統?

創報以來民生報最大規模裁員事件

2月24日,民生報主管一通電話,決定3月15日裁撤桃竹苗採訪小組。在這波裁員中,包括台中、台南、高雄三個採訪小組各裁員一半,大約4、50人,裁員過程不清不楚,被裁者多屬1、20年資深員工,從被告知到離職,僅有1、20天的時間,裁員手段粗暴,一向以「疼惜員工」沾沾自喜的聯合報系,重重打了自己一巴掌,一起向下沈淪。

小編媒批:不斷向市場傾斜的媒體,成為台灣媒體裁員運動可怕的劊子手。不過民生報主管似乎還是有最後一點人情味,4月19日晚上找來被裁員工共進晚餐,同時希望這些曾為報社賣命的資深記者,能夠透過以往累積起來的人脈,為報社「拉廣告」、「拉活動」、「推廣報紙」,如此就可獲得佣金兩成,此外還可成為「特約記者」,按稿計酬,一個月還可以有個幾千元,實在充分利用到員工的剩餘價值,不愧是令人嘆為觀止的「正派辦報」精神哪!

華納與BT合作提供正版電影下載

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宣布,與其長期以來撻伐的敵人BT達成協議,互相合作推出正版電影下載服務,但無法將下載的文件複製到其他電腦或者DVD。惟目前下載影片的價格尚未最後確定,但個別電視劇下載只需1美元,下載電影的費用約與購買電影DVD相當。

小編媒批:電影最後也許跟音樂同樣走上這條路,然目前仍有許多查緝違法BT的消息,包含檢警單位要求業者提供懷疑通過BT方式從網上非法下載電影人士的個人資料,並有可能承擔刑責,先不問其適法性與否,隱私權的問題卻毫不避諱地直衝而來。
(回目錄)



2,700顆鴨蛋的啟示
  謝瓊玉
我的小外甥今年讀小二,他的老師經常罰他們「抄課文」。他班上有好幾位同學因為不守規矩,每天被罰抄課文多達10遍以上,有些孩子最後得了厭學症。這些孩子都處在資源弱勢(母親們都是外籍配偶),家長完全不敢聲張。

據報導,今年國中學測,總共有2,700個學生作文零分,震驚了各界。

台北市教育局有感於學生國語文程度江河日下,遂於下學年將小學生的國語課增加一節,急欲搶救學生的國語文能力。行政當局終於正視此一事實,積極謀求補救,值得鼓勵。

但是,增加一節國語課,或者回復到以前的10節課,問題就解決了嗎?我覺得學生程度下降,癥結不只是上課時數減少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到底國語課要怎麼「上」,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呢?我認為,語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若不改善,時數增加並不會有任何助益!我甚至悲觀的預測,如果老師的教學總是停留在識字和抄寫課文這種最低層次的理解的泥淖中,國語課增加一節或10節都可能只是徒然!

據我觀察,這10年教改最大敗筆是:完全忽略了教學研究。學校行政當局為了應付頻仍的活動和評鑑,早已耗盡心力,無暇顧及教學。學年開始,每個學校編得厚厚的教學計畫,幾乎都是從出版商那兒拷貝出來的大同小異的「紙面文章」,課程研究實際上都草草了事。

然而,老師們要面對的並非冷冰冰的行政當局,而是隨時隨地都活蹦亂跳的學生,老師們日子總要過下去,怎樣的教學方式讓老師最輕鬆呢,那就是「抄課文」啦!小學生抄課文時,教室裡一片安靜,這是疲倦的老師們的黃金偷懶時間。學生們還小,多數人相信老師的權威,一遍抄完再來一遍,一節課不就過去了嗎?其實,抄課文並非百害而無一利,只是,繁體字筆劃太多,低年級學生若老是在抄課文,國語課變成了苦刑,學生對學習厭倦,產生反效果,真是於心何忍?

也有人說「手可以幫助記憶」,如果老師真的想讓學生從抄寫中習得語文能力,抄一些課外童詩和國語日報上小朋友寫的短文,也算是間接的閱讀兼寫作練習,算得上是好事一樁。因為,小朋友從這些短文中,不但可以習得寫作的方法,正確表達思想感情的竅門,更可以發現別人如何從口頭語言轉變成書面語言的奧妙,增進對文字符號功能的正確使用和理解。

尤其,低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學會使用文字符號表達想法,也對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情。這時候,如何從日常活動中,導引小朋友的寫作動機,是很重要的事。生活中處處是寫作的題材,如觀察天氣的變化、對食物的感覺、自己身體狀況的描述、活動中的個人情緒的理解、生活中的意外事件的敘述等等,隨時教學生將這些意念和想法捕捉下來,就是很棒的寫作的材料。指導小朋友從生活中,練習使用文字表達情緒、溝通情感,寫作真的一點也不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語文科的考試其實無法測出學生真正的語文能力,這是語文科和所有社會學科或數理學科最大的不同。寫作才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最佳量尺,但是寫作也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若要針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升而著眼的話,增加的這節語文課,應該拿來練習寫作或閱讀。要求老師們針對學生的個別需求,尋找適當的閱讀材料和寫作題材,好好練習。老師們千萬別再用那種偷懶無效能的教學方式,繼續打混下去。否則,國語科就是增加到10節課,學生程度依然不可能提升,2,700個鴨蛋還會年年增加。討厭國語課的小學生,恐怕也只會有增無減。
(回目錄)



教育議題回顧:基金篇 教育與國防雙重標準
  全教會
「要公園,不要豪宅」是羅文嘉去年2月21日的一篇文章,寫的是台北市吳興街約10公頃的軍方汽修場可能會淪為像信義聯勤俱樂部一樣,變成豪宅預定地,而跟公眾利益無涉。

羅文嘉信守自己的政治信念撰文發表是一件事,可是羅的文章很快的由台北市政府都會發展局回應,大意是由於國防部要有償撥用(地屬國防部營改基金所轄),所以北市只能以都市計劃手段(容積調配)獲得一部分做為公園(2.36公頃),剩下的只好任由軍方拿去賣來充實「營改基金」,甚至被拿去做為93年版6,108億軍購案的財源之一。

乖乖,原來國防部過去在國家非常時期擁有的大量都市或郊區的土地都可以被放在「營改基金」之內,賣地費用99%進入營改基金(去年3月13日政府以營改基金已充實為由,順勢停止再賣軍有土地),無怪乎國軍精實案推動後,國防部資產不會縮小,國防部新大樓(博愛案)2百多億經費不用外求。問題是:正常國家的國防部應該擁有這麼多土地嗎?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國防部可以用營改基金來因應社會變遷中國防資源的轉移?教育部又是用什麼方式在捍衛教育資源,教育經費?

事實上國防部不只擁有營改基金,還有眷改基金,甚至一度還編列眷改特別預算,眷舍土地的處理經費源源不絕,我們的政府不分中央、地方對國防、企業家態度之和善,從土城頂埔科學園區(原陸軍運輸學校校區)的成立可以清楚看到,總統向郭台銘說土地「要多少給多少」。縣長全力以都市計劃變更火速配合,捷運線南延加站,土地移轉之經費還給國防部營改基金,各種租稅優惠通通到位,撕毀的只有總統2000年對教師後援會的競選承諾:「軍營變公園」!

相對的,教育部95年2月公布小校裁併指標,分成一般指標和特殊指標,一般指標是可作為評分考慮裁併的量表,特殊指標則是應注意需要給予保留的條件。教育部口口聲聲說裁撤進度是地方政府權責,又做成如此清楚的行政指導,要說沒有政策誘導誰肯相信?於是乎某報報導寫成「小校裁撤成果91校」。嗚呼!小校裁撤變成成果,記者先生女士也未免太「誠實」了,只是這和11年來的教育優先區是怎樣的政策目標混亂,官員卻沒說。更重要的是,官員沒有去主張:「當學校資源隨社會變遷而調整時,我們要求節省之人事費,設備投資,場地管理等應至少以80%成立基金,以改善尚存學校之設備,進修資源,以提昇教育品質」

有嗎?通通沒有,從中央到地方,教育被各個擊破,省下的錢都在行政首長口袋中。

你說,政府是不是用同樣標準看待國防與教育!
(回目錄)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送舊迎新囉!迎接新的一年,讓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教導我們、使我們智慧增長的師長,用一千字以內的短文與大家分享溫馨感人的真人實事。全教會贊助入選者稿酬每字2元,來稿請以電子檔寄young@lihpao.co-m﹐附真實姓名﹑身份字號﹑銀行帳號。本報有權刪修來稿﹐來稿者視為同意本報集結出書時﹐不另支稿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