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街的甜美滋味
──阿猜嬤 文‧滕淑芬 圖‧林格立
70歲的阿猜嬤坐在台北萬華華西街角落的店內,看著兒子、媳婦招呼客人,因置換人工膝蓋關節而行動有些緩慢的她,擺攤40年,靠著手上的一雙鍋鏟,將兒女扶養長大,也看盡了艋舺由華麗到衰退的歲月。她的人生、她的店,成為艋舺興衰的一景。 如果不是事先詢問店址,許久沒去華西街觀光夜市的人,大概很難找到這家老店。夜市從有鋼架搭起的廣州街開始,一路上生鮮海產、當歸豬腳、滷肉飯等店面綿延相接;穿過桂林路,快到貴陽街時,天空又豁然開朗,這段長路果然走的值得。 兩年前重新亮相的阿猜嬤就在眼前,有光亮的照明及連貫的空間感,牆面掛上幾幅老萬華景致的圖文燈箱,帶領觀光客認識艋舺風華,也成為店面獨樹一格的裝潢特色。新設計的「阿猜嬤」甜品招牌,有著典雅的人文風,也為好鄰居基金會「老店翻新」計畫打響名號。 手工熬煮古早味 留著稀疏落腮鬍的中年老闆柯得隆在攤前招呼客人,太太在一旁包著鹹湯圓、芝麻湯圓。她熟練地將一顆顆糯米皮包進內含香菇、紅蔥的絞肉餡,入滾水煮熟,加進燙青菜、高湯,端給客人,趁熱咬下,滿是鮮美滋味。 阿猜嬤的拿手湯品還有花生湯、紅豆湯、米糕粥、冰糖白木耳蓮子湯等,都是手工製作。湯圓好吃的訣竅在於,長糯米、圓糯米要看天氣濕度掌握比例,太乾,湯圓會裂開;太濕,咬起來又不夠Q。而糯米慢熬的桂圓粥得細心看顧、攪拌,不能煮到讓米破掉;接著混入黑糖、白糖調出香濃焦糖香,呈現出琥珀色澤,好看好吃,是繁華台北街頭難得一見的甜粥。 人氣王的花生湯,使用宜蘭沙地花生,熬煮8小時。柯得隆說,只有沙地花生煮出來的花生湯,才鬆軟順口不油膩。老客人喜歡用油條或酥餅配著吃,攤前的熟客稱讚,全台北的花生湯只有這一家入口即化,而花生湯配油條更是道地古早味。秋冬季節,一碗熱騰騰、甜而不膩的花生湯、紅豆湯、桂圓粥,溫暖了不少遊客寒冷的胃。 老店從下午3點營業,賣到深夜12點。由於一般人多把甜品當成「吃巧」的點心,上門的客人多集中在傍晚及晚上9點兩個時段。 過盡千帆舊艋舺 阿猜嬤明亮、開闊的店面空間自成一格,第二代老闆的人文氣質更有別於夜市其他攤販的海派作風。在此長大、成年後出外工作,直到退休才返家照顧年邁雙親的柯得隆,對曾是游民、流鶯四竄,形象不佳,但卻充滿童年記憶的華西街有著愛恨交織的情感。 2001年底母親腳疾,準備進行人工關節開刀手術,原本任職於銀行的柯得隆,因為金融業吹起購併、裁員風,公司祭出「優退」措施,決定退休、離開工作20年的銀行,回家照顧兩老。 柯得隆對家傳的甜品生意很快進入狀況,但對老家市集週遭髒亂的環境,始終難以釋懷。 回憶萬華半世紀來的興衰,他說,1968年華江橋通車,為了加速台北與板橋的交通連繫而拓寬和平西路三段,市府將萬華戲院左右騎樓下的攤商搬遷至此。當時除了公家宿舍外,其餘房舍騎樓一律被劃為攤位,這暫時性的安置形成攤販群聚,卻也擋住後面原本住店合一的商家生意。 1987年在地方人士奔走下,華西街觀光夜市規模確立,道路中央加蓋鋼架頂棚,街口豎起中國式牌樓,曾領一時風騷。當時柯家所在的北段攤區因是木造老建築,為了顧及居家安全,婉拒參與鋼架工程。 之後由於西部縱貫鐵路地下化工程,阻隔東西向交通,舊艋舺的商業活動漸趨沒落;2000年動物保護法實施,華西街招牌噱頭「當街殺蛇」銷聲匿跡;2001年公娼制度廢除,失去賴以維生條件的華西街,人潮已逐步散去。 打造老街好時光 剛回來時,柯得隆看到周遭歇業的攤位沒有照明、被據為停車位,沿街屋頂雨棚破爛、水槽鏽蝕,勉強支撐的攤位則雜物堆積,充滿油垢;部分生意做不起來的攤商,還把店面租給卡拉OK業者,疲勞轟炸鄰人,髒亂景況真是慘不忍睹。 雖然多年來政府各部門相繼在全台老街實施社區改造、環境改造、商圈更新等計畫,但華西街北段卻從未被眷顧,破敗景象依舊。 2002年,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計劃在廣州街進行徒步區改造工程,柯得隆主動向都發局爭取,將老家附近納入施工範圍。趁此機會,他也商請周圍攤商更換破爛雨棚。 不過,2003年SARS的襲擊,差點又毀了柯得隆的計畫。由於華西街被列為疫區,整條街空空蕩蕩,讓他幾乎想把店收掉。好在SARS疫情在3個月內迅速告一段落後,老店也通過好鄰居基金會的補助計畫,拿到20萬元補助金。柯得隆自己又出了25萬,在輔導團隊的建議下,將沾滿油漬的瓷磚料理台打掉,改換成容易清理的鐵製料理台,並把旁邊早被父親買下但一直廢棄的兩個攤位重新整理,讓3個攤位連成一個乾淨清爽、附設木製桌椅,讓人可以舒適享用美食的空間;攤位上方一片片木牌書寫著湯品名,使小店看來更有味道。 從一塊煎板起家 熟悉萬華舊時風情的柯得隆,常為萬華社區大學刊物撰文,介紹經歷清末貨物吞吐渡頭、日治遊廓藝旦文化、國府播遷多元族群聚落的艋舺興衰,也常應邀為學員做導覽解說。興致來時,客人或許也會聽到老闆講古,而母親阿猜嬤的擺攤歲月,正是艋舺的歷史故事之一。 二次大戰後,花樣的阿猜丫嫁入柯家,除了侍奉長輩、養育子女與操持家務外,也要協助婆婆的米漿攤生意,雖然辛苦,卻也練出一身好廚藝。 隨著6名子女相繼出生,婆婆年趨老邁,家中經濟負荷更重。1965年,阿猜嬤買下一塊2尺見方的鐵煎板,兼營油煎芋粿早餐,之後又增加米苔目、鰻魚酥,流動餐車由雙輪單爐擴張為四輪三爐,「芋粿嫂」的名號不逕而走。柯得隆小時常在天色微明時,被父母叫起幫忙引柴火、燒木炭、燃煤球。 1976年柯得隆退伍後,他建議母親終止早餐生意,投入人潮較多的午、晚餐與消夜市場。當時爸爸退休,兄弟姊妹們也大多完成學業,幫忙人手多,店內招牌食品水餃、牛肉麵,配上各式小菜與酒類,創造出生意高峰。 不過連續3年的晝夜顛倒生活與體力透支,雖然改善了家境,卻也賠上多位家人的健康,不得不放棄薄利多銷的大眾化路線,改由小弟披掛掌杓,與母親二人經營起海產攤生意,其他兄弟則各自出外謀職營生。萬萬想不到留守家門、照顧雙親的小弟卻因酗酒導致肝硬化,37歲就過世。新店面牆旁貼著一張柯家小弟6歲時與攤車合影的放大照片,默默述說著家人的思念。 爾後父母斟酌健康與體力,重起爐灶,並轉戰產品單純、流程簡易、節奏步調較緩和的各式甜湯與鹹圓湯。1982年店面招牌改換成「阿猜嬤」,二十多年時間,阿猜嬤的甜湯已樹立好口碑。 華西街社區改造的工作未竟全功,但老店翻新後,生意漸有起色,因為燦亮的街燈會吸引觀光客走進來。40年的歲月,阿猜嬤見證了華西街幾番浮沉,現在她的兒子柯得隆接手後,希望遊客品嚐香甜花生湯時,也能回味華西街特有的風華。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06年05月號) |
明亮的招牌、寬敞的空間,華西街裡的「阿猜嬤」有一股其他攤商少有的人文氣。
柯得隆將英年早逝的小弟童年時與媽媽攤車的合影照,放大懸掛在店面牆邊,表達深深思念之情。(柯得隆提供)
華西街觀光夜市的中國式牌樓,曾領一時風騷。
「阿猜嬤」的紅豆湯圓、花生湯、鹹湯圓,溫暖了逛夜市遊客的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