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刊日期2006/5/26(五)
|
||||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 徵人訊息 詳細資訊→(more) NEW!暑假數學想想營開始報名 透過討論、發表、遊戲與操作 對象:升小一~升小四的孩子 -------------------------
入學說明會時間 NEW!找對地方 投身教育 別讓孩子怕數學 ------------------------- ------------------------- 地點:高雄五甲青少年中心 地點:高雄三民西區社福中心 ------------------------- 快樂新父母班 溫柔傳愛班 報名電話:02-2367-0151#171 -------------------------
HOT!關心孩子未來的健康 ------------------------- HOT!零體罰徵文比賽 教改時代
您最可以信賴的媒體 人本教育札記 最新一期(203期)特別企畫: 以旅行創造智慧 【特別企畫】 創刊16年, < Top>---------------------------- 友報連結: < Top>---------------------------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您想要登廣告 |
教出會思考的小孩 2006森林小學朱台翔校長全國巡迴演講 ------------------------------------------------------------------------ 「家長如何監督校園午餐?」研習會 2006年5月30日(二)上午8:30-12:00 【2006人本暑假森林育】 世界─如此─美麗 ------------------------------------------------------------------------ ------------------------------------------------------------------------ 教育新聞
| |||
----------------------------------------------------------------
陪孩子面對數學問題 或者,孩子對數學束手無策,您看著成績為他擔憂不已,好想幫他想辦法。無奈,數學從小就是您的頭痛科目,加上工作勞累家事繁雜,您只得匆匆鼓勵孩子,或者幫他報名補習班、買參考書。反正,大家都說,數學就是要多算,算多就會了! 思考過數學能力、觀摩了老師們的努力,相信身為家長的您,腦袋已經轉過一圈,對數學的防衛心軟化了些,甚或因為一些新的發現而喜悅感動。讓我們記著心中柔軟的感覺,從容的,陪孩子面對數學問題。 從同理孩子開始,而不是考核 首先要卸下的心防,就是源自關愛、擔心的考核,「看看對了幾題!」,「怎麼錯這麼多?」「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會!」、「這邊不是教過了嗎?」這些質問,請先收著不要說。反之,您可以轉個念想,「為什麼孩子不會這個?有什麼原因嗎?」先去同理他們寫錯、不懂的挫折、困擾,告訴孩子,有錯誤和問題,都是幫助我們瞭解數學、打好數學底子的開始。 練習讓孩子當你的老師 有時候,大人總愛把自己知道的都掏出來,長篇大論的講一堆,小孩卻在一旁聽得霧煞煞。這樣直接灌輸的方法,其實很難幫助小孩解決心中的疑惑。在這裡提供您另一個可能,不如來練習,請孩子當您的老師。
通常,孩子作不出來,可能是知道的不夠清楚,有哪個概念轉不過來,我們需要有機會讓他熱心的聊聊他知道的東西。在過程中,也需要追問一些細節,像是名詞、符號的意思、步驟是什麼樣子等等,有的時候,孩子真的無從下手,您也可以當個學生問他:「那你覺得是多少?」,鼓勵孩子大膽猜想,與他進行「猜想與反駁」的思考遊戲。 例如說,小學一年級的題目:「十三條魚放在魚簍裡,跳走四條,請問簍子裡還剩幾條魚?」這一題對大人來說很簡單,可是,如果孩子問爸媽,這題要用加還是用減的?要怎麼回答呢? 和孩子一起猜想,跟孩子說,先不要想,是加還是減,我們先來猜猜看,簍子裡面還剩幾條魚?如果孩子還不會猜,爸媽先幫他猜。比方說,爸媽可以先猜剩下一條,這時孩子會憑感覺想「好像太少了點」;之後,爸媽可以再猜問孩子「剩下十三條嗎?」孩子心裡就會想「這樣好像又太多」。在過程中,爸媽和孩子都可以再追問對方為什麼覺得多或少,例如剩一條之所以少,是因為那跟簍子裡原本十三條的數量差距太大;剩十三條之所以太多,是因為已經跳走了四條,怎麼會還是十三條呢?經過這樣一來一往的猜想和反駁,孩子對於題目裡的「數」有了更多感覺,也更能去想,在什麼狀況下要用減法,以及加法又是什麼。 這個例子的猜想,是根據對魚簍裡魚的情境的瞭解,如果是比較高深的數學,也還需要根據許多曾學過的基礎和概念。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孩子有哪些觀念的不足,進而提醒、幫助他。有時候,孩子說著說著,理解了題意,連結到了學過的觀念,作法也就跑出來了。 過程不用太長,大小平安最重要 (一)約定合適的時間,二十分鐘就足夠 不管是孩子來問問題,或者是您主動想要幫忙孩子,記得約定一個雙方都合適的時間,這也許需要每天磨合一下,最終是希望雙方都在這段時間裡,有寬裕專注的心情。 此外,孩子的注意力有限,每次的時間不需要太長,大約二十分鐘左右,其實就足夠,把時間還給孩子,再去思索其他題目,或者處理別的功課。 (二)不堅持一定要馬上懂,慢慢培養研究精神 有的時候,跟孩子說明了老半天,孩子可能還是有某個地方不通,充滿疑惑。眼看二十分鐘就快到了,孩子也漸漸失去耐性。您也許會開始著急,想這孩子怎麼反應那麼慢,都講不懂呢?讓我們來說一個愛因斯坦的故事。 有一位年輕的物理學家,去問愛因斯坦問題,他緊張的做好準備,見到景仰的愛因斯坦,就滔滔不絕的開始說明他的問題,沒想到愛因斯坦在一旁一直打斷他,請他說慢一點,因為思考跟不上他說話的速度。這位年輕的物理學家才發現,原來偉大的科學家,思考反應那麼慢呀。而,也許就是因為反應比較慢,思考比較深,才能研究出別人看不見的真理。 快、慢是見仁見智的,尤其在思考與反應的時候,孩子沒有馬上抓到要點,表現出「懂」的樣子,很可能是他在腦袋瓜裡檢視各種可能的思緒,或透過自己的方式找尋概念間的連結,這時候您要他快點表現出懂的樣子,他也許就把思緒停下來,裝著懂了,最後還可能相信自己已經懂了呢!如果孩子能夠遲疑的說:好像不是很懂耶?請記得鼓勵他的執著和坦誠。 不能馬上懂,其實不僅是家長,連孩子都會心急煩躁,因為作業那麼多,自由休息的時間一點一點變少,壓力也是很大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主張不要一次就把孩子的胃口搞壞,而要細水長流的,一次學一點,一次累積一點就好,重要的,還是長久思考追究一個問題,培養研究的精神,這是急不來的。 (三)準備一個快樂的結局 二十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不管在過程中,有什麼不愉快、不開心,作爸爸媽媽,還是要趕緊動腦袋,讓這一個難得的親子時光,有一個快樂的結局。聰明的您可能已經開始自問,什麼是快樂的結局呢?題目都做對了、都懂了,可能是個完滿的好結局,但是,一個快樂的結局,卻不必然要如此。 在過程中,您就可以開始觀察孩子的思緒,幫忙找他的優點和進步的地方,準備一些好話,在結束的時候告訴他。例如說:「雖然現在你還不是很懂,但是你蠻會問問題的!這是很重要的優點。」「你很有腦筋,知道要慢慢想。」或者針對過程的發現,和孩子互相鼓勵:「有多懂一些些了!」也可以指出一些具體的事件,誠懇的讚美他。 如果孩子還是會懊惱,您可以向他解釋,學習數學是要學習解決問題的,累積解決問題的經驗,就像剛剛的討論過程,多思考了一點,離解決問題的目標越近,這是比做對答案還要重要的。 孩子願意來問問題、用心討論問題,其實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而願意陪孩子思考,一起討論的爸媽,也是成就這段時間的功臣。讓兩人都帶著快樂的心情,大小平安的結束這短暫的時間,並且,願意細水長流的期待下一次的討論。 尊重孩子的不會做 除了花時間陪小孩做數學,許多家長也很猶豫,究竟是不是該買評量,陪孩子在家多做一點練習題,熟能生巧,數學也會變好一點? 最後,在這裡要提醒爸媽一個概念:教材是要用來適應每個學生的差異的,如果評量的題目不能讓孩子多領悟一些什麼,那它的設計可能對這個孩子來說,就是不良的。 這個想法並不是要把孩子不會的或做錯的地方,推給教材,而是要把孩子做錯、不會做的權力,還給他自己。讓孩子不用再畏畏縮縮、不懂裝懂,或者因為一些挫折就覺得自己一定不會,因而對數學產生恐懼。 當我們願意大膽的鼓勵孩子,不用在乎他做得對,而是要享受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也才能放手讓他嘗試各種問題,即便是機械式的、或沒有教學意義的刁鑽題目,孩子也會開始學習判斷的能力。 有了這個概念,回頭看評量練習,重點還是不要強迫孩子,打壞胃口,如何先在基本的練習裡面,學習正確的觀念,還是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孩子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去摸索思考,與您暢快的討論。您的陪伴,也會充滿驚喜與挑戰。
---------------------------------------------------------------------------------- 人本教育基金會台北辦公室 編輯部 注意事項﹝如果您對上述的工作有興趣,請您準備以下的資料﹞ ---------------------------------------------------------------- 中市資優班招生 校校有資優班狀況已宣告「破局」 幼稚園 6成吃太甜 幼兒在幼稚園都吃些什麼 根據大規模調查,竟然發現國內幼兒園提供「洋芋片+奶茶」、「甜甜圈+汽水」、「蔥油餅+珍珠奶茶」,奶類提供太少,含糖飲料太多,烹調方式以高油糖鹽為主,而且幾乎不需要咀嚼,就可以吞下肚。.....(2006/5/25聯合晚報)
---------------------------------------------------------------------------------- HOT!與孩子們立約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Top>--------------------------------------------------------------------------------- | ||||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 |